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城市物價“超英趕美”令人沮喪(ZT)

(2006-08-22 18:01:55) 下一個
世界上物價最高的城市是哪裏?是莫斯科。在美國美世人力資源谘詢公司的一份全球城市“物價”排行榜中,2005年人均GDP在世界百位左右的中國大陸,這次有兩個城市進入前20名——北京排在第14位,剛好力壓巴黎一頭;上海在第20位,把羅馬擠在了身後。這一排名不僅遠遠超過了第83位的美國首都華盛頓,也把英美除倫敦、紐約之外的許多城市,都甩到了身後。(人民網6月27日) ( ) 這份榜單多少有些讓中國大陸百姓沮喪。顯然,在這份排行榜的前20名中,人均GDP最低的,就是中國大陸,可是,收入少物價卻偏偏不低。法國巴黎的人均GDP大約是23萬元人民幣,在這排行榜中,他們物價排名是第15名;北京的人均GDP不倒4.5萬元人民幣,物價卻要比巴黎高。老百姓還沒富起了,物價倒先貴起來了。這種人均收入與物價指數之間的嚴重倒置,讓人憂心。 現在,各行各業都在吵嚷著要與國際接軌,要“超英趕美”。沒有想到,最先與國際接軌的,是原油價格和銀行卡收費,最先“超英趕美”的,則是物價。 在我看來,低收入與高物價之所以“南轅北轍”,首先是因為壟斷。這種壟斷,不僅僅包括經濟壟斷,更重要的還有行政壟斷。北京、上海的物價之所以在國際排名中連年飆升,一個重要的因素就在於房地產價格的上漲。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就是一個典型的壟斷性市場。表麵上看,全國有這麽多的房地產企業,似乎實現了“充分競爭”,但房地產業的上遊——土地市場卻是政府獨家壟斷。各個地方政府完全可以憑借其壟斷地位獲取“超額利潤”。而且,開發商也可以憑借地段和房源實現經濟壟斷,甚至可以發布虛假信息,借助信息不對稱操弄信息壟斷。 壟斷在物價中可以說無處不在。金融、電信、水力、電力、石油,凡有暴利的地方,必然存在壟斷;凡有壟斷的地方,也必然存在市場扭曲和價格畸高。 吳敬璉說,腐敗和壟斷是造成當前貧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如果說高物價是貧富差距具體化體現的話,那麽,腐敗和壟斷則同時也是物價與居民收入失衡的兩個主要原因。高物價的另一個原因,是“腐敗成本”。以醫藥市場為例,老百姓看不起病、吃不起藥,還不是因為藥品回扣黑幕重重? 西方發達國家的高物價,是因為勞動力成本高;而我們的高物價,則是壟斷利潤和腐敗成本高。在我國,廉價的勞動力是一塊吸引國外投資的招牌,可勞動力不能永遠這麽廉價。隻有當勞動力的成本與國際接上軌,物價才能“超英趕美”。否則,百姓未富,物價先貴,誰能說這是一個健康的市場經濟? 作者:林金芳/來源:中國青年報 * ( )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