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飄逸的曆史——漫談桑蠶絲綢史話
中國是養蠶織帛的發源地,這項發明,比人們熟知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火藥、指南針、造紙和印刷術,要古老得多,而它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又絕不稍遜於後起的這四項科技發明。我國傳統的、高水平的蠶織技術,不僅對世界紡織技術的進步曾產生過相當深遠的影響,與西方國家的絲綢貿易,還鋪就了溝通古代東西方文明的大通道——絲綢之路。
流傳至今的傳說和神話很多,諸如伏羲、神農,黃帝、帝嚳、嫘祖等等,都曾被作為養蠶的創始者來供奉
在遠古時期,先人即已開始養蠶取絲,然而這一奧秘是怎樣被人發現的?其說不一。流傳至今的傳說和神話很多,諸如伏羲、神農,黃帝、帝嚳、嫘祖等等,都曾被作為養蠶的創始者來供奉。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兩種傳說是:伏羲氏化蠶桑為綿帛;黃帝元妃嫘祖,始教民育蠶治絲以供衣服。我們知道傳說是伴隨著曆史而存在的。在原始社會,人們崇拜自然,常常把一些有益於人類的創造發明,與神的恩賜聯係在一起。而領導部落的首領,又被看作神的化身。中國的蠶絲生產起源很早,對人民生活影響極大,把它的創造發明權推溯到中華民族神話中的祖先身上,是很自然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用科學的眼光來看,這些動人的傳說當然是沒有充分科學依據的。處於史前文明的人類,當然不可能先知先覺地了解蠶絲所具有的紡織性能,從而有意識地將它作為紡織原料。實際上人類對蠶的利用,是經曆了一個由“吃”到“穿”的變化。其過程,大概是這樣:原始社會,生產力不發達,食物極度匱乏,凡是可以充饑的東西都是人類覓集的目標。蠶蛹含有高蛋白,自然成了先民的采集對象。蠶蛹被蠶繭包裹著,取食蠶蛹需將蠶繭剝開。最初是利用利器剝取,後來發現將蠶繭放在水中浸煮,蠶繭自然鬆散,可以較為容易地一次就得到大量蠶蛹,而煮熟後的蠶蛹又易於消化。繭煮過後,蠶絲呈鬆散狀態。最初,人們吃過蠶蛹後即將蠶絲丟棄,當丟棄的蠶絲聚集多了後,覺得可惜,嚐試著加以利用。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發現蠶絲的纖維纖長、光滑,其韌性和光澤,是其他任何天然纖維無法比擬的,具有良好紡織性能,遂開始大量利用。
盡管傳說不能作為依據,可是我國養蠶織帛的曆史的確在距今5000年以前就已開始。其證據來自大量的考古發現。1921年,在遼寧省砂鍋屯仰韶文化遺址(距今約5500年),曾發掘到一個長數厘米的大理石製作的蠶形飾。其上的蠶形被學者確認為蠶。1958年,在浙江省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4700年左右)中,出土過一些紡織品。經鑒定,這些紡織品中有絲綢片、絲線和絲帶。經鑒定,絲纖維截麵呈三角形。係出於家蠶蛾科的蠶。這是長江流域迄今發現最早、最完整的絲織品。1960年,在山西省芮城西王村仰韶文化晚期遣址中,出土過一個長1.8厘米,寬0.8厘米,由6個節體組成的陶製蠶蛹形裝飾。1963年,在江蘇省吳江梅堰良渚文化遺址(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300年)中,出土過一個繪有2個蠶形紋的黑陶。1977年,在浙江省餘姚河姆渡遺址中(距今約7000 年),出土過一個骨蠱。此盅上麵刻有4個蠕動的蟲形紋,蟲紋的身節數與蠶相同,結合同時出土的大量蝶蛾形器物,學者認為蟲形紋是蠶紋。1984年,在河南省滎陽縣青台村一處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過一些絲織的平紋織物,和組織十分稀疏的絲織羅織物。這是黃河流域迄今發現最早、最確切的實物。
這些出土文物告訴人們,在距今6000年之前,蠶即已引起我們祖先的注意和觀察(甚至有可能已開始利用),在距今5000年之前,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都已有了蠶業生產,也就是說,我國蠶業絲綢的源頭,至少可以定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且是在不同地域相繼獨立出現。
元代《農桑輯要》將諸如氣候、飼料、蠶忌和人為等影響蠶生長發育的因素,歸納總結為:十體、三光、八宜、防老等多個方麵
要得到精美的絲綢,首先必須要有足夠多的蠶絲作原料,而要得到足夠多的蠶絲,必須會養蠶、養好蠶。自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利用蠶絲紡織後,蠶業生產至遲在殷商時便己發展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產業,並在以後的長期生產實踐中,創造、積累了豐富的有關養蠶的科學知識。
對蠶生長過程中的幾種形態:蠶種、出蟻、化蛹、結繭、化蛾,人們不僅很早就有了較準確的認識,還曾試圖對養蠶經驗進行理論上的概括。戰國人荀況在《蠶賦》一文中,從哲理和生理角度概括了蠶的特點、習性和化育過程。荀子在文中稱頌了蠶的功德,他說:蠶音同殘暴的“殘”,雖“名號不美,與暴為鄰”,但“功立而身廢,事成而家敗”;對養蠶者所認為的蠶無雌雄,隻有蛾才有性別之分的看法提出了質疑,說:“有父母而無牝牡者與?”把蠶的生活習性和化育過程概括為:“冬伏而夏遊,食桑而吐絲,前亂而後治,夏生而惡暑,喜濕而惡雨。蛹以為母,蛾以為父。”荀況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蠶有雌雄之分假說的人。幼蟲期的蠶有雌雄性腺的科學結論,在20世紀初得到證實。
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根據蠶的化性和眠性進行了分類。即先將常見蠶分為“三臥一生蠶,四臥再生蠶”兩大類,然後再根據具體品種的特征和習性分類,如以體色和斑紋進行分類,則有:白頭蠶、頡石蠶、楚蠶、黑蠶、兒蠶、灰兒蠶等;以飼育或繁殖時間進行分類,則有秋母蠶、秋中蠶、老秋兒蠶、秋未老獬兒蠶等;以繭形進行分類,則有綿兒蠶、同繭蠶等品種,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還注意到桑、火、寒、暑、燥、濕等外界因素對蠶飼育的影響,並總結出適於蠶生長的環境要素。
元代《農桑輯要》將諸如氣候、飼料、蠶忌和人為等影響蠶生長發育的因素,歸納總結為:十體、三光、八宜、防老等多個方麵。十體將養蠶要注意的事項概括為:寒、熱、譏、飽、稀、密、眠、起、緊、慢,十個方麵。其中“寒”指在連宜寒,“熱”指下蟻宜熱,“饑”指眠後宜饑,“飽”指向食宜飽,“稀”指布之宜稀又不可太稀,“密”指下子宜密又不可太密,“緊”指臨眠上簇宜緊飼,“慢”指方起宜大飼;三光則是根據蠶的肌色決定投放飼葉的多少;八宜是根據蠶的不同生長時期,選擇不同的明暗光線、冷暖溫度、風向風速、飼葉緊慢等八對條件;防老則指蠶的老熟時間直接影響出絲多少,原書注明:蠶25天老熟,一箔可得絲25兩。28天老熟,一箔可得絲20兩。若月餘或40天老熟,一箔隻得絲10餘兩。
這些對養蠶條件的周密考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中有關蠶的雜交育種及某些疾病防治方麵的描述,是古籍中最有價值的記載之一。書中卷二《乃服·種類》條雲:“凡繭色唯黃白二種,……若將白雄配黃雌,則其嗣變成褐繭”。“今寒家有將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種”。此所謂“早雄”指一化性推蛾,“晚雌”指二化性雌蛾。“幻”即變化。這裏談到了兩種雜交法,一是吐白絲的雄蛾與吐黃絲的雌蛾交配育成吐褐絲的新種;二是一化性雄蛾與二化性雌蛾交配育成優良的嘉興種。這是中國,也是世界關於家蠶雜交的最早記載。歐洲家蠶雜交之事,始見於公元18世紀,與中國相比至少晚100多年。
《天工開物》還記述了一種叫軟化病的常見蠶病。說此蠶“腦上放光”,可使“敗群”,應“急擇而去之”。“敗群”指病的傳染性。在各種蠶經中,宋應星最早把“病症”開列專目進行了討論,在他之前從無人談及軟化病的傳染性。這對防止蠶病蔓延,發展蠶業生產是具有很大意義的。
迄今出土和存世的一些實用性和藝術性兼具的古代絲織品,生動地彰顯出這燦著星空的光彩小小蠶兒吐出的蠶絲,是所有天然纖維中最優良、最長、最纖細的紡織纖維。它的廣泛利用,導致了許多織物組織和顯花方法的出現,極大地促進了紡織工藝和紡織機械的進步。高度發達的絲織技術是中國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生產技術。迄今出土和存世的一些實用性和藝術性兼具的古代絲織品,生動地彰顯出這燦若星空的光彩。
舉之若無的紗。紗織物薄而疏,透氣性好,是各個朝代夏季服裝的流行用料。1972年,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了一件素紗禪衣,引起文物界和紡織界的轟動。該衣用極細長絲織成,織物紗空方整,薄而透明似蟬翼,千米長絲僅重1克,每平方米衣料僅重12克,給人以舉之若無、真若煙霧的飄渺感覺。
匹值萬錢的綾。綾織物是一種可以與錦緞媲美的絲織物,《西京雜記》載:漢代陳寶光妻所織散花綾,“匹直萬錢。”隋唐時期,綾織物盛極一時。據記載,當時除宮營染織署中設有專門生產綾織物的“綾作”,生產供各級官員穿著的不同顏色、不同紋樣、不同規格的綾織物官服外,各州還大量生產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綾產品。唐綾之精美,在絲綢之路出土實物和日本正倉院收藏的絲織物珍品中可窺一斑。
秀色纖華的緞。宋明之間,緞常被稱為絲。雖然緞紋組織至遲在唐代就已出現,但直到明清它才發展成為和紗、綾、羅、錦等織物並列的絲織物大類。明清時期緞類織物的生產極為普及,湧現出一些具有不同特點和風格的地方名產。存世的明清緞類織物較多,各地博物館均有收藏,北京明定陵出土的帶有墨書腰封“上用大紅織金細龍絲”,就是做工、質地均極為講究的五枚緞織物。
其價如金的錦。古人有:“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價如金,故惟尊者得服之”的說法,意思是織錦工藝複雜,費工費時,其價值相當於黃金,隻有地位尊貴的人才穿得起。另外,“錦”字由“金”和“帛”組合而成,也說明它是最貴重的紡織品。1953年新疆阿拉爾出土的宋代靈鷲球紋錦袍,麵料織工精細,組織為三枚左向斜紋。錦袍上的紋樣,又稱“球路雙鳥紋”,莊重嚴謹,色彩明快,富有意趣。
金碧輝煌的雲錦。雲錦是南京生產的特色織錦,它始於元代,成熟於明代,發展於清代。雲錦的特點在於它大量采用金線勾邊或金銀線裝飾花紋,以白色相間或色暈過渡,以緯管小梭挖花裝彩。雲錦結構嚴謹、風格莊重、色彩豐富多變,而且紋樣多用表示尊貴或祥瑞的禽獸、花卉、草蟲作為主體,各式變化雲紋作陪襯。雲錦的代表產品是庫緞、庫錦、妝花。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清代折枝花卉蝴蝶妝花緞,紋樣構圖之大膽,色彩之分明,織工之精細,使其成為妝花緞中的精巧之作。
風格古樸的蜀錦。四川桑絲織業曆史悠久,古稱“蠶叢”。文字學家認為蜀是蠶的象形。清代段玉裁編《榮縣誌》雲:“蠶以蜀為勝,故蜀曰蠶叢,蜀亦蠶也。”蜀錦產於成都,因成都古稱蜀,故名。蜀錦風格古樸,紋樣多用龍、鳳、福、祿、壽、喜、竹、梅、蘭、菊等。西漢揚雄在《蜀都賦》中曾用“阿麗纖靡”四字來形容蜀錦的精美。日本法隆寺所藏格子花紋蜀紅錦,是唐代蜀錦的代表性產品。該錦麵圖案由等形的方格、蓮花、蔓藤花組成,經條采用三色經線,既表現在紋底又表現在紋樣。
巧奪天工的緙絲。緙絲因其表麵花紋與色地、色與色之間呈現出一些小孔和斷痕,承空視之如雕鏤之象,故又叫刻絲、克絲。緙絲的風格特點與它采用通經斷緯的織法有關。緙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代,晉以後,緙絲織作技術有了較大進步,織品日臻精細,它在織物中的地位,也隨著皇帝的袞服逐漸改用緙絲而大大提高。宋元以來,緙絲在織作技術方麵達到了完全成熟的程度,並發展成為兼作專供欣賞的純藝術品。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南宋沈子蕃緙絲山水軸,緙織方法十分複雜,既保留了原作青綠山水之筆意,也顯示出緙絲作品獨特的藝術風貌,是傳世緙絲中的精品。
公主出嫁時將一些蠶繭藏於帽絮中,途中通過邊境關卡,哨兵不敢檢查,公主順利地將蠶繭帶到於闐國
雖然現代考古發現證明,公元前五六世紀中國的絲織品就已向外傳播,並輾轉到達歐洲,但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的傳播要晚得多。蠶桑絲織技藝較早傳入的地區是我國新疆的高昌(今吐魯番)和於闐(今和闐),傳至時間大約在公元五六世紀之際。唐代玄奘在他的西行見聞《大唐西域記》中記載了一個於闐國得蠶種的故事(此故事還見於《新唐書·西域傳》和藏文經典《於闐國史》)。
內容大意是:西域小國於闐(和闐),起初沒有蠶桑,向中國要,中國不給。於闐國王心生一計,向中國公主求婚,得到準許,迎娶公主前,於闐國王派使者告訴公主:“於闐國無絲綢,你來時帶一些蠶種”。於是公主出嫁時將一些蠶繭藏於帽絮中,途中通過邊境關卡,哨兵不敢檢查,公主順利地將蠶繭帶到於闐國。從此當地有了自產的絲綢。
20世紀初,探險家斯坦因在和闐附近發現一塊畫版,在這畫版中畫有一頭戴高冕的盛裝女子、幾個侍女以及一個裝滿果品的籃子,其中一個侍女用手指著貴婦人的冕。無疑這個女子就是故事中所載把蠶種藏在帽子裏偷運到和闐去的中國公主,此版畫是當地人為紀念她的功績而刻繪的。新疆是我國通向西方的門戶,新疆有了蠶桑絲織技藝就為以後傳向西方奠定了基礎。
中國蠶桑絲織技術傳人新疆後,進一步外傳就到了波斯(今伊朗)。波斯古書上稱之為安息,在古代時與中國的經濟關係非常密切。由於波斯地理位置處於中國和羅馬的交通要道上,所以從公元前1世紀起,很長時間裏一直控製著中國與羅馬的絲綢貿易,直到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興起時為止。盡管如此,波斯人大約在公元6世紀初才獲取桑蠶絲織技術。公元7世紀中葉,波斯被阿拉伯人征服,但波斯的原絲綢重鎮大馬世革和巴格達的絲綢生產沒有受到影響,仍然是除中國之外世界上最重要的絲織中心。在許多國家的博物館中,均保藏有屬於9至10世紀其地生產的絲織物。
中國的絲綢未傳入歐洲以前,歐洲 洲的紡織原料隻有羊毛和亞麻。絲綢輕暖光亮,華麗美觀,一進入歐洲,即引起轟動。當地人對這種精美的織物,充滿了好奇,不知道蠶絲由來,並由此推測臆想出長絲樹和金羊毛等神奇故事。
歐洲從知道絲綢,到獲取中國蠶桑絲織技術,是花費了相當長時間的。因為不僅中國嚴禁蠶桑絲織技術外傳,連已掌握此項技術的波斯,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也密而不傳。
據記載,公元550年左右,幾位印度僧侶來到拜占庭,在覲見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時,稱他們曾在一個位於印度之北叫“賽林達”地方看到過蠶絲生產。查士丁尼聽後向這幾位僧侶許諾,如能搞到蠶種,並帶回拜占庭,將給予重賞。僧侶隨即返回“賽林達”取得蠶種,並將蠶種藏在竹杖中偷帶到拜占庭。於是東羅馬便有了蠶絲業。
13世紀以後,法國、意大利逐漸成為歐洲絲織業中心。
編輯:泡泡 載自:中國科普 (時間:2005年8月10日 11:12)
——————
蠶蛹上桌 營養升級
2007年04月30日 07:30:18 來源:金羊網
說起蠶蛹,應該會存在於許多同齡人的兒時回憶中。不過最近與朋友的一次小聚,嚐到了用蠶蛹做成的一道小菜,美味之餘,倒是讓小記好好討教了一番蠶蛹作為營養美食的真功夫。
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把蠶蛹蒸煮入宴成美食佳品。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便有過“以蠶蛹禦宴客”的記載。而到了今天,烹製蠶蛹的妙法從煎、炒、炸、鹵,到燉、燴、燒、溜、蒸,層出不窮。食蠶蛹,正在成為時下營養飲食文化的一條旋律。
如今又是“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季節。當上好的蠶繭進行烘幹,煮沸,加堿後,送到巧手的蠶婦手裏,她們將蠶絲弄好後,那金黃色的,肥漉漉的蠶蛹便隨著她們的巧手滾落了出來。究竟有些什麽寶貝藏在蠶蛹的身體裏呢?營養專家告訴我們,蠶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故民間有“七個蠶蛹一個蛋”的說法,是體弱、病後、老人及婦女產後的高級營養補品。
不過,心中總會存有這樣一個飲食小困擾:“好吃的沒營養、有營養的不好吃!”且慢,烹飪專家給出的這一係列簡便易行的蠶蛹烹製秘方,一定可以化解你心頭的顧慮。炒蠶蛹是最普及的家常做法,蠶蛹加入韭菜花、青椒、紅椒、沙葛粒等材料一起炒,一股濃濃的鄉土氣息溢滿全席。如果想吃得精致,可以將蠶蛹、墨魚、韭菜花、燒肉等材料均勻切碎,溫火炒至焦香,用魚膠包裹做出蠶繭的形狀,又是一道色香味形俱全的佳肴。
此外,將蠶蛹體中的一些水分榨去,拌入鹽像烘青豆那樣烘燥,味道很香,是一個不錯的下酒小吃。而將蠶蛹用油爆幹,再用沙盆磨成醬,加鹽、紅椒末製成醬,用器皿盛載、食用時取出,可作蒸豬肉、炒菜的佐料,別有風味。 (文/記者 王敏 實習生 康歆 圖/曾敏妍)
——————
食用蠶蛹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適量食用蠶蛹,對高血壓、高血脂、慢性肝炎及營養不良患者,有較好的輔助治療功效。此外,蠶蛹中含有一種廣譜免疫物質,對癌症有特殊療效。據報道,日本等國已經從蠶蛹中生產出了α-幹擾素,臨床用於抗癌治療。
但是,由於蠶蛹成分較複雜,如果處理不當,就會造成食用後中毒。所以,在食用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蠶蛹未經加工處理不可食用,更不可直接涼拌、鹽漬即食。
2.蠶蛹不新鮮、變色發黑、呈粉紅色、有麻味或麻辣感的不可食用。
3.蠶蛹發生異味、惡臭,不可食用。
4.蠶蛹放置過久,冷天超過1周,熱天超過20小時,即不可食用。
5.有魚蝦等食物過敏史的人,不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