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美中峰會將使衝突公開爆發(ZT)
(2006-08-22 18:01:52)
下一個
多維社記者程西編譯報道/即將開始的中美峰會要談論的重點,普遍認為將是兩國貿易逆差問題,而美方又將逆差問題歸結到人民幣的匯率上,由於雙方迄今為止在這個問題上互不妥協的強硬立場,美國一些權威的中國問題觀察家對兩國峰會的結果持悲觀態度,有人還斷言,貿易戰的爆發將難以避免,結果兩敗俱傷。
峰會不會減少雙方緊張關係
曾擔任美國財政部官員、國際經濟學研究院主管的弗雷德·伯格斯頓(C. Fred Bergsten)自稱是自由貿易者,但是他同時又認為應該對中國設置貿易壁壘,據中國媒體“CNET科技資訊網”的報道,伯格斯頓在接受該媒體采訪時說,應該對中國的產品徵收50%的關稅,才能平衡競爭,阻止爆發徹底的貿易戰。他承認,加收關稅的確會招致中國的報複,從而損害美國的技術製造業。但是他也指出人民幣匯率被低估已經傷害了美國的生產者,引發了美國國內要求政府采取貿易保護措施的呼聲。
他說,中國需要重新估計貨幣匯率,大概需要變動25%。讓中國重估匯率的目的不僅是提高中國的匯率,還會提高整個亞洲的匯率,因為亞洲其他國家看到中國保持低匯率,所以自己也保持低匯率。如果中國把匯率提高25%,那麽亞洲的其他國家至少可以提高到它的一半。甚至有可能也提高25%。到時候,所有從亞洲進口到美國的產品的競爭關係都會發生實質性的變化,這將會提高美國國內所有產業的競爭地位,包括高科技部門。
顯然,伯格斯頓的強硬立場跟美國勞工-產業工會聯合會驚人的一致,後者威脅要對中國商品徵收27.5%的關稅。
在胡錦濤訪美前夕,伯格斯頓在最新一期的《新聞周刊》撰文說,再次強調說,美國希望中國在美中首腦會後,大幅調整匯率。否則,我認為一定會發生貿易戰。
伯格斯頓在該文中說,在過去5年裏,美國和中國一直是全球經濟的兩個火車頭,本周布什和胡錦濤在華盛頓的會麵應當是“G2”(兩大主要工業國)領導人的聚會,它反映了這兩國對確保全球經濟持續增長和金融穩定的共同責任。
不幸的是,這場美中峰會卻不能增強人們對達到這種效果的信心。布什行政當局的官員和國會議員們已經對一係列中國政策而深感頭痛和越來越不耐煩。例如,中國認為美國將中國當成替罪羊,恰似1980年代,美國對日本崛起時出現的恐懼。這次美中峰會並不會減少雙方的緊張關係,相反,倒是可能使得兩大世界經濟巨人爆發公開衝突。
貿易不平衡是罪魁禍首
伯格斯頓說,主要的罪魁禍首是兩國經濟關係上的巨大不平衡。2005年底,美國的貿易和經常帳戶赤字達到了年度為9000億美元的水平,是美國經濟總量的7%。反觀中國,2005年的國際經常帳戶盈餘飆升至1500億美元,成為僅次於日本的貿易出超國。中國的貿易盈餘也正好占了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本來,國家政治的一個焦點絕不應當是雙邊貿易的不平衡,因為全球貿易是多邊性的,應當從全球角度來看待平衡,然而中國在對美貿易出現一年2000的如此巨大出超,確實反映出一種深刻的不平衡狀態。
這種不平衡不能再繼續了。對於中國來說,需要的是有序地調整人民幣的幣值。中國政府低估了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勢力對於重估人民幣問題的重視程度。由於中國在這方麵遲遲按兵不動,憤怒的美國議員們開始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美國已經開始對來自中國的服裝、彩電、半導體、蝦、紡織、木製家俱實行限製進口。今年3月28日,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的兩位參議員查爾斯·格拉斯利(Charles Grassley)和馬克斯·鮑克斯(Max Baucus)提出了一項新的提案,要求嚴厲製裁中國。該提案要求國會賦予政府更大的權力,以便使白宮在與中國磋商匯率問題時有更大的回旋餘地。中國可能報複美國的單方麵行動,結果可能導致一場貿易戰爭。
如果,這種貿易的不平衡是發生在其他國家的話,早就會進行貨幣幣值修正了。外國資金大量流入中國,企圖推高人民幣價值,但中國當局幾年來以每月在外匯市場上購買150億到200億美元的方式保持對美元的固定匯率,從而產生了人民幣對所有貨幣的平均低估20到40%。
中國使亞洲貨幣遊離於國際調節機製
伯格斯頓說,中國拒絕讓人民幣升值,也對亞洲其他國家產生嚴重影響。他們中的大部分國家都不得不使自己國家的貨幣保持對人民幣的強勢,從而削弱了本國相對於中國的出口競爭力。國家的政府也幹預匯率,往往采取大量行動來阻止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升值。其結果是,中國的現行的貨幣政策使得大部分亞洲遊離於國際調節機製。而對亞洲貿易約占美國全球貿易額的40%,用來抵消全球逆差的全球貿易盈餘的一半。
美國如果能夠采取行動,大砍預算赤字,以減少自己對外國商品和資本的過度需求,那就會遠比現在還要強大得多。
美國人將分享全球改正或不采取行動,我們很可能通過從而大大降低了美元的後續.但最重要的短期措施推出調整過程是人民幣和亞洲其它主要貨幣升值至少20%,從而減輕美國在全球的虧損$60億$800億美元.如果中國能夠按照我們的要求,把匯率提高25%,那麽亞洲的其他國家至少可以提高到它的一半。甚至有可能也提高25%。到時候,所有從亞洲進口到美國的產品的競爭關係都會發生實質性的變化,這將會提高美國國內所有產業的競爭地位,包括高科技部門。
不管美國是否采取行動,美國都會從全球的貨幣價值調整中獲益。在美元價值降低後,通過高利率和通貨膨脹,因而減少消費來達到目的。然而就短期而言,當務之急是重新進行人民幣和其他主要亞洲貨幣定值的調整,至少升值20%。這個20%意味著美國每年的全球赤字減少600億到800億美元。
當然,沒有那個國家是願意屈服於外來壓力的,然而中國當局已經立即和不動聲色的解決了美國透過世貿組織提出的三個起訴案。美國希望,中國能夠在即將舉行的美中首腦會議後,采取大動作,改變匯率。否則,如果中國不調高匯率,我認為一定會發生貿易戰,我們將會看到一個由全球兩大經濟體發生的巨大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