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史天健:胡錦濤曲線形行走是走捷徑(ZT)

(2006-08-22 18:01:52) 下一個
多維編者按:胡錦濤4月下旬首次以中國國家主席身份正式訪問美國,並與美國總統布什舉行高峰會議,多維社就此特別訪問不同專業、不同觀點的專家,試圖展示出中美關係的多個層麵。 胡錦濤訪美係列專訪之十 多維專訪杜克大學教授史天健 曲線形行走是達到目標的捷徑 多維記者萬毅忠 美國杜克大學政治學教授史天健針對《華爾街日報》的署名文章“胡錦濤是北京跛腳鴨”發表評論認為,根據美國公共管理學界的權威學者Charles Lindblum在其名著《The Science of Muddling Through》中的觀點,曲線形的行走過程是達到公共管理目標的捷徑。 4月19日,《華爾街日報》記者阿瑟.華爾瓊(Arthur Waldron)在其“胡錦濤是北京跛腳鴨”中引用一位中國政治評論家的話,將胡錦濤比作跛腳鴨,在政治上一腳左、一腳右地蹣跚而行。阿瑟.華爾瓊認為“胡錦濤如此跛行的日子,應該不會太久了。因為他麵臨著一個無法避免的、實實在在的選擇。是繼續堅持一黨專製,還是推進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後者要求法治和民眾的政治參與。” 何謂“一會兒左一會兒右”? 多維:在公共管理理論中,如何解釋這種蛇行的行進? 史天健:西方對中國的看法是一個黑白分明的看法,也即凡是崇尚市場經濟的就是“右”;凡是提倡政府幹預,不能完全依賴市場調節的就是“左”。這種看法在概念中有一個很大的誤區。 Charles Lindblum在1959年寫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The Science of Muddling Through》,文章說因為客觀世界太複雜,所以你如果想對未來的目標有一個非常準確的預期,按這個預期走的話,你一定走不成。因為在實現的過程中,你的每一個決策會影響到你的下一個決策,你會偏離原來的設想,可能走到B或者C了。Charles Lindblum認為在做公共管理時,最好就走Muddling Through,形象化解釋“Muddling Through”就是Zigzag,一個曲線形的,蛇行的過程。 所謂蛇行的過程,就是在往前行時,每行一小步看船的方向是往哪個方向偏了,然後再做調整。這個做決策的辦法表麵看是一個曲線形的過程,最後卻是一個直行式的,達到你目標的捷徑。 在50年代末,這個理論在公共管理學界被公認為一個正確的理論。 對中國政策的解說,“一會兒左一會兒右”是一種,但同時可以說,它是遵循了Charles Lindblum的理論。在中國各種利益集團進行較量的時候,會造成政策上的偏差,你可以形容它一會兒左一會兒右,也可以說是利益集團在中國的決策中發揮著作用。也可以說由原來的一個人說了算,或政治局說了算變成了有其他層麵的介入。 一個簡單的現象,解釋不同,其含義也不盡相同。 誰決定曲線行走? 多維:在實踐中,是什麽因素決定這種曲線? 史天健:完全的市場決定和完全的政府幹預這兩個極端都不對,它需要一個市場的基本牌,但很多政治學家和經濟學家發現市場對有些東西無法調節,比如社會醫療保健體係,市場無法調節,對弱勢群體必須由政府來保護。按政治經濟規律來做這個政策調整,或者決策逐漸走向科學化和責任化,決策由硬性轉為軟性,都可以說是正確。 中國人更高的需求 多維:對中國的變化是否可以有另外的解讀? 杜克大學教授史天健。(資料圖片) 史天健:我們在談到人的改變時,想到美國密執根州政治學家英格哈特(Inglehart)的觀點,他認為人的生活有兩個價值觀,開始是物質層麵的價值觀,也就是中國人說的吃飽飯;另一個就是後物質主義層麵的價值觀,也即吃飽飯後所想的其他的事,公平公正和環境等等。 我們看到中國的變化有另外一個解釋,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導致了人的變化,人的價值從物質層麵上升到了後物質主義層麵,人們需要政策作出相應的調整。在中國政府調整的過程中,你不能說它不行了,要倒台了,正是因為有調整,這個政府才能生存。 中國發展大方向沒有爭議 多維:目前中國發展的方向是否存在爭議? 史天健:1993年,胡鞍鋼和王紹光在《中國國家能力報告》中,提出國家能力在改革中到底是要加強還是削弱這個問題,認為在國家能力的削弱對改革非常不利。舉例說如果連國家稅收都沒有,國家無法做人力資源的投資,引入外資,國家沒有能力做基礎建設。他們的觀點在95,96年被接受,才有了中國的稅製改革。 這僅是一個例子,但這些年,中國應該怎麽走,辯論就從未間斷。兩年前市場派在中國占主導地位,新左派被冷落了。但近兩年工人下崗等社會不穩定因素越來越多,老百姓開始有感覺繼續這樣會出問題,左派的觀點吸引了更多的注意力,中央對左派的觀點能傾聽並做一些政策上的調整。 這並不是政治鬥爭,並不是壞事,在西方人們稱之為民主在運作。為什麽在中國就要導致不穩?我認為這是一種錯誤解讀,當然中國的政治發展在很多方麵還不夠。 中國目前政局穩定,大家對基本原則沒有爭論,有分歧的是為了達到目標走橋還是乘船的問題。這個目標就是國富民強,現在大家都同意市場道路,但市場改革帶來不平等,所謂的右派認為必須加強市場改革才可以消除不平等,而左派則說不行,這種爭論不會要命。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