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際油價一路大跌 為何中國油價跟漲不跟跌?(ZT)-給毛共的FANS們的問

(2006-09-25 10:34:29) 下一個
如果說,四個月之前,中國的有車族們還在為國內油價會不會漲到八元人民幣而憂心忡忡的話,那麽,四個月之後,這個群體則在集體抱怨中國的油價為何在國際油價一路大跌的時候“跟漲不跟跌。”

  正如人們看到的那樣,國際油價在近兩個月上演了一幕極為罕見的“高空跳水”——國際原油價格從七月中旬的曆史最高點七十八點四美元/桶跌至六十美元/桶附近,累計跌幅達兩成多。而中國國內輿論對國內油價走勢判斷的分化正是由此次深跌開始的。

  的確,幾個月之前,一路飆升的國際油價足以封閉人們所有“奢望”國內油價下跌的想象空間,然而,近兩個月來國際油價的一路走低似乎使這個“奢望”變得有些觸手可及,甚至已經有輿論大膽給出“國內汽油價格可能下調,十一前後或有動作”的預言來。

  而與媒體預測的調價路徑並不完全吻合的是,在本月中旬杭州舉行的一個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稱,盡管國際油價近期有所下跌,中國目前的汽油價格仍低於國際市場水平。中國政府已經兩次上調汽油價格,但差距依然存在。

  業內的一個說法是,從目前來看,國內汽油與國際僅僅相差二百元/噸左右,而柴油低於國際八百元/噸。

  聯想到今年年底中國將徹底開放成品油市場,國內成品油價格低於國際市場,將易導致資源外流的事實,在國際油價大跌、但國內外價差仍存的情況下,中國油價調整似乎已經走到一個微妙的十字關口。

  是呼應國際油價下跌背景調低國內油價的“順市而為”、還是借此良機小幅調高國內油價以完成接軌國際油價的“順勢而為”,中國決策部門似乎一時難以抉擇。

  雖然中國決策部門的態度尚未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與前段時間國際油價高位攀升相比,目前中國調整油價抑或成品油定價機製改革方案出台壓力和阻力均大大減小。

  國家信息中心能源專家牛犁接受本社記者采訪時候表示,國際油價的回落將為成品油定價機製改革方案的出台提供更大的空間,而由於國內外成品油價格已非常接近,決策部門順應民意調低油價並非沒有可能。

  記者注意到,今年中國油價調整的兩個時點分別為三月下旬和五月下旬,而在去年,中國共調整了六次油價(包括一次降價),由此看來,近兩年中國一貫持之的“小步快走”調價戰略似乎在今年下半年劃上了“頓號”。

  不過,記者認為,隨著國際油價走勢的進一步明朗化,這個“頓號”所帶來的懸念將接近於無,而成品油定價機製改革方案若能順勢而出,無疑將添更多積極含義。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