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韓方明:和諧世界呼喚中印“雙引擎”(ZT)

(2006-11-20 15:02:49) 下一個
今天,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所率領的中國代表團抵達印度訪問,而一個龐大的中國青年代表團也已先行到了新德裏。()

  這次中方代表團規模之龐大,為多年來之少有,在中國外交史上也隻有當年中蘇友好交流和中日友好交流曾有如此規模。這足見雙方政府高層對於中印友誼的重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青年代表團,百多名成員多屬中國政商各界的青年精英,可以說多是未來中國社會的領軍人物。中國政府作出這樣的大手筆安排,看來也是從長計議的精心之舉。長遠來看,畢竟兩國的未來要靠年輕一代去開創和傳承。()

  筆者發現,特別是今年年初以來,外界對中印成為全球經濟發展“雙引擎”的期盼越來越高。這種期盼也許有些過高,但是,兩國的青年精英們不僅要看到兩國當前的重中之重是要在良性競合中實現和諧發展,而且還要認識到兩國未來對全球變革的最大貢獻應是在雙邊和諧發展的基礎上推動和諧世界。()

  可以說,中印的崛起將造福世界五分之二的人口,兩國若能攜手推動和諧世界,那麽,其造福當今世界的意義將超過人類發展史上的任何其他重大事件,青年一代的政治和商業精英無疑應該在這一重大進程中扮演舉足夠輕重的角色。()

  “中國引擎”已率先啟動()

    近年來,中國備受外界關注的是和諧世界新戰略的出台。從胡錦濤為首的中共新一代領導核心執政以來,中國陸續提出了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科學發展觀與和諧社會等全新的執政理念,不斷完善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並重的科學發展觀為核心的國家發展戰略。()

 伴隨著新的發展戰略的形成,新一輪中國外交新戰略也瓜熟蒂落,形成了和諧世界的外交新思唯:主張世界是相互依存的;各國際行為主體在這個世界應和平穩定、民主公正、互利合作、開放包容。它標誌著中國進一步融入了世界。  如果說中國過去的“一邊倒”戰略是為了國家生存、“兩條線”和“一條線”戰略是為了領導世界、“全方位”戰略是為了本國的發展,那麽,和諧世界則是中國對“和平、發展、合作”目標的新詮釋,也是對治理國際社會不和諧現象的一種嶄新的構想。()

  正是由於它具有世界治理的普遍意義,胡錦濤自2005年以來在聯合國等不同場合多次重申了建立和諧世界的倡議。他強調,中國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完全可以在經濟全球化的國際環境下實現和平崛起,中國的發展與世界分享。從而,中國把建立和諧世界的理念推向了世界。()

  現在,中國以更坦然的心態麵對世界的不同看法,以更透明的政策消除外界對中國的疑慮。不難看出,這些年來,中國在外交上少了些革命爭鬥,多了些傳統和合思想的包容。種種跡象表明,對“中國威脅論”鼓吹者,中國不怕“你吹你的”,而以“我行我的,以行破吹”相因應;對懷疑中國者,中國容許“你疑你的”,而爭取“我和我的,以和釋疑”。()

  這種包容反映了百餘年來中國與國際體製之間的關係及心態的根本變化:中國由國際體製原來的旁觀者、對立者成為了現在的參與者、建設者和利益相關者;中國參與國際體製,不是為了鬥爭,而是為了發展共贏;不想惡性競爭,而是促進良性競合;相信未來的競合,世界有足夠的空間;麵對懷疑,中國有廣闊的胸懷。()

  同時,這種包容還體現在行動上。一方麵,中國2005年發表了《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白皮書,展示了負責任的大國外交重視國際民意和與國際輿論積極互動的成熟心態。()

  另一方麵,針對目前國際社會發展不均衡等嚴重問題,中國積極呼籲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應盡的義務,並以實際行動推動世界均衡發展。例如,中國最近在中國亞細安峰會和中非論壇峰會上所作出的莊重承諾和重大行動就是其中的有力例證。()

  ()

和諧世界離不開印度()

()

應該看到,近年來,盡管中印的飛速發展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但中印兩國都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最重要的是,人們已普遍認識到,在未來的人類發展中,全球的資源和生態係統已無法承載已有的任何一種發展模式的消耗,隻有尋求新技術、新政策和新文化來求得新的發展模式。  對此,印度也有清醒的認識。年初,印度就通過世界著名智庫世界觀察研究所的一份研究報告大聲疾呼,“貧窮的世界必須做得更好。南方國家印度、中國及其所有鄰國別無選擇,隻有重新探索發展道路。”()

  竊以為,和諧世界應該並可以成為本世紀人類求生存、求和平、求發展的一種新文化、新政策或新模式。但是,和諧世界離不開印度。如果缺少了印度,從任何角度講,和諧世界都難免成為空中樓閣。因為印度不僅擁有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而且還充滿著多樣性,存在著紛繁複雜的政治、宗教、種族、語言和文化差異。()

  從中國國內看,印度的不和諧因素仍將長期存在。首先,在人口、環境、能源、生態係統等領域麵臨著嚴重的發展問題。以人口問題為例,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數據,2004年,印度在177個國家中的人類發展指數排名僅居第127位,有2億5000萬人營養不良,成人平均受教育程度為五年等;2006年也僅排126名。其次,其宗教極端主義勢力十分活躍,種姓製度在生活中也仍然相當盛行。此外,從周邊看,印度與周邊國家的各種不和諧的因素也一直困擾著該地區的發展。()

  ()

和諧世界呼喚中印“雙引擎”()

  ()

  正如中印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樣,和諧世界同樣需要“印度引擎”的推動。正是在中印等國家的大力推動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今天成為了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基本指導準則,為戰後新興民族國家的獨立、生存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如果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更多地著眼於解決冷戰條件下國家的生存問題,那麽,和諧世界則更多地著眼於解決全球化條件下國家發展和世界治理的問題,因此,也需要各國特別是印度等大國的共同推動。()

  可以說,當前中印推動和諧世界的條件更優越:一有淵源,和諧世界思想源於並發展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二有傳統,兩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開辟駝峰航線、在戰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不結盟等方麵有深厚的傳統;三有基礎,兩國雙邊合作不斷加強並共同參與了上海合作組織、東亞峰會等眾多國際組織;四有機遇,兩國在世界治理中的影響力不斷攀升。()

  盡管兩國關係的發展依然還存在一些幹擾因素,但是,兩國和諧發展的主流不會改變,兩國在雙邊和諧發展的基礎上推動和諧世界大有作為。如果說過去中印合壁給世界貢獻了許多精神的財富如佛教等,那麽,新世紀的和諧世界有中印的推動,將可能成為這兩個東方大國在發展模式和世界治理上貢獻給世界的最大智慧。()

(作者是中國全國政協委員,現正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團成員在印度訪問。)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