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亦鳴:房地產開發商是“中國特色”?(ZT)

(2006-08-22 18:01:55) 下一個
批評房地產商,已經成為一種時髦。一個普遍現象是,將房地產業的高利潤看成是中國特色,以為隻有中國的房地產商才是有錢人。更有極端者,甚至有將“房地產開發商”說成是“中國特色”的概念(《21世紀經濟報道》2006.6.23,第三版。秋風:《房地產業高利潤的秘密》),認為隻有中國才有“房地產開發商”。這樣一來,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高利潤就徹底成了反映中國經濟體製不健康的一個怪胎。 將“房地產開發商”說成是“中國特色”,這可以看作是一個笑話,因為“開發商”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外來詞,英文叫做“developer”,也有人將它翻譯作“發展商”。以為歐美隻有私人擁有土地請設計商建築商為自己蓋房子,卻沒有開發商買下土地來蓋了房子以後再賣,這可簡直太誇大中國人民的市場創造力了。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在我們所熟悉的香港,最富有的人10個人裏麵至少有8個是從事房地產開發的;我們不太熟悉台灣,很多人都以為最富有的人叫王永慶,其實最富有的人叫蔡萬霖,他就是一個地產商;在日本,中國人隻知道索尼、豐田之類,卻很少有人知道日本最富有的人竟然也是一個地產商,他的名字叫義惿明。至於美拐肌趵埂鰷的沒有“房地病觥酡商”嗎!踉下是一個謾酢醢址骸酡展商”的列表!醮自一個百科取躕禿?!踮介紹了“發展商”這個概念以後!躕紹址骸蹌發展商?font color="#ffffff"> Notable developersDonald Trump Chicago Bulls owner Jerry Reinsdorf Richie King Brian Ray, ABR Partners, LLC James Rouse Michael Alter Microsoft founder, Paul Allen Trammell Crow The Irvine Company Harry Helmsley, deceased husband of Leona Helmsley Christopher T. Carley Forrest City Companies The Related Companies The Related Group of Florida Pulte Homes Toll Brothers Lennar Novare Quidity Developments Engle Homes Pardee Homes Troy Wragg, The Mantria Group, LLC 其實這裏麵有很多我們熟悉的名字,購買了英超足球隊的俄國人和他們比起來,小巫而已。 這些人有多少財富?任何人都可以在網上查到。其實,上世紀90年代美國福布斯財富排名前100名的人當中竟然有60%是地產商,這種狀況直到信息革命的成果真正轉化為財富以後才有所改變,IT新貴取代了地產商。我們所熟悉的西方經濟發展曆史,是從紡織、到鋼鐵、到汽車、到電子直到IT行業,財富隨著工業的發展在從事不同職業的人之間轉移,但在這行業盛衰的背後,卻有一個行業從來就沒有衰落過,它就是房地產業。我侵恢□賴鹿■忻肺鼢燜梗□髂防鍘⒚攔■新蹇遂忱鍘⑧L亍⑷氈居興髂帷⑦崽□鵲齲□錘娘揪兔揮凶⒁庠謁□塹墓■依錚□穀換褂幸淮筧河星□耍□□塹拿□紙凶觥胺康夭■□⑸獺薄T詒榷□譴鬧□埃□攔炫□媸?/SPAN>Trump,如果有人以為美國不存在先蓋好一棟大樓再來出賣給業主的商人,Trump先生會告訴你這裏麵有多少商業機會,因為他依然活躍在美國的商界和媒體上,一邊賺錢,一邊向人們講述即使不會編電腦程序也能賺大錢的道理。可以這樣說,在製造業時代,作為一個整體,最富有的人就是房地產商,盡管他們在工業發展史上什麽名字也沒有留下,但他們卻積聚了大量的財富。今天,當市場經濟來到中國,我們在為聯想、海爾這樣的企業可以強大而高興的同時,對那些從來就不能將中國產品帶向世界的地產商自然就抱有一種懷疑,甚至以為他們隻是發生在中國的怪物。 以為地產商是發生在中國的一個怪物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在國外,很多人蓋房子不需要地產商的介入,於是就有曾經在國外生活過的人跑回來說:我見過不需要地產商就可以蓋房子的,以此證明外國人的製度比中國好。這些人不讀書也就算了,但因為自己必須向地產商買房子就以為中國沒有不需要地產商也可以蓋房子的事情,實在有些糟糕。中國有至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農村,他們蓋房子就不需要地產商,都是自己與建築商甚至設計師打交道。將房地產商驅逐出市場的偉大理想要實現起來竟然如此簡單,你隻要回到農村老家去就可以實現了;“民眾直接”獲得土地也根本就不需要什麽經濟學高手摻和,它每天就發生在中國廣大的土地之上。當然,也有人看到了中國的農村不需要房地產商,所以就認為城市的房地產商完全是騙人的把戲。持這種看法的人不是在侮辱地產商會騙人,而是在侮辱自己的智慧。地產商連一向被認為不了解市場的農民都騙不了,如何可以在市場高手、經濟學高手如雲的大城市裏麵鬧出如此之大的動靜來?難道是因為他們熱愛農民,不去賺農民的那麽一點辛苦錢? 房地產商是市場的產物,它不僅發生在中國,也發生在任何一個市場經濟國家。同時,無論是在別的國家、還是在中國,都有一部分人不需要房地產商也可以蓋房子,但這個事實與另外一部分人必須依靠房地產商才能蓋房子並不矛盾,它們可以並存,而且它們必須並存。不幸的是,在中國,這兩個事實的並存與它們在歐美的並存形式不同。在中國,它們存在於不同的地域裏,在中國的城市裏麵,特別的大城市裏,它們不能並存。由於比起生活在國外的人來,生活在中國的大城市裏麵的人沒有第二個選擇,他們隻能依靠房地產商才能獲得一個屬於自己的住宅,所以他們非常憤怒。有趣的是,盡管如此憤怒、盡管中國有幾億農民不受房地產商的困擾,盡管農民兄弟近在咫尺,但他們卻從來沒有因此而羨慕中國的農民;他們一定要羨慕遠在天邊的“歐美國家”,因為在他們看來,既然自己少了一個選擇機會,就一定是中國的市場製度不如人家“歐美國家”的好。這種情結蒙蔽了太多人的眼睛和心智。 將地權看成是房地產開發商利潤來源的秘密,這是對的。但是以為自己找到了這個根源就找到了消除房地產業高利潤的方法那就大錯特錯了。持這種想法的人太高估了智者的智力,太小瞧市場的力量了。哈耶克曾經說過,所謂計劃經濟,就是有那麽一些人以為自己掌握了市場的秘密,可以依靠自己的智慧來代替市場配置資源,消除市場配置資源時的弊病。他認為這是一種狂妄。市場中出現了房地產商,有那麽多人認為這些唯利是圖的家夥除了浪費資源,就沒有做一件好事,合理的辦法是將他們從市場中趕出去。所以有所謂“合作建房”出來鬧騰了一陣;也有人大代表、經濟學教授“建議”逐漸用什麽辦法取代房地產商;今天又有人主張“民眾直接從政府那裏獲得土地”。“合作建房”還可以看作是一時衝動的產物,而後兩種人,則是打著“經濟學”的旗號要將房地產商從市場中“計劃”出去。 原載《博客網》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