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裏漫長的求學路,我們一起走過

*這是為國內一對姐妹建的博客,王芮自己寫的故事: 再長的路一步步地走也終能走完,再近的路你不邁雙腳永遠也走不到。
正文

艱難漫長的求學路,我們一起走過--王芮 - 1

(2006-08-10 22:19:42) 下一個

經過五年的長途跋涉,我們終於到了盼望已久的北京。來到北京後我們先去了醫院,可五年前為我們治病的醫生不在,所以我們隻好去其它的地方。

出了醫院,我們母女三人徘徊在大街上,用力想著還有什麽地方可以去。但麵對這麽大的一個城市我們真的不知道去哪,哪裏才是我們母女的棲身之地。就在這時腦子裏突然閃出了小學課本上那張天安門的圖片,然後我們就立即起程,當時真有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忘記走了多久才到天安門。坐在附近的台階上看著那麽多的遊客,我們好像也把自己置身其中了。我覺得人在快樂時時間會過得飛快,不知不覺中天已經黑了,天安門廣場上的遊客由稀少到隻剩下我們三人。本想在那裏好好睡一覺的,不幸的是保安卻說天安門不準露宿,盡管我們再三請求,還是不得不離開。看著都市的霓虹燈,聽著出租汽車的一聲聲鳴笛,我們三個人漫無目的的走在大街上,夜顯得那麽長,我們三個人誰也不說話,生怕對方說出一句消極的話。因為當時我們三個人的心都已經極度脆弱了。終於熬到了第二天早晨,姐姐第一個開口說:“媽媽,我沒上過大學,咱們去大學看看嗎?”雖然媽媽當時的臉很蒼白,但聽到姐姐這句話時一下子又有了希望,麻木了半天的身體突然感覺餓了。媽媽去給我們買了四個包子、一瓶水、吃飽喝足之後我們又開始了各個大學之旅。媽媽說:“咱們就去人民大學吧,那可是全國最好、最大的學校”(媽媽認為所有人都是人民,所以人民大學應該是最好的大學。)去了人大之後,我們還去了理工大、北大……最後才去了清華。清華西門有很多的導遊和遊客,他們領著一群小孩給他們講清華的一些特殊建築,媽媽背著我推著姐姐也跟在隊伍後麵津津有味的聽著,走累了就坐在學校路旁的涼椅上休息,後來那些涼椅也變成了我們來到北京後第一個最固定的家。

眼看已經八月十幾號了,媽媽又開始為我上學的事擔心起來。剛開始媽媽每天都背著我推著姐姐一起去找學校,可我們連學校在哪都不知道,就隻好走一段問一下,好不容易走到學校找到老師,他們一看我們這個樣子或是躲開不見,或是說孩子這裏費用太高你是交不起的。屢屢拒絕之後,媽媽決定把姐姐放在涼椅上,用輪椅推著我一個人去找學校。每到一個學校,保安都會問我:“你和校長或主任聯係好了嗎?”。可我連校長和主任姓什麽都不知道,更別說聯係了。我們就悄悄溜到學校旁邊,碰見學生就說:“同學你好,我想在這兒上學,你知道學校的校長叫什麽嗎?”學生都會很樂意的告訴我,然後我就去蒙保安。雖逃過一劫,但進入學校後又不知道校長辦公室在哪。我就和媽媽兩個人在學校裏轉悠,有時根本就找不到,就算找到了也隻能是我跟老師去談,因為媽媽一點普通話都不會說。每找到一個學校,我多希望有老師說:“孩子,你來讀書吧!”但每一次都是同樣的結果――拒絕。那段日子我和媽媽哭著從一家學校出來,又裝作笑著進入另一家學校已成了我們生活的主旋律。

記得九月一日的那天晚上,我們仍坐在清華西門涼椅上,我知道自己失學了,看著媽媽黑瘦的臉和深深陷下的眼窩、再看看姐姐無望的眼神,我的心都要碎了。其實很想哭,想通過眼淚發泄一下讓自己心中舒服一些,但偏偏哭不出來。我像傻子一樣坐在那裏,腦子裏一片空白。騙自己似的嘟嘟囔囔的說:“我一定可以上學,我一定可以上學……。”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媽媽去找學校了。看著街上的學生都穿著校服一群一群地去上學,我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好像一個社會青年。

一個多月後,媽媽怕我的功課耽誤的太久,就背著我推著姐姐去書店看書。我拿了本參考書正趴在媽媽背上看書,一個好心的阿姨看見我們就驚訝的問:“大姐,孩子怎麽了?怎麽一個背著一個推著?”媽媽就給那個阿姨說:“我帶孩子從陝西走了五年來北京看病,可醫生卻不在,小女兒現在也失學了……”阿姨聽完後流著淚說:“大姐,我一定會幫你聯係學校的。”大概過了一周,阿姨就幫我聯係好了學校並幫我交了500塊錢的學費。入學那天是1010日,她把我送到教室門口看著我進班,然後向我揮揮手就悄悄離開了。

我沒來得及說聲謝謝,阿姨就走了。我不知道拿什麽來報答幫助我們的人,隻能在心中默默祈禱:願他們永遠健康、快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