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談話談到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信仰與生命的關係。 是我讀過的把信仰的本質講的最係統透徹的文章之一, 願和大家分享好文。
史懷澤
我想最重要的因素是,我過去是——現在也是而且天生是虔誠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我開始檢視一堆別人教導我的觀念和信仰;細讀聖經後,我開始了解,不隻是去接受、相信這些信念就夠了,它們也必須在我日常生活的言行中切實實踐。所以,我開始履行這些信念,漸漸的,這就成為我“對生命虔敬”的哲學觀。
一個真正的神秘主義者總是理性的。神秘主義主義並非反智。真正的神秘主義者給人的印象是理性而誠摯的,而我對耶穌的許多直覺印象會漸漸影響我的看法。我想,是因為看見耶穌,使我的思想產生劇烈的改變。是他的誕生改變了我的一生,但我並不是真正看見了他的形象,而是深刻洞悉他無所不包的愛、無處不在的奉獻。之後,我確知他是活生生存在的,是無比重要的;有了那麽強烈的經驗後,你再也不會詢問他有什麽意義了。
也許有了這類經驗後,你也不得不對生命產生虔敬之情。對生命虔敬是基督教義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如你常常說的,人生在世就是為了做上帝的執事,我真誠的相信這點。對。聖經上說:“觀察他們的行為,你就能了解他們”,這句話深深震撼了我。表現愛似乎遠比談論它更富有意義,因為那是真誠的,而我想做個愛人的人並非是想得到同儕更高的“善行分數”評比。我盡力表達我對愛與虔誠的意見,將它們當做宗教上極重要的一環,並試著幫助他人看見他們的行為已經略微偏離正道。
很多人並非信仰虔誠才從事聖職,他們從事聖職是因為如果不做,他們就沒有足以駕馭別人的力量。不幸的是,從事聖職的人大部分是為了這個原因。悲觀主義與懷疑主義都是宗教和哲學的致死傷。事實上,悲觀主義與懷疑主義是物質主義腐壞的表征,它遮掩了我們向內探求生命觀照,所以我們隻能看見肉體生命的困難和感情的貧乏。悲觀主義者每天忙著悲觀;懷疑主義者每天忙著懷疑,所以他們無法了解屬靈的價值。
我們住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裏,社會不夠健全,人也不夠好,真是令人心灰意懶。任何聰明的人,若他一直對自己的生命、工作和社會抱著悲視的情感與想法,都會令人惋惜的。當你在書上讀到上帝即是愛,並且聽別人說多麽奇妙啊!上帝不但設計了這個世界,他還愛我們。以你的信心(faith)與智慧,你可能很難接受這種說法,因為世界上還有那麽多疾病、愁苦和不幸; 有些困惑、懷疑和悲觀也許是合乎理性的,因為這些問題不易解決。但絕對不理性的去假設我們注定要毀滅。真正得福的是找到生命意義、找到宗教價值的人,不管找到什麽,他們已超越了悲觀主義與懷疑主義。他們知道,除了問題和不幸之外還有別的東西。我們應該視上帝為救贖的來源——不是把我們從烈火與地獄中救贖出來,而且從悲觀沮喪與不幸的陰影中救贖出來。把我們從否定的態度中救贖出來。
是的,也拯救有那種態度的人。我一生中見過的不幸、災難與疾病可能比別人活了五百年所見的還要多!當你遭遇到了這樣的不幸,你可以因為極度的痛苦,極度的挫折與沮喪而自殺,然而,你也可以盡已所能,將事情一件件解決,使生命好過些。你試著去治療、去重新肯定的力量聯成一係。很快地,你將明了,在自己心裏,在其他人心裏,在所有的創造中都隱藏著光與愛、尊嚴與高貴的泉源。當你和這些力量繼續工作,這些力量就會變得更真實。你向它們尋求,它們就會證明自己的存在——讓你度過另一天,從疲憊中站起,克服自己的悲觀情緒,成為世界上有用的人,隻要你有機會,就可以做到。
那些不幸、悲觀情緒、沮喪的感覺並沒有完全遠離,但它們最後不能再恫嚇你。我的看法是:客觀世界有時非常不幸,有時卻很美麗。但它被“設計”成美麗、喜悅與健康的樣子,而我們被設計來了解它、欣賞它。我們也有責任幫助別人明白這點,不管我們一生做了什麽,我們都應該用智慧與愛心,責無旁貸地幫助建造一個適於居住,並且有醫療能力的世界。
我們應當接納上帝的生命,在日常生活中和他聯係。起初,這麽做是為了安撫不滿足的心,最後,卻是為了對世界有益。如你生長在一個充滿冷漠、恐懼、消沉、失望氣氛中的家庭裏,你可能很難克服悲觀懷疑的心態。社會中到處充斥著毀滅與陰影的使者,而這些人通常又能吸引一批跟從者。人性中仍包含著許多恐懼、卑鄙的成份,而那些有非凡領導能力的人就專門捕食社會中存在的無知與恐懼。有時,他們還頗具影響力。這是個嚴重的問題,而除了下麵的建言,我並沒有特別的對策。每個人都有責任替自己想想,也該了解,無論生命看起來如何腐敗,無論他人如何製造生活的艱辛,人生仍是美好的。人性中仍有愛心、關懷與善意。生命中仍會有喜悅與滿足的時刻。每個人都會擁有這些時刻,即使是世界上的獨裁者。
所以每個人都麵臨一個抉擇——是讓不幸與艱難充塞生命;還是讓那些使我們喜悅、使我們充滿美麗、幸福與和平的事情充實一生。生命的喜悅與美好總是隨處可見,即使在不完美的物質界也一樣。在叢林中我們仍能找到它,就算在最黑暗的非洲,我們也能尋得愛與美。它就在人群中、鄉野間——求之不難。為了找到它,你了解,那些預言毀滅的先知是錯的,絕對錯的。他們應該被漠視。我們有責任將自己的不幸藏在心中。這是禮貌,也是普通常識;假如你得了傷風,你不會跑到商店或餐廳對著每個人打噴嚏吧!為什麽一個人要將自己悲觀、憤怒或恐懼的細菌或病毒對著人噴呢?事實上。悲觀主義可能傳染失敗主義、犬儒主義或憤怒。每個人都應該警覺這些疾病,保護自己免受傳染——還要遠離帶菌者。這是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就像中世紀的黑死病,它確實會摧折數百萬人的生命。
在個人方麵我已說得十分詳盡:每個人必須緊緊揪住他自己的神,把握生命中本能的慈愛與美。我想我們可以將疾病的比喻再往前一步類推;假如你身體有病,恢複健康的方法是吸收大量的新鮮空氣、曬曬太陽、好好節製飲食和休息。克服悲觀的方式也是一樣。呼吸新鮮空氣指的是遠離那些傳播毀滅和悲觀主義的人,遠離那些時時想把你拖入卑鄙、恐懼與憤怒的人。
陽光指的是靈魂之光,我們內在智慧與愛的光芒。假如人人都沐浴在這種光之下,這樣就能解決社會上大部分的疾病。好好注意飲食,指的是要以好的理念、崇高的抱負、信心與樂觀的想法來喂養自己。充裕的休息,是指我們該停止操運那些使我們悲慘不堪的壞思潮、悲觀主義或憤怒。
人們持續為惡是不敢負起責任去做些好一點的事;他們繼續做壞事是因為習慣問題。所以,如果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教導每個人知道他們有責任依道德行事,這不是件簡單的工作,但可經由示範來啟發適當的人。“惡”的確存在,但它並不是誘惑我們、扯我們人性化魔鬼。而是人類個人與集體的無知、冷漠和憤怒所造成的。因為還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有屬靈;他們受生活環境的困擾,開始憎惡生活、害怕生命,或陷入頹喪與冷漠中。他們不知道自己屬靈的本能,那就是“惡”。
我有點反對用“惡”這個字眼,因為它有許多可怕的涵義。我寧願隻說人類存在著卑鄙與無知。許多人心裏有疾病,肉體也有疾病;但這些都能矯正,一切都能根治。當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惡”,我們明白,惡是能靠個人意誌克服的。我們心裏有仁慈、和平、勇氣與力量的來源,這來源足以抵禦我們個人的無知、恐懼、憤怒與悲觀。不管我們是否認為自己篤信宗教,我們都有責任找尋內在的能力並應用它。我們絕不能為生命中否定的事物所屈服。
耶穌一生的大部分事跡皆如聖經上所記載,或者是非常接近;但有些事跡是富有象征意義的。福音書上所記載耶穌的一生,是用來代表每個熱望屬靈者的長途漂泊之旅。耶穌必須非常痛苦地麵對自己人性卑下、恐懼與憤怒的一麵,並且加以克服,直到它們完全消失為止。他也必須克服他的朋友、家人、敵人心中,甚至大眾意識中的卑鄙、憤怒與恐懼。
我們不能靜靜地自己過活,自我檢點行為,後半輩子便快樂地相信,我們該做的工作,已經做完了,我們終必得救。沒有人這樣做,即使大師也不能。那就好比一個10歲的小孩子,拚命洗了一次完全幹淨的澡之後就再也不洗澡了。這是個可笑的想法,你必須非常努力地使自己的人格屬靈,認你的智慧、慈愛、善心與勇氣主宰人性生命情態的每一個元素。當你這麽做的時候,你會發覺你內心及潛藏在大眾意識中所否定的元素會浮現出來,以誘惑的形態為你製造難題。
那便是耶穌在聖經中所麵對的誘惑。他所麵對的是大眾意識中邪惡的因素---一場比獨自克服自已卑下的情操更難克服的戰役或誘惑。當然渴望屬靈的人確實易於處理這種誘惑,不管是個人的或是集體的。總這,大眾的憤怒會滋養你個人的憤怒。所以,當你開始克服自己的憤怒時你也開始使自己免疫,使自己遠離大眾的憤怒。
聖經上富有象征意義的故事,這最終誘惑就是麵對潛藏在大眾意識中卑下無知。當然,從超異的精神層次上來看,大眾的憤怒、仇恨與欲望常常以夢幻的形象出現。這些形象或象征,能在你夢中、冥想中,或危急的時候浮現。我們通常隻能感覺而無法親眼看見。但耶穌擁有傑出的超能力,所以他能看到大眾意識中“惡”的幻化意象。他能對夢中的意象說話,夢中的意象也能對他說話。那並不是說撒旦是真實的;但他確實用夢的方式存在於我們意識的某一層麵,代表普遍潛藏於群體意識中的惡。
我並不想在此故弄玄虛,但是應該有更多人知道每個人都有潛意識,而在潛意識中人人知道如何做夢、如何創造夢中的意象。不必經過訓練,那是自然發生的。你生來就具有做夢的機體。大眾意識就是整個人類的意識。所以,在夢中,或在其他時刻,會感覺到遭遇力量極為強大的大眾意識,這也不是件不可能的事。它們並不真實,但當你夢見它們,它們似乎就變得真實了。那些大驚小怪,愛談論魔鬼的人,就是借著構築撒旦的意象惡化了這個問題。他們就是在召喚魔鬼;不管他們是愛它或恨它,都沒有什麽不同。他們正在喂養它,就某方麵而言,他們創造了魔鬼的品質與力量---當然,這種行徑絕對是非基督徒的。
耶穌的出現,並不是為了警告我們魔鬼即將占領我們;他是借著他的愛心與智慧告訴我們,他給我們看:是上帝在這裏幫助你,而不是魔鬼。假如你讓他分享你的生命,分擔你的負擔,你將可以找到這種幫助。那便是耶穌借著所說的,借著他一生行事為一再傳達的信息。我在非洲曾無睹無數人類的不幸。大體而言,非洲現在還處在悲慘的狀態裏。我們知道,我們隻能幫助那些我們接觸得到的人---那真是令人沮喪啊!一個真正的基督徒看這世界,會以它現在的狀況來衡量,而且有適當的反應。當然,基督看到不幸時,常常會哭呢!那麽,隻要是恰當的,他也醫治病人。一個道地的基督徒對任何展現在麵前的情況都會有反應,他知道到處都有機會做工作。相同的原理也適用於一個好猶太教徒、好佛教徒或好伊斯蘭教徒身上,是的----關於“愛的奉獻”的意義,是具有普遍性的。
我舍棄了自我為主的信念,“我是世界上唯一重要的人”是種非常傲慢的態度。這種舍棄使我們免於自傲自大,免於迷惑、無知,免於頹喪與不幸。剛開始就要明白,個人是舉足輕重的,你有責任在世界上綻放異彩,如果你要成為一個更有意義的人,你必須和自己的心靈聯成一氣。要舍棄自己一些傲慢、無知與卑下的情操,去擁抱更廣闊的生命。但那並不表示要忽視人格,認為它毫不重要。我所說的是要由一個正確的角度來看待人格,視其為通往屬靈的航具,而不是一個單獨的存在,隻為自己存在的東西。我們就是為了履行我們世俗的任務,做我們需要做的事。現在這種事不常發生了,但仍有人留心這種理想。
基督徒的責任並非是忽視這個世界。一個健康的基督徒必須在世界上不停走動,做任何需要做的事,幫助自己的同胞改善這個世界。我想,這如你們所說的,坐著整日沉思一點助益也沒有。除非自己還肯努力成為世界中有用的一分子,否則將會造成人格與靈魂脫節。那個人最終會一死百了,那就是結果----除非他能及時再試一次,直到他懂得活著目的。肉身存在是上帝創造中不可缺的一部分。是的,值得我們全心敬愛。那是將你內在生命健康的素質、外在生活的環境以及預備完成的工作整合的結果。
舉個醫治病人的例子吧。當我治好一個病人,這是將我心裏對上帝的愛,投注在日常活動上的那股愛的力量,就是醫治的力量,別的事情也一樣。對於一個身為妻子或母親的婦女而言,在為日常工作奔走繁忙時應當了解,他是上帝愛的焦點,他要讓“愛”在屋中大放光芒。許多婦女做得相當成功。事實上,這比許多人所想象的還要輕鬆平常。這些婦女不一定而要聰慧出色的言談,也不須有沉魚落雁的美貌,隻要她們抓住可利用的機會來表達上帝之愛。行政官員可以將焦點總合在愛上,讓他的屬下知道他對於他們所做的心存感激。當有人多做了些事,或某件工作做得特別好,他便可以利用機會表達感謝之意。他也必須注意不要對工作的缺點做不適切的嘮叨。在辦公室工作的人可以學著愛自己的工作,盡力把事情做好。
我所說的要超越個性,並在日常活動中表現出來。一般來說,善良隻是性格中怡人的成分。高尚的生命不僅於此。你如果真的要過高尚的生活,我提議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你應當檢查一下自己的生命、生活形態、朋友以及生活經驗,盡可能在其中找到美麗的、神聖的或值得讚美的事情。那麽,你將會深深地感謝,至少在你心裏,或是生活經驗中存在著仁慈、善良、聖潔或美的香味。有些事能夠證明這點,可能是同事對你示好;可能是有時候你的孩子顯得快樂、可愛;可能是你完成了一項精心傑作。但不管是什麽事,你總要心存感謝,因為那是好的。同時,你也當為存在宇宙中造就此事的某些事物心存感激。假如這些“事物”能主宰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經驗,我們的記憶,甚至我們的未來,那不是件很美的事嗎?如果能揣摩實踐這種感恩的心情,你將開始確實地觸摸到潛藏在各種創造、各種事物、各種人當中的愛。我現在僅僅談論到它,就已經觸摸到這股暖流了。這對我而言是非常真實的。一旦你進入這種創造的層次裏,導引、能力、勇氣、力量和健康都會隨之而來,你能一瞥神聖的堂奧,甚至一窺完美之境。你完全沉浸在一種心境中,感到它完全改變你對自己、對工作,以及對其他認識的人的看法。對我而言,這便是找尋個人生命中及存在我們之間的上帝,並將之代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完整公式了。所以擁有感激的心情特別重要。
信仰與信心是重要的---我不想多說,以免玷汙真信心與真信仰的價值。但唯有透過感恩與讚美,你才開始發現存在你心中。你想將自己與上帝的能力、愛及智慧聯係的方法隻有一個,就是在內心中找尋與之相同的素質。是簡單的方法便是心存感激,對任何你所能找到值得讚美的事心存感激。
癡情或敏感多情指的是負麵傾向的感情行為,這不是愛。它們使情感糾結雜亂。真正信仰虔誠的人不會沉溺在癡情或敏感多情的情愫中,它們不適合屬靈的生命。這樣的人需要學習重新找尋內在生命的焦點。
現在,我來談談愛的意誌與生的意誌。我想愛的意誌是一股以愛的行為的力量;這股力量讓你做對社會有幫助、有用的事。它的性質和活動力與愛本身不同。認為敏感多情即是一切而無法超越的人是在自我欺騙。當然,我同意這樣遠比憤怒或不幸好得多,但這絕不是愛的真諦。你大可坐在臥室、靜思室、岩洞或教堂中去愛這個世界,但那對社會人們真正的需要並無多大的助益;甚至對自己家中的需要亦無助益。
人必須行動,必須去做些事情。我們生在物質界,就必須用實際的方法去解決實際的需要;我們必須應用我們的雙手、雙腳、嘴巴、打字機和錄音機。那麽,所為愛意誌,指的是即是以愛的方式行動。這不僅僅是個人,而且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領悟這一點。我們如果不將愛付諸愛人與心靈治療的活動中我們就無法履行屬靈的任務。生的意誌比起愛的意誌範圍要大得多,因為生活不僅僅是愛而已。
生的意誌還包含各種生的表現,也就是才幹、智慧、聰明與生命的目標。這和愛的意誌大為不同。此刻我正調整自己對合這個意誌。召喚這些能力;隻要你願意,這在性質上是完全不同的一種經驗、一種震憾。用普通的話來說,所謂生的意誌,即是一股力量,驅使你盡力奉獻善意或良好的觀念,來榮耀生命中的機會與責任。是對合的是更高層次的自我。你可以在自己性靈裏頭找到這些素質。你可以在每個人類性靈裏頭找到它們,但你必須提升至更高層次,也就是比喻為天國的地方。我不懂人們為什麽沒有抓住這個訊息的暗示與意義。我清楚得很,天國的經驗是我個人強烈的經驗,它卻除了我們所談的疑惑和犬儒主義。遺憾的是,我無法四處遊走,將這內在的知識傳授他人。當然,這是所有教師和教士的限製,也是任何想談論天國及上帝的愛與意誌的人感受到的限製。這些東西存在於我們每個人裏麵,但卻沒有任何機器或裝置能夠證明。人們無法照張我的相片,證明天國就在我裏頭,但它確實在那兒。這是我經曆過最真實的事;也是每個人所能經曆的事實。
但這有個原則:每個人必須為自己去找尋它:每個人必須借著自己的經驗去證明它的存在;每個人都要將上帝的生命個人化、內在化。你不能借著一本書得到它,你不能因為我的教誨而得到它。我隻能說它是存在的。這是件神奇的事,你也可以借著這些步驟發現它的存在。從你的卓越中,從你的人性中,從你的聖潔中,從你的智慧中去尋找它吧!不管要花多少時間,遭遇多大的困難,去尋求它吧!當我疲憊沮喪的時候,我覺得這股力量時時驅動著我。當然。生命中最富有意義的發現往往是看不見的,這類發現即便閱讀宗教事跡也無從挖掘;而它們卻在日常生活裏質樸的洞中出現。當我們試著以愛心和善意行事時,它們便來了。
人類要放棄思考的責任,要放棄為自己生命做下重要決定的責任。我指的是道德上答案:“我代表什麽?”“我一生中該接受什麽”“我生活中該珍惜的理想是什麽?”孩提時代,我們自然而然地模仿周遭人物的道德觀,然而長大成人後,就該重新調整自己的道德觀,這樣才能榮耀我們的獨立性與智慧。我們開始審慎生命中進行的一切,為自己抉擇,為自己決定。顯然地,每個人都將犯許多錯誤,但道德規範之初容許犯錯,並可借著錯誤從中學習。時機一到,我們所犯的錯誤都將改正。至少,這些錯誤都是我們“自己”的,不是重蹈別人的覆轍。為了我們自身好,這麽做是絕對必要的。我們若要避免成為大眾意識無辜的受害者,避免受別人主宰操縱,我們就要克盡已責為自己著想。我們必須榮耀我們的任務,以溫和的方法麵對階級意識、群眾思想以及群眾態度的挑戰。我們不想變得傲慢,或成為群眾煽動者。我們可以用理性、聰明、溫和的方法達成目的。
道德基礎將是我們靈魂的向導,我們個人的道德觀將反應宇宙中的智慧及自然法則。人們應該捫心自問,他們希望生活怎麽對待自己,別人怎麽對待自己;再捫盡自問,自己這樣做對嗎?希望別人怎麽對待自己,我是否也能以此對待他人呢?若不能,那他們該修正自己對別人的期望,反之亦然。我並不諱言,要懂得如何在一個特殊的環境中行事為人,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這就是道德的價值所在,它提供我們一個行為的規範。最後,你將明了,生活有一個最基層、絕對的真理,這一絕對的真理就是上帝的生命。這和“為所欲為”的觀念不異其趣,和“不!我不聽從任何人所說的--即使是上帝”反叛態度也不可同日而語。
環繞著道德觀念的爭論部分即導因於此。讓別人替你做決定是種自然的傾向;拒絕外在影響也是種自然的傾向。這兩種傾向都是危險的,必須加以超越;我們必須學著自我思考。我們時而會遇見不凡的人,令我們仰慕、尊敬,令我們想效法其思想行為。也許他們的忠告對我們有益、所在地我們便接受了。但這樣做時必須非常謹慎,必須先確定我們是否已再三思量過了。要我們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卻是一套非常主動、靈活的原則,可適用於生活的任何環境。除非我們能將道德應用在生活中,否則它便毫無用處。當然,有時我們隻能應用一部分。我們的道德觀即是生活行為的理想模式;我們應該盡為為善,這是我們希望如何對待別人,也是希望別人如何對待我們的態度。然而,即使我們平常能履行這些道德觀,有時候還是行不通的,就算我們那種卑下的情操常常浮現,這也不會減低道德的價值。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道德可以是種非常主動、靈活的原則。
你若隻會坐在講台上,處心積慮地想著“能夠”做什麽,別人“應該”做什麽,那隻不過是玩弄詭辨與假道學的伎倆罷了。追尋神聖的道德觀,也就是努力追尋自己內在的上帝。你要使上帝住進你人格中,住進你生命中;自己做清醒的選擇。你希望這些選擇是受高度智慧所控製,而不是權宜之計;或受報紙上激動的文章、電視上最新新聞的影響。一般而言,它們與宗教道德、理智、聰明的生活法則一致。我的意思是,道德追尋並非要你成為一個偶像破壞者、一個隱士、或一個反對既有體係的嬉皮;道德觀的理性發展會將你帶回上帝麵前。
西方宗教有個最主要的任務,也就是幫助人們在自身、在生活中找到屬於上帝的素質。宗教應該教導人們如何做到這一點,應該幫助人們醫療生命中各種心靈的創傷,借著屬靈的觸撫---指引、激勵、愛或其他。在某個程度內,教會也應該為社會整體做到這一點。有件有趣的事頗值得深思:為什麽許多神學家會變成政客---這也的確適合他們---原因是,他們曾試著去尋求神,卻因為某些原因而失敗了。宗教若不啟發人們去發現內在的天國,卻一味地製訂規則章法,這個宗教便有問題了。那樣做是以信仰教條,替代對於基督的信心,替代對於生命本身恩惠的信心。如此逐漸扭曲了教會與神學強調的重點,使它由靈魂轉向政治的。結果,有時人會因為錯誤的動機而被吸引加入聖職---為了在教區內有舒適強大的權位,或為了有機會駕馭別人,而非幫助別人。不幸地,這樣的事的確存在,這樣的人也非常容易辯認,他們對生命沒有壓根的虔敬之情。
信心是重要的,心智是重要的,不容被忽視;道地的基督徒不會因為讀了聖經便相信,他還得深思熟慮一番。這並不表示他要質問經文的是非;而是要深思在日常生活中,這一章經節有何助益?這章經節如何提示他內在的生命?如何在生活中表現這個內在的生命?聖經是寫來引導你進入天國的,但你仍必須承擔自己那份艱苦的工作,必須活用自己的心智。當你對聖經有更深一層領悟時,便是進步的一個跡象。聖經不隻是令你相信而已,應該是深具啟發意義,對你有實際用途的。它活生生地進入了你的生活,啟發你生活與工作的品質。你開始感到周遭一切的美,開始從一個更高明的觀點來辨識醜陋的事物。還有一些進步的跡象是顯而易見的,但大部分都非常平凡;你對生活的態度逐漸成熟,你與他人的相處更加和諧。你工作時有更豐富的靈感,你對生命的敬意更加深刻。至於從何處著手,我想我已說過了。你要向內搜尋,在工作中尋找生命裏的火花。這比熟讀聖經,引經據典以便贏得每場辯論來得重要。聖經不是用來打別人頭的,不管是比喻上,或實際上都一樣。它是用來引導我們思考,啟發我們的思想。它是要人們用心思考的!假如那個人在記誦聖經的同時,能花費同樣多的時間深思,那他除了記得章節文字外,應該懂得更多。
最富意義的是我還有機會幫助別人。這種感覺始於幫助人們使他們的身體更健康,當然,此外還包含很多。比如說,我讓他們麵對問題時能更聰明些,而少點迷信的成分。還有一點非常重要,應該謹記在心,那就是找些方法使你整個人看來煥然一新,這樣你才不會受到這種態度的打擊。對我而言,演奏風琴可以重建我對於工作的希望。借著我所彈奏的音樂,我能做點深思,這樣也能使我整個人煥然一新。在非洲的第一年令我十分頹喪。我們常常會因為自己所能做的是那麽少而感到沮喪,然而我試著控製這種感覺,心中隻想著當時醫治的那個病人。我訓練自己想著要醫好他,然後我才能繼續醫治下一個,我覺得這樣總比牽掛著非洲所有的病人有效。
有時候,為了保持理智,你必須實際點。記得有一天的下午,我心情很沉悶,所以就到廣場上散步,如果黃昏有空閑,我很喜歡到那裏去散散步,因為夕陽空過樹葉灑下的光影令我著迷。當我看到兩個黑人小孩在一塊玩,玩得很開心,多麽令人歡喜啊,他們在陽光下跳舞、嬉戲。當時我想,這不是棒極了嗎?這兩個小孩,周遭圍繞著那麽多不幸,他們卻能盡情開懷?我的心情一下子平靜了。從那次以後,我把那個黃昏的記憶藏在心中,所以每當我感到沮喪時,我便會想想那時刻的喜悅,這使我全身舒暢,能夠繼續向前走去。令人感動的是那兩個天真的孩子,他們的嬉戲,以及穿過枝葉的陽光,那種絕對的美。我為有機會看到這樣的美而心存感謝,因為它讓我覺得好過些。當然。我喜歡忙裏偷閑彈風琴的時刻,我彈奏音樂主要是因為它使我非常愉快,心曠神怡。音樂對我甚至對屋裏其他的人的確有醫療的作用。宅邸四處都可以聽到風琴聲,即使對於不懂音樂的人,它似乎也有一種緩和心情的作用。但這不是我彈奏音樂的原因,我彈奏音樂是因為在音樂中可以找到喜悅與美感,我也樂意將喜悅與美感傳達給那些也許會傾聽的人。有一點我必須承認,彈奏音樂對我是太過自然了,所以我從未想過為什麽彈它。就好像吃,你不必為吃東西找一個理由。覺得餓了就吃,沒有什麽神秘。我希望更多的人能明了,並不需要分析自己做的每件事,不必為自己所做的找一堆精致的理由來解釋。
有時做一件有益、健康的事隻是因為這樣做自然,你不會考慮“不去做它”。當靈成為人格的主宰時,這點更顯得真實。人格驅使你所做的事對於屬靈的生命是自然的。在演奏音樂時,我找到了能夠提升靈性的喜悅與美感。我也清楚地知道,有時這種感覺會散播給那些傾聽的人,即使是那些不留心聽的人。這對小孩子最有效,有時,甚至連動物都會受到影響。所以我一直維持演奏的習慣。當然,以我現在的認知,我可以明白音樂的確具有醫療的功效。某些音樂,特別是巴赫,對於情感,或就某種程度而言,對於心,有種鎮定及醫療的功效。當情感平靜,心中專注於高尚的生命品質,如喜悅、善意與美,那麽所有醫療的管道都會活絡起來。音樂的醫療性對人格會造成最直接的衝擊,也可以間接地治愈肉體的疾病。當我演奏巴赫時,我發現上帝就在音樂中。對我而言,那是種非常真實、愉悅的經驗。彈奏巴赫,使我在音樂中找到上帝的慈愛、和平、秩序與完備,得以完全沉浸在聖靈中。現在,我知道每個聽巴赫的人,甚至每個演奏巴赫的人,都有相同的經驗。它一直蘊藏在那裏,等著每個人去發掘。你無法從別人身上獲得對生命的虔敬之情。你必須在心裏耕耘。
這表示,通過神秘主義者細心謹慎,步步為營的訓練會有幫助。如希臘人所傳授的,這是一連串認識自我過程的開端。我所說的不是去認識你的煩惱、你的感情或你的願望,雖然你要學著控製它們。我所說的是要去認識你的靈魂、你的智慧、你的愛以及你的潛能。我所說的是認識你心裏頭的醫療能力,以及認識“自己究竟是誰”的最終真理。是的,讀對了書會有些幫助。但是單隻靠閱讀和冥思還是不夠的。主要的是練習我們剛剛所討論的。也就是向內探索,知道在你心裏頭,在病患心裏頭,以及宇宙中神聖的元素,這個元素幫助你成為一個醫生、一個護士、或是一個心理醫師。並非隻有你想幫助這個人;並非隻有你關心他或好的福利。所以,你該全力付出對病患福祉深深的關懷,同時也應相信,有一股更偉大的醫療及關愛的力量,也因你的關心與努力而全力投入。這也許不像是周末討論會中所傳授的技巧一樣壯觀,但這就是精神醫療的鑰匙。無論何類的醫療,最重要的要素即是愛的能力,以及維護病患健康的能力。的確,它一步一步慢慢成長,慢慢成熟。沒有所謂的瞬間啟蒙。
生命就是這個樣子,假如你是那種希望立即得到神的啟蒙的人,那麽你可能也是那種有點小成就便裹足不前的人,你會停留在那兒,以為自己已完成了當初的計劃。你已在短時間內得到報酬,所以你停滯不前,如果要我指出心中認為最罪惡的事,這就是了。
應該有更多人奉行耶穌的勸誡,找尋內在的天國;我們該開始以內在的層次與外在的層次來處理現實。這表示兩種層次都需要靈活運用,內在生命必借著外在世界中靈活的服務得以表達;外在世界的一切活動必受內在生命引導啟發。我想,拯治社會有個要點,當我們找到自己心裏頭,社會裏頭上帝隱藏的生命並集體地在生活中將它表達出來時,我們就拯治了這個社會。當我們將屬天的特質帶到凡間,在凡間的人群中建立對天國新的共識,我們就拯治了這個社會。在理想上,教會應是這種努力的領導者,但實際上,他們也許不肯。他們忙著送往迎來,無暇“領導”那些仍然在這裏的人。
所以,就目前情況,這個幫助人們尋找他們內在天國的運動,最好和教會組織分開。早期的基督徒,訓誨彼此如何往內尋求上帝的隱藏的生命,但這些教誨在教會中大多已蕩然無存。很可惜,這類教誨應該是教會工作的一部分。我想,是為了政治理由而停止這些教誨的。
音樂、哲學、行醫,在我的生命中意義最重大的三個範疇中是行醫最為困難,但是我不願以烈士自居。途中的阻礙艱辛常常是種美的經驗,是種滿足與成就的經曆。我能克服疲憊與拮據,繼續工作。我從未以烈士自許,因為我總能獲得莫大的幫助。服務的工作絕不輕鬆,否則就不是真正的服務。這是服務的一個環節,你必須扮演一角色,其中隻靠人格無法完成要做的工作。為了達成目的,你必須喚起神聖的生命,當你如此做,你便能將更多的屬天的特質帶到凡間。一旦你了解服務這一麵的價值,它便成為一種喜悅的經曆,即使是在困苦中。如耶穌所說:“我們的軛是輕的,我的負擔不重。”這是一句深刻的話語。
在這三個領域內,借著這三種方式的自我表現,我得以榮耀上帝。我尋求上帝的愛,也找到了智慧與美。這也是為什麽我說這三種表現對我而言都一樣的原因。我想,這點對許多人來說也是真實的。他們尋求神並突然有重大的突破,引導他們對生活的每一層麵都有個新的理解。重要的是,個人要盡一生所能來學習,盡一生所能來經曆,向內探索,尋找上帝,然後轉向外在,借著新的自我來榮耀他。重要的是人們一早醒來,突然發現自己心裏頭有個可愛、燦爛、急待探測的大陸。這便是從原來狹隘的自我中蘇醒,進入上帝所賜與的新的自我之中。
服務的動機是成為有用的人之必要,活得被需要,活得有用是必要的。服務的品質可以揪出一個動機不純正的服務者;一個真正的基督徒,他的動機是對同胞的關愛。在你生活環境及四周多的是服務的機會,當然,著手之處便是需要你貢獻長才之外。所以,先找出家庭或工作適當的需要,然後再衡量自己的能力,來滿足這些需要。如果你沒有才能或天賦來滿足一個特定的需要,但又特別為這方麵的服務吸引,那麽,利用時間細心自我訓練,你因此也得到了這些能力。在這裏,或在人世中,我仍持續著對生命的虔敬。我仍活躍,與一群依個人秉賦際遇,投入為世界服務工作中的人共同忙碌,我試著教導他們如何在世上成為對別人有助益的人,如何去愛上帝及他的創造,如何尋找上帝——這就是生命中最容易、合理及自然的事。尋找上帝比呼吸更容易,更自然;因為我們天生具有愛心與關心的個體,天生該成為幫助別人的人。
但這種想幫助別人的衝動,容易被想引起別人注意、想自我擴張的欲望所汙染;在了解何者有實利,何者無效益時,我們可能會變得挑三揀四。所以我正幫助那些想服務的人,強化他們對生命的虔敬熱忱,教他們如何使用它。我正幫助這些人淨化某些情感和意圖。我也活躍於某些醫學界,幫助那些全心行醫的人,我甚至積極加入以聲音治療的研究中。隻有在履行上帝的意誌時我們才真正頌揚了他的聖名。在肉身的存在中,我是身心疾病的醫治者;我也從事其他活動,但醫生仍是我扮演的角色。
當初在非洲所做的,現在我更大規模地做。那是種相同類型的工作,但我會更努力地做,希望對社會、對大眾意識,造成一股醫療的影響力。我希望更多人能加入,不是我的工作,而是明了如何以愛來培育這顆生命的種子。我希望他們能與我合作,他們也可以成為自己的生活和環境中的醫治者。我覺得,這是我很榮幸能夠傳達給全世界的信息。我談論了一些,也寫了一些,但是唯一能傳達我信息的方式是奉獻。
事情總是如此:一個人實際的行為終成為其生命神聖的訊息。我所做過的,任何人都可以做。我希望有一天,每個人都能做得跟我一樣好,或更好。畢竟,這便是我們立意要做的——我們立意要做上帝的智慧與愛心的傳播者。這即是我,艾伯特·史懷哲過去傳播的信息——現在也是一樣。它們一點都沒有改變。(完)
小艾,謝謝你介紹長夜的故事。 這個問題很大, 也是我以前的疑惑,等我稍微閑下來時,寫一片我現在對這個問題的一點認識。
祝兩位新的一周好!
上次想說的是,就因為他還有一本書非常好我也看過,名字是長夜,night,作者是elie wiesel,我當時是在北京的歌德學院圖書館裏看到的,本來是找史懷哲的書,原始森林的邊緣,就緊挨著的,是那本night,還是中文的,非常短,但極其震撼,給我印象非常深刻.
下麵是我看過的另一篇文章,其中也提到night.
-----------神學家莫特曼說,基督教的神學中心是十字架,啟示的最高點是受苦,在受苦事件下啟示的上帝與人一起受苦的上帝。
??第二次大戰中,德國希特勒毒殺六百萬的波蘭猶太人,這一淒慘事件,使許多人特別是猶太人,無法再相信上帝的存在,基督教為何殺人?啟示了上帝與人一起受苦,十字架的真理。
??有一故事,是一集中營的餘生者寫的,書名叫「黑夜」(Night)。他回憶集中營的遭遇,他們被強追要觀看處死刑的場麵。有一次二中年猶太人和一小孩被上吊,中年人很快就氣絕,小孩過一段時間才不動。其間,他聽到從後麵的同伴中發出一虛弱的聲音:上帝在那裏?沒有任何回音。再過片刻,同一個人以憤怒的響聲問相同的問題:上帝在那裏?還是靜寂無聲。之後,—低微的聲音說:「他和他們同吊。」-------------
謝謝推薦好書,小艾。
祝你周末愉快!
他還有一本書非常好,名字是"長夜",當時讀了有震撼的感覺,關於人性.
謝謝青青介紹這篇文章,喜歡.
問好貝卡!
謝謝分享,頗受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