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下無“德”:道德缺失困擾中國社會(zt)

(2006-12-03 11:10:49) 下一個
環球時報記者伊文編譯/馮小剛2004年的電影《天下無賊》開篇講述了一位名叫傻根的老實民工懷揣著辛苦勞作多年攢下來的錢,登上了返回老家的列車,他想用這筆錢蓋房子、娶媳婦。他的朋友警告他要小心火車上的賊,但是傻根相信“天下無賊”。幾分鍾後,他就信任上了兩個賊。()

電影的結尾是,邪惡的盜賊良心發現,傻根最終帶著錢安全下車。但現實世界是不同的:很少有能改過自新的罪犯。所以,電影中傻根那令人同情的對人類本性的信念現在在中國並不常見。相反,整個媒體界都在警告人們,騙子們是如何使用騙術騙錢的。()

近些年來,反映中國日益增長的“騙子文化”的節目不斷增多。有些是利用隱蔽鏡頭拍攝的各種騙人花招,這些節目非常流行。同時,一些電視台的報道也引起了人們對於類似犯罪事件不斷上升的恐懼。()

公眾對於此類事件是如此關心,以至於一個揭露騙術的網站的日點擊率能達到8萬次。這個網站羅列了很多令人眼花繚亂的把戲,其中包括假結婚、虛無縹緲的房地產項目、傳銷、金融詐騙、虛假治療以及假文憑等等。()

現在,中國的手機用戶平均每周都能收到8條欺詐短信,其中包括虛假廣告或者假中獎信息。僅去年一年,警方就發現了11萬條旨在騙人錢財的短信。()

中國公安部稱,中國正處於經濟欺詐高峰期,有些詐騙案涉案金額巨大。遼寧一家公司向投資者允諾,投資一個根本就不存在的飼養螞蟻項目就將得到35%-60%的回報率,該公司借此斂財30億元。一些新聞媒體認為,受害者也要為此類案件的不斷上升負有一定責任。()

現在,好像很少有人仍然相信那句中國俗話:“知足者常樂”。對於金錢的瘋狂追求意味著,人們越來越容易受到可疑的、快速致富陰謀的欺騙。()

(摘自11月29日香港《南華早報》,原題:天下無“德”,作者戴維·愛默爾)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