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父親的回憶

給父親收集的抗戰期間在空軍的記憶和有關祖父的中國海軍文章
正文

兄弟三院士 林同驊、林同炎、林同驥

(2006-05-08 13:25:49) 下一個

之一
航空及工程力學大師:林同驊

  福清地靈人傑,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的美譽,古往今來,湧現出一大批傑出人物。祖籍我市東瀚鎮東瀚村北窗自然村的林同驊、林同炎、林同驥,就是這些人物中的佼佼者,被人譽為“兄弟三院士”。其中,林同驊現為美國土木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林同炎生前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林同驥生前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學部委員(後改為院士)。他們的輝煌業績不但載入了共和國的史冊,成為一代大師,還名揚海外,成為共仰的豐碑。三兄弟的子孫後代,亦取得非凡成就,他們或專家,或某學科帶頭人、或某領域突出者,不僅為國家贏得了崇高榮譽,也成為百萬玉融兒女的驕傲。林氏世家被世人稱為“科技之家”。有關他們的突出成就待資料周詳後另行介紹。 


  由於林同驊、林同炎、林同驥三兄弟長期在外學習並從事科學研究,關於他們的奮鬥曆程,以及所取得的輝煌業績,令鄉親們所鮮知。作者試圖從手頭所掌握的部分資料寫成該文,以饗讀者。

  林同驊,1911年5月26日出生。翌年,隨時任重慶電報局局長的祖父林福熙遷往福州。1914 年隨父親林若卿移居北京。幼年時由父親、叔伯教《四書》、《五經》、《左傳》。1924 年就讀於北京匯文中學,4年後畢業。當時燕京大學移新校址,匯文畢業生可免考升入燕大,林同驊遂隨同學們一起升入燕大,主修物理。一年後,其父以燕大畢業後覓職無把握,而交通大學畢業後即由鐵道部分配,囑林同驊轉考交通大學唐山學院。1929 年,林同驊入校學習,攻讀土木工程係。不久,父因病失業,他靠兄弟、叔伯接濟,方完成學業。由於交通大學各院校第一名畢業生可到美國深造,林同驊發奮學習,在唐山學院,每學期成績在全年級均居第一。不想由於種種原因,到美留學事宜被停辦。


  1933年,電機係教授朱物華告訴林同驊本年度招收留美公費生,叫林同驊報考。因林同驊成績名列全班前四名,故被保送到南京參考。不久,林同驊到山東水利訓練班教書。一次偶然的機會得知自己已由清華大學錄取,並派往美國學習飛機機架設計製造。得此航空救國的喜訊後,林同驊十分興奮。出國前,他在杭州筧橋航空學校附屬工廠見習。見習5個月後,他到南京飛機修理廠及上海海軍飛機廠各見習數周。當時,恩師錢昌祚認為他應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深造,於是,林同驊於1934年5月赴校,並見到了在柏利克利加州大學任教的堂兄,後來成為我國著名學者、莎士比亞研究權威的林同濟。林同驊在該校不攻讀博士學位,而以兩年時間攻讀關於設計製造的課程,餘一年時間到美國各飛機廠實習,以便理論能與實踐學識相結合。1935年,林同驊到密歇根大學學習,1936年在麻省理工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1937年,林同驊抱著航空救國的理想毅然回到祖國,先在清華大學航空工程係和航空研究所從事研究及教學工作。因當時日本侵略華北,他隨研究所遷南昌,又遷成都。不久後,林同驊到第二飛機製造廠工作。抗戰時期,因需要飛機甚切,林同驊和同事用南昌運來的材料零件,仿造出蘇式E—16型驅逐機20架、訓練機30 架。1939年,林同驊結婚後,由重慶到昆明返清華大學從事教研工作,先後任講師、教授。當時,因日本侵華日急,林同驊又回飛機廠繼續仿造飛機,以助抗戰,不久升任工務處處長。為抗戰需要,國家成立了新飛機試造室,直屬工務處,由工務處主持設計試造,試造室主任便是林同驊。成員之一有他的弟弟林同驥。1944年,試造成功的飛機運往重慶試飛,試飛的有林同驊本人和誌願上機者林同驥。1944年8月18日,林同驊和同事駕機由重慶飛往成都,完成新機的處女航。該機的機身機翼均用木料製造,毛重4.6噸,可搭乘10人( 包括駕駛員2人),航程1600公裏,飛行高度4500米。此機為我國自行設計製造試飛成功的首架運輸機,被定名為“C 1010運輸機”。現在,北京中國航空博物館已為該機製成1:1模型進行陳列,以展示我國在1944 年飛機製造的曆史水平。


  抗戰即將勝利時,為了發展航天工業,國家設立了工業局。林同驊率領飛機設計組一行20餘人赴美國麥克唐納公司學習噴射機設計。後因該公司索價昂貴,1947年移往英國落斯脫公司設計我國第一架噴汽機。可惜因為缺乏經費,於1949年停止了設計。1949年,林同驊由英國轉赴美國底特律大學任副教授。林同驊一邊工作,一邊攻讀博士學位。1953年,林同驊讀畢博士學位時已經42歲,次年升任為教授。1955年受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之聘,任工學院教授,同時在飛機公司及直升機公司當顧問。1951年起,致力於複晶體塑性理論的研究,創立了“複晶體的應力應變關係理論”。該理論適合各項物理力學條件,並符合試驗結果,得到前蘇聯、日本、捷克塑性力學學者的一致肯定和讚揚。1968年,林同驊發現自己研究的理論也可應用於研究金屬疲勞裂縫萌芽上,這在冶金力學上是一個創舉。林同驊用微觀力學解釋了裂縫萌芽在顯微鏡下照出的許多現象,此項研究由美國聯邦政府科學研究機關資助並繼續研究。1977年,林同驊升為加州大學特級教授直至1978年退休。此後,由校方續聘為局部時間教授,並指導多名來自祖國的博士生。


  林同驊畢生從事航空工程、工程力學、非彈性構造、金屬疲勞等分析研究。在美國底特律大學任獲博士學位後,專門從事力學理論研究,寫出洋洋巨著——《非彈性結構理論》。還發表關於結構分析、塑性力學、疲勞力學的論文數百篇。林同驊曾榮獲美國國家工程院工程師最高獎,曾擔任美國航天航空部高級工程師、顧問,美國空軍科學研究署金屬疲勞研究主持人。1988年獲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Theodore von KarmanT 獎”( 該獎每年在全世界僅選一位) 。1990年因其創立微觀塑性力學及微觀疲勞裂縫萌芽理論,對非彈性結構分析的非凡貢獻,先後被選為美國土木工程院院士(1990年)、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90年)、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6年)。如今,在西南交通大學的簡史裏,還寫著“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科,一百多年來,培養出像茅以升、竺可楨、林同炎、林同驊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學者和工程界權威……”之類的文字,將林同驊與茅以升、竺可楨等大師相提並論,足見其在土木工程學方麵的突出貢獻。


  林同驊在科技研究方麵也取得非凡成就,主要有:由美國科學研究署及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研究微觀塑行力學(1954—1978 年)、由美國空軍科學研究署資助研究循環機械及熱載重(Mechanical and Thermal Loadings)對材料損壞的作用,等等。


  1991年,為慶祝林同驊的80壽辰,祖國有關單位為其在北京舉辦高規格的國際學術報告會。隨後,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著作《塑性力學和細觀力學文集》。1994年,西南交大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林同驊航空事業奮鬥記》,書中詳盡介紹了林同驊的航空奮鬥史。 林同驊退休後和堂弟林同坡致力於推進祖國鄉村圖書運動,2002年5月資助雲南大理市太邑彝族鄉設立瑞貽健華圖書館。


  林同驊的故鄉情懷十分深厚。當作者采寫完本文,通過電子郵件將稿件傳到遠在美國的林同驊,並告訴他彼此同屬宗親時,他異常高興,立即回了信,信中流露出懷念祖國、懷念故土的感情。還親自特快郵來了英文版的《林同驊航空事業奮鬥記》,並對作者文稿中的錯誤之處進行了訂正。

林同炎,原名林同棪

1911年出生。祖父為清代進士。父親林鼎章,早年中舉,民國後攻讀法律,是一位法官,曾任北京最高法院法官。母親操持家務,家境小康。父母很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林同炎六七歲就能背誦《左傳》、《四書》。


    林同炎1歲時隨父母舉家遷往北京。在北京匯文中學念書,因成績優秀跳級提早畢業。14歲時以第一名的成績考進當時的最高工程學府——交通大學唐山學院土木工程係。他每試必冠,是校長茅以升、教授孫寶琦的得意門生。他曾說,我的科學工程的真正基礎是在唐山交大4年學習期間奠定的。林同炎後來接受恩師茅以升的建議,把“ 棪”改為 炎”,認為“既好懂,又代表自己是炎黃子孫”。


    1931年,林同炎畢業,後由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執教的大哥林同濟的資助,到該校工程研究院深造,獲學士學位。在柏克萊分校,他參與了舉世聞名的舊金山金門大橋與海灣大橋的研究工作。1933年獲碩士學位。林同炎的畢業論文《直接力矩分配法》,轟動了美國建築界,他所闡述的方法被命名為“林氏法”而廣泛應用。剛到美國時,他隻想當個小工程師,沒想到最後卻成了享譽國際的世界著名橋梁和結構工程學家、世界級建築工程大師。


    1933年,林同炎為了報效祖國,回國任成渝鐵路橋梁課長、滇緬鐵路設計課長、工信公司總工程師及台灣糖業鐵路處長等職。主持過沱江大橋、成昆鐵路及寶天鐵路的設計與施工,為成渝鐵路設計了1000多座橋涵。


    有一天,畢業於美國康奈爾大學的一位上級,將成渝鐵路線上最大的沱江大橋的設計圖紙拿給林同炎看。林同炎看得很認真,他發現圖紙有問題,於是對上級說:“你的設計完全錯誤。”上級勃然大怒,罵道:“你這個乳臭未幹的小子,竟然目中無人。”就把林同炎轟出門去。過了幾個小時,上級把林同炎找來,說:“我們開會研究過了圖紙,你的意見是正確的,從明天起,你就是橋梁課的課長。”這個故事當時被傳為佳話。


    林同炎性格耿直。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他既不願同流合汙,又不能謀生路,曾一度(1943—1945年)被迫做包工商。1944年,他在夫人高訓銓的建議下,寫信給加州州立大學的傑姆遜教授,表示願意回到母校教書。1946年,他攜夫人赴美定居,先後任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教授、結構工程係主任、全校改進委員會工委,榮獲該校多種最高獎。1951年,林同炎領導研究小組,為建成加州第一座跨度達33.5米的預應力大橋——洛杉磯阿羅約基柯河人行橋,做出了重大貢獻。1952年,他第一次發表了兩篇有關預應力混凝土的論文。1953年,他榮獲美國政府的獎金。此後前往比利時,進一步從事預應力混凝土的研究,以卓越的成就獲得了“富爾白蘭獎金”。



    1953 —1954年,林同炎深入研究法國弗雷西內工程師在上世紀20年代發明的“預應力學說”,創造了“預應力學說”理論體係,被譽為“預應力混凝土先生”。1956年完成厚達466頁的成名力作《預應力混凝土》一書,被公認為預應力學術界的權威著作,同時被美國土木工程學會評選為大學最好教科書之一,翻譯成日、俄、西班牙等多種文字出版。他的理論很快在許多預應力工程界推廣應用,僅美國到1960年為止,就建造了2052座預應力橋梁,總長達68英裏。林同炎首創的“荷載平衡法”設計理論,成為預應力混凝土設計三大基礎理論之一,被尊為現代建築的一代宗師。


    1954年,林同炎從歐洲回到美國,著手兩件事:一是創建“林同炎工程事務所”,並承接世界各地的工程。林同炎是個敢於創新的人,他將“預應力混凝土”的新技術應用於建築工程,大大節省了建築材料,既降低了造價,又縮短了工期,建築物因而設計得更藝術,造型更美。但許多建築界的同行,卻橫加懷疑,認為林同炎減少材料,房屋不牢固,短期內有可能坍塌,簡直就是偷工減料,最終引發官司,並要吊銷林同炎公司的營業執照。官司打了兩年,到1972年,已到白熱化程度。恰恰此時,中美洲發生強烈大地震。尼加拉瓜首都馬拉瓜災情嚴重,市中心511個街區化成廢墟,惟林同炎設計建造的一座60米高、18層的美洲銀行大廈巍然屹立,所受損失“僅為電梯井壁聯係梁開裂”。


    有人就好奇地問林同炎有何絕招。林同炎說,他在設計這座高樓時應用了中國哲學中“柔能克剛”的思想,采用了分階段抗震設計,使建築物具有柔性,以柔化強,故能在強震中不倒。


    林同炎的學生問他:“你設計這些創新的工程,不怕出問題嗎?晚上睡得著覺嗎?”林同炎笑著答道:“我睡得著,而且睡得很好。膽子要大,同時也要心細。思想要放開,而設計中各項細節都要想到,要想到底。施工工人、材料條件,風、雨、地震、監工等等等等,都要想到。有些問題比如風、地震、鋼索材料維護等,還要請教專家,甚至多位專家顧問谘詢,聽他們的意見,才有把握。我所設計的所有工程,沒有一個出問題的。”


    美國同行高度讚揚林同炎在建築中應用中國哲學“柔能克剛”的思想,並尊稱他為“美國預應力學的功勳人”。各國媒體爭相報道此事。世界建築同行紛紛向林同炎祝賀。從此,林同炎和他的公司聲名大噪,再沒有人敢和他打官司了。


    林同炎著手的第二件事,就是創建了“預應力學會”,並在美國國家研究所的讚助下,集資約1億美元,在舊金山組織召開了世界預應力混凝土討論大會,親任大會主席。與會者有27個國家的1200多名專家。會後,美國出版了《林同炎》專刊,給予林同炎高度評價。
    從1960年到1972年,林同炎以工程教育上的傑出貢獻一直擔任柏克萊教育發展委員會主席。1972年,他將“林同炎工程事務所”改名為“林同炎國際谘詢公司”,親任董事長,還在世界各國分設了子公司,大規模開展建築設計的施工業務,一年的營業額就高達10億美元。他的活動已超越一個單純的學者範圍,而成為世界性的企業家了。

    1992年,林同炎在北京創辦“林同炎谘詢公司”。他說,創辦公司的目的主要不是賺錢,而有三個目標:對祖國做貢獻、引進新技術、培訓人才。林同炎說:“ 我急切希望把知道和掌握的國外新技術帶回到國內來,傳給優秀的工程技術人員。”



    林同炎因在美國和世界各地設計、建造了百餘座美侖美奐的懸臂拚裝橋、懸臂澆鑄橋、懸吊橋、斜拉橋、公路及房屋建築而舉世聞名。


    橫跨歐非大陸地中海出口的直布羅陀海峽大橋,峽寬海深,橋址有14公裏、30公裏和44公裏三個跨海寬度的選擇,世界各國研究專家多采用30公裏跨海設計多橋墩的方案。而林同炎設計了與眾不同的橋式方案,不但更好地保持航道暢通和避免船隻衝撞,造價估計也降低到84%,即節省大約10億美元的資金。林同炎大膽的方案得到了普遍讚賞,他的論文獲得國際橋梁及結構工程會頒發的第一名的獎狀。該會稱林同炎“遠瞻人類和平與四海於一家。”


    林同炎早在1958年就構思設計連接東西兩半球之間的85公裏長的白令海峽大橋。他的設計方案是《洲際和平橋——兩半球再聯成一氣》。林同炎說,這座橋修成後,全球五大洲均可在陸路上交通來往,具有全球性意義,把它命名為“和平橋”再恰當不過了。他的構想是:220孔預應力混凝土預製橋梁,主跨550米,橋下淨空60米,以便通航,其他跨度360米。橋修成箱形封閉式,箱上橋麵在短暫的暖和季節可以走汽車,箱內有暖氣設備,上層是雙軌火車道,冷天汽車裝進火車過橋,下層供管道和其他設備。林同炎說:“(造橋)技術上沒有問題。建橋估計要用約600萬立方米的鋼筋混凝土材料,造價42億美元,工期5年……”林同炎寫道:“造橋目的是聯通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兩岸,貫通世界各大洲。兩個半球的聯通不僅隻是“實”的連接,它還將成為東西方之間的政治文化聯係的紐帶。


    1986年,當美國總統裏根給林同炎頒發最高國家科學獎時,林同炎一手接過獎狀,一手遞上他修建“和平橋”的建議,並說:“這是修建聯通俄美的“和平橋”建議。40億美元造價像是很高,但如采納建議修橋,那省下的軍備費用,足夠修一百多座這樣的橋。”裏根笑著接下了建議書。林同炎此舉成為當時轟動國際的新聞。


    半個世紀以來,在林同炎一貫的創新思想的指導下,“林同炎國際谘詢公司”還設計修建了一係列壯觀、獨特的偉大建築,如——


    世界上最大的雙曲線拋物麵殼頂結構的波多黎各體育館;
    首創使用後張法現澆預應力混凝土樓板、高40層的新加坡工商聯合大廈;
    地震時成為市民們緊急“避難所”的舊金山地下展覽廳;
    世界首創、開建橋業風氣之先的哥斯達黎加跨越深穀的倒掛式懸索橋;
    與周圍山景紅綠相映,成精美景觀的台北關渡橋(該橋出現在美國《工程新聞記錄》的封麵上。林同炎公司設計修建的工程項目在該雜誌封麵出現已有10次之多,是其他任何工程單位所沒有的);


    聞名遐邇的曲麵斜拉羅卡巧克橋(此橋雖因故未建,但被公認為適合當地情況的最佳造型。《先進建築》雜誌在923件參賽建築設計中,惟獨選中此橋刊登封麵並頒發首獎);


    林同炎設計的舊金山莫斯康會議中心是一重無楹柱的地下建築,居然在地麵下10多公尺的深處,令人稱奇。該中心會議廳能容18000人開會,餐廳可供6000人同時用膳,舞廳可容4000人翩翩起舞。如此龐大的會議中心,卻無一根支柱,隻用了8對拱架來承受上麵的壓力,引起世界轟動,被譽為“結構的計算和視覺觀感”的奇跡;


    1977年,林同炎精心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座半麵弧形的克拉巧起大廈,轟動全美,並榮獲美國建築設計大賽第一名;
    巴拿馬運河現有的大橋是由美國人設計建造的,於1962年建成通車。40年來,它一直是巴拿馬內陸的交通要道。隨著交通日益繁忙,這座大橋早在多年前就已不堪重負了。於是,巴拿馬政府決定在運河上再建一座大橋,以緩解交通的壓力,各國建築師紛紛競標,結果林同炎競標成功。林同炎為巴拿馬運河設計的大橋長10000米,高80米,上有6條車道,是一座大跨度懸吊式水泥橋。現在該橋成為巴拿馬的標誌性建築物;


    林同炎還大膽構思了橫跨直布羅陀海峽連接西班牙和摩洛哥長達9公裏的跨海大橋。如果該大橋順利建成,將是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


    林同炎時刻想到科學家要為社會謀福利。他設計了核電站預應力保護罩,以防止核輻射、核擴散,受到高度肯定。他還設計出利用330米深處的海水溫差進行發電的“預應力混凝土發電站”,為人類開發能源開拓了新領域。
    …………



    林同炎生前得獎無數,榮譽輝煌。1974年,國際聯合預應力協會頒發給他該學會最高榮譽——“福森厄特獎章”和“福納西內獎”。


    美國科學院和工程院聯合房屋研究委員會曾頒發給他“四分之一世紀貢獻成就

    1986年3月12日,他榮獲美國總統裏根親自頒發的美國科技界最高榮譽——“國家科學獎”。美國政府讚譽林同炎“是工程師、教師和作家。他的科學分析、技術創新和富於想象力的設計,不僅跨過了科學與藝術的壕溝,還打破了技術與社會的隔閡”。


    1987年,林同炎得到美國谘詢工程師學會的最高獎狀——“功績獎”(他為獲得此獎惟一的華裔人士),表彰他在建築工程方麵的突出成就,稱他是“工程界的先驅者”,說他“具有高瞻遠矚的眼光,同時是教育家、研究者,其工程設計的創意和優雅造型,使全人類均共受其利”。該獎自1952年起,規定每年隻發給一人,獲獎者包括美國的兩位總統胡佛及艾森豪威爾。林同炎是該獎頒發34年以來的第一位華人得獎者。他為炎黃子孫在國際科技領域爭得了崇高的榮譽。


    1994年,他獲得美國加州柏克利大學全校教育改進委員會頒發的“傑出校友獎”。此獎每年從30多名萬校友中僅遴選出一名。


    另外,他還獲得國際預應力協會的“Freyssinet Medal獎”、歐洲以外惟一的法國建設協會的“Albert Caquot Meaal 獎”、全美顧問工程師最高獎、美國首屆OPAL獎(美國工程及工程師獎)等等。
    除此之外,林同炎還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同時也是獲選美國工程研究院院士的第一個中國人。在美國土木工程學會設立的首屆4個傑出獎項中,他又是“設計類”獎的第一名得主。
    美國土木工程學會為了表彰他在建築設計方麵的特殊功績,特將該學會的“預應力獎”該為“林同炎獎”。此獎為最早以中國人命名的科學獎。
    加州大學特別授予他“終身榮譽教授”和最高獎——“柏克萊獎”,並設立了“林同炎紀念館”。
    美國建築工程界最權威的雜誌《工程新聞記錄》曾選出125位在過去125年對建築工程最有貢獻的人物,林同炎和建築大師貝聿銘、橋梁專家鄧文中、“汙染防治先生”林作砥4位華裔同時入選。
    林同炎還曾獲得美國、中國以及中國香港地區的4個名譽博士學位,並先後被西南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和清華大學聘為名譽教授。
    林同炎一生著作等身,僅世界性影響的論文就高達百餘篇,而且這些論文“都極具創新和獨特的風格”。他在國內出版了《林氏文選》。他所著工程書籍共有3本問世,即《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及《房屋與橋梁係統》。這些著作如今都已譯成歐、亞各文,風行世界各地。
    “林同炎的設計有著常人無法比擬的大膽和創意,他深信:將現實條件和力學的美融合在一起,加之對結構前衛的認識使他能夠做出前所未有的設計。正是基於對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這種近乎完美理解,林同炎改變了建造領域的曆史——使得高聳、優美的大跨結構能夠從容麵對荷載、地震、颶風的光顧”。“林同炎一直試圖通過他在技術和結構工程領域的努力將人類社會帶往一片更加寬廣的領域,他的激情正在激發著全世界工程師的創造性。”——這是世人對他的高度評價。
    林同炎曾經毫不留情地批評那些守舊、浪費、醜態百出的設計,勇敢地捍衛正確而美好的工程理念。由於他的影響,加州海達德到聖馬特奧的大橋方案得以重新選擇,美國橋梁界稱這是“化腐朽為神奇”的轉變。林同炎曾說:“花無數的錢製造威力無比的炸彈和其它武器,但不到十年它們就落後了,你不得不拋棄甚至銷毀它們。我們建造大橋吧,因為她是永恒的!”



    1978 年,祖國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了。次年,林同炎首次回到中國,到上海探望他的大哥、已成為我國著名莎士比亞專家、複旦大學教授的林同濟。他到上海外灘一走,當看到滾滾黃浦江時,就想在黃浦江上架橋,並油然而生向上海市政府建議開發浦東的構想。林同炎一回到美國的公司,第一句話就是:“祖國來了任務”。他迫不及待地花了3萬美元擬定了建橋計劃,並7次修書向上海市政府描繪開發宏圖。
    1985年,林同炎在美國會見了上海市市長汪道涵。林同炎一見到汪道涵便說:“我願意幫助祖國發大財,造福祖國人民。”具體建議是:“上海先在浦東開辟一塊土地造橋修路,地價上漲之後,將其出租或出賣,如此滾動開發出租,國家可以不花一分錢,收回一個現代化的浦東,上海規模也可以成倍擴大。”汪道涵很感興趣,感激地對林同炎說,國家不會忘記你的。
    此後,林同炎提出了《開發浦東——建設現代化的大上海》計劃的簡明報告,引起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在他的倡議下,浦東開發成為中國“十五計劃”的一個重點項目,他也因此被上海市政府聘為外國顧問團總顧問。時任市委書記的黃菊致函林同炎說:“先生對家鄉建設大業至誠關心,7次修書建議開發浦東的設想,今已為眾人共識,並經國務院決策,目前正在進一步製定詳細的開發規劃。”該建議在1989年獲得了鄧小平的首肯,林同炎因此成為在海外提出開發浦東的第一人。
    林同炎對開發浦東建設大上海的無限關注和奔走,是鮮為人知的。他所寫的專題報告有12份,積起來有5厘米厚。他說:“1987年8月13日,我在家中忽然想起浦東的範圍,可以‘三水為界’:黃浦江、長江及川楊河包圍的三角地,麵積300多平方公裏。我立刻寫信向上海市領導提出。不到一個月,得到回信。表示完全同意。直到現在,這個範圍沒有改變,這是開發浦東一個決策,我很高興的。”
    1988年,林同炎又一次回國。此程他在上海辦了3件事:一是根據世界銀行的安排,在同濟大學講學3周;二是參加交通大學“林同炎展覽館”落成剪彩;三是受上海市政府委托,主持國際開發浦東研討會。1989年4月,林同炎印製了《浦東新區開發簡介——把上海建成世界一流城市》的宣傳文稿,寄送海外各方,為開發浦東招商集資。
    林同炎十分熱愛祖國。柏利克分校設立“林同炎紀念館”需要他的肖像油畫,他向畫家蔡上國建議,肖像的背景要畫上萬裏長城和加州的鍾樓,這既表達了他對中華民族的熱愛,也表達了他對中美文化交流的良好祝願。

    林同炎的故鄉情結也是十分深厚的。1988年他回國時,特地到福州祭掃祖墓,並觀看了道山路的祖居。
    2000年12月18日,當他通過有關渠道獲悉自己派屬東瀚宗祠九牧林的消息後,欣然為我市東瀚宗祠揮筆寫下了蒼健有力的“溯源懷祖”四個大字,以表示自己“同宗歸一”的迫切心願。他還親自寄回了與中央領導人合影的珍貴照片。
    林同炎是一位著名的愛國人士。他十分關心祖國的建設與發展,國內許多大橋的建造,都有他不可磨滅的功勞。比如:南京二橋、南浦大橋、楊浦大橋、江陰長江大橋、潤揚大橋等修建時,他任設計或技術顧問。蕪湖鐵路公路兩用橋修建時,他協助解決技術難題,並建議以BOT方式協助籌資。另外,重慶大橋、滬州大橋、錢塘江大橋、珠江三角洲大橋、黃河渡槽等等,也都凝聚著林同炎的辛勤汗水和心血。
    1992年夏,上海市領導邀請林同炎夫婦來滬參觀浦東開發情況。當他看到浦東地麵上已開始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和高樓大廈建設時,當他看到南浦大橋和楊浦大橋在符合他的設計構思建成和正在修建時,他像孩子般地激動起來。有人問他:“您的這些貢獻,得到多少報償?”他說:“我是愛國的,對國家有好處的事我都要做。我的設計構思或建議得到采納,對國家有好處,有效果,是我最大的愉快,也是對我最大的報償。”
    1984年4月2日,江澤民致函林同炎,說:“同炎先生長期關心和支持祖國的發展事業,我對此深表讚賞。在人類即將邁進二十一世紀的重要時刻,炎黃子孫肩負著振興中華的重大責任。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曆史長河裏創造了燦爛的文明,也一定能夠在新世紀中譜寫更為燦爛的篇章。”
    2001年11月10日,時任省長的習近平聽說林同炎90大壽時,特地發去賀函,說“林同炎先生是國際知名的建築學家,設計的橋梁遍布世界各地,在建築學科研和實踐方麵取得了傑出成就,家鄉人民為之深感驕傲,林同炎先生十分關心和支持家鄉的建設,為福建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做出積極貢獻,家鄉人民是會牢記在心的……”
    2003年11月15日,林同炎因心髒病引發跌跤後不幸逝世。林同炎逝世前,以91歲高齡每周一次自行駕車去舊金山辦公。他的最後一個計劃是為南京設計南京大橋,這個“不對稱拱形橋”設計是迄今惟一的同類設計。據報道,該橋梁預計於今年竣工。
    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這樣描述林同炎的逝世:“……一代橋梁大師、美國柏克萊加大終身教授林同炎,(2003年)11月15日在艾爾賽利度的家中去世,享年91歲。華裔社區以至整個工程界都因為他的離去而感到惋惜……”
    美國世界新聞網這樣報道:“……有‘預應力混凝土先生’美譽的林同炎創立的‘預應力混凝土’理論,開創了世界工程建築新的裏程碑。他是國際建築界公認的同時代最偉大的結構工程師之一。他的作品遍布全世界,從美國舊金山的瑪斯孔尼會議中心到中國台灣的關渡大橋,以及世界最大的莫斯科地下展覽廳。林同炎的傑作為世界增添了無盡的豐富色彩……”

空氣動力學及液體力學大師:林同驥

  林同驥,中共黨員。1918年12月12日出生。林同驥在11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年幼時兄姐們刻苦攻讀的情景對他有著較深的影響。林同驥的大哥是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權威、國內外有著廣泛影響的學者林同濟。二哥就是上一篇所介紹的世界著名的建築結構和橋梁大師林同炎。
  林同驥幼年時,插班上過一年多小學。1932年夏,他在北京匯文中學開始了中學生活。1933年到1937年他隨家遷往南京,就讀於南京金陵中學。中學時代的林同驥聰敏勤奮,成績優異,常受學校嘉獎。抗戰爆發後,他隨父遷往重慶,並畢業於重慶沙坪壩南開中學。他目睹日本侵略軍的暴行後,決心投身航空事業,於1938年考入重慶中央大學航空工程係,獲學士學位。1942年畢業後,在四川南川第二飛機製造廠從事發動機的修理和檢驗工作。
  1945 年,林同驥以公費留學英國,先在英國卜力司土飛機製造廠做了半年實習工程師,後進入倫敦大學航空工程係研究生院攻讀博士學位。據他的同學回憶,“在兩年半的時間裏,他如饑似渴地學習,經常最後一個離開學校的圖書館。”
  1948年,林同驥獲得倫敦大學研究生院航空工程博士學位,同年赴美國華盛頓大學從事稀薄氣體的研究和教學。當時加州大學稀薄氣體研究室是美國稀薄氣體領域研究的中心,林同驥在稀薄氣體領域的研究受到該校的重視,並邀請他前往該校工作。1953年,林同驥到布朗大學應用數學係從事流體力學和彈性力學方麵的研究。
  新中國成立後,林同驥熱切盼望早日回到祖國,把自己的知識和才華貢獻給祖國的社會主義事業。當時在美國,他是難得的人才,美國政府怎麽會輕易讓他離開呢?美國移民局一再刁難和阻撓。林同驥力爭了5年時間,終於在1955年秋,衝破重重阻力,偕同夫人張斌,懷抱尚未滿月的女兒,毅然回到了國內。
  新中國欣欣向榮的景象給林同驥以極大的鼓舞。他在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等帶領下,以滿腔熱情投入到創建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工作中去,為我國實驗空氣動力學的發展作出了開創性貢獻。為此,他獲得了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出席了1959年召開的全國群英會。他所領導的研究室也被評為全國群英會的先進集體。1958年,中國科技大學成立,為培育祖國的科技人才,他親自編寫講義並進行講授。
  “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林同驥在十分艱難的條件下,承擔了人造衛星回收方案的研究工作。不久,他和夫人雙雙受到迫害。然而,這一切都沒有使他舍棄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射流理論、小曲率半徑噴管跨聲速理論研究等工作就是在當時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進行的。
  1973年,林同驥投入我國第一代洲際導彈的防熱研究,有關工作曾分別獲得全國科學大會成果獎、國防科委二等獎和國家發明四等獎,1984年,他獲得了國防科工委頒發的“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證章。
  林同驥對彈性力學的研究同樣具有獨創性,並取得輝煌成果。上世紀40年代中期,航空進入噴氣飛機時代。為了提高推進效率,壓縮機、渦輪和螺旋漿都采用複雜的翼型截麵設計,以此為背景,林同驥研究了翼型截麵柱體的聖·維南(st.venant)扭轉和彎曲問題。他研究了圓柱殼的軸對稱型振動,提出並解決了高頻振動下殼壁截麵的轉動慣量和橫向剪切的雙重效應影響問題。
  林同驥在稀薄氣體理論研究上也很有建樹。他分別研究了稀薄氣體在兩個平板和兩個同心圓柱間的高速流動問題,許多研究成果為一些專家、教科書和物理學手冊所引用,促進了我國氣體動力學的發展。
  林同驥對我國航空航天事業也作出了重要貢獻。上世紀50年代,在國內科學技術還很落後的條件下,他主持、設計、建造了我國第一座暫衝式超聲速風洞和氣源係統。從設計、加工、建造直到調試、測量,他都一一參與,為我國航空、航天以及兵器工業開創時期的設計與研製作出重要貢獻。
  1980年,林同驥出席第一屆亞洲流體力學會議,為我國導彈研製作突出貢獻。1981年,他因研究吉林隕石雨燒蝕圖像而獲國家自然科學特等獎。
  林同驥還積極推動海洋工程力學研究。上世紀80年代起,考慮到我國海洋資源開發的長遠需要,林同驥組織並投入海洋工程力學的研究。以海洋油氣資源開發為背景,他主持國家科委“六五”攻關項目——《工程力學中若幹重要問題研究》和“七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海洋工程中的力學問題》研究。他研究了各種海洋工程結構及其地基在海浪、海流、海冰、地震、風等耦合作用的嚴峻環境下的載荷及其響應,分析了海洋工程結構失效直至破壞的原因和機理,為經濟、安全地設計建造海洋平台和有效地進行油氣生產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推進了海洋工程力學這一新興力學分支學科的發展。中國科學院和國家教委聯合開展的“八五”海洋工程力學方麵的重大科研項目,在他領導和組織推動下,也取得了豐碩研究成果。
  林同驥在主持重大科研項目的同時,還從事以波浪和旋渦為主要特征的海洋工程流體力學研究。他主持設計、建造了我國第一座U型振蕩水槽,為推進我國力學學科的發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林同驥還多次參加製訂學科規劃、確定重大科技項目等工作。他一貫積極支持開拓新的研究領域。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就提出要開展分離與旋渦流動、兩相流動、流動顯示等方麵的研究。
  林同驥認為,流體力學是在向深度和廣度方向發展,並越來越多地與其他學科發生交叉。因此,研究工作的麵應當放寬,需要重視新興的、應用麵較廣的分支學科研究,主張通過小型的實驗設備,運用先進的測試手段與理論分析緊密結合起來,重新發掘那些既複雜又是基本的流體現象,以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1983年,在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全體委員會議上,他與錢學森、錢偉長、莊逢甘等許多著名專家一起,向國家提出了開發海洋的重大建議。隨後,他帶領科研人員積極開展海洋流體力學的研究,取得重大成就。
  作為一位科學家,林同驥積極參與、建議國家設立自然科學基金製度。他作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理學學科評議組成員,為學科設置、學位製度的建立健全等付出了辛勤勞動。
  1980年,周培源與他率領中國力學學會代表團,出席第十五屆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大會。1981年,他和周培源一起,同日本和印度的力學家共同發起定期召開亞洲流體力學學術會議,以促進亞洲地區力學界的學術交流。他在會上提出的分析無黏度跨聲速流動的方法,得到高度評價。
  他還積極組織中國力學學會、中國航空學會的恢複活動,以及支持成立空氣動力研究會、出版力學學科的學術著作和刊物。他曾擔任《力學學報》副主編、主編達十餘年之久。無論工作多麽繁忙,他都親自審查稿件。在組織編委會和編輯部的具體工作中,他為之傾注了大量心血。
  林同驥視事業重如山,視名利淡如水。他常說:“工作成績是踏踏實實幹出來的,不是爭來的。”他總是超負荷地工作,在任何情況下,他都始終堅持以主要精力從事科研第一線的工作。他治學嚴謹,學風正派,注重理論聯係實際。他常對中青年人說:“實際需要的問題應先做,隻有深入實際才能發現新現象,提出新問題,才能檢驗研究的正確性。”他始終認為在治學中“對科學的熱愛、獻身和勤奮是最重要的,科學上的成就與所花的精力和時間成正比”。幾十年來,盡管個人生活道路幾經坎坷,他始終一往情深,潛心科學研究,為國家為人民默默地作出奉獻。
  林同驥深深懂得,國家要興旺,科學要發達,人才是關鍵。他多次說,我要把年輕一代培養出來,為他們做鋪路石。幾十年來,他辛勤耕耘,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科技人才。林同驥對中青年同誌學術上嚴格要求,生活上關懷備至。在他指導下工作的同誌都有共同的感受:他既是嚴師,又是親切的長者,即使工作已分開多年,遇到學術上或思想上的問題,大家都願意找他交流。
  自上世紀70年代末國家恢複學位製度以來,他注意發揮中青年骨幹的作用,成立了研究生指導小組培養學生。林同驥高尚的情操得到了人們的敬重。1990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導師。
  自上世紀70年代末起,林同驥還擔任了力學方麵的許多職務:1970—1974年,任第七機械工業部207所研究員。1974—1978年,任第七機械工業部701所研究員、副所長。1978—1982年,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1980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學部委員。自1982年起,任數理學部常務委員。1980年起,任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聯合會理事。1982—1990年間,他是該國際聯合會大會委員會的成員。1983—1991年,任亞洲流體力學學會副主席。1986年起,任國際《流體動力學研究》雜誌的編委。1982年—1986年,任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他還擔任過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航空學會理事、中國空氣動力研究會副主任委員、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學會委員等職,為推動我國力學科學的發展,促進國家力學科學與國際力學界的交流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林同驥還曾擔任第一、第二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理學學科評議組成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及第五、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他還是南京航空學院名譽教授,西北工業大學飛機係、上海交通大學工程力學係和浙江大學力學係兼職教授。
  林同驥一生著作等身,主要有《高速聲速空氣動力學》、《雙曲型翼截麵柱體的聖維朗扭轉問題》、《曲線葉柵的繞流問題》、《吉林隕石燒蝕圖象分析》、《有序熔楔和轉捩》、《矩形截麵直管中的振蕩流動》、《現代力學的發展》、《海洋工程流體力學》、《燒蝕圖象與流動模型》等。
  1993年7月29日,林同驥逝世於美國,終年75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林海平兔 回複 悄悄話
林同驥家曾和我家同樓
祝福他從小受苦三兒女。。。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