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位高管月薪32萬 方舟3號資金去向受質疑(ZT)

(2006-08-22 18:01:53) 下一個
作為“十五”期間國家863計劃“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專項”中最大筆資金投入,方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稱“方舟科技”)“方舟三號”項目獲得了科技部劃撥的1538萬元資金。   5月25日,有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了有關“方舟3號”資金去向的諸多疑問。   據該人士透露,今年年初,全球最大的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件工具領導廠商美國Synopsys公司(Nasdaq:SNPS),曾通過外交手段向政府有關部門投訴,稱方舟科技使用的EDA軟件涉嫌盜版侵權。該人士稱,最終此案由政府有關部門出麵,達成了和解。   “這說明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之內,甚至連用於設計芯片的工具軟件,方舟科技都沒有為‘方舟3號’購買,而單就這一項,方舟科技向‘863計劃’申報的預算就接近400萬元。”該知情人士據此認為,挪用了軟件工具采購費用的方舟科技,在“方舟3號”的項目資金使用上“很有問題”。   到目前為止,記者從4個相互沒有關聯的業內人士處得到確認,Synopsys公司確實向中國有關部門投訴方舟科技侵權的消息。但截至記者發稿時,尚未得到Synopsys公司的官方回應。   與此同時,亦有接近“863計劃”工作組的人士向記者透露,方舟科技在預算中曾有高達700萬元的量產流片費用,“雖然一次流片通常的費用都在200萬元左右,但‘方舟3號’並沒有批量生產,僅僅隻是做了工程樣片的流片,而且也沒有經過大量測試,這樣的流片費用大概在幾十萬元左右,與幾百萬元的流片費用相差甚大”。   另外,在記者輾轉得到的一份2004年12月份的方舟科技公司財務報表顯示,該公司當月的總工資開支為102.5萬元。其中,工程部與市場部的普通員工總工資為67.5萬元;6位行政人員(包括一個行政副總)的總工資為3萬元;剩餘的 32萬元左右,則屬於方舟科技CEO李德磊等三名高管的薪金。   上述接近“863計劃”工作組的人士分析,方舟科技的高管薪金明顯高過國內 半導體行業平均水平。   按照科技部有關科研資金使用的相關政策規定,用於工資、勞務費、單位提成等方麵的資金,在事業單位不超過5%,科研轉製企業不超過10%,企業單位不超過15%。顯然,按此比例,作為企業的方舟科技在“方舟3號”中最多能用於工資等方麵的資金不能超過230萬元。知情人士提醒記者,在2004年之前,方舟科技幾乎沒有從市場上獲得大額訂單,銷售收入十分有限。   不過,亦有前方舟科技員工向記者表達了不同觀點。   這位曾經參與了“方舟3號”測試的前員工向記者證實,2005年年初,為了通過863專家組驗收,方舟科技為“方舟3號”所做的少量工程樣片當中,根據他的親手測試,有個別芯片的實驗室數據——0.18微米工藝的CPU內核的確是可以跑到400Mhz的。   “我想說的是,方舟CPU的問題跟漢芯是完全不同的性質。而且,能夠做出這樣的東西來,公司是花了大量精力的。”他說。   這位員工同時認為,如果方舟科技真的中途放棄了對方舟3號的研製,“那也是情有可原的,你不能要求一個商業公司,對一個市場反應冷淡的產品一直投入下去,那本來應該是高校和研究院去做的事情”。   5月26日下午,記者再次聯係方舟科技采訪。一位拒絕透露姓名和身份的男子再次回絕了記者,並表示方舟科技不會做任何的回應。   但在26日閉幕的中國科協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關於國家劃撥科技資金的使用如何監管亦成為與會代表討論的焦點。事實上,國家科技基金投入的回報率低,一直是業界詬病的話題之一。有代表建議,對一些與市場結合緊密的研究,可以將資金交給專業的基金管理公司運作,並由其進行專業監管,政府還可以從中獲取回報。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