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整頓“駐京辦”,中南海動機不單純/陳勁鬆(ZT)

(2006-09-22 06:25:26) 下一個
近期傳出,中共高層動手整頓各地“駐京辦事處”,理由是“反腐”。中南海披露說:“駐京辦”成為腐敗高發區,地方領導或領導家屬到京,當地“駐京辦”提供接機、送機,吃、喝、住、行、及購物等種種超標準服務或免費服務。
( )




據統計,各種“駐京辦”超過1萬家,省級52家,市級520家,縣級5000多家,其他則為各種企業、協會、大學等設在北京的聯絡處。中共高層放出風聲:將要首先裁撤其中的5000家。

毋庸諱言,各地設“駐京辦”,主要目的是“跑步錢進”。即打通中央部門關係,為地區爭取項目和資金。比如,湖南省常寧市駐京辦事處主任易建國,其主要工作,就是為家鄉爭取權益。

前兩年,為了解決常寧塔山瑤族自治鄉因長年冰凍、電線斷脫七、八年不能通電話的狀況,易建國上下活動,最終爭得中國電信集團撥給當地300萬改造資金;最近兩年,易建國又為常寧市塔山鄉的“廣濟水庫”項目,奔走在“國家發改委”和“水利部”之間,希望籌得該項目所需的2億元資金。

“駐京辦”“跑步錢進”現象,其實是迫於當前中國的政治體製。各地方政府心中有數:中央的錢大多通過各部委係統下撥,而各部委不可能都跑到地方上去了解當地的需求。地方政府需要提前知道中央的政策信息,而且是越早越好。他們說:“用三周的時間來寫一個申請報告,比用一周時間來寫更有先機。”雙方都有需求,這就是“生存法則”。

有道是:愛哭的孩子有奶吃。在民主國家,各地方或各團體,派員到首都活動,為本地區或本團體爭取利益,十分正常而普遍,被稱為“遊說”,名正言順。而在中國,既沒有這種透明機製,更不可能有類似公開活動。於是,各地自設“駐京辦”,靠自己 “跑部錢進”。這種境況,其實是“中國特色”的“遊說”。

當然,在中國,所謂“跑部錢進”,就是拉關係,走後門,不可避免的,就有行賄受賄。各地“駐京辦”的功能之一,是接待當地領導,安排他們的衣食住行,自然又涉及到特權和腐敗。然而,“駐京辦”聲稱:地方官員到北京,人生地不熟,“駐京辦”出麵,反而能減少他們的出行成本,同時還能宣傳當地形象,聯絡在京同鄉。

根據“國家審計署”的審計,各種部門,包括各個中央級部委,都有嚴重腐敗問題,又何止“駐京辦”?如果以“反腐”為名,裁撤“駐京辦”,是否也應該裁撤所有部門?中南海顯然另有用心。

中南海最擔心的是:“駐京辦”成了各地方政府安插在中共高層身邊的耳目,相當於各地潛設在首都的諜報機構,或者說,“情報眼”。通過“駐京辦”在京城發展、建立的縱橫交錯的關係網,既打探消息,也掌握動向,甚至於,監視中共高層的一舉一動。這在地方主義日益盛行、中央集權日益削弱的情況下,中共高層尤其感到不安。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既然“駐京辦”如芒刺在背,中南海就決意拔除。所使用的手段,還是那一套:以“反腐”為名,掩蓋權力鬥爭之實。中南海整頓“駐京辦”,動機並不單純。

(9/12/06 原載自由亞洲電台) (記者:蔡楚) ( )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