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波:祝福母親,追尋正義──寫在“文革”40周年母親節(zT)
(2006-08-22 18:01:53)
下一個
來稿/為何將母親節、“文革”四十周年以及什麽“正義”之類的聯在一起?讀者或許納悶我何以落筆,而漂居海外的我正是要在“文革”四十周年的母親節之際回憶母親在血雨腥風、人性敗落的“文革”時代的良知言行向千裏之外的母親深表祝福並勉勵自己以母親為表率永尋正義。
“文革”開始的前一兩年,母親及我和弟弟、妹妹全家隨父親從山東東部的諸城縣城調動到附近的鄉裏(當時稱“公社”),母親在一所鄉村小學任教。“文革”開始時我剛入小學,對這場所謂的大革命自有孩童的觀察和體驗但當時絕無深知高見(不知後來為什麽出了那麽多先知先覺的英雄少年)。我更害怕揪鬥、抄家這類“文革”場麵,走路都不敢到中間。直到有一天晚飯後,母親帶我出去溜達,正趕上一場辯論,平時不大參與辯論的母親居然將另一位講課不錯、能言善辯的老師(至少在我的印象中這位老師經常在一些大場麵講話)辯得有些詞不達意、重複著“你要好好想想”而急於“休戰”。事實上直到今天我也無從判斷那次本不重要的辯論誰輸誰贏,但從那位老師急於“休戰”的姿態上,我相信母親贏了。自此後,我不害怕“文革”場麵了。
母親參與辯論當然算不上善舉,充其量自保而已。而讓我成人之後深感敬佩的是母親在1968年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宣布將“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開除出黨時的所言所行。幾近四十年之後,我還記得清清楚楚,那天公社的高音喇叭和自家的有線廣播反覆播放八屆十二中全會公報,以至我等孩童都對“將劉少奇永遠開除出黨、撤銷其黨內外一切職務”之類的言詞倒背如流。我更記得幾乎一字不差,母親聽到廣播後悄悄同父親議論:“你看都六十多歲的人了(母親不清楚劉少奇的確切年齡),開除出黨、撤銷一切職務了還能幹什麽?”父親聽後臉色一沉,衝到裏屋,母親跟了進去,後邊的對話我就不得而知了。任何一位經曆過“文革”的人都會理解我父親當時的舉動。在那個山河紅遍、民心皆赤、無人不“革”的時代,母親的話如被我等不經世事的孩童無意傳播出去,母親所能“享受”的“最優厚的待遇”就是以“同情劉少奇、反對毛主席”罪名打成“反革命”而被輪番批鬥。好在這一切都沒發生,我等沒有無意給母親惹禍,在那個年頭兒該是最大的孝敬了。自此後,或許由於父親的警告,我記得父母已不太經常在我們孩子麵前議論國事了。但在這之後不久,母親又不假思索而議論。是時劉少奇早已成為千夫所指,有一天我到鄰居家裏亂串門,正巧一群人在翻閱“文革”前的《大眾電影》舊刊(不知為什麽這類東西還沒被燒掉),當看到劉少奇的一張在夏天穿短袖襯衫戴手表的照片時,一位比我年齡大得多的青年人喊道:“戴著手表,真是資產階級老爺作風!”在那個年頭的農村,戴手表不遜於今天在北京開奧迪。我回到家裏鸚鵡學舌,將那位青年的話複述給母親聽,母親聽後沒好氣地講:“毛主席也戴手表!”那時的我自然從母親的話裏聽不出“聲”來。若幹年後我才真正理解了,在母親眼裏,那位“撥開烏雲、驅散迷霧”的“北鬥”“太陽”“救星”同那位已入十八層地獄的“叛徒、內奸、工賊”還是一類人。
我還需舉更多的事例祝福母親感佩母親嗎?絕對不需要了。母親這兩言兩行足以讓我受用一生了。母親當然不是拔山蓋世的英雄,在“文革”期間更無張誌新、林昭、遇羅克等誌士的遠見卓識和非凡勇氣。母親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在一個以“正義”“革命”的名義而存奸尋私、瘋狂萬端的年代保持著最基本最誠摯的良知和正義感,並非僅僅為了一個國家主席。我相信在當時的中國還有成千上萬個像母親這樣的人,他們才是真正的民族精英。沒有這樣的民族精英,哪有偉大的國家?什麽叫愛祖國愛人民?一個真愛祖國愛人民的人就要竭盡全力保障成千上萬個像母親這樣的民族精英們公開表達自己的良知和正義感而免於恐懼和迫害。
“文革”過後,我幸趕恢複高考,衝刺第一屆,不負父母厚望,步入“京師大學堂”。上個世紀80年代初畢業後留京,公幹衙門。在這期間,時常見到劉少奇夫人王光美先生(年長者為尊稱“先生”)。平心而論,王光美先生很平易,陌生者亦現笑容,少有高門名媛、第一夫人的牛派。今天可以設想,那時我完全可以走向前去,講講我母親如何在“文革”期間劉少奇落難之際良知猶存。但那時的我與同輩年輕人一樣,理想激情有餘而附勢奉迎不足,這類事情連想都不會想。
當然,二十年多年後的今天我如再有機會見到王光美先生,我的表現會有不同。這決不是說我已學會奉迎,這類技巧我永遠學不會了。但我會坦然陳辭、直言相勸。
王光美先生不會忘記,在自己全家陷於幾近滅頂之災“文革”中,保持著最基本最誠摯的良知和正義感人在她身邊就有。是時(應是1967年)有一夏日王光美先生在中南海被罰搬運磚塊,大汗淋漓,十分淒慘,一位警衛戰士內心同情,但豈敢公開表示,隻好發出同情的吼聲:“你不會少搬幾塊!”由是這位戰士被開缺回籍,等待他的恐怕是比搬磚還淒慘的勞動改造。王光美先生恢複工作後曾關心過這位戰士的下落,可稱可道。
王光美先生更不會忘記自己兒子劉源上個世紀80年代在河南的經曆。劉源先生當時到河南從基層鄉政府做起,後被河南省人大代表自行推選為副省長。那時中央有關部門並沒有意向甚至都沒想到河南省人大代表會“抗旨”自推劉源先生。河南係當時總書記趙紫陽先生的家鄉,這等於是在紫陽先生眼皮底下“抗旨”選舉,但卻沒有受到實質性的幹涉。這自1949年以來還是第一次。
我敘及這兩件事隻是想說,既然王光美先生能在毛澤東發動“文革”的近四十年後同毛的後人們“相逢一笑泯恩仇”,那為何不能以同樣的大度像李銳先生那樣全力推進國家政治變革、真正走向共和?既然成千上萬個像我母親那樣的民眾能在淫威之下對已被打翻在地劉少奇先生保持良知和正義感,既然那位警衛戰士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同情頭號走資派劉少奇的夫人,既然河南省人大代表勇於“抗旨”自推劉源先生,那當他們有自主投票權時,如何不能將票投給劉源先生?果如此,劉源先生將舉起貨真價實的中國憲法有效保護自己,美國白宮國宴隻是小菜一碟,共和中國才能光耀英美。
2006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