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國人的“窩裏鬥”:中國人先天的“劣根性” (ZT)

(2006-09-17 04:14:26) 下一個
既依靠又爭鬥是所有民族所有人交往的兩個方麵,不過中國人的交往方式多發生在“熟人”範圍,所以才叫“窩裏鬥”

  熟人之間產生依靠,互相支持,熟人之間也同時產生矛盾,互相鬥爭。道理很簡單,不熟悉的人交往少或不交往,自然就不存在什麽利害關係,也沒有必要去爭鬥了。“窩裏鬥”的“窩”,主要是指“一家人”和“一個地方的人”的範圍,以後逐漸引申到同學、同事、同行乃至民族、國家的範圍。

  如果說近代以來特別是當代,中國人“窩裏鬥”現象比起世界上許多國家和民族,特別是現代化已經成功因而內部比較協調的歐美國家和民族來說嚴重得多,相信不會有太大的異議。建國以前不斷的內戰,建國以來無數的折騰,特別是“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惡鬥,不僅喪失寶貴的發展機遇,而且大大斫傷國家和民族的元氣。

  一旦我們中國人的眼睛主要是向外而不是向內,主要是著眼做大蛋糕而不是老瞅著怎麽分蛋糕,那個時候,“窩裏鬥”的問題多半就不存在了,或許留下一些熱鬧溫馨的回憶而已。

  “窩裏鬥”,國人最為自我詬病的現象之一。在多數論者看來,“窩裏鬥”簡直可以說是中國人先天就有的稟賦或“劣根性”,屬於“厚黑學”濃墨重彩論述的話題。

  在中國人的文化裏,所謂“窩”是一個相對概念,相應地都有關於“窩裏鬥”的說法:家裏家外,家裏是窩,有“父子如仇讎”、“兄弟鬩於牆”之說;鄉裏鄉外,鄉裏是窩,有“老鄉見老鄉,背後開一槍”之說;國內國外,國內是窩,有“一個中國人是條龍,兩個中國人是頭豬,三個中國人是條蟲”的說法。泛而言之,熟人生人,熟人是窩,所以還有“殺熟”一說。

  如此看來,“窩裏鬥”現象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普遍地嚴重地存在。但仔細考察一下,似乎並不完全是那麽回事。與上述關於“窩裏鬥”說法完全相反的說法也不少,比如“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遠親不如近鄰”、“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以及“人熟是一寶”,等等。可見“窩裏鬥”也是一個相對的說法,如同任何事物都有兩麵性,都有善有惡、有好有壞、有積極有消極一樣。

  尤其不能說“窩裏鬥”是中國人獨有的特性。世界上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內部沒有矛盾,沒有過你死我活?從古代曆史上來說,中華民族以中原為中心,融南北東西各民族各族群為一體,比較早就形成了幅員遼闊、具有“大一統”堅韌傳統的統一國家。今天,包括漢族在內,我們國家一共有五十六個民族,但嚴格說來,漢族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種族,她本身是自古以來生活在中原大地及其周邊地區包括從遠方進入中原地區的各部落、各族群融合的產物,漢族本身曆史地包含了境內各民族乃至境外一些民族血緣的、文化的因素;正是在此基礎上,中國各民族才有一個共同的名稱,叫中華民族。這是中國文明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特征。相比之下,亞歐大陸西端的歐洲列國支離破碎,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內你爭我奪,相互征戰沒完沒了,宛如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兩次世界大戰達到高潮,然後才痛定思痛,開始一體化建設。比照之下,你不能不對二千多年前秦始皇“橫掃六合、混一宇內”,開創“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的千秋大業而驚歎,而拜服。

  不過,如果說近代以來特別是當代,中國人“窩裏鬥”現象比起世界上許多國家和民族,特別是現代化已經成功因而內部比較協調的歐美國家和民族來說嚴重得多,相信不會有太大的異議。建國以前不斷的內戰,建國以來無數的折騰,特別是“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惡鬥,不僅喪失寶貴的發展機遇,而且大大斫傷國家和民族的元氣。本質上,這是在歐美國家主導的世界性現代化背景之下,古老中國從傳統向現代蛻變過程中出現的現象,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必須看到,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又是虛幻的,其反映的自我貶抑是國人不自信甚至悲觀失望心理的替代物或“精神自虐”。

  但不管怎樣,“窩裏鬥”總是存在的,而且不能輕看,關鍵是要搞清楚產生“窩裏鬥”的原因,找到解決的辦法。

  通觀全球,比較西方500多年的近現代史和中國160多年的近現代史,一個值得重視的差異是,中國人生活的空間太小;不僅如此,西方人的空間不斷在擴展,而中國人的空間不斷被壓縮。

  西方文明進入近代以後的躍遷,始有賴於15世紀文藝複興後的兩大發現,一個是“人的發現”,確立具有自我意識和主體地位的個人的價值;一個是地理大發現,拓展新的生存和發展空間。二者相結合,打開了歐洲人的視野和征服世界的欲望。歐洲人占據了人類傳統聚居地歐洲、亞洲、非洲以外的大部分地方,包括北美、南美、澳洲等。如果歐洲人始終生活在歐洲,而又能創造現代文明,至今仍在地球上居於統治地位,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托克維爾曾精辟地闡明了地廣人稀的環境因素對美國建立民主共和製度的積極貢獻。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空間。在早期,為生產發展、民族融合創造了相對穩定的環境。到了一定時期,隨著人口的增長,空間漸顯狹窄以至飽和。近代以來,由於國家貧弱、列強掠奪,一些地方或被強行割讓或分裂獨立出去,失去的國土麵積超過300萬平方公裏。今天,雖說960萬平方公裏陸地不算小,但人口實在太多;而且由於生態惡化,越來越多的地方出現“沙進人退”之類的現象,迄今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國土不適宜人類居住。就以全部陸地麵積算,中國的人口密度(2003年)是西方七國的4、09倍、北美自由貿易區的6、89倍、美國的4、23倍、加拿大的39、56倍、俄羅斯的15、82倍、巴西的6、44倍、阿根廷的9、61倍、澳大利亞的44、83倍。

當然,僅僅靜態地看到人多地少,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單位土地的生產量,即同樣一塊土地的人口荷載能力是不同的,因而還得看看經濟發展水平,看看每個人可以分到的“蛋糕”有多大。

  近鄰日本,人口密度比中國還大得多。近代開國以來實行“脫亞入歐”戰略,先是竭力謀求領土擴張,先後侵占周邊許多地方,直至發動對中國對全亞洲的侵略戰爭。戰爭失敗後,又以製造業及其產品打頭,全力實行經濟擴張,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經濟擴張替代領土擴張,實現了日本的現代化,也解決了日本人多地少的問題。

  而我們中國,在絕大部分時間裏實行的是簡單再生產方式。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總體上國民隻能維持很低水平的生存,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才宣告解決溫飽問題。即使有了近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的經濟總量(GDP)上升至世界第4位,但人均水平排在第128位,隻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5。城鄉合計,還有1.2億人口生活困難,而世界上人口過億的國家不過11個。

  總覽數百年來的中國曆史,人多地少蛋糕小是中華民族基本的生存狀態。這種生存狀態導致了中國人的兩個生活特征,一是熟人生態。農業社會,在地理上是分散的,生產生活鏈條很短,人與人之間基本的交往關係主要由血緣、地緣兩大自然因素決定。有血緣關係通常就說是“一家人”,而有地緣關係通常就說是“一個地方的人”。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通常,這“朋友”多為“老鄉”。一個人生來就有血緣、地緣兩大關係,中國人“見麵熟”往往來自這種先天注定的“緣分”。二是人身依賴。在簡單再生產條件下,生產生活資料處於經常的短缺狀態,人與人之間互相幫襯是生產生活得以進行的不可或缺的前提,而這種幫襯主要是在熟人之間發生。熟人之間產生依靠,互相支持,熟人之間也同時產生矛盾,互相鬥爭。道理很簡單,不熟悉的人交往少或不交往,自然就不存在什麽利害關係,也沒有必要去爭鬥了。“窩裏鬥”的“窩”,主要是指“一家人”和“一個地方的人”的範圍,以後逐漸引申到同學、同事、同行乃至民族、國家的範圍。既依靠又爭鬥是所有民族所有人交往的兩個方麵,不過中國人的交往方式多發生在“熟人”範圍,所以才叫“窩裏鬥”。

  怎樣解決“窩裏鬥”問題?從大處看,一是靠“走出去”。眼下向地球其他地方大規模殖民或移民已不可能,唯一的出路,就是像日本人那樣把生意做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去。二是靠“做大蛋糕”。發展市場經濟,推動科技進步,努力擴大再生產,提高單位土地的人口荷載力。三是靠“分好蛋糕”。推進民主與法治,重構國家權力與公民權利關係、重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使各種資源和成果得到公平、規範的配置。一旦我們中國人的眼睛主要是向外而不是向內,主要是著眼做大蛋糕而不是老瞅著怎麽分蛋糕,那個時候,“窩裏鬥”的問題多半就不存在了,或許留下一些熱鬧溫馨的回憶而已。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