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遠方”對我充滿了誘惑,做學生時有時間沒錢,名副其實地窮遊,工作了有錢沒時間,隻能擠出時間,在有限的區域跑跑,後來讚足了假期要回國看父母,當然哪怕是一個月在家待得怎樣無聊也不可能去哪兒旅遊一下,就是同學聚會,超過十點母親大人的奪命連環call就會不停地來“催命”,引得同學們一波一波令我“無地自容”的嘲笑,而且已成為經典的段子,每次聚會的必選節目。感覺前半生的旅遊都是小打小鬧,遠方永遠那麽遙遠,當我有條件幹一大票的時候,疫情來了。
和朋友聊天製定了無數個計劃,去哪裏看朋友,和誰一起去什麽地方,似乎隻要不在家去哪兒都行。時不時地翻出過去旅行的照片,太多的遺憾需要補上。早早地給LG灌輸我隨時出遊的觀念,不需要陪伴,隻求不拖後腿,坐等疫情結束。每天看著網上世界各地的圖片,那叫一個羨慕。
然而等待是那麽漫長,遠方永遠遙不可及,隻能在小區裏轉悠,從春夏到秋冬,再從秋冬迎來了春天,我的心態竟然也有了些許的變化。有一天散步時突然想起一句笑話,有人形容旅遊就是離開自己看厭的地方,花錢去別人看厭的地方。我忽然想,那麽我所在的地方也是別人渴求的“遠方”,美麗的風景也不需要非得滿世界去找,我們看不到眼前的風景是因為看厭了,熟視無睹而已,我們的眼睛總是被陌生地方的新奇所吸引,而忽略了眼前微小的變換。我不應該把幸福的感覺和渴望押給遠方,押給未來,而它明明就在我的身邊,我的眼前。
我常常想“遠方”對於我的意義,為什麽會有那麽大的吸引力,看回自己十多年前寫的《向往遠方》:“因為生活中瑣瑣碎碎的煩惱,因為生活平平淡淡地遠離夢想,因為生活緊緊張張而無暇珍惜自己的擁有……” “遠方”的美好正在於它永遠是遠方,在於它僅僅是人生匆忙路途中一個喘息的地方,在於每次出行都會回來,如果“遠方”變成了家園,也會漸漸成為自己“看厭的地方”。於是我想過去小打小鬧式的旅行也不見得是遺憾,倒是一種更長久有效地給自己不同人生階段“加油”的方式,幹一大票會不會反而一下傷了元氣?我記得過去有朋友買了歐洲火車通票,馬不停蹄地從一個國家趕往另一個國家,到最後經過柏林都懶得下來看一眼柏林牆,他說:“視覺極度疲勞,隻想著回家。”
常聽人們說:心情不好,出去散散心。其實即使旅行,心情也是很難改變的。我獨自去過兩次古巴,第一次去聖地亞哥,那時找到好的工作,第一次假期旅行,心情好得不能再好,我開心地和碰到的形形色色的旅行者,服務員,商販交談,開玩笑,享受美景美食,是一次終生難忘的愉快的旅行經曆。而第二次去Varadero,那時生活工作遭遇低穀,是去散心的。依然美景美食,可是我根本沒有心思去體會,很多時間在房間裏看電視,然後帶著依舊疲憊的心回家。
誠然,疫情過後依然會到處走走,看看。不過現在不再是焦躁等待的心情,還是睜開眼睛敞開心扉看看家門口的美麗世界,養養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