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黃鸝四條腿

大家好,小黃鸝博客開通了。
個人資料
正文

看看毛主席留下的

(2008-09-10 20:38:30) 下一個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裏”------毛澤東將征服整個世界,  這就是“與人鬥,與天鬥,與地鬥,其樂無窮”的真正道理。  

       老毛在1956年8月曾說過“你有那麽多人,你有那麽一塊大地方,資源那麽豐富,又聽說搞了社會主義,據說是有優越性,結果你搞了五六十年還不能超過美國,你像個什麽樣呢?那就要從地球上開除你球籍!”   

      關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末(68年文革結束後),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毛時代)這段時間內,中國經濟是否繁榮富強的問題(一些人比較關心的問題),我想簡單說明一下。

  首先,經濟的繁榮富強是相對的,看怎麽比,如何比。  
   我看,還是和我們的老鄰居印度比,比較合適。因為,這兩國都是農業大國,人口數量相當,麵積也相當。在1949年的工業,農業,科技等方麵的水平這兩國也相當。中國大陸在1949年的現狀要比當時印度的現狀要相差很多;中國大陸當時國內戰爭剛剛結束,滿目瘡痍,百業待興;同時又麵臨著抗美援朝戰爭的到來。但和台灣相比就不合適,因為老蔣將中國大陸的全部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都帶到了台灣,這使台灣的國際進出口貿易具有巨大的先天優勢,中共在這方麵就所剩無及;同時,台灣的人口和1949年的中國大陸人口在數量上相差不是一個數量級別,而是幾個數量級;再加上美國長期對台灣的經濟進行扶助和救援。不然,讓台灣來一個美,蘇集團大製裁,台灣立馬兒就是一個臭水坑,百,八十裏能看見一個人影兒了就不錯了。   
       第二,經濟的繁榮富強是依據本國何種資源進行騰飛的?是科技資源,還是自然資源(礦產資源,土地資源的租讓,買賣等),還是外匯黃金儲備資源等?   
      第三,經濟上的繁榮富強的獲取方式是什麽? 是采取自給自足方式,還是自由貿易方式,還是采取戰爭掠奪方式,還是通過借貸,及無償援助方式等。   
      總之,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的繁榮富強是一個綜合性問題。主要是看你從哪個角度進行比較。國家經濟的繁榮富強具有短期特征和長期特征。它可能近期很繁榮,而過不了幾年這個國家就很有可能滅亡了。如中國的宋朝便是這樣。滅亡的原因多種多樣。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中國在經濟上的主流經典口號就是:“發展經濟,保障供給”;“抓革命,促生產”;“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備戰,備荒為人民”;還有就是“艱苦奮鬥”等。當時的中國正處在美,蘇兩大集團對中國實行全麵封鎖的年代,其中包括經濟封鎖,但沒有國際紅十字會的緊急救援。這就是當時的國際背景。(注:當年薩答姆時代的伊拉克所受到的封鎖要比當時的中國所受到的封鎖要寬鬆許多,至少有國際紅十字會的緊急援助。)
        顯然,當時老毛的主張就是首先要保證國民的基本生存,同時要儲備大量的糧食,和物資以備戰爭的需要。當時的戰備糧的儲備可維持當時國民二到三年的需要。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中共已完全自主解決了國民的最基本的吃,穿,用,及醫療保健,和住房的需要。但一些所謂的奢侈消費品和肉類食品還是缺乏的。如:各種肉蛋產品,手表,自行車,汽車,照相機,空調,彩電,冰箱,電腦,電話,服裝的種類,以及住宅條件上的改善等等。  
       在這裏,我要強調一點,就是當時中國的自主科技水平還是很高的,尤其表現在國防科技上,如兩彈一星等等。(注:國家的科技水平首先反映在科技上,其次才反映在民用上。通常,民用科技水平要遲後國防科技水平10年左右,或更長。)中國農業實現的自給自足是非常了不起的,其它大多數國家,尤其是印度每年都是需要大量的糧食進口的。中國的農業基礎設施,尤其是水利的防洪灌溉設施(水庫,水渠)堪稱世界級。印度至今都是無法相比的。這全是在老毛的精神作用下,靠廣大窮苦的勞動人民創造出來,其中大多數設施在近30年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家在這30年裏,在這方麵項目資金的投入非常少,可以說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大家都知道“基建”項目,“科研”項目,包括工業項目和農業項目都是“長線”項目,投入資金大,回報周期長,國家一般不願意投入,就是現在各級官僚通常所說的“沒有政績,是替別人搭線鋪橋的苦差事”。八十年代後,國家新開的項目都是“短,平,快”的項目,即來錢快的項目。如允許外國人介入的土地租讓買賣,房產開發,礦產資源開發等等。總之,最不願意進行“基建”項目,“科研”項目的開發。   
        關於“基建”項目有關工業項目方麵,是有目共睹的。如:各種鋼鐵廠,機械廠,造船廠,飛機製造廠,汽車製造廠,醫院,學校等等很多。總之,強大的工業基礎,為七十年代初期,及八十年代後,引進的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提供了強大的物質保證,和技術人材保證。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印度在這方麵,基本上就是一片空白,連汽車都無法自己獨立生產,更別提兩彈一星了。現在的印度可不是這樣了,遠程導彈,核武器一樣不少,全有。更有意思的是,還能生產汽車,並將生產汽車的成套技術賣給中國,即將其汽車賣給中國。很顯然,印度近30年來在工業上的自主發展速度已遠遠超過中國,其工業技術在某些方麵早已超過中國。中國目前表麵經濟繁榮的危機是顯而易見的。中國現在還是在靠吃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技術老本進行獲利活動。中國目前自主科研水平發展緩慢,這是不爭的事實,原因是多方麵的。
         向外國人租讓,買賣土地賺取外匯及搗騰進口石油賺取國民的人民幣固然來錢快,但這都是短期行為,也就是“政績”行為,把這種行為當成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行為是極其危險的。不發展自主科技資源(目前,連具有自主技術產權,同時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汽車都弄不出來,科技創新能力極差。把心思全放在快速升官兒發財上了,真是夠可悲的。)
  注:美國經濟的繁榮富強最主要還是靠科技資源,不是靠把美國的國土賣給其他國家賺取外匯,或搗騰進口石油吃差價以賺取國民的美元。當然,其還有用戰爭掠奪的方式獲取他國資源財產。
  在這裏我要說明一下: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老毛終於突破了美,蘇兩大集團對我國的經濟封鎖,使美國集團對我國的經濟封鎖出現了鬆動。中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迅速從日本,及西歐買進了大量的先進的機器工業設備,和彩電,錄像機,冰箱,各種汽車等產品,其中還有相當數量的外國科技情報,並迅速進行仿製,碩果類類。中國技術人員為此無私奉獻,加班加點對這些產品進行解析及技術消化和技術革新,真是很佩服他們。中國在上世紀七十年中期就可以生產自己的彩電了。這些技術人員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主要科技資源,為當時的技術引進立下汗馬功勞。
  由此可以看出,任何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經濟繁榮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各種經濟資源和技術資源完全割裂開來的做法,完全是某些人具有政治目的的,別有用心的小兒科的把戲而已。
  注意,經濟繁榮並不代表本國科技實力,和整體國力的強大。有些中東國家,如沙特,科威特經濟很繁榮,隻要肯花錢,要啥有啥,但就是毫無任何自主科研能力,和自主國防能力。
  (注:外國科技情報的購買從1949年以來就沒間斷過,都是用國內有限的外匯從國外通過香港轉運到國內的。在我國大的科研單位,都設有情報室,或情報所,從事外國科技情報的分析研究工作。說老毛閉關鎖國,純屬無稽之談。)
  老毛在當時的那種遭受封鎖和隨時麵臨戰爭危險的狀態下,仍能鼓舞全國人民高漲的勞動熱情,實現“抓革命,促生產”,保證國內人民的基本生活,同時大力發展科技資源這個國力之本,並卓有成效,這是不爭的事實。老毛並要求當時國內的人民要艱苦奮鬥,隨時等待勝利的到來,即等待蘇聯亡國的到來。但年紀不饒人,老毛沒有看到前蘇聯的亡國巨變。
  老毛認為:隻要人們具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觀念,及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做什麽事情都是戰無不勝的。老毛最擔心官僚,和年輕的下一代貪圖享受,走上腐化墮落的道路。在具有強大的國力和人民具有普遍的防腐能力的前提下,中國經濟的繁榮在老毛的眼裏那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進行的高產雜交水稻的研製,及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高產雜交水稻在全國廣泛的推廣應用,使國民吃飯問題不再是配?製了。糧食問題解決了,當然飼料問題也就解決了,這就意味著肉蛋短缺的問題也隨之得到解決。當然,這與美國從1979年以後每年向中國進口至少四百萬噸糧食也有一定的關係。)   到印度考察回國後,海正製藥董事長白驊感歎,中國醫藥企業平均落後印度10~15年,印度藥企已經成為我國企業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
  官僚資本家的代言人耍小聰明,隻能欺騙中國廣大的勞苦大眾於一時,而不能一世!!!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繁榮都是在老毛建立的強大的工業基礎,農業基礎,國防科技基礎上實現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如果讓鄧小平去印度搞搞試試,非把印度國土的一半賣了不可,去換美元;實在不行,就象澳門一樣,在印度大設賭場,妓院發展經濟,嗬嗬……
   注:香港是美,蘇兩國集團對中國進行全麵封鎖時,老毛特意留下的一條通往世界進行貿易,技術交流的唯一渠道。由此,老毛特意在廣東建水庫,為香港提供飲用水。在美,蘇兩國集團對中國進行全麵封鎖漫長的時間中,香港是中國大陸進行進出口貿易(尤其是針對資本主義國家)的中轉站,獲益匪淺。如:香港一些大型的船舶運輸公司,及大資本家應運而生。
   台灣的經濟發展就更不用說了!那全是蔣介石在1949年逃離大陸時,將中國大陸全部黃金儲備,外匯儲備,及文物珠寶等資源帶到台灣的結果。
   如果老毛活著的話,老毛不會放棄前蘇聯發生亡國巨變這一曆史良機的。如果這樣的話,世界的曆史和格局將因老毛而徹底改變。世界上三國集團之爭,將會變為中,美兩國集團之爭。大,小布什,再加上克林頓捆在一起,怎是老毛的對手???
   美國記者海倫?斯諾寫道:“毛從來不是教條主義者。他是靈活的,願意變革和學習,而最重要的,是忍耐——一直到那個轉折點上。他等待著那個最低點,然後在車輪向上轉動時采取行動,不太早,也不太晚。他跟著曆史來引導曆史。”
     從毛的“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和上世紀七十年代天*安*門廣場上上“全世界各民族大團結萬歲!”巨型標語,及“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口號來看,中國的國力已經具有和美國集團,蘇聯集團進行共同角逐世界的實力了(中國核打擊力量的完備,和全體國民基本生存條件及戰備物資條件的充分保障;1974年還在加強戰備工事工程,城市防空體係的深度普遍已加深到距地麵九米以下。唐山地震災害的生產自救已證明了中國在當時已經具備了相當水準的,“備戰,備荒”的精神和物質能力。)。
     老毛的對外戰略是:“遠交近攻”,靠自己的核威懾,及堅固可靠的物質防備體係,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很明顯,當時中國的頭號死敵就是蘇聯。美國集團是中國集團的拉攏對象。那時的世界形式是蘇,美,中三足鼎立。按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毛把中國劃分到第三世界中,而把美,蘇劃分到第一世界裏。由次完成分化瓦解美,蘇集團,拉攏美國,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的國家加入中國集團,或與中國友好,徹底孤立蘇聯。為什麽中國的頭號死敵就是蘇聯呢?原因很多,其它次要原因(如:意識形態分歧,和背信棄義毀約等)就不說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蘇聯共產黨在國內不得人心,蘇聯已成為官僚階級存在的國家了,官僚腐化變質嚴重,蘇聯必亡,這隻是時機問題。在中國,俗話說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中國好幾千年的曆史總結和經驗教訓,就是這個道理(其它國家大都沒有這麽長的曆史,教訓也不夠多呀)。最簡單的就從明朝的滅亡,和清朝的建立便可知其一,二。明朝末期,最高統治者智能低下,各級官僚極其腐敗,可以說是無法形容,老百姓怨聲載道,強盜土匪經常作案。此時,正好趕上河南地域大災,又加上滿族勢力對明朝的個各種資源早已心懷叵測。因此,內外夾擊,明朝必亡,時間隻是早晚的事情。羅貫中說:“時勢造英雄”就是這個道理(針對東漢三國時期說的),羅貫中可沒趕上明朝的亡國巨變。這全是在明朝滅亡之前說的。很有道理!
    總之,“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毛對此太熟了。把蘇聯定為中國頭號的,而且是可以戰勝的敵人,是不為過的。
  老毛熟讀中國的各種古書,深知其內在的精華和糟泊。有這麽一段詩:“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
  注:“文采”可不是寫篇文章,作首詩。是指:“文攻武衛”,具體就是指:“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道理。其它的那幾個老皇帝,不是有勇無謀,就是缺這個,少哪個。如:不知道“不戰而屈人之兵”,“遠交近攻”等等許多許多。
  老毛說過:“與人鬥,與天鬥,與地鬥,其樂無窮”,還說過:“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裏”。這不為過。戰勝蘇聯,征服世界,我想絕對是老毛的,其中之一的,一個奮鬥目標。收服蘇聯解體後的各個小僂僂們,將蘇聯的先進的國防科技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可以想象,真是不得了。   在國際輿論上,靈活地運用“提高警惕,保衛祖國”,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戰術口號。在1968年左右,對中蘇邊境有爭議的珍寶島地域實現了完全有效的軍事控製;1962年,對印度實施打擊,將人民解放軍開到其首都新德裏附近。實際上,完成了對印度的羞辱。如果老毛真的“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何必將印度打得這樣慘?何必要“百萬雄師過大江”,劃江而治好了。
  老毛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拉攏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可通過老毛和美國總統,日本首相田中,大平正芳,德國總理施密特,和法國總統密特郎,及英國工黨領袖,首相希思,他們之間的關係,和其對老毛的評價便可知其一,二。
  “(我們)是在他的書房裏會見的。那是一間陳設簡樸的房間,周圍擺滿了書和他伏案批閱的文件。我之所以提到他個人的生活方式,是因為,毫無疑問,億萬中國人感到,他同他們過著同樣的日常生活。”(英國前首相希思)   德國總理施密特的唁電說:"毛澤東主席是世界曆史發展的創造者之一"。
  基督教民主聯盟領導人、後任總理科爾說:"毛是一位曆史性人物,而且對本世紀意識形態領域有相當大的影響", 法國總統德斯坦說:“由於毛澤東的逝世,人類思想的一座燈塔熄滅了”。
  靠吃老毛留下的強大的國防科技力量,及強大的工業基礎和農業基礎(注:是靠很多人無私奉獻而創造的!),硬撐了若幹年,現在改玩兒房地產和進口石油賺取國內老百姓的錢財,以此拉動國內不景氣的經濟。看看美國,日本等經濟發達國家是靠這種途徑發展強大的嗎?多愚蠢呀,不思進取,還有什麽前途可言!!!
  照這樣下去,被日本,印度給滅了隻不過是早晚的事! 還用美國人親自動手,真是搞笑。
  發展科技的前提條件就是要調動廣大群眾持續高漲的積極性和熱情,充分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和群眾的集體智慧,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取得最大地成功。這需要一種巨大的精神動力去做支持,而毛澤東恰恰是這種偉大精神動力的源泉,曆史早已證明了這一點(國防科技的兩彈一星,衛星的地麵回收;民用科技的人工合成牛胰島素,萬噸巨輪,計算機係統的獨立研製,雜交高產水稻的研製,計算機電子激光照排係統的研製等等,這些技術都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我過得到了成熟而廣泛的應用。其中雜交高產水稻技術,和計算機電子激光照排係統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使某些公司和個人得到了豐厚的金錢回報。這些技術實際上都是來自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很多人的集體努力的智慧的結晶,不是單純依靠某個人得以獨立完成的。)。
   我們要超過別人,就要拿出別人沒有的技術絕招兒或管理絕招兒來,否則,您就跟在別人屁股後麵慢慢地學,好好的爬吧。“我們不能走世界各國技術發展的老路,跟在別人後麵一步一步地爬行。我們必須打破常規,盡量采用先進技術(包括創新的管理製度和方法),在一個不太長的曆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的強國。”
   鞍鋼憲法的核心內容就是“幹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製度;管理者和工人在生產實踐和技術革命中相結合。”對毛澤東這一批示的鞍鋼憲法,後來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個叫羅伯特。托馬斯的管理學教授評價說:毛的主義是“全麵質量管理”和“團隊合作”理論的精髓。而到了七十年代,日本的豐田管理方式,日本的全麵的質量管理和團隊精神實際上就是毛澤東所倡導充分發揮勞動者個人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的的鞍鋼憲法精神。
    毛主席在光輝的鞍鋼憲法中提出了大搞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的號召。毛主席還指示要迎頭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60年代初,毛澤東在鞍鋼一份關於技術革新技術革命的報告中指示宣稱:“鞍鋼憲法在遠東,在中國出現了”。
  周恩來在1975 年的《四屆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嚴重強調要實現四個現代化,企業必須執行“鞍鋼憲法”,企業必須按照“鞍鋼憲法”的原則對其進行“改製”。這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前提保證,也是社會主義優於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具體體現。可正當我們剛剛抬起實現四個現代化的腳步時,隨著毛澤東的逝世,“鞍鋼憲法”便從人們的視野中徹底消失了。一個誤解國有企業沒有生產效率的時代也就從此開始了……
  純靠金錢利益去驅動,不靈。中國的四大發明也不是靠金錢,權利的誘惑完成的,靠的是勞動人民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的超級智慧。
  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澤東親自組織了一個讀書小組,認真研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基於對當時國防形勢的判斷分析,毛澤東在讀書時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原來要求是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科學文化現代化,現在還要加上國防現代化。這樣,毛澤東第一次比較完整地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概念。
  1975.1.13-17 第四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周恩來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他遵照毛澤東主席的指示,向全國人民指出:在本世紀內,全麵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
  老毛是一個偉大的戰略家。獨立自主,自給自足是實現強國的基礎和首要條件。否則,必將成為其它世界強國的附屬國,必將向其它世界強國卑躬屈膝,表現出滿臉的奴才相,同時,本國的基本生存也必將受治於它國。
  1975年的中國,已經具有相當於世界水準的科技水平,並具有保證國民的基本生存的物質能力,國防戰備能力。強大的工業基礎體係,和農業基礎體係都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和鞏固。同時,廣大國民具有了一定的覺悟和正義感,文化水平也得到廣泛提升。
  獨立自主,自給自足雖是實現強國的基礎和必要條件,但不是實現經濟繁榮的充分條件。國家經濟的繁榮還要通過世界貿易,它國貸款,或戰爭掠奪財富等方式以加快其實現的進度。而1975年的中國早已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實現了直接,或間接的商業貿易往來,已經具有了五,六年的國際貿易經驗。“四個現代化”的目標就是在這個基礎,和條件環境下提出來的。“四個現代化”的目標要求國民繼續艱苦奮鬥(勒緊褲腰帶),發揚高漲的勞動積極性,和大公無私的集體主義精神,發揮集體的智慧,上下一心,再苦拚25年,去創造奇跡。“四個現代化”通俗的解釋,就是在2000年左右,使我國具有和此時的美國至少一樣的國力水準。經濟繁榮程度的能力基礎要和此時的美國相當。可以想象,2000年以後,我國將加強國際貿易和對外援助,在國內將重點發展輕工產業和住房產業,能源產業,信息產業,汽車產業,人民的生活水平會得到閃擊式的驚人改變;同時,在國際上,大量國家將團結在中國周圍,蘇聯已經不複存在,由此形成了以中國為核心的主流集團,即中國集團。美國集團隻是由少數三,五個國家組成的小集團。
  實踐證明,毛時代的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7.9%,79年,瑞士洛桑局的統計數字。我國當時的科技競爭力第13 (2005年,我國卻降到第31了)。原子彈、氫彈、衛星、雜交稻、石油發現等都是那時搞出來的,正如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所說:“中國以世界上六個最大工業國之一的姿態出現了……”。
  在強敵壓境,曾5次遭核打擊威脅,及國內地富反壞右的封鎖和破壞的險惡環境下,毛澤東從1952年一無所有,到逝世時僅24年:國庫裏卻留下了500多億公斤糧(夠8億人吃1年), 500多萬噸棉,200多億美元,20多噸黃金等, 支援國外200多億美元, 這些相當於現在幾萬億,無內外債。識字率從20%上升到70%,在校學生增長8.4倍,讀大學不要錢, 還另補生活等費, 讀高中3元,讀小學看病、用水電、住房等基本上就是不要錢。
  毛澤東時代的經濟——1953-1981中國經濟增長全球第一。
  1953-1981中國經濟增長全世界第一,1979-1981的經濟發展速度低於文革時期,1979-1981中國經濟在好幾個方麵還出現負增長,給整個發展速度拉了後腿,在技術方麵出現倒退。
    如果中國在後來的二十年中能夠保持1966-1978的發展速度,“四個現代化”的確可以實現,小康不在話下。從官方資料??中國統計年鑒1981年還可看出社會主義的經濟增長比資本主義快,中國強於日本,蘇聯強於西德。
    毛說過:“自信人生二百年,當水擊三千裏”。對他來講,最大的局限是人生的短暫,他通過半生拚搏才從國民黨手裏接到當時中國這一爛攤子,所以剩下的時間隻能幹有限的事了.不過他26年(1950---1976)在當時的條件下,領導中國所取得的成果是古今中外任何人也無法超越的.如果有人說十年文革耽誤了發展並且倒退很多,那就說他才用十六年就把中國建設成那樣,隻能更證明他了不起了。
    如果他能再活50年天地必將翻過來!隻可惜,隨著老毛1976年去逝,後來者目光短淺,中止了中國的富強進程,改為以實現短期效益為目標,以發展官僚利益為硬道理的基本國策,至使近30年中國在科技,及基本國力上與美國相差越來越遠,更別提趕上了(白白浪費了30年的大好時光,曆史將徹底證明誰是亡國的罪人。)。我國的公民如今早已毫無鬥誌,更不團結,各忙各的,為其生存而到處奔波。由此,老毛的後來者早以不再提“四個現代化”了,改提“小康”社會了。別忘了,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是中國的主體,農民的生存問題都解決不了,還談什麽“小康”?更何況中國城市中還存在有大量的失業人員。
    這可稱之為:為了全世界被壓迫的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廣大勞動者,瓜分世界資源,讓美國集團向中國集團俯首稱臣,不戰而屈人之兵。
   中國集團賣的東西便宜,質量又好,技術又領先;美國集團的東西沒人要,過不了兩年集團就散架了。 美國集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全是利益驅動,毫無精神凝聚力,技術不先進,東西賣不出去,資源又不豐富,又不能自給自足。總之,美國集團做經濟貿易不行,打仗更不靈。 美國集團就自然向毛澤東繳械投降了,老毛從而完成統一世界的大業。情況就是如此,嗬嗬......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經典口號:“胸懷祖國,放眼世界”也隱含地表明中國是世界的主人;老毛征服世界,靠的是實力和老毛的能力;換了其他人,嗬嗬......
  下麵一段話,深刻揭示了老毛的良苦用心(注意“覺悟”這一詞匯的運用!): “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麵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文革”時,流傳了這麽一句話:讓當官兒的要“夾著尾巴學著做人”,別整天牛BI轟轟;別抖富,到處顯擺;別動不動就給老百姓小鞋穿,折磨老百姓。
  附部分回貼:  看看當今我國的汽車產業,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就開始合資引進(標誌505和桑塔那係列),在廣州,上海建立外國汽車裝配廠(鉗子,改錐,扳子),到現在都20年過去了,連個象樣兒的V6,V8汽車發動機都模仿不出來,到是從政府官車和國人的身上賺到不少錢,嗬嗬。現在的奧迪A6再好也是為人家打工,也就是賺個組裝費,養肥一群貪官。毛時代,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裏,在美,蘇等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國實行全麵經濟封鎖和禁運的條件下,米格23都仿造出來了,大型國產客機運10也快研製出來了(上世紀80年代初,鄧砍掉了該項目,很遺憾,純屬鼠目寸光之舉),多點電噴V6,和V8汽車發動機,及Windows操作係統的模仿如果放在毛時代,純屬小菜一碟兒。記得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在電視上看到一位清華大學計算機係著名教授說:中國知識分子要是具有當年研製兩彈一星的團結奮進,不記個人得失,艱苦奮鬥的高漲的工作熱情,Windows操作係統用不了三年就搞出來了。那時的中國人,上上下下都心裏憋著一股氣,爭著要為填補國際,國內科技空白無私奉獻自己的一分份力量,他們在技術上從不藏著掖著,大家不分晝夜,獻技獻策,為實現中國的強國之夢。那時候我國的科技是群眾科技,非常普及,就象現在巴西國內的足球運動的開展一樣,但凡是個企業,都積極鼓勵大家搞技術革新,更別提科研單位了。現在的科技是精英科技,腐敗科技,騙子科技,項目負責人為騙點兒課題經費,和撈取一官半職對有較強技術能力的下屬普遍進行無情地打擊,排擠和壓製,而對其上級是滿嘴阿諛奉承,外加金錢引誘。很難想象,這種腐敗科技會產生出什麽巨大的科技創新來?!
  日本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就可以獨立製造飛機,航空母艦,潛水艇等,而且其鋼產量也是在當時位居世界頂級的水平,日本的工業科技水準和工業基礎在當時是世界級的。
  現在的中國與日本的差距要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與日本的差距拉到了非常之巨大的距離,簡直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以至中國幾乎喪失了對自主科技發展的進取心,喪失了民族的團結力。很多中國的高級官員都毫不掩飾的指出:中國是為發達國家打工的體力加工廠。嗬嗬,這樣的國家能讓別的國家看得起嗎?還不好好警醒,有什麽資本可牛BI的?牛BI的資本不就是用土地換美元,以形成官僚資本經濟的繁榮嗎?隻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隻考慮官僚及官僚資本家的利益,不考慮老百姓死活的一個民族。
  上世紀八十年代賣給日本的計算機激光照排係統就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研究出來的科技產品,該產品的科技水準在當時是非常了不起的,尤其是該產品的軟件部分,屬世界領先水平!
  再想想現在的中國與日本的差距有多大,現在的中國有啥具有世界水準的東西? 現在的中國無非產生了幾個具有世界水準的資本家而已,把國家的土地變相私有化,再賣給外國人換美元花,傻子都明白,這個方麵慈僖是老祖宗。
  毛澤東關於“第三世界”的理論,其實是團結多數孤立製約強權的謀略,可惜現在沒有這樣的世界級偉人以中國為世界核心來操控世局了,以至於中國本身反受製於無賴,真是兵熊一個,將熊一窩啊,悲哀...
  近一千年來,一窩一窩的中國文人曆經十年寒窗苦讀,沒研究出什麽科技成果來,到快速發了財,掙了錢。一跟外族交戰,敗多勝少,要敗就敗得狠慘,還讓外族人追到家裏打,打得到處躲。
  生產力達到極高地發展水準,和極其豐富的物質財富的存在就是共產主義嗎?到時候,精英們會把極大豐富的物質,女人,和官位統統屯積起來,哈哈...
  或扔進太空,大海,讓統治者永遠是統治者,賤民永遠是賤民。精英們是這些資源的真正控製者。   統治者何時能低下自己高貴的“頭顱”和“身軀”而以平民身份自居呢?
  根據野獸的叢林物種進化論,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人種是必然存在的,土豆兒燒牛肉恐怕更是奢談了。
  將近30年前,一架已經試飛接近成功的運十大型飛機(略大於波音707、也略先進於707),被洋奴哲學指導下的領導人以技術落後的名義勒令下馬,轉而和美國麥道公司“合作”為人家“先進的麥道80飛機”加工飛機尾巴,結果在幾年後麥道被波音收購後以麥道技術落後而停止了生產!落了一個“竹籃打水——一場空”、“賠了夫人又折兵”!而比我們還晚起步的空中客車公司以生產和運十技術水平相當的飛機起家,今天已經可以和波音平起平坐了,而我們連運十那樣水平的飛機都早不出來,是不是感到可悲?
  運10項目上馬時,中國在航空工業技術上與國際先進水平有15年的差距,今天再上大飛機,則有50多年的差距——這就是中斷技術學習和能力發展過程的代價。
  能力萎縮的代價特別體現在運10的發動機上。在運10研製過程中,為了配套,上海一家工廠在模仿美國普惠JT3D型渦輪風扇發動機基礎上,最終製造成功用在運10上的發動機。在運10試飛期間,為安全起見,由運10裝載波音707使用的普惠發動機,而把仿製的發動機裝在波音707上試飛,效果很好。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位70多歲的航空發動機專家最近在回答中國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生產出大飛機的發動機時說,不用50年,但需要30年。說罷他話鋒一轉說:"當年上海居然把普惠發動機造出來了,真是太不容易了。"據他說,當年上海造出來的鈦合金帶尖的渦扇葉片,30年後的今天,整個中國航空工業都無法做到,而上海造發動機的技術能力已經徹底消失,廠房和設備早已拆除,人員流散。運10的下馬標誌著中國大型客機開發平台的喪失,而事實也證明中國民用航空工業的技術能力由此而陷入萎縮狀態。單純從產品的優缺點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隻能是推脫責任的做法。拋棄運10是自毀長城的行為,是一個永遠不能忘卻的曆史教訓。但是為什麽要這樣自毀長城?
  直到一九九三年,台灣成功大學航空研究所、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及其航空中心的教授、專家,三批到上海,看了“運十”飛機及錄像後表示:在七十年代國內自行研製大型噴氣客機的成功,表明了中國在民機研製方麵的巨大潛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改進,有可能成為中國的“A-300”係列,這是順理成章的事。一九九三年三月三十一日,台灣工研院院長看了“運十”後說:“我們為中國這一航空工業的重大成就感到自豪。”韓國代表說:你們有了這樣的飛機,還怕什麽波音、麥道!他們都對中止“運十”研製深表惋惜。
  有誰知道當初為了'運十’上海的工程師們把波音707的發動機仿製了出來,而且還很成功!這在當時的意義可不亞於原子彈爆炸成功啊。
  誰上馬第一個新項目立即就是世界一流水平?落後可以改進,可以不斷發展。
  上世紀70年代初,在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關心過問下,上海研製大型民用飛機提上議事日程。1970年8月,國家正式向上海下達試製生產運10飛機及為之配套的渦扇8發動機的任務(代號708工程),從而使上海航空工業走上了以研製生產大型民用飛機為重點的發展道路。運10飛機是國內首架自行設計、自行製造的大型噴氣旅客機,也是一項高技術和涉及多行業、多學科的係統工程。研製開始,就得到上海市、空軍、航空工業係統和各有關方麵的大力協同和積極支持。1970年9月起,在空軍黨委的統一部署下,空軍、第三機械工業部(以下簡稱三機部)、中國航空研究院(以下簡稱航空研究院)係統的600多名航空工程技術人員,懷著發展中國航空事業,早日造出大型客機為國爭光的強烈願望,分批從西北、東北、西南等航空工業基地匯集東海之濱,與上海的工程技術人員、工人一起,開始了這場前所未有的重點工程會戰。為適應研製任務的需要,中央又決定將原屬空軍、三機部的飛機修理廠、航空電器廠、航空機械廠下放地方,分別承擔飛機製造總裝、起落架研製和發動機葉片研製任務。上海市也為此建立了大型客機設計院、航空發動機廠、航空設備廠、航空標準件廠等科研生產單位。與此同時,還在上海機電、儀表、造船、冶金、化工、建材、輕工、紡織、郵電等係統及高等院校、科研單位中,建立262個協作單位,有的增設航空專業車間,有的定點生產配套產品。此外,中央各工業部和中國科學院(以下簡稱中科院)係統,也有70多個單位承擔協作配套項目。各單位都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為了運10飛機及發動機的研製成功,不怕困難,不計報酬,奮力攻關,譜寫了一曲社會主義大協作的凱歌。
  運10飛機可載客124~178人,最大起飛重量110噸,具有全天候和盲目著陸能力,研製中采用的新材料、新標準、新成品達300餘項。要將這樣一架技術複雜,安全性、舒適性要求極高的大飛機研製出來並安全送上藍天,對於從未研製過大飛機的上海航空工業來說,其困難程度不言而喻。
  從1973年起,隻花2年多時間就完成全部14.3萬標準圖幅圖紙的設計。接著,又於1976年7月完成第一架飛機的製造,並於1978年11月全機靜力破壞試驗一次成功。1980年9月26日,第二架飛機在上海首次試飛成功。之後,繼續進行研製試飛和轉場試飛。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和空軍批準,運10飛機於1981年12月8日首次轉場試飛至北京。第二天,香港《大公報》、《文匯報》均以頭版套紅報道了這一消息。美國各大報紙也紛紛轉載,認為“這是中國航空技術的重大發展”。1983年4月起,運10飛機又先後飛抵哈爾濱、烏魯木齊、廣州、昆明等地,並7次貨運西藏拉薩,開創了國產民用飛機飛越世界屋脊的先例。至1985年2月轉場試飛鄭州止,共試飛121個起落、164小時,表明運10飛機性能良好,符合設計要求。運10飛機的試飛成功,為中國航空工業填補了一項空白。
  在此期間,渦扇8發動機的研製也取得重大進展。1975年6月,首台發動機進入調整試車。至1982年,共製造3輪12台發動機。其中8台裝配試車,分別通過1000小時長期試車、150小時適航試車、專題試車和工廠驗證性試飛,累計地麵台架試車2200小時,空中試飛21小時46分。表明發動機工作穩定,性能良好,達到了設計要求,已基本具備設計定型和小批量生產的條件。為配合發動機的研製,還建設一座配有微機監控係統的發動機露天標準試車台,先後標定3種型號發動機,填補了國內航空發動機海平麵性能標定的空白。
  運10飛機工程從1970年中央下達任務到1985年2月飛機停飛,前後曆時15年。國家總投資5億多元,飛機和發動機的研製均取得重大成果,並形成一支1.1萬餘人的飛機和發動機研製隊伍,建成具有先進裝備的飛機、發動機工廠和研究所,從而為以後國內幹線飛機的研製奠定了技術和物質基礎。但是,運10飛機試飛上天以後,由於經費困難,使研製工作難以繼續進行。對此,飛機研製單位曾多次向上級有關部門呼籲,請求幫助解決。上海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上海市府)和三機部根據中央有關領導的批示,曾專門邀請專家進行論證,並根據專家關於運10飛機應走完研製全過程的意見,提出繼續研製運10飛機的幾種方案,但上報後未能獲得批複。因缺乏經費支持,從1982年起,運10飛機及發動機的研製基本停頓。當1986年國家將研製國內幹線飛機重新提上議事日程時,由於運10飛機停止研製多年,已不可能恢複。對於這樣一個耗資大、持續時間長、涉及麵廣,研製試飛成功又被停止研製的重大項目,其曆史經驗是值得深思和借鑒的。
  大飛機工業技術龐雜,它是一個國家工業成就上的王冠,任何一個擁有此類技術的國家都不會輕易地轉讓,何況我們還是美國技術封鎖和戰略圍堵的對象呢!
  在穀牧同誌召開的落實“運十”進藏試飛的會議上,中國民航局的主要領導同誌說:“運十”一上天,真叫人頭疼。
  鑒於內部分歧比較大、有人抱著不讚成的態度,一九八一年五月,三機部、上海市根據薄一波副總理的要求,邀請了包括樊緒箕(老航空專家,原南京航空學院院長,時任中國交通大學校長)、吳仲華(發動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部委員)、王俊奎等航空專家,以及經濟方麵、冶金化工方麵的專家五十五位同誌,對“運十”飛機進行實地考察後舉行了評審會議。結論是,建議工程不能停、成果不能丟、隊伍不能散。1995年,在《財富》雜誌上,麥道說出了心裏話:'因為上海搞過'運十’,我們才和上海合作,如果不打倒'運十’,美國飛機就不好打進中國。’”,是什麽意思?
  1981年12月12日:美國道格拉斯公司前總裁布裏遜達因評論運十說:   “這是一個飛躍進步,它表明中國飛機製造技術已具有相當水平。”
  1983年11月17日:《世界經濟導報》外刊評論: “運十飛機研製成功,使中國民航工業同世界先進水平差距縮短了十五年。”
     中國是如何幫助日本高速發展科技的?
  安東尼奧·陳,是前任美國國家智囊高級亞洲分析家,地地道道的“大陸出口貨”。其著作有:“2000年應該如何對抗北京的分析報告”,和“2004關於大陸攻台計劃部分可行性預測分析”。現在旅居歐洲。他說:“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前,在很多高新科技領域,取得了極大的進展。60-70年代之際,雖然是他們紅色風暴時期。但是,就是在這個時期,很多如今的項目都是那是秘密研發雛形的。譬如他的“外空2次核裂變技術(初級氫彈)”“大型電子管,晶體管計算機轉化技術”等等。但是,當時這些科研機構都是憑其本身那種所謂“革命主義”精神在自我奮鬥。但是,目前中國社會對60-70年的評價就是:一無是處。不提及這些很難令人聯想到,進入80年代改革時代,中國可以一下子湧現那麽多高新科技成果。80年-84年。此時先看看日本。日本國此時剛剛進入快速科技化時期。就是現在所說的“高科技時代”。日本征服由於其戰略思想在麵對高額外匯儲備下,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不惜將大批資金注入到擺明是圈套的“90發展對抗計劃”。至使其國內常規科技以及高技術科技受到嚴重打擊。而此時美蘇在冷戰。美國處在高度對外技術壟斷時期。漫說是日本,就是歐洲也很難拿到美國最新科技。此時美國IBM為了商業利益,停止了通用大型機研製開發。轉入“家庭計算機計劃”就是現在pc機。而中國,日本依舊在走計算機大型化道路。但是這裏要說明的事,中國當時矽半導體科技研發,矽晶元的製造,都是與美國幾乎同步的。他不選擇走計算機家庭化,是完全根據他自身國情考慮。當時即便在美國一台最新的8008或者8086係統售價也在2000美金。是及其昂貴的。對於當時中國社會所謂“萬元戶”時期,這是很難接受。因此,中國果斷選擇了大型機計劃即863工程的1代長城(曙光最早前身)。而日本,此時無論技術,市場。都可以基本與美國同步。但是,一貫自大的日本人,感覺自己在大型機方麵完全可以,崛起於亞洲。因此,不切實際的,盲目開始大型機算計研製。但是,在設計研發中,諸多技術難題至使日本感到難以前行。而美國為了達到早期的技術壟斷,因此以科技交流形式,誤導日本大型機發展。阻礙其象XL大型集成電路發展。使日本陷入歧途。而80-83年。中國自己已經完成長城1代大型機,以及曙光1號巨型機的製造與研發。當時的,中國人因此剛剛改革開放,非常想得到自己與國際高科技技術的行業內標準相差的距離。生怕自己在進入“閉門造車”時代。1982年長城2號大型計算機及其重要的技術資料,被那時天真的中國帶到了“紐約國際科技博覽會”“東京新技術交流會”。中國人那時第一次“出家們”根本不懂得什麽是技術壁壘,並且采取中國人一貫的“自卑弱點”。低著頭走進所謂國際科技殿堂。在東京,日本專家發現中國計算機技術遙遙領先他們時候,十分醜陋的以所獲的美國諸多學術資料,來對中國人進行科技欺詐。所謂“你們的長城早已是十分落後的產品了。”但是在美國,美國軍方對中國大型機算機技術高超,給予了十分高度的關注。在2者幾乎同時代將進入億次計算時代,美國軍方感到很大壓力。但是,美國人思維不同於亞洲人,直線化,單一化。尤其在科技領域。有點刻意古板。所謂一是一二就是二。因此美國希望與中國秘密製定“高級計算機技術協議”來控製這種技術流入“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這些華約國家。但是,中國沒有答應。
  日本,則是借此次交流會機會,於第二年所謂“自行開發大型機算計係統“昭和1”當時,日本精密加工的確比中國好。因此人家外觀漂亮,不像中國的“土氣”中國專家們一度放棄了長城,曙光。1984年初863計劃全麵開始之後,由於當時北京政府強製下,該計劃才沒有被呃令下馬。但是,中國科學院遞交的報告稱:長城,曙光,由於技術相對於西方國家,處於落後階段。因此建議作為民用。多麽愚蠢的舉動!無償出賣了自己最先進的科技,而且還把自己罵得一無是處。這就是中國人最大的悲哀
  1985年“XX”電腦公司,這是美國唯一一家全華人自主知識產權的硬件體係電腦公司。美國政府為了技術封堵,迫使其XX公司於美國IBM合作。XX 公司不得已,象中國求援。而此時,中國采取的一切對外軟化外交,為了“睦鄰友好”,斷然拒絕XX公司回國,日本此時則果斷接受。並提出邀請。但是,XX公司堅決拒絕與日本合作,於1986年宣布破產。自此INTEL從此打掉唯一個華人競爭對手,與APPLE一起完勝美國計算機個人係統霸主。
  1985年日本在“睦鄰友好合作”大旗指引下,參觀了沈陽某工業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科學家再一次在日本“進口”同行麵前顯示出自己卓越的“自卑”把幾乎整個自動化項目都拿出來,叫日本人進行所謂“審定”,但是作為日本此時完整工業自動化還隻是一個“雛形”中國是成形的科技項目。隻是尚未大規模推廣而已。1986年。日本對外宣布首次製造研發成功,整體化工業自動項目。而此時中國才意識到自己的無知的。   1988年就是美國和平典範計劃剛剛結束。中國國內所謂“美國民主,西化中國”思潮不斷上升。那個時代,一切國產科技技術都是垃圾的理論到處都是。上海X船舶製造與日本進行“睦鄰友好”把經過自己多年心血研製的“XXX型集約化數字焊接係統”無償的又一次賣給日本。這套係統,是60年代初中國科學家在,秘密條件下利用早期俄國電子機床,自己設計的。可以說80年代亞洲那是最先進的設備。但是,在日本“高度審視下”。被呃令下馬。1989年中日簽署進口日本大型焊接係統。大約是3億左右美金。但是由於89事件被停止。1992年通過與法國XX公司交流合作,中國人才如夢方醒。引進的法國12億美元電子數控設備。其中80%是中國在80年代中期被日本“友好的專家給審視掉了”。
  這些是較高科技。至於類似諸如用雅馬哈摩托車技術換取中國宇航精確導航技術,之類的愚蠢的所謂合作,中國人那時何止這些。要說日本為何至今民用技術,依舊強大於中國,其結果80%的貢獻是來自日本的“友好鄰邦”。
  以下為摘自官方資料??中國統計年鑒1981年
  1953-1981 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每年增長速度(單位:%)
  項目----(1953-1957)(1958-1965)(1966-1978)(1979-1981)
  工農業總產值---10.9-----6.0-----8.5-----6.7
     國民收入-----8.9------3.2-----6.6-----5.1
    農業總產值----4.5------1.2-----4.0-----5.6
  機耕麵積-----80.9-----24.9-----7.7----負3.6
  農村用電量----22.9-----50.6-----15.9-----13.5
  工業總產值----18.0-----8.9-----10.2-----7.1
  輕工業產值----12.9-----8.2-----8.3-----14.0
  重工業產值----25.4-----9.7-----11.8-----1.3
  原煤-------14.7-----7.4-----7.8-----0.2
  原油-------27.1-----29.2-----18.6----負0.9
  發電量------21.5-----17.0-----10.8-----6.4
  生鐵-------25.2-----7.7-----9.4----負0.6
  鋼--------31.7-----10.9-----7.6-----3.9
  金屬切削床---15.4-----4.4-----12.5----負17.5
  內燃機------76.7-----19.1-----19.5----負10.7
  民用鋼質船----38.8-----0.1-----17.2-----2.1
  貨物周轉量----18.9-----8.5-----8.4-----5.7
  鐵路周轉量----17.5-----9.1-----5.4----- 2.2
  公路周轉量----27.9-----8.9-----8.5----負2.6
基本建設新增固定資產32.9----2.7-----6.4-----1.4
基本建設投資總額--26.0----2.7-----8.3----負3.7
國家財政收入----11.0----5.4-----6.9----負1.7
國家財政支出----11.6----5.5-----6.9----負0.6

1951-1980年工農業業生產速度平均每年增長(%)   
國別-----工業-----農業   
中國-----12.5-----4.0   
美國-----4.0------1.6   
蘇聯-----8.6------3.1   
日本-----11.5-----1.7   
德意誌聯邦--5.8------1.9   
英國-----2.3------2.3   
法國-----5.0------2.5   
印度-----5.9------2.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兩隻黃鸝 回複 悄悄話 這篇文章主要是某些資料值得重視, 觀點不必太重視。


理由:1, 毛澤東畢竟死了, 而且晚年的毛澤東由於身體原因,不能清晰地把自己的意見和主張傳達給別人,客觀上造成了各種混亂。 雖然我不主張把這種混亂歸結於某個人或某些人,但事實就是事實。

2,毛澤東時代(特別是早期)因為意識形態的原因造成了兩大陣營的敵對, 雖然這種敵對不是某個人造成的,沒有必要因此責怪毛澤東時期的閉關自守--現在有一些人(文學城就有不少這樣的人)因此指責那是共產黨的愚民政策,並且批評一知半解的某些愚人。 我認為他們也是一知半解的人,當然我很早就指出了一知半解不值得批判--但是既然開放了,能夠充分自主利用這種資源和條件畢竟還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3, 沒有人能夠代替毛澤東說話。 毛澤東是個偉人,但是我們還是要警惕借毛澤東理論搞陰謀的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