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質蘭心的海外隨筆及網絡文摘

旅居海外十年,足跡遍及美國,澳洲,和歐洲國家,看到太多中國人看不到的各國人和事,希望幫助中國人了解真實的外國和外國人並認清自己。
正文

多重國籍文章集錦(3)

(2006-06-09 00:02:40) 下一個
我,懷揣著幾本護照的人 液9橛為何歸不得? 我在三個國家長期生活過,在其中的兩個國家參加過公民入籍宣誓儀式,不過,兩次都是向同一個人宣誓──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盡管伊麗莎白這個名字的英文發音我總是發不好。 第一次還是上個世紀末,我在加拿大入籍,就曾向這個住在外洲的女人莫名其妙地宣過誓。盡管楓葉之國的許多新移民有著和我一樣的疑惑,但他們在拿到加拿大護照之前,也不得不向這個乙旃?的女王宣誓效忠,因為加拿大不僅是英聯邦成員國,而且還把英國女王當作自己的國家元首。 第二次則是上個星期,我在倫敦郊區布羅姆雷區市政廳(大概相當於北京郊區密雲縣人民政府辦公大樓)參加了英國公民入籍宣誓儀式,再一次向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宣了誓。這一次我不敢有什麽疑惑了,因為現在是我主動在她老人家的彝跬劣之內申請成為彝醭加的。 不過說實話,對我來說,這一回向誰宣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申請英國護照並不意味著我必須放棄加拿大護照。 其實,這與英聯邦也沒有什麽關聯。申請入籍前,我查過英國的有關規定:不管是不是英聯邦成員國,隻要你原來的國籍國承認雙重國籍,英國就允許你保留原國籍。 遺憾的是,我在加拿大那次入籍時就很不情願地放棄了中國護照,因為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說也磺樵贛,是因為由此造成的種種不便至少包括:每次去中國出差或探親,我都要去中國大使館排隊,等候辦理簽證。 當我接過布羅姆雷區區長(相當於密雲縣縣長)遞來的鏡框鑲嵌的公民證書時,我心不在焉地想:像我這樣的坐二望三、身份混雜、忠誠度成疑的夜?世俗佑,這個世界上不能說沒有,但人數肯定不多吧。 為寫這篇文章,昨天我上網搜尋了一番,才知道我的想法錯了。例如,一個名為葉嘀毓???(multiplecitizenship.com)的英文網站介紹說:澳大利亞2000年時就有400萬至500萬人擁有雙重國籍;到1998年為止,居住在國外的瑞士公民中,60%擁有雙重國籍;雖然美國沒有官方的統計數字,但擁有雙重國籍的美國人也高達數百萬人;截至該網站公布這些數據時,全球大約有89個國家正式承認某種程度的雙重國籍或多重國籍繕 美國也承認雙重國籍?這我還是第一次知道。我突然想起我在加拿大認識的一個朋友,他自稱是一炒?謀淨ふ盞娜擻:南非、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當時我還有點兒納悶兒:美國不是最看重國民倚е矣問題的嗎? 液9橛為何歸不得? 近些年來,雙重國籍在中國也成了一個乙樘庥。 世紀交替的這些年來,每年中國伊交嵊期間都有人建議中國實行雙重國籍,提議者包括政協委員和中國學者,但聲音最大的還是各類海外華人社團。 在我看來,如今已經拿到居住國國籍的海外華人不想放棄中國護照,最主要的考慮,倒不是想省點兒簽證費,或吝惜使館排隊的那點兒時間,而是擔心一旦液9橛 或萬一告老還鄉時尷尬的身份問題:雖然現在中國對在華的外籍人士也啟動了衣炭ㄓ申請程序,但審核嚴格,名額有限,而且衣炭ㄓ與國籍畢竟不是一回事兒:盡管你是黑發烏眼,黃膚平鼻,操一口流利的中國話,但你仍然是居住在中國的彝夤?擻!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隨著在華外企、甚至中國本土公司的薪酬水平與西方越來越有銥殺刃雜,所謂的液9曖也越來越多。但對那些持外國護照的液9曖 來說,他們的在華身份問題,卻成了他們的一大困擾。我經常聽朋友講起這樣的故事:某某聯係好在華的高薪工作,卻因工作簽證沒有落實而遲遲不能成行;某某某已經液9橛,卻因辦不下中國衣炭ㄓ而不得不回流,等等。 還有更為尷尬的乙堵涔楦?故事:持外國護照的某某或某某某,到了退休年齡,告老還鄉,卻因中國衣炭ㄓ一卡難求,又懶得每年申請延續簽證,索性重演當年非法偷渡西方之一幕,在自己的祖居地液謨了下來。 乙隊是衣漵回來了,但腋?卻不認你了。 還有一些中國學者,力圖從理論高度論證雙重國籍現象之蟻冉?雜,以及中國亦應在這方麵矣朧本憬?之必要性。 例如,北京大學曆史學係副教授吳小安就認為,雖然少數西方國家早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承認雙重國籍,但作為一個全球現象的宜?毓??,本質上來講卻是全球化的產物,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才開始在世界上流行起來的新趨勢。吳小安還為這一新趨勢找到了這樣一些理論依據:一、全球化新形勢下,人員、貿易、資金、技術、通訊、交通越來越頻繁;二、葉嘣?幕?概念與人權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三、傳統的民族國家主權觀念卻越來越淡化和弱化。 當然,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並非不認夜楣?的矣巫佑,也不是無視靈活變通的國籍政策對海外華人有形無形彝蹲視的吸引力,而是有其難言的苦衷:除港台澳之外,絕大多數的海外華人都居住在東南亞諸國,如果中國承認雙重國籍,不僅會引起這些華裔居住國政府的猜疑,也不利於東南亞華人融入當地社會的努力。 力主中國實行雙重國籍的海外華人社群,主要是居住在那些承認雙重國籍的歐美國家的華人,他們也深知中國的這一苦衷,並相應地提出了折衷方案:中國的雙重國籍,應因國製宜,因人製宜,僅僅適用於那些居住國承認雙重國籍、本人也願意保留中國國籍的海外華人。 其實,印度的經驗值得中國借鑒。印度最近為了吸引海外印裔居民的財力、智力投資,也實行了雙重國籍製度。如果說歐美諸國的國情與中國不完全相符,那麽,印度則有很大的銥殺刃雜:首先,印度的人口規模和經濟發展程度與中國相仿;其次,印度與中國一樣,也是移民出口大國,用吳小安的話說,與歐美許多國家基本上是乙潑窠郵芄?不同,中印兩國均屬於乙潑袷涑齬?;其三,與許多海外華人居住在族裔問題比較敏感的東南亞諸國的情況類似,許多祖居地位於目前印度境內的海外印裔,因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印巴分治和七十年代的巴孟分離,而生活在穆斯林鄰國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他們的身份認同問題,不僅會影響到居住國脆弱的社群關係,而且還會影響到印巴、印孟之間敏感的外交關係。 基於上述複雜的政治、曆史和宗教因素,印度最近實施的雙重國籍製度,並非基於普適性的血統決定論或祖居地決定論,而是有兩大前提:一、海外印裔現居國也承認雙重國籍;二、不適用於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海外印裔。 去年夏季,中國國務院僑辦主任陳玉傑訪問英國期間,曾對當地華人社團談及中國難以實行雙重國籍的銥嘀雜,並表示:她曾到訪過歐美、東南亞等地,往往隻有歐美華人才會要求雙重國籍,而東南亞等地的華人卻完全沒有提及,可見兩地華人所處的環境有很大不同。 陳玉傑的講話見諸中國媒體之後,門戶網站彝?子上,一名中國網友馬上跟帖抑д卸?── 移涫擔?灰?捎迷雙重國籍與否,本人自定趙?潁?侍餳純山餼觥S 也杌盎嵊上話國籍 倫敦郊區布羅姆雷區市政廳的入籍宣誓活動結束後,區長邀請所有新公民前往附近一個大廳,喝咖啡、吃點心兼聊天(類似中國的也杌盎嵊),目的大概在於增進背景不同、膚色各異的新入籍者的交流和溝通,培養夜?褚饈隊,順便再捎帶點兒宜交跤:趁機介紹一下區政府和自己的政績。 也杌盎嵊上,我也與剛才一起向女王宣誓倚е矣過的幾位倚掠⒐?擻交談起來。 一位中年男子自我介紹說:他來自伊朗,移居英國已經35年了。 夷閽謨⒐??盍蘇餉炊嗄輳?趺聰衷誆畔肫鶉爰?坑我好奇地問。 他呷了一口咖啡:乙鄖拔頤揮杏⒐????裁瘓醯糜惺裁床環獎悖?蛭?姨??妥優?際怯⒐??瘢?冶救嗽蚴怯⒐?讕鎂用瘛G耙歡問奔洌??說今後入籍要考試,考什麽英國政治製度、曆史、文化等等,這才給了我一個動力,以免錯過這次免考入籍的末班車。? 這也是我來英國八年多最近才申請入籍的主要動因啊!聽他這麽一說,我的葉??淮坑的內疚感也舒緩了許多。 告別這位英籍伊朗人,我走近大廳角落的一個三口之家。抱著兒子的父親對我說,他們全家來自緬甸,但他特別強調說:藝獯渦?娜爰?氖俏姨??投?櫻?話?ㄎ搖S 看到我疑惑的表情,他解釋說:椅沂敲宓榱魍穌?府的成員。如果我想回國從政,我就不能加入外國國籍。但我兒子還要在英國上學,我太太則要在英國照顧他,他們如果不入籍,會很不方便。? 他的一番話又強化了我的葉??淮坑的內疚感,但聯想起前些日子加拿大新總督被迫放棄雙重國籍的新聞,我又有些慶幸:我這輩子有過不少不切實際的夢想,但幸虧從來未曾夢想過從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