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裏漫長的求學路,我們一起走過

*這是為國內一對姐妹建的博客,王芮自己寫的故事: 再長的路一步步地走也終能走完,再近的路你不邁雙腳永遠也走不到。
正文

母親肩背手推兩癱瘓女兒徒步3000裏到京求醫

(2006-08-13 19:01:07) 下一個

[華夏深度報導]
http://www.tianshui.com.cn/news/sh_news/2006061308433346062_2.htm
http://218.57.134.148:82/gate/big5/lxt.dzwww.com/nvxing/ssxw/t20060614_1565792.htm


一位純樸的母親,推著輪椅上的兩個下肢癱瘓的女兒,5年徒步走了3000多裏來京求醫。

   兩個殘疾的姐妹,一個23歲,一個17歲,她們都渴望告別輪椅,但高額費用讓她們望而卻步。人們正不斷地向她們伸出援助之手

  是什麽樣的力量一直在支撐著母親帶著兩個女兒徒步三千裏?是什麽樣的力量讓姐姐把上學的機會留給了妹妹?是什麽樣的力量讓妹妹即使趴在路燈下學習也能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是什麽樣的力量讓更多的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

 

  這種力量在我們心中流淌;這種力量讓我們感動;這種力量讓我們看到希望

  這種力量叫愛,源於母親內心的愛,一份深沉而真摯的愛。

  

  雖然王芮經常換學校讀書,但她的學習成績在每所就讀的學校中都一直名列前茅。在萬泉河中學,她依然是全校第一。

  6月的夏夜,夜涼如水,月光靜靜地穿過玻璃窗,照在屋中拚接成的小雙人床上。一對姐妹,23歲的王燕、17歲的王芮並排睡著,母親郭青梅橫躺在床角。突然,大女兒王燕動了一下,“疼,疼”!郭青梅馬上騰出手來,輕撫大女兒被病魔彎曲得幾近S形的背。緊接著她為下肢沒有知覺的小女兒王芮翻了個身。

  望著熟睡的兩個女兒,一陣酸楚湧上郭青梅的心頭:兩個女兒癱瘓在床,由於沒錢治病,自己帶著孩子背井離鄉,從□西徒步到北京看病求學,而這一走,就是5年;這一走,就是3000裏。一路風餐露宿,嚐遍了生活的艱辛,現在到了北京,她要給女兒們看病,要讓王芮上學。

  不幸降臨

  王燕的家鄉在□西省淳化縣的一個窮山溝,她家有4個孩子,她是老大,下麵還有一個弟弟和兩個妹妹。為了生計,父母終日忙著打理果園,那時一家人過得還算幸福。但1995年的一場暴雨改變了她們的命運。

  一場暴雨導致倆女兒癱瘓

  瓢潑大雨衝垮幸福之家

  全家人的痛苦記憶,來自於1995年的一場暴雨。那天陰沉沉的,郭青梅和丈夫正在果園忙活,頃刻間瓢潑大雨從天而降。“完了,4個娃娃還在炕上呢!”郭青梅突然想起4個孩子還在窯洞中,“雨水倒灌進去,窯洞可能會塌”!於是,她瘋一般地衝進了雨中。

  她跑回家時,窯洞裏的雨水已經有七八十厘米深,窯頂的土疙瘩一塊塊地往下掉,4個娃娃一邊在水裏掙紮一邊驚恐地大叫。當郭青梅一個個地救出了孩子後,窯洞轟然倒塌了,她的家也就此破碎。

  姐妹倆得了同樣的病

  沒了家,郭青梅隻得帶著家人擠進了娘家的窯洞。由於生活實在窘迫,她隻得忍痛將最小的女兒送人,十多歲的兒子也早早地輟學外出打工。由於無法承受家園被毀的打擊,郭青梅的丈夫變得神情恍惚,終日需要人照顧。

  由於那次暴雨,王燕、王芮又都發過一次高燒,病得很厲害。不久,王燕被查出少年型脊肌萎縮症,因無錢治療,兩年後,王燕隻能在輪椅上度日。而王芮到了七八歲時也遭遇了不幸,下肢變得徹底沒有知覺,腰部以下再也動不了了。經當地醫院診斷,王芮也與姐姐患上了同樣的病,從此癱瘓在床。醫生分析,兩人患病都與那次遭遇暴雨以及後來的高燒有直接關係。

  姐姐把上學機會留給妹妹

  “好像就是那場雨讓我變得堅強,看著癱瘓在床的娃娃,我想老天既然把娃娃交給我,我就要把擔子挑起來。”瘦弱的郭青梅決定為了王燕和王芮,艱難地挑起家庭的重擔。

  村裏的小學隻有一至四年級,而12歲的王燕已經升到了五年級,隻能去山外讀書。“再苦也不能誤了娃娃讀書。”郭青梅毅然決定背她去上學。“到學校要走兩個多小時山路,我趴在媽媽的背上,每趟她都累極了,我能聽到她的心怦怦地跳著,與腳步聲一前一後地交替著,汗水在她的頸間流淌,浸濕我的臉。”王燕回憶。

  轉眼間,兩年過去了,王芮也該上學了。姐妹相差6歲,不可能在一所學校上學,但送了一個就不能送另外一個。“兩個娃娃如何背呢?手心手背都是娘的心頭肉。”郭青梅陷入了兩難。“有一天,姐姐沒去上學,呆坐了一會兒後突然把書包給了我,說‘媽媽隻能背一個,妹妹你要好好讀書’。”王芮淚流滿麵地說。

  決心長征

  “兩個娃娃都這麽聰明,她們的人生路還長著呢,以後她們怎麽辦呢?”郭青梅決定帶著兩個女兒到北京治病,邊走邊打工。為了不耽誤小女兒上學,她決定走到哪就在哪找學校,等到學校放寒暑假再接著走。

  為給孩子治病決心一路走到北京

  第一次借錢赴京治病

  一到深夜,郭青梅常常暗下決心,為了孩子今後的生活,一定要給她們看病。郭青梅東借西湊了3萬多元,但輾轉了幾家省內大醫院,孩子病情並不見好轉。

  1999年,一位回家探親的老鄉說,北京有個解放軍301醫院能治這種病。郭青梅默默地記在心底,回到家,她下狠心貸款1萬元,帶著兩個孩子來到北京看病。

  第一次出遠門總是有著諸多不便,背著兩個孩子的郭青梅更是無比艱辛。為了方便出行,她給王燕配了輪椅,並把王芮放在車的踏板上,但上下車就成了問題,她隻能先把王燕抱下車放到看得見的地方,再回頭抱王芮,把王芮向前挪10米,再換著抱王燕向前挪10米

  母女三人在解放軍301醫院住了20天,醫院最終確診姐妹倆的病情都已經發展成“麻□性脊椎側彎”,但數萬元的醫療費無處籌措,她們不得不返回家鄉。

  決定進京求醫上學

  回到家中,郭青梅依然沒有放棄希望,一個大膽的念頭油然而生。“徒步去北京掙錢治病,邊走邊打工,並讓王芮就近入學,到了放寒暑假的時候再走,一路走到北京。”她被自己這個大膽的想法嚇了一跳。年幼的兒子,病重的丈夫,體弱的公婆,幾萬元的外債怎麽能拋下這個家呢?

  2000年農曆十月十二淩晨3點多,郭青梅輾轉難眠,她決定嚐試她那近乎天方夜譚的計劃──帶著王燕和王芮出走。她悄悄地來到女兒的床前,輕聲說出了去北京的計劃,王芮和王燕聽後都不住地點頭。為了不驚動家人,同時也擔心家人的阻攔,郭青梅隻給女兒帶了幾件衣服,沒帶任何幹糧和水,身無分文地就推著兩個女兒上路了。

  五年征程

  為了不影響王芮的學業,郭青梅每到寒暑假才帶著孩子往北京走,到了下一個城市也恰逢新學期開學,於是又給王芮找新的學校。每次校方同意接收王芮的時候,郭青梅都會給校長下跪,以示感激。

  徒步3000裏從□西走到北京

  母女三人3天走到鹹陽

  從家裏出來,郭青梅甚至有一點興奮。“我根本就分不清方向,隻知道找大馬路走,常常走錯路。”直至走出了熟悉的家鄉,郭青梅的興奮情緒才漸漸平靜下來,並感覺到一絲

恐慌。5個小時後,她終於推著女兒走到了縣城。“我一家店一家店地進,就想找點活幹,我跟每個店主說,我不要工錢,隻要每天給兩個饃養活孩子就行,但都被拒絕了。”

  郭青梅有些絕望,但並沒有後退。她推著女兒繼續上路,直至夜幕降臨,也沒有走到縣城鹹陽。“一天沒吃東西,我和妹妹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了,我們都強忍著不說話,不想讓媽媽為難。”王燕說,晚上,她們隻能席地而臥,由於害怕睡夢中會有人抱走女兒,郭青梅便用帶子一頭套住王燕的輪椅,一頭套在自己緊抱著王芮的手上。

  3天後,幾近癱軟的三人終於走到了鹹陽,郭青梅開始撿破爛換些錢,艱難地維持三人的生計。很快,她們又踏上了行程。

  小女兒考進西安學校

  兩個月後,三人走到了省城西安,而這也成為了郭青梅計劃中的第一個落腳點。郭青梅一邊撿破爛,一邊帶著王燕在一家饃店打工,掙了點錢後在西安市雁塔區的王家村租了一間不足10平米的小平房。

  有了家,就該讓王芮讀書了,於是,郭青梅帶著女兒開始挨個上門聯係入學。“我大概找了30多所學校,可我們實在是交不起學雜費,學校都不肯收我。”求學四處碰壁,讓王芮心灰意冷,甚至想放棄學業,但每次都遭到了郭青梅的斷然拒絕。“隻要有媽媽在的一天,媽媽就不會讓你沒書讀。”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四處碰壁後,終於,西安市重點小學祭台村小學願意讓王芮參加入學考試,視成績來決定是否接收。“我一想起那場考試的重要,壓力就像石頭沉甸甸地壓在心頭。”王芮以一個“令人吃驚的優異成績”通過了考試,而郭青梅也被校長請到了辦公室。

  在每個城市都跪謝校長

  “校長說王芮的成績好得讓他們吃驚,她們可以收下王芮讀書,但他們是市重點,普通的借讀生讀他們學校要交2萬多,你們經濟條件不好,就交1.5萬吧。”郭青梅說,自己一聽都傻了,1.5萬,對她們而言這可是個天文數字!此時她們娘仨兒僅有的“財產”就是剛剛撿回來放在王芮輪椅上的幾個易拉罐瓶,她焦急地說:“您能不能先收下我的娃娃,我去找地方賣血也要把學費交上。”

  最後校方經過研究決定,不僅不收1.5萬,還減免了學雜費。“我當時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連說話都不會了。”郭青梅激動極了,她突然撲通一聲跪在校長麵前連聲感謝。後來,學校還給郭青梅在學校安排了一份清潔工的工作。

  像這樣的情景,每隔半年左右就會出現一次。為了不影響王芮的學業,郭青梅每到寒暑假才帶著孩子往北京走,每到一個大一些的城市也恰逢新學期開學,王芮又要找新的學校。每次校方同意接收王芮的時候,郭青梅都給校長下跪,以示感激。

  曆經5年終到北京

  在西安停留兩年後,郭青梅覺得該繼續趕路了。2003年6月,她們又從西安啟程,在途經河南、河北等地後,於2005年8月終於來到了北京。“我都記不清走了多少路,更換了多少學校,隻知道每到一個城市,媽媽就給我找學校,到了寒暑假再啟程。”

  風餐露宿地來到北京,三人欣喜不已,她們來到了清華園,在清華西門附近的一個長凳上安了“家”。“媽媽在校園撿起了破爛,掏出每個垃圾箱中的瓶瓶罐罐,可剛開始,媽媽根本找不到廢品回收站,我們隻能挨餓。”王燕說。

  確定下清華為落腳點後,郭青梅便帶著女兒在烈日下苦苦尋找學校。“我跟媽媽找遍了西城區、海澱區幾乎所有的初中,但每次都吃了閉門羹,每所學校都以種種理由拒絕了我。慢慢地,就到了10月,看到學生都上學了,我失望了,我意識到這次我是真的要失學了。”王芮說。

  遇到熱心人終圓上學夢

  盡管暫時沒有找到學校上學,妹妹王芮對讀書的渴望反倒更加強烈,到書店裏免費看書成了她的必修課。一次在書店裏偶遇的阿姨讓王芮的命運有了新的轉機。

  趴在媽媽背上看書的王芮母女引起了這位阿姨的注意,阿姨得知了她們的情況後馬上幫王芮聯係到了萬泉河中學。萬泉河中學免除了王芮的學雜費,並為她們母女提供了一間宿舍。

  在這間不足15平方米的小屋裏,惟一的家具就是一張雙人床,簡陋得連床單都沒有。為了讓它能躺下3個人,郭青梅不得不找了幾把椅子把床加長一塊。家中惟一值錢的家當就是兩輛舊輪椅,其中一輛飽經風霜的輪椅長滿了斑駁的鐵鏽,記錄了一路的艱辛,4個車輪的外胎已經被磨得露出了鋼圈,走起路來嘎吱作響。王燕戲稱它為“跑長途的”,雖然車胎都是媽媽用皮帶做的,但還是堅持著奔波了3000裏。

  旅途故事

  “我們睡過橋洞,也睡過銀行自動取款亭,能避風的地方我們幾乎都睡過。”為了填飽肚子,她們吃過清華食堂的剩飯,為了多撿幾個瓶子,她們遭過別人的白眼。但她們從來沒有放棄對希望的追求。

  居無定所,與救助擦肩而過

  郭青梅對於自家遭受的不幸,也曾經向有關部門尋求過救助。上個世紀末,她曾經多次找到淳化縣民政部門,但得到的答覆卻是──當地需要救濟的人還很多,每年隻能給她家50元救濟款。

  後來,郭青梅帶著王燕、王芮在西安、石家莊等地,也曾經向當地居委會尋求幫助和給一些慈善機構寫信申請過救助,可是由於她們居無定所,往往有回音時她們已經離開。一次,郭青梅在西安郊區的一家飯店裏打工,飯店給她們提供了一間小宿舍暫住,在此期間,王芮給一個慈善組織寫了一封信,大約半個月後該組織的工作人員來到該飯店,可是這時郭青梅已經帶著王燕、王芮離開,到另外一家距離王芮學校比較近的饃店打工,幾個月後巧遇原來店裏的小夥計時,郭青梅才得知此事。

  食物中毒,隻能用白水治療

  2005年8月,母女三人在清華園落腳時,為了填飽肚子,郭青梅經常挨個食堂地轉悠,遇上桌上有同學吃剩的飯菜,她就會搶在保潔員收拾桌子之前,把食物拿走。很快,郭青梅就成了各個食堂最不受歡迎的人,工作人員甚至不讓她進去。

  無奈之下,她隻得帶著女兒撿垃圾桶中被丟棄的食物。“8月那麽熱,垃圾桶裏都是蒼蠅。”有一次,王燕由於吃了變質食物引起了食物中毒,“姐姐臉色一下子就變得慘白了,肚子疼得雙手亂抓,媽媽嚇壞了,著急得猛扇自己耳光。”王芮說。可是她們沒錢買藥,更沒錢去醫院。

  附近報刊亭的老板娘拿來了一大碗水,她告訴郭青梅,就著水把食物吐出來就沒事了。郭青梅淚流滿麵地把水端到女兒麵前,“娃娃聽話,媽媽沒錢給你治病,咱們自己治,把肚子裏的東西吐出來就好了”。半晌,王燕眼淚汪汪地看了看媽媽,喝一口吐一口,艱難地吐出了胃裏的所有食物。

  心願未了

  無論走到哪,王芮一家都能夠得到好心人的幫助。今年4月,北京市教委給予王芮一家5萬元的資助,一些好心人也累計捐款幾千元。但要想徹底治好兩個女兒的病,這些錢是遠遠不夠的。

  治好兩個女兒的病需要30萬元

  雖然王芮經常換學校讀書,但在每所就讀的學校她的學習成績都一直名列前茅。她今年上初中三年級,已經在萬泉河中學就讀10個多月了,成績在全校名列第一。

  中考即將到來,但由於戶口和學籍等原因,王芮雖能參加中考,卻沒有資格報考高中,隻能取得一個考試分數。中考後,郭青梅打算到北京各所高中奔走,希望憑藉自己女兒優秀的成績,找到一所接收她的學校。

  也許她們一家很快就要再次重複過去的生活困境──再找學校,再找住處,但她們表示一定會堅持下去。現在,王芮是家裏唯一的希望,她說:“我一定好好學習,長大後掙錢養家。”

  她們的主治醫生說,姐妹倆患有同種疾病,即麻□性脊椎側彎。而且兩人的病情在走下坡路,現在王燕的脊柱已經由1999年的55度傾斜,變成了現在的“S”形。王芮的病情也在加劇,現在隻好穿上塑膠模具固定脊椎。如果不及時治療,那麽姐妹倆將在輪椅上坐一輩子。要想徹底治好王燕和王芮的病,每人需要15萬元,共30萬元。姐妹倆距離站起來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