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饞貓的烹飪筆記

老饞貓的烹飪筆記的學無止境係列是文學城私房小菜的創壇斑竹“老饞貓”在02年3月到02年7月以連載方式發表於文學城私房小菜論壇筆記
個人資料
正文

學無止境(114)——家畜類原料的粗加工

(2006-05-01 15:11:26) 下一個

學無止境(114)——家畜類原料的粗加工

文章來源: 老饞貓 於 2002-7-19 7:27:00:

學無止境(114)——家畜類原料的粗加工

家畜肉類主要是豬、牛、羊的軀體,一般都是分好檔的部位。涉及這方麵的初步加工,豬類原料要多些(牛、羊類原料較少),一般有斬豬排骨、斬豬爪、分拆豬什等。家畜類原料的半成品加工,一般有冷、熱水鍋加工和油鍋加工,目的是去除原料中的血水和腥躁氣味,便利烹調。

1、下水料粗加工

豬、牛、羊的內髒、腳爪、尾及舌等各部分的洗滌工作很重要, 因為這些原料大都肮髒、多脂,且有腥味,若不充分加以洗滌則無 法食用。

對於這些原料的洗滌加工,其工作相當繁碎複雜,且各原料的 洗滌法皆有差異。

主要洗滌方法有翻洗法、擦洗法、刮洗法、漂洗法等。有些原料未必隻用一種方法洗滌,如腸、胃等部分,需要並用上述幾種方法來洗滌,才能洗淨。

(1)翻洗法

翻洗法,就是將原料翻過來洗,主要用於腸、胃等內髒的洗滌。因腸胃內部非常肮髒,且充滿油脂,非翻過來洗不可。

洗大腸,使用套腸翻洗法,即將大腸口較大的一端翻過,用手撐開,注入清水。腸因受水的壓力,逐漸翻麵,最後內外完全翻麵,此時用手撕去附在腸壁上的汙物。

(2)鹽、醋搓洗法

主要用於搓洗油膩和粘液較重的原料,如腸、肚等。在裏外翻洗前應先加適量的鹽和醋反複揉搓,然後洗滌。這樣可以去其外層粘液和惡味。

(3)刮、剝洗法

這是一種除去外皮汙垢和硬毛的洗法。如洗豬爪,一般要刮去爪間及表麵的汙垢和餘毛(除餘毛最好連根拔起)。洗豬舌、牛舌,一般先用開水泡至舌苔發白,即可刮剝去白苔,然後就可洗滌。頭、爪上的餘毛,也可先用燒紅的鐵器烙去,再刮洗幹淨。

(4)清水漂洗法

主要用於家畜類的腦、筋、脊髓等。這些原料很嫩,容易破損,應放置在清水中輕輕漂洗;其中的血衣、血筋,可用牙簽剔去,再輕輕漂洗幹淨。

(5)灌水衝洗法

主要用於豬肺。可將大小氣管、食管剪開衝洗幹淨,再經開水一氽除去血汙白皮後洗淨。還有一種方法是將氣管或食管套在水管上,灌水衝洗數遍,直至血汙衝淨,肺葉呈白色為止。


2、豬、牛的下水的加工實例

(1)豬腸

豬腸的外部極其粘滑,內部又有糟粕,要使豬腸的內外全部清洗幹淨,隻有將鹽、醋搓洗和裏外翻洗結合起來,才能洗幹淨。具體操作方法如下,先將原料放在盆內,加入少許食鹽或醋,用雙手反複地揉搓,等腸上的粘液凝固脫離,即用冷水反複衝洗。然後將手伸入腸內,把口大的一頭翻轉過來,用手指撐開,灌注清水,腸子受到水的壓力,就會逐漸地翻轉,等腸子完全翻轉後,就可以用手摘去豬腸壁上附著的糟粕、汙物,若無法摘去的,也可以用剪刀剪去,再用清水反複衝洗幹淨。然後仍用上述套腸方法,將豬腸翻回原樣。將洗幹淨的豬腸投入冷水鍋,邊加熱邊用手勺翻身,待水燒沸,腸的汙穢凝固,倒出,仍用清水洗幹淨,這樣豬腸的粘液、糟粕和腥膻惡臭氣味就除淨了。

(2)豬肚

豬肚放盆內,加入食鹽和醋,用雙手反複揉擦,使豬肚上的粘液凝結脫離。然後用水洗去粘液,將手伸入豬肚內,用手抓住豬肚的另一端,翻轉過來,仍加食鹽和醋揉擦,洗去粘液;然後將豬肚投入沸水鍋內進行刮洗,待豬肚的內壁光爽,再將豬肚翻過來,投入冷水鍋,邊加熱,邊用手勺翻身,等水燒沸,就可去掉豬肚的腥膻惡臭味,然後將豬肚仍浸泡在冷水內。

(3)豬腰

先用水衝洗豬腰,用手撕去粘附在豬腰外麵的油脂。然後將豬腰平放在菜墩上,沿著豬腰的空隙處,采用拉刀批的刀法(刀身放平,刀背向右,刀刃向左批進原料,將刀由外向裏拉, 批斷原料),將豬腰批成二片。仍采用拉刀批的刀法,分別批去附在豬腰內部的白色筋膜(結稱腰臊),最後,將批去腰躁的豬腰放在水盆內,衝洗幹淨即可。

(4)牛肚。

牛肚的洗滌過程雖然與豬肚相同,但在加工時,要比豬肚更加費時。先在牛肚上加食鹽和醋,用手加力揉擦,直到粘液起塊脫離,再用清水衝洗,然後將牛肚翻轉過來,仍加食鹽和醋繼續揉擦,也擦至粘液、油塊脫離,再用水衝洗,將牛肚投入沸水鍋,邊刮邊洗,刮淨、取出毛刺內的油塊、汙物及未消化的食物,用水衝洗幹淨後,再將牛肚分成小塊,投入冷水鍋,邊加熱,邊用小刀刮洗,直到水燒沸,牛肚變軟,再取出,仍用水反複地衝洗幹淨。經過這樣洗滌、加工的牛肚,不僅光滑清潔,且易成熟、無異味。

3、豬腿拆骨分檔

(1)豬後腿拆骨

豬腿指後腿。前腿,行業中稱夾心肉。豬腿主要有3根骨頭,一根是直筒骨,上下走向,一根叫扁擔骨,偏斜走向,一根是背尾脊骨,實際是豬背脊骨末端的一部分。背尾脊骨與扁擔骨連為一體,但連接處並不十分厚,可用斬刀剁斷。扁擔骨與直筒骨是關節相連,背尾脊骨和扁擔骨部分露出表麵,直筒骨深埋肉中。

拆骨的程序是先斬斷背尾脊骨與扁擔骨連接處,剔去背尾脊骨;接著剔淨扁擔骨上的肉,使之顯露出與直筒骨相連接的關節,用刀尖、刀根或小的尖刀割斷關節四周的筋、腱、軟組織,並使直筒骨與扁擔骨分離,然後取出扁擔骨。最後,剖開直筒骨上的肉,使直筒骨暴露,剔去直筒骨。在直筒骨的另一端,還會剩有一塊小骨,要注意剔淨。

(2)豬後腿分檔

a、上層肉

這層肉主要指三塊肉,即磨檔肉、臀尖肉、彈子肉。這三塊肉質地均較嫩,多用於切絲、片、丁等。

b、下層肉

下層肉就是把上層肉去掉以後所剩下的肉。這層也由三塊肉組成,即坐臀肉、黃瓜肉、三叉肉。坐臀肉質老,黃瓜肉較老,可切片、丁等, 三叉肉較嫩,宜切片、丁等。

在分檔後腿時,必須注意以筋膜為線索下刀,避免各塊肉的組織被破壞,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3)豬前腿(夾心)拆骨

夾心即豬前腿。前腿的骨頭有2塊,1塊扇形的飯鏟鍋(也有叫鍁板骨的),1塊似拳頭的叫拳骨。拆時,先在前腿內側從上到下用刀割開,使骨頭露出剔刮淨骨麵上的肉,再割斷飯鏟骨與拳骨的關節。刀頭伸進割斷的關節,用力撬起飯鏟骨,使之部分與肉脫離,再用手將飯鏟骨板取出,接著分開與拳骨粘連的肌肉,取出拳骨及連帶的一塊關節上的小骨即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