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質蘭心的海外隨筆及網絡文摘

旅居海外十年,足跡遍及美國,澳洲,和歐洲國家,看到太多中國人看不到的各國人和事,希望幫助中國人了解真實的外國和外國人並認清自己。
正文

多重國籍--文章集錦(2)

(2006-06-08 23:58:38) 下一個
加拿大華人移民的“國籍苦惱”作者 佚名自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公民移居海外、留學後在當地定居的人數越來越多。他們都麵臨著國籍的選擇,而單一的外國國籍使得他們當中的一些人 在生活和事業方麵受到一定困擾。此間出版的《國際先驅導報》2日刊登一篇題為《加拿大移民的“國籍苦惱”》對此進行了介紹,並闡述了旅加華人對承認雙重國 籍的一些看法。現將全文轉發如下: 於敏8年前和夫人從北京移居加拿大,如今在多倫多一家高技術公司擔任技術總管。盡管在這裏事業有成,生活舒適,但中國經濟發展的活力時常撩起於敏回國創業的衝動,他自信如果把自己在海外多年奮鬥積累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帶回祖國,一定能再創一番輝煌。 然而,讓於敏躊躇不定的是身份問題。由於業務關係經常回國的於敏保留了中國國籍,至今尚未申請入加籍。而他的夫人已經入籍,在這裏出生的兒 子也是加拿大國籍。這樣,如果於敏帶全家回國創業,他的夫人和孩子在就業和入學方麵將麵臨著很多麻煩。“放棄中國國籍真是不情願,可這樣'一家兩製'也是 個問題。”於敏對記者說。 不承認雙重國籍困擾著許多像於敏這樣的加拿大華人。由於改革開放,中國公民海外移民、留學的規模越來越大。在加拿大,僅20世紀90年代以來,來自大陸的 移民就有近30萬,留學生數量也非常可觀。許多中國移民、留學生在加入加拿大國籍時都不情願放棄中國國籍。從事加中貿易的大陸移民,出於交通、就業等方麵 的實際考慮,在入籍不入籍的問題上更是陷入兩難境地。 近些年來,加拿大大陸移民期盼中國政府允許他們保留中國國籍的呼聲日益強烈。有影響的“加拿大普通話華人聯合會”曾舉辦大型網上民意調查,顯示92%參與調查的大陸移民認為中國政府應該允許中國移民在承認雙重國籍的國家入籍公民後保留中國國籍,即對應承認雙重國籍。 “加拿大普通話華人聯合會”發表的研究報告認為,大陸移民入加籍時都不情願放棄祖國國籍,期望中國政府承認雙重國籍,既有感情方麵的因素, 也有大量實際需要。而這些實際需要同時也是符合祖國國家利益的。對應承認雙重國籍,可以做到祖國國家利益和海外華人利益兩全。 報告認為,允許中國移民自願保留中國國籍,不再需要按照外國人入境辦法辦理簽證,便於加中貿易文化交流頻繁的大陸移民來去自由;大量技術移民、投資移民在 取得加拿大等國公民身份後,回中國再創業,也不再被視為外籍人士,可以中國公民身份做法人開公司;人才回流後的家庭安排、子女讀書等等,避免按外國人對 待;在海外奮鬥多年的移民晚年落葉歸根,可以公民身份回歸故裏,將大量資金、技術、經驗帶回祖國。海外中國移民以公民身份來去自由,會帶給中國更多更大的 商機,在祖國居住履行公民義務,還會給國家帶來大量外匯和稅收。 有利於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也是報告著重強調的一個理由:允許其自願保留中國國籍,不僅可以激勵中國移民在海外以主人翁姿態維護祖國利益,而且可以吸引海外 移民以公民身份,而不是以外國人身份參加祖國建設,參加政府管理,參加人民代表大會,對國家事務發表意見,為民族發展獻計獻策。 報告還認為,實行雙重國籍有利於中國政府依法管理國外歸來人士。如果海外移民歸來在中國犯罪,由於其保留中國公民身份,可以按照國內法律來審理,不會造成國家安全問題。 在加拿大西部省份一所大學任教的鍾教授對記者說:“應該認真對待加拿大中國大陸移民對雙重國籍問題的強烈關注和期盼。不能認為其原因在於他們希望交通便利,更不能庸俗化地認為他們在'腳踏兩隻船','好處兩邊沾'。” “加拿大提倡多元文化,承認雙重國籍,吸引了大量國際人才、資金和技術。比較而言,中國現在是人才、技術、資金'外流'大國,《國籍法》的 限製是造成這種狀況的一個因素,”鍾教授對記者說:“承認雙重或多重國籍是世界潮流,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在《國籍法》上也應與時俱進,與世界接軌,進行適 當改革。這對中國國家利益沒有損害,可創造雙贏局麵。'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中國應有這樣的胸懷和自信,改革《國籍法》,汲取海外華人的力量,實現中華 民族的複興。? (新華網) 中國反思“單一國籍”應 窀男小八?毓??敝? 國際先驅導報 2004-12-06 13 24     國際先驅導報12月6日訊 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現有70多個國家承認或接受雙重國籍。不過,中國不在其中。但隨著改革開放,越來越多對祖國抱著赤子之情的外籍華人希望祖國能給予他們中國國籍。同時,現有國籍製度也麵臨國內形勢變化帶來的挑戰  加拿大移民的“國籍苦惱”   國際先驅導報加拿大特約記者邢國欣報道於敏8年前和夫人從北京移居加拿大,如今在多倫多一家高技術公司擔任技術總管。盡管在這裏事業有成,生活舒適,但 中國經濟發展的活力時常撩起於敏回國創業的衝動,他自信如果把自己在海外多年奮鬥積累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帶回祖國,一定能再創一番輝煌。  然而,讓於敏躊躇不定的是身份問題。  由於業務關係經常回國的於敏保留了中國國籍,至今尚未申請入加籍。而她的夫人已經入籍,在這裏出生的兒子也是加拿大國籍。這樣,如果於敏帶全家回國創業,他的夫人和孩子在就業和入學方麵將麵臨著很多麻煩。  “放棄中國國籍真是不情願,可這樣'一家兩製'也是個問題。”於敏對記者說。  不承認雙重國籍困擾著許多像於敏這樣的加拿大華人。由於改革開放,中國公民海外移民、留學的規模越來越大。在加拿大,僅20世紀90年代以來, 來自大陸的移民就有近30萬,留學生數量也非常可觀。許多中國移民、留學生在加入加拿大國籍時都不情願放棄中國國籍。從事加中貿易的大陸移民,出於交通、 就業等方麵的實際考慮,在入籍不入籍的問題上更是陷入兩難境地。  近些年來,加拿大大陸移民期盼中國政府允許他們保留中國國籍的呼聲日益強烈。有影響的“加拿大普通話華人聯合會”曾舉辦大型網上民意調查,顯示92%參與調查的大陸移民認為中國政府應該允許中國移民在承認雙重國籍的國家入籍公民後保留中國國籍,即對應承認雙重國籍。  “加拿大普通話華人聯合會”發表的研究報告認為,大陸移民入加籍時都不情願放棄祖國國籍,期望中國政府承認雙重國籍,既有感情方麵的因素,也有大量實際需要。而這些實際需要同時也是符合祖國國家利益的。對應承認雙重國籍,可以做到祖國國家利益和海外華人利益兩全。  報告認為,允許中國移民自願保留中國國籍,不再需要按照外國人入境辦法辦理簽證,便於加中貿易文化交流頻繁的呢;大量技術移民、 投資移民在取得加拿大等國公民身份後,回中國再創業,也不再被視為外籍人士,可以中國公民身份做法人開公司;人才回流後的家庭安排、子女讀書等等,避免按 外國人對待;在海外奮鬥多年的移民晚年落葉歸根,可以公民身份回歸故裏,將大量資金、技術、經驗帶回祖國。海外中國移民以公民身份來去自由,會帶給中國更 多更大的商機,在祖國居住履行公民義務,還會給國家帶來大量外匯和稅收。  有利於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也是報告著重強調的一個理由:允許其自願保留中國國籍,不僅可以激勵中國移民在海外以主人翁姿態維護祖國利益,而且可 以吸引海外移民以公民身份,而不是以外國人身份參加祖國建設,參加政府管理,參加人民代表大會,對國家事務發表意見,為民族發展獻計獻策。  報告還認為,實行雙重國籍有利於中國政府依法管理國外歸來人士。如果海外移民歸來在中國犯罪,由於其保留中國公民身份,可以按照國內法律來審理,不會造成國家安全問題。  在加拿大西部省份一所大學任教的鍾教授對記者說:“應該認真對待加拿大中國大陸移民對雙重國籍問題的強烈關注和期盼。不能認為其原因在於他們希望交通便利,更不能庸俗化地認為他們在'腳踏兩隻船','好處兩邊沾'。”  “加拿大提倡多元文化,承認雙重國籍,吸引了大量國際人才、資金和技術。比較而言,中國現在是人才、技術、資金'外流'大國,《國籍法》的限製 是造成這種狀況的一個因素,”鍾教授對記者說:“承認雙重或多重國籍是世界潮流,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在《國籍法》上也應與時俱進,與世界接軌,進行適當改 革。這對中國國家利益沒有損害,可創造雙贏局麵。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中國應有這樣的胸懷和自信,改革《國籍法》,汲取海外華人的力量,實現中 ?褡宓母蔥恕!?  本報訊 曾鵬宇 譚衛平 “現在的中國'綠卡'發放標準過嚴,能否多為外籍同胞考慮一些,適當放寬'綠卡'的發放標準和範圍?”昨天,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全國人大代表林明美已就此向全國人大呈交建議,呼籲為外籍華人回國就業、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林明美代表是20世紀50年代的日本歸僑,她告訴記者,目前的中國“綠卡”主要針對有特殊貢獻專家或者有高額投資的外國友人,而更多外 籍華人還未從中國“綠卡”製度中受惠。“在對這個問題進行調研時,我接觸到不少已經加入外籍的同胞,他們普遍反映現在中國'綠卡'審批標準太嚴,發放範圍 也小,比如較高投資數額的要求就限製了一些想回國發展的中青年人才,他們必須過一段時間就得申請一次簽證,手續麻煩不說,也非常浪費時間和金錢”。   林明美代表認為,隨著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籍同胞想回國效力。“這是一件好事,有關部門能否考慮適當放寬中國'綠卡'的發放標準和範圍,這對那些希望回國創業發展,但因為種種現實原因無法放棄外籍身份的同胞來說,絕對有極大的吸引力”。   記者提到此前有人建議中國考慮實行“雙重國籍”一事,林明美代表認為,實行“雙重國籍”並不符合中國現狀,僅是司法體係的不同就會給法 律適用、犯罪懲戒等帶來很多問題,而“綠卡”製度卻能回避這些問題。“與其花大量時間去爭論是否實行'雙重國籍',不如考慮放寬中國'綠卡'的發放標準, 希望有關決策部門能對這個問題做進一步研究。”林明美這樣告訴記者。   有關雙重國籍的調查   巴西華人報紙《南美僑報》去年10月下旬進行了一次“是否希望中國政府承認雙重國籍的民意調查”,民意調查問卷共設四個問題:一、你是 否已經歸化巴西籍?二、如果你已歸化,對於持巴西護照返回中國是否感到不方便?三、你是否有在巴西出生的子女?四、你是否希望中國政府承認雙重國籍?民調 的對象全部是來自中國內地的華人華僑。   調查的結果如下:一共詢問167人,其中已歸化巴西籍68人,葡萄牙籍1人,阿根廷籍1人,巴拉圭籍1人,共計71人。讚成中國政府 承認雙重國籍者95人,占比例56.8%,不讚成雙重國籍者4人,占比例2.3%,持無所謂態度者為68人,占比例40.7%。從這組數字看,不讚成者占 比例小,讚成者剛剛過半,而對雙重國籍持無所謂態度者卻占四成。這是因為被詢問者中有96人沒有歸化外國籍,他們一直持有中國護照。再看另一組調查數字, 在已歸化的71名被訪者中間,讚成雙重國籍者為68人,反對者為0,持無所謂態度者為3人。這一組數字說明95.7%的持有外國護照的華人希望中國政府承 認雙重國籍。   一位從事律師行業,持巴西護照的華人認為,中國政府承認雙重國籍,不僅是對已歸化外籍華人的關心和方便,也有利於外匯資金、技術經驗 流向中國。另一位從事進出口業的巴西籍華人認為,雙重國籍便於外籍華人頻繁出入中國,可帶來商機,同時也便於在海外奮鬥的華人葉落歸根,在中國可以長時間 居留。 雙重國? 之我見作者: 偶詣?今夏,在一次晚宴桌上聽到關於中國正在認真考慮承認雙重國籍的官方消息,既興奮,又有幾分吃驚。不久前,中國新任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陳玉傑女士訪 問多倫多,筆者有機會聽她親自講述關於中國政府考慮承認雙重國籍的背景,以及社區領袖們當場反映的正反兩方麵意見。覺得有必要澄清一些關鍵問題。 雙重國籍問題的由來 世界各國中,曆來就有承認和不承認雙重國籍的區分。加拿大是承認雙重國籍的國家之一,而中國自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就宣布不承認雙重國籍。加拿大是高度重視人權和強調多元文化的國家,尊重歸化移民是否願意保留原國籍的個人選擇。 當年中國宣布不承認雙重國籍,主要是出於與各國,特別是東南亞國家保持友好關係的外交考慮。中國有遍布世界各地的幾千萬華僑;在東南亞國家 的華僑不但人數眾多,在當地人口中比重大,而且在當地經濟中控製舉足輕重的份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年,各國普遍對「共產黨中國」心存戒懼,東南亞國 家麵對「紅色強鄰」更是坐臥不寧!因此,當年周恩來宣布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並要求華僑入籍僑居國,是十分明智的政策。 事過境遷,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東南亞鄰國對中國的態度已發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由「仇華、恐華」到「親華」,可以馬來西亞、泰國和澳大 利亞的對華政策為代表,歐美各國皆然。中國目前開始認真考慮承認雙重國籍,既反映中國重視海外移民與振興中華的大目標的重要關係,也反映華僑對祖國的歸 心。不僅體現中國海外形象的轉變,也充分體現中國和華僑雙方的高度信心,還包括各國對此政策的諒解。豈能說「一相情願」! 雙重國籍的利弊世界上凡事都有兩重性,沒有絕對好和壞。雙重國籍亦然。中國承認雙重國籍對加拿大而言不致產生甚麽影響,但目前對像印尼這樣有強烈「排華」傳統的國家,後果殊難料。相信這也是中國廣泛徵詢意見、慎重評估的主要原因。限於篇幅,茲不贅述。 承認雙重國籍是國策 以中國政府的立場,承認雙重國籍是對海外移民態度的重大轉變。當年筆者抵達紐約不久,就聽說取得美國綠卡者不能登上中國總領事館的二樓,因 為這些人已被視為外國人了。說者無心,聽者心中是何滋味,可想而知!因此,筆者作為在北美定居近廿載的加拿大公民,認為中國政府考慮承認雙重國籍的國策是 基於承認海外移民是炎黃子孫的關切、對海外移民心向祖國的同情、是鼓勵全球華人萬眾一心振興中華的政策體現。這一國策利遠大於弊! 尊重個人選擇的權利 多年來,出於種種原因,筆者在上海還保留一個比在多倫多更充實的家。目前,筆者若回國,隻能小住三至六個月,必須出境,因為有簽證的限製。 所以,頭一次聽說中國考慮承認雙重國籍時,筆者不禁喜形於色,連陳小玲總領事都有些詫異。其實,當年決定移民是深思熟慮的合理選擇,而且從不後悔;現在希 望能保留中國國籍又何嚐不是呢!一個讀書人能夠同他的藏書幾萬冊的圖書館長久分開嗎?回國來去自由是多麽重要啊!世界上萬事千變萬化,人人都有自己一本 帳。豈能強求一致!在某些國家的某些人,有理由認為中國承認雙重國籍是求之不得的好國策;而另一些國家的某些人,也有理由認為中國這一國策令人憂心忡忡。 為甚麽不給每個人選擇的機會,並且尊重其自行選擇雙重國籍和放棄雙重國籍的權利呢? 世界? 報 曹思源先生 大紀元)曹思源論修憲:承認雙重國籍 容納海外華僑曹思源哥大論中國憲法改革【大紀元3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石具紐約報導)3月12日,中國著名學者長期獨立從事中國經濟政治體製和憲政改革研究的專家曹思源先生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舉行了關於「修改中國憲法、承認雙重國籍」的演講。曹 思源先生介紹,他研究憲法是從文革期間開始的,在1975年產生的「文革憲法」規定:「中國公民要擁護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林彪」,他當時感到很奇怪, 他認為擁護政權領導人應當是公民的選擇,而不是義務。於是他查閱了其他國家的憲法,沒有任何這樣的內容,他便開始了30年研究外國憲法之路,在比較當中, 鑒別真偽,了解世界趨勢,以免國人在無知當中上當。他的20萬字的著作「世界憲法淵流」便是對於世界各國憲法的研究成果。經過對於110個國家憲法研究統 計得出,99%的國家無專政條款,98%的有保障人權條款,95%有實行公開化的條款,94%有實行三權分立條款,91%有言論自由和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 由與宗教活動自由,90%承認公民可以享有雙重國籍,87%的國家不把任何「主義」名稱寫進憲法,75%的不承認任何政黨的特權。隨著中外交往的日益頻繁,越來越多華僑回鄉暫住,加上中國國籍在21世紀頗有走俏的可能,許多僑胞都希望在取得外國國籍的同時,保留祖國國籍。對中國雙重國籍問題的探討已成當務之急。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承認雙重國籍,允許本國公民在取得外國國籍的情況下,自己選擇是否同時保留原國籍。曹思源先生說,國籍是公民權的前提,也可以說是一個公民所享有的首要權利。一個人取得外國國籍並不是犯罪,他完全有資格自主地選擇是否繼續保留祖國國籍。而 中國國籍法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以及第九條: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自願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 這對於海外赤子是最大的處罰!請問罰有何據?罰有何益?這和大部分國家的國籍法對雙重國籍的態度截然相反。大多數國家不承認自己公民因外國國籍而喪失本國籍,例如法國人不論以何種方式取得外國國籍,法國仍視之為本國公民,其義務、權利絲毫無增無損。特別是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能引渡到法國之外受審、服刑。曹 思源先生1968年6月畢業於中共江西省委黨校理論部,1982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先後在中央黨校、國務院研究中心、國務院辦公廳和國家體 改委工作;1988年10月下海創建民辦研究機構。1997年當選為中國國有資產管理學會常務理事;1999年被《亞洲周刊》評為「影響中國新世紀的50 位名人」之一。曹思源現為北京思源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總裁、思源兼並與破產谘詢事務所所長。在目前大陸召開的第十屆人大會議中,曹思源親自提出的修改憲法方案:1)保護私有財產,2)國家尊重保護人權,將被寫入憲法中。修 定憲法在中國是個敏感問題,曹思源先生因為去年6月在青島參加關於保護私有財產與修憲研討會,目前遭到了大陸當局24小時監視,許多華人希望完善憲法,卻 又怯於身體曆行。為了突破這種現狀,發動廣大海外華人的參與,從允許中國人有「雙重國籍」開始,逐步和平地完善中國憲法,這也是曹先生此次哥倫比亞大學演 講的目的。新西蘭僑胞陳書呼求雙重國籍 國際先驅導報駐惠靈頓記者黃建明報道 “在海外的華人華僑中有一個代代相傳的古訓:'落葉歸根',但願我們歸根時,心裏、兜裏還揣著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護照。” 近日,一位華人在新西蘭當地的華文報紙上發表文章,吐露自己的心情。其實,在新西蘭,和這位華人有相同願望的並不在少數。 不久前,中國全國政協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羅豪才訪問新西蘭。在與當地僑胞的座談會上,惠靈頓、懷卡托和南島三家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聯名向羅豪才呈遞了 “我們熱切期盼祖國盡快修改《國籍法》,承認雙重國籍”的建言書。惠靈頓新華人聯誼會也向羅豪才遞交了呼籲承認雙重國籍的“呼籲書”,表達了新西蘭廣大僑 胞希望我承認雙重國籍的強烈願望。 現在旅居新西蘭的華人華僑人數在12萬左右,其中在祖國改革開放以後來新定居的華人人數占一半左右。這些新移民中絕大多數是在新中國成立前後,或建國初期 出生的中國人,對祖國懷有比較深厚的感情。他們在出國發展後,由於形勢所迫失去了中國國籍,這對他們回國發展、旅行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因此,這部分人要 求恢複雙重國籍的呼聲最高,要求祖國修改《國籍法》的心情最迫切。 據記者了解,他們的看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海外華人華僑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員,用國籍將他們分隔出去,不符合中國幾千年的倫理觀念和傳統習慣。 另外,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和經濟高速發展受世界矚目,海外華人華僑的社會地位也隨之不斷提高,民族自豪感也是他們要求保留中國國籍的重要原因。 還有觀點認為,從建國初期到現在,世界格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頒布《國籍法》20多年來,國際國內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前國際和平環境十分有利,現在是修訂《國籍法》的最佳時機。 實行雙重國籍,可以為他們在中國的生活,旅行和工作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此外,據記者了解,由於沒有中國國籍,一些支持“一個中國”、反對“台獨”的當地華人往往會麵臨這樣一個尷尬的問題:“你們自己都失去了中國國籍,作為外 國人,你們有什麽資格侈談中國的統一呢?”這些華人告訴記者,如果他們擁有中國國籍,成為法理上認可的中國人,他們就更能夠理直氣壯地說話。 當地僑胞們建議,承認雙重國籍,可分階段實施:對經常因商務、投資、貿易、學術交流、求學、求職、議政、求醫、回國養老或有特殊需要的海外華人,可予以優 先發給中國護照,甄別工作可由駐外使館進行。隨著中國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愈來愈多中國公民子女在國外出生,一家兩籍,一家三籍的情況成了開放的中國新景觀,但是同時也給不少工作家庭帶來新麻煩。為解 決這些新出現的問題,給中國民眾旅行和居留提供更多的方便,本著以人為本的思路,據稱中國外局部和公安部正研究在中國國籍法上有新的突破,考慮向有關立法 機構提交建議,允許18歲(包括18歲)以下的中國公民持有雙重國籍。 文萃中國政協委員建議承認雙重國籍允許移民參與國內政治 和訊網 (2005-03-13)  多年來中國移民、留學生期望擁有雙重國籍的呼聲,被傳到正在召開的全國政協會上。民建中央提交黨派提案,建議我國承認雙重國籍,並   提出讓海外移民涉足政治,以公民身份參加人代會和政協會的設想。   這是繼此前陳鐸等12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關於撤銷“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規定的建議》後,又一份建議實行雙重國籍的黨派提案。   此次民建中央建議:應修改《國籍法》,對應承認雙重國籍。同時提出,若立即修改《國籍法》有難度,可效仿港澳地區,彈性處理華人國籍問 題,“如借鑒針對港澳台同胞的《回鄉證》製度,給外籍華人頒發《外籍華人回鄉證》,也可參照香港的做法,向加入外國國籍的居民頒發《中國公民(海外)護 照》作為返鄉'旅行證件'”。   近年來,關於雙重國籍的問題,一度得到廣大中國移民、留學生的關注。很多中國移民、留學生表示,他們在加入別國國籍時都不情願放棄中國國籍,期望中國政府能承認雙重國籍。   -曆史原因不承認雙重國籍   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現有70多個國家承認或接受雙重國籍,而中國不在其列。中國的《國籍法》中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國公民有雙重國籍”、“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自願取得外國國籍的,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   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曆史形成的。   民建認為,這在當時是必要的,也是正確的。但現在,“海外移民也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如何適應新的形勢,處理好華僑與祖國的關係,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到祖國建設大業中來,已經提到議事日程”。   據介紹,目前國際通行的做法是對應承認雙重國籍,即對於移居到承認雙重國籍的國家並已加入其國籍的公民,相對應地承認其雙重國籍身份。   -雙重國籍符合祖國國家利益   民建認為,中國移民、留學生期望雙重國籍,其中,有感情方麵的因素,更有大量實際需要。“這些需要,同時也符合祖國國家利益,如有利於大量引進海外華裔人才、技術、資金和管理經驗”。   目前,中國出國留學人員按保守估計已有100多萬人,再加上這20年來移居國外的人口,包括大量的技術移民,也有幾百萬人之多。這一大 批人熟悉國際文化,掌握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知識,是各國競相爭奪的人才。但對於吸引更多的留學人才來說,由於國籍的限製,使他們不能自由方便地回到中國 來,在簽證、定居、人才回流後的家庭安排、子女讀書、創業辦公司和服務的手續等方麵,仍然很是繁瑣。   -還提出海外移民涉足政治的設想   記者注意到,有關讓華人移民涉足政治的設想此次也被提出。民建提出:承認雙重國籍也將有利於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對承認雙重國籍國家 的中國移民,允許其自願保留中國國籍,不僅可以激勵中國移民身居海外,胸懷祖國,以主人翁姿態維護祖國利益,而且可以吸引海外移民以公民身份,參加人民代 表大會和政治協商會議,對國家事務發表意見,為民族振興獻計獻策,同時還有助於建立海外愛國統一戰線,反對'台獨',反對分裂勢力和海外敵對勢力”。 隨著中國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愈來愈多中國公民子女在國外出生,一家兩籍,一家三籍的情況成了開放的中國新景觀,但是同時 也給不少工作家庭帶來新麻煩。為解決這些新出現的問題,給中國民眾旅行和居留提供更多的方便,本著以人為本的思路,據稱中國外局部和公安部正研究在中國國 籍法上有新的突破,考慮向有關立法機構提交建議,允許18歲(包括18歲)以下的中國公民持有雙重國籍。 (海歸論壇 www.haiguinet.com)反對方陶正華-雙重國籍對中國利少弊多  本報訊 樂倩 針對有關“實行雙重國籍以吸引海外人才”的建議,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中心研究員陶正華明確投了“反對票”。他認為,有關國籍政策的問題,不能僅從部分人群的方便和利益出發,而是要綜合政治、經濟和外交等國家宏觀因素來考慮。   記者:在我國的《國籍法》中,為什麽會有“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的規定?   陶正華:不承認雙重國籍,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一貫主張和堅持的立場和方針,在實踐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對外關 係中很敏感的一個難題就是,大量海外華僑具有雙重國籍,引起了很多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的猜疑,造成很多麻煩,影響了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關係。因此中國政府 多次聲明不讚成雙重國籍,並采取積極措施去解決中國公民的雙重國籍問題。中國政府處理雙重國籍的立場、方針和實踐,符合國際法的基本原則,符合廣大華僑和 僑居國以及其他具有雙重國籍人的利益,因而得到了世界許多國家和人民的讚許。1980年《國籍法》正式從法律上確認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處理國籍問題 的原則和政策。   記者:現在有人建議修改《國籍法》,承認中國公民可以具有雙重國籍,您怎麽看?   陶正華:我不讚成這種主張。《國籍法》中不承認雙重國籍的基本原則和規定並未過時,而應繼續予以堅持。主要理由是:第一,人人都有國籍 而且應隻有一個國籍,已成為公認的國際法原則。如果中國從不承認雙重國籍的原則後退而承認中國公民可以具有雙重國籍,在國內法和國際法上都是一種倒退行 為,將會損害中國政府的國際形象。第二,《國籍法》集中反映了中國政府處理雙重國籍的一貫政策和多年的實踐和經驗,如果現在承認中國公民可以具有雙重國 籍,不僅推翻了《國籍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實際上也就否定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處理雙重國籍問題的政策、實踐及其曆史意義。第三,不承認雙重國籍有利 於中國處理和發展與有關國家之間的關係,如果現在承認中國公民可以具有雙重國籍,將使中國與有關國家在對這些雙重國籍人行使管轄權和保護權上產生衝突,引 起有關國家對中國的疑慮和恐懼,並容易被國際敵對勢力利用作為反華的一個借口。第四,允許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對中國國家利益有害而無益,在政治上無益於 中國的對外關係,在經濟上不會給中國帶來更大的好處。第五,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除回國和在國內時取得某些便利外,對其本人並無太大好處,相反他們由於 必須同時向兩個國籍國履行義務而處於困境。   記者:有一種支持雙重國籍的觀點認為,這樣做可以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歸國投資創業。   陶正華:我不讚同這種觀點。按照政府有關規定,國家有關優待華僑的政策一般可以適用於外籍華人,這就是說華人與華僑在中國國內享有的待 遇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即使允許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在經濟上也不會給中國帶來更大的好處。現在海外華人到中國大陸投資和華僑回國投資是一樣的,都可以 享受外商投資待遇,不會因為有雙重國籍而發生很大的變化。而且,投資決定主要是由利益驅動,不會因為雙重國籍帶來某些便利後就會刺激投資大幅增長。   不可否認,允許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確實會給具有雙重國籍的人回國投資和探親等活動帶來一些方便,比方說入境不用簽證,省去一些手 續和費用等等。但修改國家法律,關鍵要從政治和經濟等國家利益高度去考慮,而不能僅僅為了照顧一個群體的方便和利益就放棄原來的實踐證明是正確的立法原 則。從這個角度來說,修改《國籍法》,承認雙重國籍的做法,是利小而弊大,所以是不可取的。 為了吸引更多的華人來中國投資、工作和訪問,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和要求,采取某些變通的辦法,給予他們各種優惠,例如精簡入境手續、給 予永久居留權等等。但是,“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的《國籍法》基本原則必須堅持。 代表林明美建議-放寬中國“綠卡”發放標準和範圍 反駁陶正華中國某研究員陶正華認為第一,人人都有國籍而且應隻有一個國籍,已成為公認的國際法原則. (海歸論壇 www.haiguinet.com)反對: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現有70多個國家承認或接受雙重國籍。其中美國、英國、法國、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許多歐美國家都尊重雙重國籍。是否說這些發達國家刻意違背公認的國際法原則。 (海歸論邏輯錯誤在於以陳述觀點來證明觀點。 (海歸論壇 www.haiguinet.com)官腔:葉?矣χ揮杏。 為什麽應該?無解釋。什麽叫夜?嫌?是哪一條國際法?聯合國的還是中國的?最可惡的是還沒辨論,就把門關上。 大家需要一個開放的環境(An Open Mind)。 (海歸論壇 www.haiguinet.com)第二,《國籍法》集中反映了中國政府處理雙重國籍的一貫政策和多年的實踐和經驗,如果現在承認中國公民可以具有雙重國籍,不僅推翻了《國籍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實際上也就否定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處理雙重國籍問題的政策、實踐及其曆史意義。 (海歸論壇 www.haiguinet.com)反對:如果陶正華的水平僅限於此,人大會省事多了。如果修改任何法規,實際上也就否定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處理該問題的政策、實踐及其曆史意義。 (歸論壇 www.haiguinet.com官腔:上綱上線,文革風格明顯。明顯陶正華沒有任同十一屆三中全會和鄧小平同誌關於改革開放的原則。 (海歸論壇 www.haiguinet.com)反問陶正華:中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使行人民幣不能和外幣自由兌換。最近溫家寶稱人民幣改革可能出其不意。溫家寶的改革是否也否定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處理人民幣和外幣自由兌換問題的政策、實踐及其曆史意義? (海歸論壇 www.haiguinet.com感謝溫家寶狠狠打了陶正華一記耳光!醒醒吧?改革開放,陶正華你聽說過沒有?ww.haiguinet.com)第三,不承認雙重國籍有利於中國處理和發展與有關國家之間的關係,如果現在承認中國公民可以具有雙重國籍,將使中國與有關國家在對這些雙重國籍人行使管轄權和保護權上產生衝突,引起有關國家對中國的疑慮和恐懼,並容易被國際敵對勢力利用作為反華的一個借口。 (海歸論壇 www.haiguinet.com)反對:不就是一個印尼嗎?難道中國還怕它到現在?此種論調否定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為中國人民建立的日漸強壯的尊重。一味的妄自菲薄和危言聳聽,實在是改革開放的絆腳石。邏輯錯誤在於以偏帶全,應小誤大。 (海歸論壇 www.haigm)第四,允許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對中國國家利益有害而無益,在政治上無益於中國的對外關係,在經濟上不會給中國帶來更大的好處。 (海歸論www.haiguinet.com)反對:空話,簡單陳述,無任何理由,數據。我可以說:允許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對中國國家利益有益而無害,在政治上有益於中國的對外關係,在經濟上會給中國帶來更大的好處。 (海歸論壇 www.haiguinet.com)難道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水平僅限於說空話? (海歸論壇 www.haiguinet.com)第五,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除回國和在國內時取得某些便利外,對其本人並無太大好處,相反他們由於必須同時向兩個國籍國履行義務而處於困境。 (海歸論壇 www.haiguinet.com)效益反對:閉門造車,憑空想象。雙重國籍對購屋,買車,上學,任教,投資買股票好處多了。發表意見的應該是海外中國人。 (海歸論壇 www.haiguinet.com)陶正華的出發點在於報護個人利益。可以肯定,如果實行雙重國籍,在海外的學術精英會毫無疑問地讓他這種水平的所謂的滿口文革論調的夜?史ㄓ研究員下崗。英國出資400萬英鎊加強與中國高校聯係【萬維讀者網】英國政府強調中國今後在高等教育領域的重要地位,並出資4百萬英鎊建立英中高校夥伴計劃。這一夥伴合作單位(UK-China University Partnership Scheme)旨在加強協調兩國高校間的聯係和交流。 據BBC報道,英國各大學正將招收海外學生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中國迅速發展高教,使其成為英國各大學的重要市場。 布萊爾為諾丁漢大學寧波分校揭幕 諾丁漢大學已經在中國寧波建立了分校。 英中高校夥伴計劃在今後兩年內將得到2百萬英鎊的資金支持。 留英中國學生人數何以出現下降趨勢 據中國駐英使館教育處最近發表的統計數字顯示,留英中國學生目前已出現下降趨勢。據了解留學英國熱首次出現減退現象,跟英國就業市場現況及政府增加學生簽證收費有關。 中國駐英使館教育處負責留英中國學生事務的張老師,在接受本台《留學英國》節目專訪時說,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能力支持 子女赴國外留學的家庭越來越多。英國是世界上最發達國家之一,它的高等教育質量也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具有不少世界上一流的大學。在這種情況下從中國大陸來 英國求學的學生,人數越來越多是很正常的現象。 張老師指出近年來在英國讀書的中國大陸學生人數增長比較快。據統計表明每年來英國留學的人數在一萬到三萬之間。每年回國的人數有一萬人左右。總體來看目前在英國留學的中國大陸學生人數,穩定在八萬人左右。 不 過張老師又說自從去年以來有跡象顯示,發展速度已不像過去那樣快。分析增長速度下降的原因包括下列幾點。首先是中國留學生學成之後在英國很難得到就業的機 會。加上英國大學收費昂貴,生活費用也比較高,從今年四月以來,學生簽證續簽費用增加幅度也比較大。張老師說這些因素導致留學英國的中國大陸學生人數預期 不會有大的增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