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宣威火腿曆史

(2006-12-20 06:46:16) 下一個

宣威火腿曆史
    在祖國西南氣勢磅礴的雲嶺山脈烏蒙山麓,閃耀著一顆璀燦的明珠,它山表水秀,物產富饒,阡陌流金,人傑地靈。這就是鄧小平夫人的故鄉,火腿之鄉--宣威市。
       宣威秦以前屬夜郎轄地。據《漢書.地理誌》載,西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開犍為郡,屬益州,置縣,即今宣威。蜀漢屬益州建寧郡,仍為 縣。隋屬南寧州總管府轄,為東爨所據。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開南中置南寧州,改稱泉麻縣。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南寧為郎州。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拆郎州置麻州(即今宣威)屬劍南道 州都督府轄。南詔時屬拓東節度石城郡彌殿部轄。大理國時為磨彌部。元世十三年(公元1276年)設沾益州,州治所在今市城東河東營,轄交水(今沾益)、石梁(今宣威東北部)、羅山(今富源)三縣,隸雲南行中書省曲靖路。明初仍為沾益州,為土流合治,隸雲南布政司曲靖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征南大將軍友德入滇,取“宣播朝庭威德”之褐意,設宣威關。宣威名源於此。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治所移至今市城,始建土城。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擴建為石城。清率雍正五年(1727年),雲貴總督爾鄂泰改土裁州設宣威縣。中華人民共合國成立後,宣威縣曾於1954年6月30日改名榕峰縣,1994年2月18日撤縣設宣威市。
 
       宣威火腿的生產、加工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據有關資料,宣威這塊厚重的紅土地上,早在新石器時代就留下了祖先的足跡——格宜尖角洞文化遺址。至秦,本境已開通五尺驛道。三國時代,本境留下蜀國兵將駐紮的“諸葛大營”。明朝,重修古驛道,古驛道旁留下了“山高水長,水流雲在”的摩崖石刻以及傅友德南征的“古戰場”、“古炮台”、“烽火台”遺址。“南方古絲綢之路”途經宣威,證明宣威在遠古時代就具有相當程度的商業文明。所有這一切,都印證了宣威燦爛的文化,悠久的曆史。宣威火腿同樣如此,其曆史之久遠,竟令人難以查清其起源於何時。相傳,我國在春秋戰國時代即有醃肉,且孔子喜食。到宋朝,抗金民族英雄宗澤發明“火腿”,火腿在我國已有近千年的曆史。至於宣威火腿,究竟起源於何時,已難詳其考,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明設宣威關,清置宣威州,使宣威火腿有了成名的前提和基礎。也就是說,自清雍正五年(1727年)置宣威州後,火腿便以地名命名,稱宣威火腿,流傳至今已有近三個世紀的成名史,其聲譽馳名中外,被美稱為華夏三大名腿之一,宣威因此而獲火腿之鄉的美譽,真可謂:“火腿文化源遠流長,西南重鎮商機無限”。據《宣威縣誌》記載,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就以身穿綠袍,肉質厚,精肉多,蛋白豐富鮮嫩可口而享有盛名。清光緒年間,曾懿編著《中饋錄》中收有“宣威火腿”的製法。據此及有關史料推斷,宣腿之生,最遲明末即成,雍正時代即流入滇川首府,清末流到東南沿海,民國初年,以浦在廷先生為首的火腿公司已將火腿罐頭遠銷東南亞。1923年孫中山大總統題贈“飲和食德”,宣威火腿從此名聲大震,香飄四海,載入世人食譜大全。

       清初以前,宣威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由於經曆了元代的軍民屯田、明代的設置衛所及土流合治等社會變革,加之明重修驛道,交通得到發展,與內地的密切交往得以加強,居民成份發生重大變化,使宣威經濟有了一個長足發展與進步的基本前提,因而社會生產力有了很大提高,中原地區先進的農耕技術、養殖技術、文化及生產方式廣泛傳播到宣威境內,農作物產量、豬等畜產品的數量因而有大幅度增加,奠定了火腿生產的基礎,使農戶普遍製作火腿成為可能。同時,由於玉米、馬鈴薯、胡蘿卜、白蘿卜等農作物廣泛種植,交通改善,食鹽輸入,以及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為宣威火腿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促進作用。可以說,宣威火腿業的興起,源之源就在於曆代的重大社會變革。此間,由於生產力得到快速發展,農戶所宰殺的年豬,在短時間內自食有餘,出售又受流通限製,為此,用食鹽醃製的方法加工貯備,以便隨時食用。經醃製的豬肉,特別是後腿肉,切開後香氣撲鼻,顏色嫣紅似火,故稱火腿。這一方法在民間相互傳播、四方流傳,逐步形成大體一致的醃製技術,經總結完善形成傳統的加工工藝,世代相傳。當然,那時的火腿加工業,尚處初興萌芽階段,生產力水平低下,醃製的目的是為了自食貯備,尚無商品意識可言。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