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意拳倫敦聯絡處][波蘭意拳學院] 意拳要聞北京市意拳研究會意拳傳承意拳文存意拳宗勳武館聯絡意拳 意拳傳承 王薌齋先生
姚宗勳先生
姚承光先生
意拳第二代
??一代宗師意拳創始人王薌齋先生,名政和,又名尼寶,字宇僧,晚年自號"矛盾老人",1885年生於河北深縣魏家林村。自1894年從郭雲深大師學習形意拳。因其終年苦修苦練,寒暑不輟,深究拳理,倍受郭老青睞,故盡得郭老畢生拳學之精髓。弱冠之年,已成為一代名師。 先生學拳之始,就不拘泥於拳術的派係門戶之見。他認為:我國拳術曆史悠久,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有成就的拳術家,都具有不同的風格與特長。這正是我國拳術所以源遠流長、繁榮興旺的原因。先生對拳理的著眼點並不是一技、一得的局部學識,他用畢生精力探索和研究拳家學術領域裏的真諦。 1907年前後,薌齋先生為開闊眼界,增長見聞,離師出遊。大約1931年在北京。1918年後,又前往河南、湖南、湖北、福建,在福州任過武術教官。以後先生北上,在天津開始講學。在這段時間裏,先生在大江南北遍訪當時各派著名拳術家。他在河南時,曾到嵩山少林寺訪問當時的"心意拳"(又名形意拳)傳人衡林和尚,並與之切蹉技藝。形意拳和心意拳同出一源,因此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先生對少林寺的訪問,具有重大的意義。 20年代中期,先生對大量搜集來的第一手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之後,創建了"意拳"。這是先生多年心血的結晶。意拳的創建無疑是我國傳統武術的一次重大革新。意拳重在健身與技擊兩麵個方麵。健身鍛煉要求"順乎自然,合於需要"。具體地說也是應該符合人體生理機製和所應達到的功能狀態。因此先生指出:重要在於"凝神定意、舒適自然"。同時使從事鍛練者的中樞神經係統的機能得到改善,使身體素質得到提高。在拳術鍛煉方麵,意拳的創建摒棄了延習數百年的"套路"和"固定招法",返樸歸真,顯示了我國拳術的原貌並賦以新的理論內容。意拳認為:拳術鍛煉如果隻著眼於技擊的技術和技巧,隻偏於某一姿勢或某一招式的刻板方法,就會背離拳術的總體要求。薌齋先生所總結和倡導的訓練方法,不僅豐富了我國傳統拳術的訓練法,而且對現代體育運動同樣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目前在國際上不論是球類、田徑、體操、跳水的競技訓練,還是宇航員在航天器裏的健身運動,都已運用精神集中、肌肉放鬆和心理的訓練,這和意拳的理論和訓練方法在某些方麵是一致的。 1928年,薌齋先生曾赴杭州任全國武術比賽大會的裁判。隨後,他去上海傳授意拳。1938年先生在北京四存學體育班主持意拳教學。1940年夏,同道友人讚許意拳,並贈名為"大成拳"。先生當時不好推卻,遂一度將意拳稱為"大成拳"。正如先生所述"友人多試之甜蜜,習之愉快,因僉以大成二字為吾拳,欲卻之而無從也,聽之而已。"此後先生又說"學術本無止境,何來大成之說",仍以意拳稱之。40年代,先生曾在當時"北京實報"、"新民報" 等到報刊上發表文章,對我國拳術的觀點、看法以及意拳的鍛煉方法作了詳細的介紹。 同其他的學術領域一樣,新生事物的出現,總不免會與守舊的傳統觀念發生矛盾。薌齋先生的學說,在我國拳術界也曾引起過較大的震動。在此期間,中外人士特別是我國的武術家們,專門拜訪先生以探討拳術宗旨的人絡繹不絕。先生在上海逗留期間,就曾與當時在"西青"(西洋人的青年會)擔任拳擊教練的匈牙利人英格相會,英格曾經得過職業拳擊比賽的最輕量級世界冠軍。在交流技擊中,英格出直拳向先生發動進攻,先生左手一抖,即將英格彈倒在地。英格失敗後,在英國"泰晤士報"上發表了題為"我們所見到的中國拳術"一文,對薌齋先生的造詣、中國拳術所達到的高水平表示欽佩。 40年代初,日本的柔道六段八田一朗(1936年代表日本參加第十一屆奧運會國際摔跤比賽的選手)要求與先生比試。八田欲擄先生手腕用招,哪知兩手才一接觸,立即被抖得騰身離地,身貼牆壁後倒在地上。 日本近代武聖 澤井健一此後又有日本當時柔道五段、劍道三段的澤井健一與先生較量。失敗後,他轉向先生學習意拳。四十年代後期澤井健一回到日本宏揚意拳,並根據實際情況更名為太氣拳,日後被日本武術界公認為“武聖”。 1947年,先生在北平太廟(即今日的勞動人民文化宮)成立了"拳學研會",廣泛傳播意拳。北平解放後,先生停辦"研究會",到中山公園潛心教學。他的健身與養生,在教學中被稱為"站樁功"。1950年,先生在中華體育總會籌備委員會,任武術組組長,後因外出去職。1951年,先生應邀到保定市河北中醫研究院教授站樁功。在這段時間裏,先生對中國拳術在醫療保健方麵的效用問題,做了一係列的研究工作。時至今日,意拳站樁功幾乎遍於全國,先生為我國人民的醫療保健事業做出了貢獻。 1963年月先生病逝於天津。薌齋先生的遺著有:"意拳正軌"、"拳道中樞"(又名"大成拳論")兩篇。王薌齋先生傳人甚多,其中以天津趙道新、北京姚宗勳最為著名,並各具代表性。趙道新在學習意拳後,使原所擅長的形意拳、八卦掌更為精進,並於晚年創“心會拳”;姚宗勳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並著重拳理的研究,同時吸收了現代拳法的一些優點,全麵繼承和發展了意拳,並在1941年被王薌齋先生賜名“繼薌”並贈詩於扇,以示衣缽傳人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