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裏漫長的求學路,我們一起走過

*這是為國內一對姐妹建的博客,王芮自己寫的故事: 再長的路一步步地走也終能走完,再近的路你不邁雙腳永遠也走不到。
正文

癱瘓少女的苦難求學曆程

(2006-08-13 19:10:46) 下一個

真實

報導見:
人民網
>>教育http://edu.people.com.cn/BIG5/4676845.html
明報新聞網海外版
- 加東版(多倫多) - 中國(08/07)
XINTV新聞頻道-母徒步3000裏推女兒求醫市委書記批示 
http://news.vnet.cn/html/NEWS/SHEHUIJUJIAO/2006/07/04/353505.html
母親徒步
3000裏推女兒求醫 感動市委書記(組圖)(2)
http://news.china.com/zh_cn/social/1007/20060704/13445260_1.html

半身癱瘓的王芮和媽媽、姐姐一起,離開老家陝西省淳化縣車塢鄉何村已經5年多了。這期間,她被媽媽背著步行1500多公裏,一路求醫,一路求學,北京萬泉河中學是她上的第13個學校。

在輾轉求告了30多所學校後,16歲的王芮“畢業=失學”的命運終於逆轉:8月6日晨,一個電話讓她驚喜萬分──北京十一學校同意她成為該校高中學生。

    媽媽的背

1993年,3歲的王芮得了和姐姐一樣的病──麻□性脊柱側彎,從此再也站不起來,身子要靠一個硬邦邦的塑料模具固定。

姐妹倆得了同樣的病,讓本來就為家庭的困窘而愁苦萬分的父親精神失常了。

年幼的王芮趴在自家窯洞的炕頭,一邊害怕著喜怒無常的爸爸,一邊□慕著每天趴在媽媽背上出門上學的姐姐。到了上學的年紀,媽媽對姐姐說:“媽想讓你們都上學,可媽隻有一個背”懂事的姐姐流著眼淚回答:“那就讓妹妹上學吧,我留在家裏。”從此,王芮開始了在媽媽背上的求學路。

山區的學校很遠,媽媽郭青梅背著小王芮上下學,最多的時候一天來回8次,走20多公裏山路。這樣整整3年!

“冬天很冷,山裏雪深沒膝,媽媽背著我每走一步都要使大勁把腿從雪裏拔出來,那麽冷的天,媽媽後脖上都是汗,後腦勺上冒白氣。”王芮說,她看得最多的是媽媽的後腦勺。可她從來沒有感冒過,因為“媽媽的後背很暖和”。

2000年的一個冬夜,郭青梅看著在床上毫無希望地坐了快10年,病情越來越重的大女兒王燕,拿定主意:帶孩子去北京治病。於是,她背起還在睡夢中的王芮,推著坐在縣政府捐贈的輪椅上的王燕,離開了老家。

像所有的奇跡一樣,郭青梅硬是背著一個推著一個,帶著兩個半癱瘓的女兒從陝西淳化徒步走到首都北京,用了整整5年時間!

     姐姐的膝

郭青梅帶著孩子們一路走,一路拾垃圾、掃馬路、給別人擦油煙機、洗衣服、在工地上搬磚、賣水隻要能給孩子一口飯吃,不給工錢的活郭青梅也幹。為了不耽誤王芮上學,她們走到哪裏就在哪裏找學校,補上了課程再接著走。

王芮流浪中的第一個學校是鹹陽南安村小學,由於沒錢交300元的學費,郭青梅苦苦哀求校方,承諾等打工掙了錢一定補上,就算是賣血也會把錢補上。校方勉強答應下來。後來,因為王芮屢次考試都是全年級第一,校方主動免去了王芮所有的學費。

“隻要我在上學,就不覺得日子苦,隻要有書看,就不覺得肚子餓。”

“我能保持好成績,除了我寶貝書包的功勞,最重要的還是因為我有個最好的‘移動課桌’,隨時都可以看書做題。”王芮的“移動課桌”是姐姐王燕的膝蓋。

王芮放學後的時間幾乎都是趴在姐姐的腿上度過。流浪中經常住在橋洞或人家的樓道裏,有時甚至蜷縮在電話亭裏避寒,“這些地方沒燈,我要趕在天黑前寫完作業,就像是和太陽賽跑。”王芮有時做題太投入,忘了幫姐姐活動腿,姐姐就一動不動,幾個小時下來,兩腿失去了知覺。“姐姐從來不怨我,她說我是在圓她的求學夢。”

 一個沉重的大書包是王芮的全部家當,曾經幫她提過書包的北京萬泉河中學的高個男孩張龍,這樣形容那個書包:我想不通一個書包怎麽會這麽重,好像全世界的書都塞在裏邊了。

   求學的路

5年多時間,王芮上的學校遍及陝西、河南、河北三省的12個縣市和北京市。每一次入學都艱苦卓絕。“人家一看媽媽背著我,還推著姐姐,有時姐姐懷裏還抱著幾個剛撿的易拉罐,就知道我們根本交不起學雜費,更別提動輒就一兩萬元的借讀費了,所以我們有時要找十幾家、幾十家學校,才有一家給我參加入學考試的機會。”

然而,隻要王芮一爭取到入學機會,就會以令人吃驚的優異成績通過考試,校方接著就會免去她一切費用。“媽媽不會說什麽感激的話,每到這時,隻會哭著給校長跪下。”

2005年8月,當王燕那輛已經殘破不堪的輪椅轉入北京地界時,王芮開始踏上求學路上最為艱難的一段。

清華園裏一個隱蔽的長椅,是母女三人在北京的第一個“家”。為了先活下去,郭青梅經常在清華和北大、人大食堂裏挨個轉悠,遇到桌上有同學吃剩的飯菜,她就會搶在保潔員收拾桌子之前,把食物拿走。各個食堂的工作人員都開始禁止她進入。

郭青梅實在沒辦法,隻好撿垃圾桶中被丟棄的食物給饑餓的孩子吃。8月的天氣,垃圾桶裏外都圍滿了蒼蠅。一次,王燕吃了媽媽撿回的餅子後,臉色一下子變得慘白,肚子疼得雙手亂抓,郭青梅急得流著眼淚猛□自己耳光。

然而最令母女三人感到絕望的,還是王芮的失學。

郭青梅把王燕放在清華園,推著王芮走遍了海澱區的中學,卻沒有一個學校願意收下她。那段日子,王芮每天反複隻說一句話:“姐姐,這一次我非瘋了不可。”

有一個學校的老師讓郭青梅去海澱區教委要一個批條,雖然她不懂什麽是“批條”,但看到了一線希望。然而得到的卻是劈麵澆來的冷水,寒徹骨髓,“批條?你說要就給啊,你這個小孩不懂事,大人也傻了,跟著一起胡鬧,走走走,快走!”看著教委“老師”大聲斥責媽媽,王芮一下子哭出了聲。

母女的求學意誌終於感動了“上帝”,2005年10月10日,偶然認識的應阿姨幫助她成為海澱區萬泉河中學初三(2)班學生。兩天後,應阿姨又幫助她們在校內租到了一間10平方米平房。後來,因為王芮學習成績優異,學校免去了房租,還免去了王芮的學費。

從小學四年級到初中畢業,雖然每次入學都千難萬難,但王芮每次總是以全校第一名或第二名的穩定成績離校。她手中的多張“三好學生”證書使她成為老師和同學的驕傲。今年中考,在北京萬泉河中學140多名考生中,王芮獲得了又一個總分第一。

    學校的門

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中考,可王芮高興不起來。因為她沒有北京戶口,在北京沒有學籍,無法填報誌願,也不能參加網上錄取。

拿到成績通知單的第二天,王芮母女又一次“從頭再來”,踏上了艱難的求學路。一個月時間裏,她們去了海澱區30多所中學,遭遇的仍是一扇又一扇緊閉的大門。

母女三人的遭遇得到了社會的廣泛同情,一個又一個好心人把帶著體溫的錢塞到她們手中;前不久,一位女士為她們送來一輛嶄新的輪椅,沒留下姓名就走了;北京市教委也撥出5萬元慷慨相贈。

病情較重的王燕右腰間已經出現明顯的凹陷,脊柱呈S形、手腳屈伸困難。王燕告訴記者,解放軍301醫院表示願意免去姐妹二人的醫療費用,但兩人的手術矯正材料費仍需30萬元左右。前些日子王燕看病花銷不少,各界捐贈的錢隻剩下3萬多元了。“隻要有學校肯收我妹妹,我願意把剩下的3萬元給妹妹交借讀費、讚助費。”王燕說。可王芮堅決不同意,她渴望讀書但更害怕失去姐姐。

她堅信社會上“好人很多很多”。她說:“沒有走的路,就是你放棄的那條路。我不會放棄的,我和媽媽還會繼續找學校。我還要上大學,學醫,專門研究各種奇怪的病。”王芮始終上揚著嘴角,快樂地講述著她的夢想,“等到我治好了姐姐和自己的病,我們一定會一天24小時不停地走路,到想去的任何地方。”但她的笑靨沒有擋住串珠般的眼淚。

郭青梅默默地為孩子抹去淚水:“明天,媽繼續推著你去找學校,100個學校不收,就找200個,隻要有媽在,就一定要讓你上高中、上大學。”

就在記者即將發稿時,北京十一學校同意招收王芮入學的消息喜從天降。校長李金初在電話中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他說,學校還將免除王芮的借讀費和學雜費。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唐小可 張淼淼)

     (

(

 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