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胡錦濤對日攤牌新戰略(ZT)

(2006-08-22 18:01:52) 下一個
《亞洲周刊》最新一期毛峰/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接見日中友好團體領袖,清楚顯示改善中日關係的底線,寄望於日本國民及重視中日關係的政黨、政治家,堅決反對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不讓參拜問題成為未來中日關係的政治障礙。 --------------------------- 中國最高領導人胡錦濤藉會見日中友好七團體會長之際,提前向後小泉時代的日方領導人攤牌,全麵展示中國對日新戰略:堅持「以民促官」,掃除政治障礙,促進和平共處,互利雙贏。不管是現任日本首相還是未來日本領導人,如果不放棄參拜靖國神社,中國絕不會恢複兩國首腦會晤與對話。中國決意一硬到底,用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戴秉國的原話稱:「如果日本寄希望於在此問題上拖十年、二十年,中國照樣奉陪。」 亞洲周刊首次作為國際華文媒體隨日本國會記者團同行采訪日本日中友好七團體負責人聯袂訪華,零距離觀察了解到中國在今年日本政局領導人行將更替之際,提前「攤牌」,宣示中國對日關係新戰略的決策內幕。據北京高層消息人士對亞洲周刊說:「監於小泉上任以來不顧中方苦口婆心的勸告,一次又一次執意參拜靖國神社的政治現實和今年九月日本行將選出新領導人,北京經反覆斟酌研討,確定了發展和改善中日政治關係的新思路,即寄希望於日本國民,寄希望於日本民間友好團體,寄希望於重視中日關係的日本政黨和政治家,把中國堅決反對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的『底線』顯示清楚,不要讓它再度成為未來中日關係的政治障礙。」 三月三十一日晚,中國國務委員唐家璿在釣魚台設宴款待日中友好七團體訪華團時,更把中國高層的決策演繹得淋漓盡致:「胡錦濤主席的重要講話,既是對日本國民的直接喊話,更是向後小泉時代日方新領導人的選舉發出預警,提供抉擇,寄希望於未來。」 這次由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長、前首相橋本龍太郎、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高村正彥、日中友好協會會長平山鬱夫、日中協會會長野田毅、日中經濟協會會長千速晃、日中文化交流協會會長井喬、日中友好會館會長林義郎以及理事長等二十六人組成的日本七團體訪華團於三月三十日至四月一日聯袂展開的友好之旅,受到中方高規格的接待,訪華團的車隊被定位國賓車隊,與中日友協等六大團體會談也被安排在人民大會堂。當中方得知原先決定安排接待並由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的時間因橋本龍太郎訪問墨西哥而有衝突時,主動調整接待時間,這在中國國家領導人接見外國民間團體的日程安排中尚屬鮮見。 三月三十一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會見了日中友好七團體的會長。胡錦濤不僅親自與七團體的每一位會長、理事長握手表示歡迎,還將原定長達一小時十五分鍾的會談再延長了二十分鍾。在會見中,胡錦濤聽取了每一位會長的發言後,再就改善與發展中日關係作了講話。 早前,日本媒體均透露「口風」稱胡錦濤不會在會見日中友好七團體負責人時談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不料胡錦濤恰恰藉此機會明確、堅定地向日本「攤牌」:「中日政治關係出現的困難局麵,責任不在中國方麵,也不在日本人民,症結在日本個別領導人堅持參拜供奉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傷害了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受害國人民的感情,損害了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隻要日本領導人明確做出不再參拜供奉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的決斷,我願就改善和發展中日關係,與日本領導人進行會晤和對話。」 胡錦濤同時直率地指出:「中日和則兩利,鬥則俱損」,強調了中國「以史為監」,重視和發展日本民間以及友好團體推動中日關係的重要作用、「以民促官」的新思路。 戰後中日關係逐步正常化與發展,首先是以中日民間接觸的方式,開始慢慢突破層層障礙和美日政治圍堵。從一九五二年六月中國貿促會與日本三團體簽訂第一次民間貿易協議後,在「民間先行,以民促官」的方針下,逐步從貿易發展到「乒乓外交」、「梅蘭芳京劇」,直至一九七二年中日恢複外交後的「官民並舉」。其間中日關係也多有摩擦與問題,如教科書問題、釣魚島乃至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等。但基本上均在中日民間友好力量的呼籲下,沒有使中日關係陷入僵局。 至二零零一年小泉執政成為首相並連續參拜靖國神社,致使中日關係陷入了「政冷經熱」的怪圈。中方也在政治層麵做了許多工作,卻難以奏效。溫故知新,中國方麵決意最大限度地通過擴大與日本民間的交流,推動新的「以民促官」,打破中日政治僵局,走出中日關係發展的怪圈。 中日友好協會會長宋健將中國對日關係的新思路解析為「中日兩國的民間團體,越是在困難的時候,就越應該堅定信念,發揮我們的優良傳統,為維護中日友好的大局,推動兩國各個領域各個層次的交流作出努力」。 中國方麵同時還將新的「以民促官」方略具體落實在四個方麵:一是努力推進政界交流,增進相互了解;二是穩定和發展經貿交流,努力擴大互利雙贏合作局麵;三是加強文化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友愛友誼;四是加強青少年的交流,培養中日友好事業接班人。對此,日本七團體積極回應,表示可以將今年列為中日間大力開展民間各層次友好交流與合作之年。 中國對外友協會長陳昊蘇在接受亞洲周刊專訪時說:「當中日關係出現一些問題時,我們依靠民間團體的合作,依靠人民意誌的表現,總能夠找到一個新的出路,打開一個新的局麵。在分清曆史是非的基礎上,中日雙方都要清醒地形成麵向未來的共識,畢竟中日未來的一百年要比過去的一百年更重要。」 靜觀現實,預警未來,軟硬兼施,「以民促官」,製約進入後小泉時代的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這個由中國國務委員唐家璿具體策劃、北京駐日大使王毅等積極參與形成的中國對日政策新戰略「亮相」後,在日本各界引發強烈反應。日本國際貿促會會長橋本龍太郎、日中議員聯盟會長高村正彥和日中協會會長野田毅分別向亞洲周刊表示,穩定發展中日關係對日中雙方都是非常重要的。胡錦濤直率的談話,亮明了中國在解決靖國神社參拜問題上的底線,「我們將坦誠接受,並視為對日本的一個重要信號,作為日本領導人應該予以積極回應。具有各自傳統的日本民間團體,將繼續為維護兩國先賢開創的友好合作關係做出努力,包括擴大推進民間經濟貿易,建立日本年輕議員定期訪華等」。 超越一切分歧背後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則對胡錦濤的講話表示異議,他對記者稱:「如果參拜就拒絕首腦會晤,我認為這種說法不對。國家之間總會有一些意見分歧,應該做的是超越這一切去發展友好關係。」日本官房長官安倍晉三和外務大臣麻生太郎也批判中國把靖國神社問題作為恢複首腦會談的條件。 安倍晉三認為,中國不應將參拜問題外交化、政治化、經濟化。麻生則表示,作為代表國家的總理大臣,外國越是介入,問題越難辦。日本最新的輿論調查顯示,有近百分之七十八的日本國民認為,目前的日中關係應該加以改善。胡錦濤的講話不僅使靖國參拜問題成為今年九月自民黨總裁即首相選舉的焦點,而且也將成為日本民眾的熱門話題。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