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父親的回憶

給父親收集的抗戰期間在空軍的記憶和有關祖父的中國海軍文章
正文

我國第一航空發動機製造廠舊址(圖)

(2006-05-08 13:38:49) 下一個
你知道我國自製的第一台航空發動機是在什麽地方怎生的嗎?它就在大方縣的羊場壩。現在讓我們一起到那裏看看吧。

    羊場壩的交通很方便。它就在黔西北大動脈的321國道線上。從貴陽到畢節必經這裏,四川到廣東的長途汽車也從這裏經過。從大方縣城乘車,沿321國道線南行12公裏,汽車就緩緩時入一派鬱鬱蔥蔥的林蔭大道,一幢幢新建的高樓和一幢幢灰牆青瓦的“舊式洋房”錯落有致,掩映其間。那裏就是羊場壩。別看它是一個小鎮所在之地,可它在本世紀40年代曾一度被稱為“新貴陽”。一個鄉鎮所在地為何能以省會之名冠以新稱呢?它有著一段頗不平常的曆史。

    1937年抗日戰爭全麵爆發之後,日寇以其“空中優勢”欺我中華民族,號稱“三小時消滅中國空軍”。正當此時,一些“中立國”又斷絕對我國的飛機供應,日寇又斷我海上運輸。抗日形勢十分嚴峻,全國人民亟需飛機參加抗日。興辦航空工業形勢已迫在眉睫。

    1939年,國民黨航空委員會決定興辦我國航空工業。發動機的製造是得道先考慮的。於是立即籌建我國第一個航空發動機製造廠。然而,航空工業的創辦,引起了日本侵略者的十倍仇恨,百倍恐慌,千方百計阻止我辦航空工業。該廠剛在昆明籌備就慘曹日機的董轟濫炸,企圖扼殺我航空工業於繈褓之中。為孩止日寇的空襲,1940年選址建廠於貴州大方(當時叫大定縣)縣羊場壩的溶洞群中,正式在羊場壩建起了我國第一個航空發動機製造廠。

    建廠投資據說是蔣介石50大壽的生日禮金共344萬美元。蔣經國任名義廠長,第一任廠長叫李柏齡,是清華赴美留學的高材生。第二、第三任廠長分別為王士倬、顧光複。汪福清自始至終任生產廠長、總工程師。該廠由國民黨航空委員會直接領導,和美國華盛頓的兩家航空公司聯合,並由那兩家公司承包修建,提供設備,培訓人才,直屬航空委員會領導,定名“中國第一航空發動機製造廠”,對外稱“雲發貿易公司”,內部習慣簡稱為“航發廠”,設計規模為年產賽克隆(CynLone)G105型航穿發動機300台。1943年開始裝配,到1944年9月裝配試車,完成第一批發動機3台。1946年又裝成15台,先後共裝配製造“旋風”1050馬力發動機32台。其中兩台裝在昆明第一飛機製造廠的一架AT-6飛機上,一直試飛到南京。其餘30台運往台灣。1949年由顧光複帶人去台灣選址回來後,即下令撤銷“航發廠”的建製,改設“大定疏運處”。要將高級技術人員和精密設備運往台灣。但多數高級人員不願去台,結果去台的技術人員約占1/3。3/5的精密機床被搬到台灣,留下的設備多為萬能機床。解放後,王士倬曾任國務院參事室參事,汪[福清任貴州省政協副主席。

    該廠在抗日戰爭中誕生,一誕生就表示出抗日的堅強意誌。工廠將通過廠區的清(鎮)畢(節)公路段命名為“高誌航路”。高誌航是我國空軍第四大隊的大隊長,在1937年8月的上海、浙江一帶戰鬥中積極主動抗擊日寇,為我國打下了第一架敵機。而後和其他大隊配合兩天擊落日機46架。日寇一飛行大隊長被迫剖腹自殺。高誌航被喻稱為抗日“神人”,以抗日英雄的名字來命名廠區路段,藉以激勵全廠職工抗日決心。

    廠區麵積達120萬平方米,分為生活區和生產區,生活區內教育、經貿和各種生活設施齊備生產區內的車間、廠房一派儼然。

    精工車間設在烏鴉洞內,洞分三層,底層寬990平方米,中層800平方米,上層700多平方米,是幽靜去處。從321國道線北側的大營門進去,曲徑通幽,驅車徐行,古樹參天,綠蔭蔽日,車道右側有一天然石壁,壁上鐫有“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導矣”之鬥方大字。複前行,夾道數百米,枝繁葉茂,鳥語花香。將至洞邊,左側又見“上下有序”的頭號方摩崖石刻。至此即可看到烏鴉洞前一壁高而彌堅的石建,以防敵機之俯衝。洞前為人工森林小公園。這裏為主廠區。

    距此1.5公裏之北,有個主廠附屬的發電廠、翻砂廠、螺旋槳廠等配套工廠的舊址在清虛洞,洞內廠房早已毀廢,這裏卻有一大景觀。洞頂即為當今世界之最的天生橋:經貴州省青年探險協會、貴州科學院山地所、貴州師大地理係組織有關專家聯合考察實地測得橋高178.25米,跨高105.58米、橋拱跨度最大處127.35米、最小處77.69米,橋身長400米、橋身寬200米,超過現有的吉尼斯世界記錄(1993年版吉尼斯世界記錄記載的“天下第一自然橋”--黎平高屯天生橋,橋高78.8米,此數據為中央電視台播出。橋拱跨度最大處118.92米、最小處88.5米、橋身長350米、橋身最寬處138米)。橋底下為一草坪,5萬多平方米,實為建設各種球場的最佳地選。蔣介石視察“航發廠”期間曾與全廠1700多名職工在此地聚餐。軒身於草坪之中,仰觀東麵,千米平方的天窗大開,銜高山,吞麗日,輻光奪目,衣冠霞染,真是置身洞天福地。俯視腳下,小溪源出西邊之人工石橋之下,始聞叮咚流水。緣溪東行,繼聽流水歌唱,趕至東邊,水聲嘩嘩令人興奮不已,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回目西望:農田半抱於群山之中,滿目青山綠禾,壩中阡陌縱橫,壩邊溪水環繞,溪邊鑲著青石古道,道上漫行人馬牛羊,田後農家,竹籬茅舍,山覆青鬆,房傍翠竹,每至紅日依山之際,晚風弄響萬篁,“小橋流水人家”,盡披晚趣怪;“古道西風瘦馬”,渾浴餘暉,好一幅風景國畫。沒沿溪漫步,頓覺人在畫中;畫伴人行。若再攀崖而上,登上天橋,猛覺視野頓開,山浪起伏,層巒疊翠美不勝收,令人心曠神怡,登此天橋,兼得探險賞景之妙。

    該廠建成之後,很快生產出我國自製的第一台航穿發動機,經過試車,質地優良。在我國航空發動機製造史上寫下光輝的第一頁。承受之而進行了批量生產。

    1943年3月20日,蔣介石曾到該廠視窗其當年住過的屋舍,而仿仍然完好,且尚保持原貌。該廠1949年部分遷往台灣,另一部分由人民政府接管。

    解放初期,原“航發廠”區內的房屋用於辦學校,設行政機關等,因而保存完好。舊式“洋房”別有一種風格。到60年代的“大三線”建設中,我航空工業的“O一一基地”遷往貴州並將原“航發廠”區加以維修、擴建。建起了“金江機械廠”,仍然生產飛機零部件。而今這個廠雖已遷直,但廠區內卻留下了一些珍貴文物。省、地、縣文化單位擬將原“航發廠”的舊址作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紀念我國抗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的日子裏,羊場壩的溶洞群中又發現了新的溶洞奇觀玄圃宮。大方縣已決定將羊場壩開發為風景名勝旅遊區,擬建“雲發避暑山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