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希哲:四五運動與89運動有“本質的不同”嗎?(ZT)

(2006-08-22 18:01:54) 下一個
來稿/”八九”是否應該與文革一樣,理應鎮壓?”八九”與文革之間,究竟有沒有應該鎮壓與不該鎮壓的“本質的不同”?其實,站在一般人民的角度觀察、爭辯沒有意義。唯一的,就是站在共產黨官僚統治集團的立場角度,從他們的眼光出發來判斷,得出該不該鎮壓的結論,才有意義。因為有權而且事實出動大軍,一鍋煮先鎮壓文革後鎮壓“八九”的,是共產黨統治集團,而不是一般人民。所以你要問他們:“共產黨鄧小平啊,你為什麽把我們”八九”,與文革看作一樣的呢?” 我的朋友長林先生的文章,已經舉證得非常清楚,在共產黨統治集團眼裏,”八九”與文革,不會有任何本質不同。不須說多,一句話就清楚了: “一切反對黨組織的領導,擺脫黨組織領導的所謂‘群眾運動’,都是文革式動亂,無論花樣翻新,沒有任何本質不同!” 但是,站在一般人民的立場角度觀察,又如何?長林的文章雖然也寫得清楚,除了中國人民民主運動的發展程度區別外,”八九”與文革,沒有什麽不同。 有人似乎對此還是不服氣,嘀咕。那麽,我就再以“四五天安門運動與”八九”運動有本質的不同嗎?”,來作進一步比較分析。 “八九”運動,完完全全是四五天安門運動的翻版。 四五運動,是人民蓄積的不滿因周恩來的逝世而爆發,”八九”運動則因胡耀邦的逝世而發動,一前一後抬著花圈走上天安門,”八九”是向四五的學習和描紅; “八九”運動開始是自發的,不是什麽人“發動”的(但中期趙紫陽介入),四五運動則更是從“南京事件”開始從頭到尾完全自發,且矛頭一上來就對著中央文革,對著“秦始皇”的,也就是一上來就是“反皇帝”的,從沒有下跪一秒鍾。這是”八九”運動與之相比倒退,遠遠不能比的! “八九”運動,對超過了自己政治訴求的更激進人物的更激進行動實行代理鎮壓,學運指揮部集體討論決定,把“天安門三勇士”扭送共產黨專政機關,這實質就是文革造反派初期階段,同樣對超過了自己政治訴求的更激進人物的更激進行動實行代理鎮壓的翻版。一種隔代返祖的現象。 如果說,“文革造反派”蒙昧階段曾作過“共產黨打手”,”八九”學生造反派蒙昧階段同樣的作過“共產黨打手”。“打手”與“被打”的規模不同,反映的不過是”八九”與文革在時間跨度與空間跨度規模的不同,但兩者都曾經曆了“共產黨打手”的發展階段,本質,沒有任何不同! 而四五運動,是文革走向它最後的成熟階段(王希哲認為,它才是“人民文革”真正的開始),因此,“四五”天安門的造反派們,就不會再出現任何“共產黨打手”的現象和事件,相反,四五運動中,一切比一般參與者屬更激進人物的更激進行動,他們的一切“打、砸、搶、燒”,都受到了四五普通參與者們的自動保護,沒有任何人去“扭送”他們。這也是”八九”運動與四五運動相比倒退,不能相比的。”八九”運動的兩個月,幾乎袖珍地再次進化了文革十年人民運動成熟的全過程,就如胎兒在母親子宮中的十個月進化了人類的全過程一樣。 四五運動與”八九”運動的結局,同樣在天安門廣場被鎮壓了。一個被共產黨的以毛澤東為首的左派統治集團鎮壓了,一個被共產黨以鄧小平為首的右派統治集團鎮壓了。一個出動的是工人民兵和棍棒,一個出動的是野戰大軍和坦克。 本質有任何不同嗎?沒有任何不同。 “八九”運動中期,趙紫陽講話實質發動以後,北京、全國各階層大規模走上街頭的,都是經曆了四五,記住了四五的人們,包括大批剛剛看完《秘密警察》、《戴手銬的旅客》等電影不久,還被“幾度風雨幾度春秋...金色盾牌,熱血鑄就”激動著的警察和“人民子弟兵”們,他們憧憬這再次來臨的四五,他們不願錯過這班車,他們都希望在這場看樣子又要被中央再次肯定的民主運動中,留下自己曆史參與的一頁。這種趙講話後,爭先恐後參與者的普遍心理,“八九”過來人,心照不宣,各種《中國六四真相》之類的書裏,甚至告訴我們,中共高層的喬石,李鵬們,也怎樣深刻理解這一點。因此,便從這”八九”主流參與者向往新的四五的普遍心理來看,”八九”運動與四五運動,沒有本質的區別。 當然,也有些不同。四五運動的口號,是反四人幫,反“秦皇專製”,支持周恩來鄧小平,要求國家實現四個現代化。”八九”運動,釋放政治犯外,要求反腐敗,反特權,要求新聞、出版、結社等公民各項自由,這些是四五運動沒有的。但四五運動的延伸,要求為四五平反的民主牆運動,很快就把這些公民自由要求都提了出來,而且更深刻地提出了全麵保障中國人民人權的要求,而這恰是”八九”運動從沒有作為一個基本要求提出的,更不說魏京生提醒人民,鄧小平向新的獨裁者的轉變,呼籲把國家權力從共產黨老爺手裏奪回到人民手裏,這更是”八九”運動,比不上的。因此,四五運動與”八九”運動在口號上的某些不同,不過是反映中國人民民主運動在它不同發展階段,所麵臨的,和所要解決的任務不同罷了,沒有本質的不同。 最後,”八九”運動被鎮壓後,四五天安門運動也隨之陪了殺場。葉劍英、鄧小平右派統治集團1976-1978年的政變、複出和鞏固了自己的地位,是從四五運動引證自己的民意的,一度把四五抬得很高,民主牆鎮壓後,開始降溫,”八九”運動被鎮壓後,四五在官方的宣傳和紀念中,便完全消聲匿跡。鄧小平統治集團清楚地了解四五運動與”八九”的脈絡繼承關係,他們比誰都清楚,繼續肯定四五,就是在繼續呼喚新的”八九”。 總之,總的結論:四五運動與”八九”運動,確是沒有“本質的不同”。 但按“十年文革論”,四五運動,仍然是文革的一部分,哪怕在王希哲等看來,它是反叛的,成熟的,因此性質應該是“人民文革”的那部分,但它畢竟是文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四五運動不是天上無緣無故忽然掉下來的,而是中國人民在文革中經曆了無數的苦難,錯誤,反複,覺悟,一步步走過來的,最後不分黨不分派走到向共產黨爭民主的統一的陣營裏來的。後來的民主牆和”八九”,也就是這樣走過來的,而且繼續往前走。其間,根本就沒有一個“本質不同”的界域劃分。 2006年6月14日 美西海灣 xz7793@yahoo.com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