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冼岩:陳水扁欲以“軍購”挽回美國歡心(ZT)

(2006-08-22 18:01:53) 下一個
來稿/美國副國務卿佐立克在國會聽證時的發言,對正陷在弊案醜聞中的陳水扁無異於當頭棒擊。為減輕民眾中必然發生的“陳水扁已失寵於美國”的印象,陳水扁在近日罕見地主動“爆料”,稱自己在此次出訪途中曾接到來自華府的“重要來電”,他也已在通話時向美方表示:台灣需要三項軍購的立場不會改變,政府會極力爭取立法院同意通過。 由此可見,為改變目前屋漏偏逢連夜雨的窘境,日暮途窮的陳水扁正欲以推動“軍購”來挽回美國歡心。推動軍購是此時陳水扁手中為數不多的籌碼之一,不但可向美方“表忠心”,而且可令對手藍營陷入尷尬:讚成,則可能失去民意,被民眾視為與陳水扁屬一丘之貉,同樣是為了黨派和個人利益可置民眾利益於不顧;不讚成,陳水扁正好可以讓美國看清楚:誰才是你真正信得過的人,你應該支持誰──美國對陳水扁的不滿,無非是陳水扁有時自以為是,不太聽使喚,惹麻煩。當前美國在台的最大現實利益是兌現三項軍購,美對陳的不滿、施壓,可能部分也是衝此而來;陳水扁從此處入手,正好可以撓到美國的癢處。 號稱是增強台灣自我防衛能力、強化台灣“國防”的軍購,卻成為陳水扁與美國討價還價的籌碼。其真實意義如何,台灣軍購究竟對誰有利、對誰不利,已經不言而喻。美國與陳水扁或許能夠在軍購上找到“雙贏”,但台灣民眾隻會是利益受損者。佐立克在此時突然放出硬話,表麵上似乎與美國在台海問題上曆來奉行的“明統暗獨”主張不符,許多人也對此不解。其實,美國在此時作此表態含意深遠,除迫使陳水扁力推軍購外,還有一箭三雕之功效。 一是安撫中國。此前胡錦濤訪美,表示了對美國單極秩序的認同。美國見目的已達,馬上表現出不冷不熱、心不在焉,反而開始從貿易、利率等具體角度刁難中國。誰知不久後伊拉克核問題愈演愈烈,布什的國內支持率下降到29%,直逼水門事件中尼克鬆的24% 。這是美國對外不得不軟弱之時,尤其是在伊、朝的核問題上,美國都需要中國支持。於是美國隻能亡羊補牢,前倨而後躬,委屈委屈台獨小兄弟了──這是美國現實主義外交的經典表現,翻臉比翻書還快。因此,中國既不必過憂於其倨,也不能過樂於其躬,這些隨時都能變化的表麵態度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二是招徠藍營。由於陳水扁弊案纏身,聲譽一落千丈,其島內支持率已跌至破記錄的16%。此時美國將象征台海利益的全部雞蛋都放在這個破籃子中,顯然不智;一旦2008 年島內政局逆轉,美國的處境將極其難堪。島內政權是美國發揮其台海影響力的必要介質,對其影響、掌控不能須臾有失。此前美國雖曾“高規格”接待馬英九,但其“明統暗獨”的立場人盡皆知,藍營對其雖口頭上表示感謝,但內心並不放心,時時提防著美國口是心非。現在美國對台獨放出硬話,頓令藍營有親近之感:原來人家美國的立場已經改變了,從佐立克講話的立場來衡量,確實藍比綠對美國更有利;可見美此前的示好於己是真的,自己可能誤會人家了。 三是待機而動。對台獨、對陳水扁的批評使美國可以從陳水扁這一臭泥坑中脫身出來,漂白自己,重新以淨身影響島內局勢。從美國的利益立場衡量,主張台獨、與大陸不可能通約的民進黨是最佳選擇,接受馬英九隻能是沒有選擇時的選擇。現在還沒到別無選擇之時,美國對綠營可以先抑而後揚,抑陳水扁個人而揚綠營後繼者,抑激進台獨主張而揚綠營溫和分子;將陳水扁個人與民進黨派,激進台獨主張與具體參選者個人區分開來。與才從台灣接受款項回來,就與馬英九“商榷”以助選民進黨的王丹不同,美國明白,在島內現在的政治生態下,直接支持綠營作用有限,與陳水扁綁在一起更是愚蠢的自縛手腳。隻有首先表現出超脫、公正,才能在最後的關鍵時刻施以致命一擊。 因此,大陸與藍營不必因佐立克的講話而過分欣喜,更不能自以為從此已吃了定心丸。反之,對美國要減少依賴,增加警惕,以削弱其左右島內及台海局勢的能力。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