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父親的回憶

給父親收集的抗戰期間在空軍的記憶和有關祖父的中國海軍文章
正文

航空工業技術專家:徐舜壽

(2006-05-08 14:03:52) 下一個

徐舜壽

(1917—1968)

   徐舜壽,飛機設計師,航空工業技術專家。他是我國飛機設計研製的開拓者和第一個飛機設計研究機構的創建人之一,培養了大批科技人才。曾組織主持完成各類軍用飛機的設計任務並解決了多項尖端技術,為我國航空工業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徐舜壽,1917年8月21日出生於浙江吳興縣一個開明的體育工作者家庭。父徐一冰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加入同盟會。1905年,東渡日本就讀於大森體育學校。回國後,在上海創辦了我國第一所體育學校。辛亥革命前夕,他曾率體校學生攻打江南製造局,為民主革命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徐舜壽自小天資聰穎,父病故後,在母親的悉心培育下,學齡前就讀完初小課程。1927—1933年,他先後在江蘇省立南京中學和嘉定秀州中學就讀。1933年,剛滿16歲的徐舜壽,又以優異成績考取清華大學機械係,畢業後被分配到杭州覽橋飛機製造廠任檢驗員。“八·一三”日軍進犯上海,覽橋被炸,工廠停工,他抱著航空救國的願望考取中央大學機械特別研究班進修航空技術,結業後任成都航空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他工作勤奮,學習刻苦,在飛行力學研究上頗有成績。1940年與人合作寫了第一篇論文《飛機性能捷算法》,發表在該院《技術叢刊》第一號上,榮獲研究院的獎勵。1941年5月,徐舜壽被派往由蘇聯政府援建的伊寧空軍教導隊,教授飛行力學。1942年8月,被調回成都航空委員會編譯處任編譯專員。他參與編寫了我國第一部《英漢航空工程名詞詞典》,於1944年正式出版。同年8月,在調任重慶國民政府空軍印度軍官學校教員的途中,適逢招聘公費留美實習生,他應試並被錄取,遂赴美國韋德爾公司學習塑料零件製造。半年後轉麥克唐納飛機公司任雇員,參與FD—1、FD—2飛機的設計工作。1946年初入華盛頓大學主攻力學。同年8月回國後,在南京國民政府空軍第二飛機製造廠從事氣動力研究和飛機設計,擔任中運2號和3號飛機的總體設計和性能計算工作,被破格提升為研究課長。1949年春,南京國民政府命令他準備搬遷台灣,徐舜壽在我地下黨的幫助下,毅然舉家輾轉來到已經和平解放的北平(今北京市)。
  1949年5月,徐舜壽被分配到東北航空學校機務處工作,不久就隨解放軍南下,調查南京國民政府空軍機場和航空工業設施,參加機場修建工程,配合解放全中國的偉大進軍。同年9月,調任新成立的華東軍區航空工程研究室飛機組副組長,參與編撰《偽空軍航空工業概況》,還編寫了飛機製造廠建廠計劃和空軍作戰訓練教材。
  1949年12月,徐舜壽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航空工業局飛機科科長和總工藝師。1956年8月,我國第一個飛機設計室在沈陽成立,他被任命為主任設計師,全麵負責該室的創建工作。從專業設置、幹部配備、業務建設、人員培訓直至各種規章製度的製定,他都親自組織和過問,把自己多年積累的國內外飛機設計的豐富經驗貢獻給設計室的建設,成功地設計了高亞音速殲教—I型噴氣教練機。隨後,他又主持了初教—6型初級教練機和強—5型強擊機的總體設計。
  1957年秋,徐舜壽作為航空工業局的專家,參加國務院副總理聶榮臻率領的中國代表團赴蘇聯談判米格—19和杜—16飛機的技術轉讓。回國後,他根據多年飛機設計的實踐經驗體會到,要發展祖國的航空工業,必先組建自己的航空工業機構,並為此向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寫過報告。1961年8月,航空研究院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成立,他被任命為第一任技術副所長,協助所長劉鴻誌負責研究所的技術工作,並開展對蘇製米格—21飛機的“摸透”和為高空高速殲擊機——殲8飛機的自行設計進行方案論證、預先研究工作。1964年2月,國防部授予徐舜壽中國人民解放軍技術上校軍銜。同年8月,調任西安重型飛機設計研究所技術副所長、所長兼總設計師,負責該所的組建和大型飛機的設計。此外,他還先後被選為中國航空學會第一屆理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自行設計殲教—Ⅱ、初教—6飛機的帶頭人

  飛機設計,是以基礎科學和應用研究為基礎,廣泛采用現代科學技術的一項綜合性的係統工程。建國初期,我國的航空工業極其薄弱,隻有為數極少、規模很小的飛機及其配件修造廠,根本談不上自行設計。為擺脫這一落後局麵,1953年國家把航空工業列為重點建設項目,周恩來總理為航空工業提出了“由修理到仿製,再到自行設計”的戰略發展方針。徐舜壽在這一方針指導下,采取邊創建、邊設計的原則,成功地研製出一批新飛機,並在實踐中培養和鍛煉了一大批技術骨幹。
  飛機設計室的組建和殲教—I飛機的成功設計,是在我國仿製成功雅克—18(初教—I)初級教練機和米格—17(殲—5)高亞音速戰鬥機,並初步積累了生產、使用和維修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1956年9月,航空工業局在研究我國飛機設計如何起步時,徐舜壽根據多年在國內外從事飛機設計研究工作的實踐經驗,認為當時空軍航校普遍使用的螺旋槳、後三點起落架式的雅克—11中級教練機,已滿足不了噴氣式飛機的訓練要求。他根據我國需要與可能相結合的原則,擬定了與國外同類飛機性能相當的、最大時速為700~800千米、航程約1000千米、升限為12千米以上,采用全金屬、前三點起落架、兩側進氣、雙座、後掠翼的亞音速噴氣教練機的總體氣動方案(後定名為殲教—I飛機)。該方案要求材料和成品的研製均立足於國內。方案得到批準後,他立即根據需要進行了專業設置、人員配備,建立了氣動彈性和外形專業,並親自主持草擬了設計工作製度,組織設計室編寫了《設計員手冊》,作為設計工作的指南。並和其他兩位副主任設計師一起組織和帶領平均年齡隻有22歲、絕大多數都未涉足飛機設計的年輕隊伍投入了自行設計飛機的嚐試。在總體方案設計中,為突破“米格”型飛機的框框,避免我國自行設計的飛機成為米格型飛機的仿製品,他要求設計人員廣泛收集和學習各類型號飛機資料,進行多方案比較,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設計道路。用他的話說,就是要“熟讀唐詩三百首”,但不要“唯米格論”。為此,他突破蘇式飛機機頭進氣的框框,親自主持製定了兩側進氣的型式,為雷達和天線的安裝提供了適宜的空間,為該機的一次設計成功和後來運用到強—5、殲—8Ⅱ飛機進氣道的設計奠定了基礎。對於殲教—I飛機的結構型式和起落架的設計,均依據總體方案的要求,進行了從優選型。為了控製質量,他規定了嚴格的三級(校對人員、組長、室主任設計師)審查製度。對大部件的總體設計,他要求采取由設計人員匯報後再進行答辯的集體審查方法。這些方法,既保證了殲教—I飛機的設計質量,又使這支年輕設計隊伍的整體智慧和水平得到充分發揮和提高。並在實踐中總結出一套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從飛機性能、操縱安定性到氣動載荷的計算方法,解決了利用小風洞對全機測力、部件測絞鏈力矩到外掛物動相似模型投放試驗等技術關鍵,為以後的型號設計提供了借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