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藉兩岸“麵子外交”坐收漁利(ZT)

(2006-08-22 18:01:52) 下一個
亞洲時報方德豪撰文/對美國的台灣政策,兩岸的主流輿論至今的認識似乎仍有偏差。不論共和黨或民主黨執政時期,美國一直避免選邊,並通過平衡兩岸的矛盾爭取其最大的利益。對台灣的藍綠陣營,美國也采取了類似的手法。美國對台海問題的態度,這些年來都沒有改變,但中國大陸和台灣的一些輿論,竟都希望爭取華府站在己方一邊。可以說,抱這種想法的人,最後一定會失望,美國隻會站在自己利益的一邊。 台灣《中國時報》4月24日報導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台灣總統陳水扁五月三日啟程訪問巴拉圭、哥斯大黎加,回程將在美國紐約過境;行政院長蘇貞昌五月十二日啟程赴海地參加總統就職大典,第一站也將在紐約過境。 這則消息剛好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結束訪美行程時傳出,當時胡錦濤還人在沙特,尚未返回中國。據《中國時報》,華府周前即已告知台方相關安排,但要求在“布胡會”落幕前不要宣布。這則報導由台灣綠營方麵傳出的機會頗大,一來這是要向未能在峰會中讓美國總統布什公開批評陳水扁的胡錦濤“示威”,二來也有向月前在美國得到頗佳待遇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還以顏色的味道。 假設上述消息真是由台灣綠營以筆者假設的動機傳出的話,這隻說明傳出消息的人並無大格局的思維。平心而論,無論是胡錦濤抑或是馬英九的訪美,本身都並無甚麽實質即時的利益可言,但胡錦濤算是跟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民間人士打開了交流之門,馬英九則隻是在美國展示其人氣,這些“規格”不能說沒有象徵意義,但它的作用,似乎是給兩岸的媒體炒作後,似乎是給放得太大了一點。 其實,美國官方接待的規格對兩岸政治人物的影響,可算是十分有限。台灣最後由誰由當總統,本身要看誰的選票較多,台灣選民的投票取向,美國的取態本身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在中國大陸,美國接待的規格對領導人的影響更輕微。如果領導人能得到最高規格待遇,也許可以錦上添花,但除非是很實際和巨大的利益,這些虛無飄渺的禮儀最後經“出口轉內銷”的“利多”其實也不會太大。 看美國近年對兩岸領袖的接待看,就可看出華府是通過平衡兩地矛盾而爭取其最大利益。這二十年來,此情況一直沒有改變。舉個例說,1995年6月,美國容許當時的台灣總統李登輝到康奈爾大學作“私人訪問”;同年10月24日,中美兩國元首江澤民和克林頓在紐約舉行六四後第一次會晤。2004年8月,陳水扁訪問巴拿馬、伯利茲時過境美國夏威夷、西雅圖。同年11月20日,胡錦濤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市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會見了布什。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每次談到台灣領導人過境美國時,一定說依照慣例行事。從某角度看,美國也沒有違反了其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中的承諾。畢竟美國給台灣領導人過境跟承認台北是兩碼子事,若這次台灣重點宣傳“去得了紐約”,就反而突顯出台灣在外交上的困局是多麽的嚴重。兩岸政府應該明白,要求美國在台海問題上站在自己一方是不切實際的。 不過,也不應因此而不理性地產生仇美情緒。美國在台灣問題的立場十分清楚:支持維持現狀,但不支持台北或北京單方麵改變現狀;支持一個中國政策,意即在外交上隻承認北京政府(但不等於支持中國大陸的“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不支持台灣獨立,但也不表明反對台灣獨立。美國支持兩岸以談判方式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但從沒有說支持兩岸談統一;美國希望兩岸實現“三通”,最好可以讓美國企業受惠於“三通”的實現。 兩岸政府其實應該讓他們的民眾都明白美國的立場,不要讓他們對美國的立場有所誤會。既然美國不會歸邊,兩岸政府就不應讓他們的民眾有這樣的錯覺。兩岸的人民如期望美國政府會支持某一方的政治立場,最終失望引起反彈,最終對兩岸政府也沒有好處。胡錦濤對此,應該有很深刻的體會:1999年5月8日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轟炸,引發中國全國出現反美抗議,此殘局最後由胡錦濤出麵收拾,呼籲中國民眾保持冷靜。 兩岸都可以加強在美遊說,讓美國國會、政府和人民明白自己的立場。可惜的是,兩岸的政治製度至今都無法把兩岸人民的最大利益跟政治領袖的個人利益有機結合地來,且大陸的民主製度和文化尚未成形,所以兩岸統一的問題,短期內還是難以達成。很難否定美國在台海問題有影響力,但兩岸的問題,最終還應由兩岸自己談判解決,兩岸可以不急統,但曠日持久的緊張局麵對誰也沒有好處。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