個人資料
正文

早期發現的絲綢(絲綢史話)

(2007-06-16 00:52:49) 下一個
早期發現的絲綢(絲綢史話)
 
    1926年春,我國考古學者在山西省夏縣的西陰村新石器遺址中,發掘出一個經過割裂的大半個繭殼化石,同時出土的還有與紡織有關的石製紡輪、紡錘和骨針、骨錐等。西陰村在夏縣城北14公裏處,距離黃河不遠,時間據測定約在6000年以前。這個繭殼化石體形很小,被發現時表麵仍有光澤,被切掉的部分約占1/6。專家們認為,這可能是當時人用以製作開繭短纖維,然後再製絲、絹紡。這說明早在6000年前我國就有了蠶繭,並被人們所利用。地點是在黃河流域這個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裏。

  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蘇省吳縣梅堰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的黑陶器上,發現有繪著蠶紋的裝飾。我們知道,原始人常常把他們生產勞動的對象作為美的欣賞刻畫下來。這說明在遠古時期,中華民族的另一文化發源地———長江流域也有了蠶事活動。

  1973年和1977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先後兩次在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新石器遺址中發現了兩隻“牙雕小盅”(骨器)。盅的外壁一圈刻有編織紋和蠶紋圖案。這反映了當時人已把蠶與織聯在一起的觀念。同時,還出土了較原始的一整套紡織工具———土木製和陶製的紡縛、打緯木刀、引緯用的管和骨針,骨刀以及繞絲棒等。據專家們測定,河姆渡遺址距今已有6700年的曆史。

  更為驚人的是,1958年在浙江省吳興縣錢山漾新石器遺址中,發掘出一批安放在竹籃中的紡織品,其中有絹片、絲帶、絲線等絲織物。絹片尚未碳化,呈黃褐色。絲帶和絲線雖已碳化,但仍有一定的韌性。經過與同批出土的稻穀一起,用放射性同位素碳14測定,得出其絕對年代為距今4815年或4615年。這也就是說,約有4700年左右的時間。這是我國,也是世界至今發現的最早的一小塊僅有的絲綢殘片。其時間又十分巧合,同於“嫘祖養蠶”傳說的黃帝時代。不僅如此,根據鑒定確認,那些絲織品是經過先繅後織的桑蠶絲。

  根據以上大量出土文物證明的事實,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中國的絲綢之光開始點燃於人類的新石器時代,那時還是原始社會,距今大約有五六千年的曆史了!這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這是中華祖先的智慧結晶!
 
編輯:泡泡 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2005年9月27日 11:11)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