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黃鸝四條腿

大家好,小黃鸝博客開通了。
個人資料
正文

論自相矛盾

(2006-12-04 21:17:30) 下一個
每個人都有自相矛盾的時候,這句話說得很好。我當年最喜歡的電視劇就是“成長的煩惱”。

這個係列劇並沒有特別大的場景,僅僅是一個普通家庭中各個成員遇到的生活、愛情和工作的煩惱。這些煩惱往往刻畫了一個人碰到矛盾時候的痛苦和選擇。

這些煩惱在整個故事中看來非常簡單,非常平凡,非常的自然,但是這種最普通的卻往往又是最不簡單,最不平凡,最富有哲理的。我記得某網友說過,“道不在高處,就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之中”--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我現在還記得那部電視劇中被她丈人稱為“江湖騙子”的心理醫生--傑生--的一個自相矛盾的情節.

一家人出去野營,卻碰上了大雨,似乎一切都脫離了預想的安排,傑生對此感到很沮喪,但是孩子和妻子卻依然興趣盎然。到了後來,在傑生依然絮絮叨叨這次的野營是多麽糟,以前的是那麽好的時候,她妻子不客氣地給他指出了他的自相矛盾之處。

這說明什麽?至少說明我們不應該苛求別人一定按自己的思維行事。在生活中如果你是一個受人尊敬的長者,或者是一個可愛的女孩--或者相反--那麽在這網絡中也許你會看到另一個自己,一個“真我”。

網絡就如《白雪公主》裏麵的魔鏡,它告訴了每個人自己是誰,不再是單純的客套,不再是虛偽的奉承。

我有時就想,我們國家的領導人,在他們百忙之後,不如穿上一個馬甲到網絡走走,大概他就能知道包圍在他身邊的人到底是否是在簡單地應付他。

不過很多人依然戴著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麵具和枷鎖--這也無可非議-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用這種麵具麵對他人和自己,一旦人家沒有戴上麵具,他們會出現“惡心”這種心理反應。

古人說:“久居鮑魚之室而不知其臭”,也就是這個道理啊!


但是我現在要說的是自相矛盾賦予我們的另外一個方麵的哲理。

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出自《韓非子--難一》,故事是說一個楚國人在街上賣矛和盾,他一會兒說自己的矛無堅不摧,可以刺穿所有的盾;一個人誇自己的盾堅不可破,沒有矛可以刺得穿它。於是人們就讓他的矛穿他的盾,結果這個楚國人就啞口無言了。

現在看來,韓非子在千多年前就用故事形式給我們舉出了語言文字造成的悖論命題。 但是不幸的是,我們的文化在這方麵沒有發展下去,卻把這個故事的內涵擴展到了政治製度。


更為不幸的事,在政治製度方麵,那個楚國人並沒有錯:因為沒有一個製度需要把自己的矛來刺自己的盾。矛和盾都是為了對付對手的,為什麽一定要窩裏鬥呢?

毛澤東的《矛盾論》也許正是過分強調了自相矛盾的不可調和,卻沒有發現這個矛盾本來並非一定需要調和啊。

這就是自相矛盾需要讓我們深思的另一個方麵。


感謝無中生有的“自相矛盾”篇,它讓我想起了這個想寫而為瑣事擱淺的話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