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特稿:胡錦濤訪尼日利亞用投資換石油(ZT)

(2006-08-22 18:01:52) 下一個
多維社記者吳偉報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4月26日抵達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與尼總統奧巴桑喬舉行會談後,雙方便簽署了貿易合作協議,尼方同意向中國能源公司發放4個鑽探石油的牌照,而中方則承諾向尼日利亞的基建設施投資40億美元。外電指出,胡錦濤對世界第七大產油國的訪問,旨在用投資換取石油,從而確保中國經濟發展所急需的能源供應。 美聯社和美國有線新聞網報導都用胡錦濤向富裕的非洲產油國“求愛”為題,稱中國領導人尼日利亞之行將取得的“實質性”成果--達成一係列交易,以保證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所急需的石油供應。當天,尼日利亞總統奧巴桑喬在機場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為胡錦濤鳴放了21響禮炮。 尼日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產油國,也是世界第七大產油國,每天生產250萬桶原油。今年1月,中國國有能源公司中海油宣布,已與尼日利亞簽署協議,支付27億美元獲得了該國一個離岸油田的45%的股份。此外,中國與非洲的貿易關係已在過去5年增長了4倍,2005年達到400億美元。 4月26日,國家主席胡錦濤乘專機抵達阿布賈,開始對尼日利亞進行國事訪問。尼日利亞總統奧巴桑喬在機場舉行儀式,歡迎胡錦濤主席。這是胡錦濤主席在機場檢閱儀仗隊。(新華社) 尼日利亞政府官員對路透社說,尼日利亞已經同意向中國公司發放鑽探油田的許可,以換取中國所承諾的40億美元的基礎建設投資。分析家指出,這筆交易對這兩個亞洲和非洲大國來說將是非常合適的。因為,中國正需要為其迅速增長的經濟進口更多的石油,而尼日利亞則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但同時也是世界最窮的國家之一,需要加速基礎設施的發展。 尼日利亞石油部長的顧問楚維克(Tony Chuwueke)透露說,兩國官員為了達成這個協議,已討論了好幾個月。雙方當天簽署的協議包括,中國收購並控製每天生產11萬桶石油的卡杜那(Kaduna)煉油廠,並在尼日利亞修建一條鐵路和電站。楚維克說,作為交換,尼日利亞將給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CNPC)競拍4個石油開采許可證的優先權。 尼日利亞外交部長阿金耶米對兩國簽署的協議表示歡迎,他說:“中國繁榮的經濟正使其成為一個世界大國,它需要石油。而尼日利亞則需要盡可能多的投資,來使我們的投資來源多樣化。”據悉,目前尼日利亞的石油產品主要由5個西方跨國公司控製,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上周已支付27億美元,收購了尼日利亞一個主要油田的45%的股份,這個油田將在2008年產油。 4月26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抵達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開始對尼日利亞進行國事訪問。尼日利亞總統奧巴桑喬到機場迎接。這是胡錦濤主席和奧巴桑喬總統與歡迎群眾在一起。(新華社) 金融時報指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已開始對尼日利亞進行為期兩天的國事訪問,投資換石油的協議是此次訪問日程中的重大事項。過去幾年中,能源饑渴的中國對非洲幾內亞灣海岸興趣大增,該地區被廣泛認為是石油勘探熱點地區。幾內亞灣滿足美國15%的石油進口需求,不過美國官員希望10年後能提高至25%。 中國的石油需求日益上升,使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僅次於美國。作為交換條件,尼日利亞將給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4個石油勘探區塊的競拍優先權,競拍定於下月進行。其中兩個區塊位於產油的尼日爾三角洲地區,兩個位於基本上尚未勘探的乍得湖盆地。 過去兩年裏,隨著油價因人們擔心全球供應吃緊和中東局勢不穩而上漲,中國加快了走進非洲的步伐。自2004年以來,中國已與加蓬簽署石油購買協議,並承諾給安哥拉逾20億美元貸款,換取有利於中國企業的石油開采權。尼日利亞去年也達成一份價值8億美元的協議,同意每天供應中石油3萬桶原油。 4月26日,胡錦濤在阿布賈與尼日利亞總統奧巴桑喬舉行會談。這是會談前兩國領導人親切握手。(新華社) 資料顯示,尼日利亞位於西非東南部,南瀕大西洋幾內亞灣,麵積92萬多平方公裏,海岸線長800公裏。尼境內河流眾多,屬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首都為內地城市阿布賈。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現有人口1.33億。 尼日利亞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國之一,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352億桶。尼日利亞獨立初期是農業國,20世紀70年代石油工業崛起,並成為其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目前,石油工業的產值占到尼日利亞國內生產總值的20%至30%,尼外匯收入的95%和聯邦政府財政收入的80%來源於石油工業。近幾年,尼石油年出口額均超過100億美元。 尼日利亞天然氣、煤炭等資源也很豐富。尼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達5萬億立方米,居世界前列。尼煤炭儲量約27.5億噸,是西非唯一的產煤國。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