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新約誕生前後的曆史與文化環境

(2011-07-29 07:54:15) 下一個

新約誕生前後的曆史與文化環境

古希臘的亞曆山大大帝, 公元前 356-323 年,他是一位馬其頓地區長官的兒子,亞裏士多德的學生,一位年輕的帥才。率領軍隊打敗波斯帝國,占領埃及,甚至穿過紅海,阿拉伯海擴展到印度次大陸。他在占領地區推行古希臘文化,使地中海東部西部統一都講希臘語。可他死後不久,占領的領土被便將軍們瓜分了。 300 年以後,羅馬人屋大維 BC 63- AD 14 將地中海東端地區納入了羅馬的版圖。

亞曆山大大帝認為古希臘的文明已達人類文明的頂峰,所以他把希臘的文化宗教思想語言在占領的領土上推行。同時也建設希臘風格的城市,希臘式的廟宇,劇院和競技廠所。到了羅馬帝國,已經修建了很多大路,漫遊整個羅馬帝國都很方便,在這個曆史環境下,耶穌降世開始傳福音。

希臘文化的哲學思想主要有斯多葛派,認為人是依靠理性活著的, 世界也依靠理性運作。人的良心受理性啟發,人要順從良心,與自然和諧相處,強調“自足”式生活。宣揚這一派哲學的哲學家包括 Chrysippus, -BC206, Seneca , BC4-AD65 , Epictetus AD55-135, Marcus Aurelius AD 121-180.

這個哲學沒有使人信服。既然理性能啟發所有人,為何現實中人各有不同,為何很多的奴隸不得不過悲慘生活。 人能真的靠理性控製住自己的野性嗎。

另一學派是伊壁鳩魯學派。創始人 Epicurus BC341-270 不在乎人死亡時將會發生什麽。死亡就是結束,生命的意義就是遠離死亡,盡情享樂。人應該追求的是友誼,心靈平安等事情才是幸福。這一學派的解釋有所不同,但留給人的是放縱生活的名聲。

這個哲學學派的問題是與民眾脫節,不關心窮人的疾苦也不關心和解決勞動階層的憂慮。盡情享樂的生活能否真的帶來心靈的滿足也令人懷疑。

由於當時希臘的哲學和多神的宗教給人們追求人生的價值和幸福並沒有帶來福音,希臘文化出現了一種無力感 Failure of nerve.

諾斯底主義

有文獻記載諾斯底主意是在公元前二 和三世紀已經存在。 這個思想體係的基本信仰是,認為存在兩個世界,一個是屬靈的世界,有神存在,純淨而聖潔。另一個是物質的世界,人所在的地方,邪惡而敗壞。 聖潔的神不參與人的世界的活動,救恩隻有在屬靈的世界才能找到。 人要脫離這個物質世界進入屬靈的世界才能找到真正的滿足。但隻有本性中已經注入了火花的人能進入屬靈世界。 火花是自身的本性符合救恩的本性的結果。這需要“知識”,也就是對至高神的直接認識才能達到。

這個哲學流派把現實世界與靈魂世界完全分開,完全否定了物質世界意義的同時,對於人的行為卻沒有提供準則,也導致助長放縱主義的行為。保羅在林前,林後,反駁過類似的思想觀點。歌羅西書,約翰一書和啟示錄也有作者和這種思想的一些辯論。

猶太教

猶太民族有史以來以本民族流傳的舊約為內容的宗教信仰。強調個人道德和社會道德,猶太的拉比是傳講人, 其中守舊約律法和道德命令是很重要的部分。在希臘文化出現無力感以後和基督傳道以前,這種講究律法和道德的東方宗教一度成為有思想的希臘羅馬人的新方向。

據猶太曆史學家 Josephus 記載,公元一世紀末猶太教有三種流派,法利賽人,撒都該人,和艾賽尼派,還有奮銳黨人。這些派別是在猶太人反對希臘統治者 Antiochus IV Epiphanes BC175-164 要求他們崇拜希臘眾神,違背猶太人獨一神的信仰因而發生馬加比家族起義打敗了統治者軍隊以後產生出來的。

再後來羅馬人取代希臘人統治巴勒斯坦,在耶穌誕生以前,羅馬人任命了希律王 BC37- BC4 作猶太人的分封王並允許他們在信仰上實行自治。

撒督該人

包括耶路撒冷的一些祭司以及生活優裕的猶太人。信仰上和政治上都是屬保守派,他們隻相信舊約中摩西五經。相信五經中摩西頒布的律法的權威性,他們理論上也相信彌賽亞會到來,但不相信未來的生命有複活和審判。 政治上他們不參與抗議,避免與羅馬人產生衝突。

法利賽人

很多是專指學習經文的學生,以及普通猶太人。他的組織有 6000 人之多遍布巴勒斯坦的城鄉。 他們製定了很多對於律法的解釋規則和條例,要人遵守,自己也致力遵守。但他們恪守規條到了不問良心的地步,耶穌譴責說他們偽善。最關鍵的,他們按照人遵守這些規條的能力來劃分社會等級,排斥社會邊緣的人。

他們相信整本舊約,相信複活,審判,相信彌賽亞會到來, 使人規正。

奮銳黨人

抗議羅馬統治者的猶太人。他們認為除了上帝,他們沒有任何其他主人,因此他們要把羅馬統治者趕出去。在思想信仰上,他們與法利賽人相同。他們一直以遊擊活動反抗統治者。

艾賽尼派

死海古卷的那些文獻的作者是這個團體的一部分。他們在死海西北角的庫姆蘭一代生活。因為看到猶太人內部的腐敗而離開主流社會,在曠野中國與世隔絕的生活,保持他們的信仰和道德的純潔性。 這個派別的人都定居在小鎮中,認為猶太人中隻有自己這一排才是忠於聖約的人,他們有一些特殊的洗禮儀式,盼望大衛的子孫,君王彌賽亞和大祭司彌賽亞的到來。

猶太人的信仰曆史

舊約的早期,是以色列從不同的民族被帶出來,聚集在耶路撒冷為中心的迦南地。他們根據神在舊約裏的指示建造聖殿, 在那裏敬拜唯一真神。後來,又有了分散的時期,從 BC586 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侵入猶大國後,摧毀了聖殿,又將猶太人中的精英俘虜去巴比倫,猶太人原來的聖殿敬拜不可能了,他們就在巴比倫修建會堂並改革了原來敬拜的儀式,祭牲的程序取消了,改成傳統的禱告,讀律法書,守安息日,行割禮,等等。大約 70 年後波斯王允許他們回去耶路撒冷重新修建聖殿,他們也把這種改革了的敬拜帶回了耶城。

再後來,亞曆山大大帝統治以後,猶太人又自願分散到了地中海國家的不同地區,在各地建會堂,到了耶穌時代猶太人的會堂已經遍布了羅馬帝國的整個疆土,形成一個猶太會堂的網絡。但在羅馬,巴比倫和埃及的亞曆山大的猶太人遇到的問題和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他們會堂的風格也有了差異。在耶穌時代或者以前,已經形成了猶太教的不同思想派別。

舊約的七十士譯本,是居住在埃及的猶太人勸說埃及國王托勒密二世 Ptolemy II Philadelphus BC285-247 把希伯來文原文的聖經翻譯成居住埃及的猶太人能懂得的希臘文。那時候有很多猶太人隻講希臘語,不會希伯來文。國王設立了一個猶太人組成的 70 人小組經過數年的努力翻譯完畢。這個譯本後來得到全羅馬帝國的猶太人廣泛閱讀,也為感興趣猶太教的羅馬人閱讀。耶穌傳教時所引用的舊約也是這個 70 士譯本的舊約聖經。新約作者引用的舊約也使這個版本的內容。

七十士譯本的翻譯始於主前 250 年左右直到主前 150 年才完成。內容包括了舊約 39 卷,次經合猶太人的生活文獻。這個譯本的原告已失終,現在發現的最早文本是公元四至五世紀的手抄本。舊約翻譯成其他語言文字是,多是以七十士譯本為基礎翻譯的。

啟示論者

啟示的意思是揭示未來的秘密。啟示論者通常聲稱他們得到了上帝的啟示,他們的作品強調天堂的生活,認為上帝創造了兩個世界。 他們通過異夢,異象和天使與上帝交流。 異象通常需要使用密碼進行交流,所以這些啟示性作品會提到希伯來先知書中深奧難懂的段落以及其中的形象數字加以解析。 啟示通常以古代為人的名義寫成,目的為的是自我保護。 新約的啟示錄是一部獨特的啟示著作。但它的真正作者是誰有一些爭論。寫啟示作品的人中應該沒有撒督該人,因為他們隻相信摩西一人時得到神的啟示之人。

耶穌的信息和啟示論者有區別的地方在於:它的教導不是建立在啟示和異象上,他帶著自己的權柄講道。他關心的不僅是未來世界的情形,最為關心的是今生今世的生命光景。他建造門徒,提醒他們當負的道德責任,社會責任,通過信仰把這些問題融為一體。耶穌告訴門徒未來是個挑戰,上帝參與人類事物時公正地對待門徒和世人。耶穌不認為未來的細節已經揭示完全,並聲稱有些事情自己也不知道太 24 : 36 可 13 : 32 。啟示論者認為邪惡的力量太大世界正衝向末日,但耶穌認為他宣講的上帝的國會給百姓生活帶來變化路 4 : 16-21 , 上帝的旨意要影響這個世界的社會與現實太 6 : 10 。 耶穌偶爾也用啟示的語言教導太 7 : 12-13 。但他是用人能明白的語言解釋。

基督教

基督本人開始傳播並由他所揀選的基督使徒和信徒所傳播的信仰。 耶穌基督肯定了現在這個世界對於人生命的意義。解釋了現實世界的生命問題。告訴人基督就是救恩的成就者,他的降生,受死,複活就是成就救恩的必經途徑。基督信仰告訴人們理性自身無法辨識生命的意義,真正的滿足隻有通過人和上帝之間建立密切的個人關係才能獲得, 這種關係通過上帝的靈發生作用。耶穌說明他所宣講的神的國度,會給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帶來變化,而且還要因此影響世界的社會和政治現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