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厚黑評三國:評官渡之戰
作者:郭知熠
《三國演義》中的戰役很多,郭知熠先生不想一一地點評之。但完全不討論這些戰役,也不是正常的。筆者在本篇討論著名的官渡之戰,請讀者諸君參閱《三國演義》第三十回:戰官渡本初敗績,劫烏巢孟德燒糧。
官渡之戰是由袁紹所發動的。袁紹因曹操封孫權為將軍,遂起兵攻打曹操。據說袁紹大軍有七十萬,而曹操隻起兵七萬,我們姑且信之。兩軍初戰,曹軍失利。於是,曹操退守官渡。
但守官渡僅一兩個月的時間,曹操的糧草就跟不上了。曹操派人到許昌措辦糧草,可是,他派出的使者卻被袁紹的部下在路上抓獲。
“(袁軍)縛(曹操的使者)見謀士許攸。那許攸字子遠,少時曾與曹操為友,此時卻在袁紹處為謀士。當下搜得使者所齎曹操催糧書信,徑來見紹曰:‘曹操屯軍官渡,與我相持已久,許昌必空虛;若分一軍星夜掩襲許昌,則許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糧草已盡,正可乘此機會,兩路擊之。’紹曰:‘曹操詭計極多,此書乃誘敵之計也。”攸曰:“今若不取,後將反受其害。’正話間,忽有使者自鄴郡來,呈上審配書。書中先說運糧事;後言許攸在冀州時,嚐濫受民間財物,且縱令子侄輩多科稅,錢糧入己,今已收其子侄下獄矣。紹見書大怒曰:‘濫行匹夫!尚有麵目於吾前獻計耶!汝與曹操有舊,想今亦受他財賄,為他作奸細,啜賺吾耳!本當斬首,今權且寄頭在項!可速退出,今後不許相見!’許攸出,仰天歎曰:‘忠言逆耳,豎子不足與謀!吾子侄已遭審配之害,吾何顏複見冀州之人乎!’遂欲拔劍自刎。左右奪劍勸曰:‘公何輕生至此?袁紹不納直言,後必為曹操所擒。公既與曹公有舊,何不棄暗投明?’隻這兩句言語,點醒許攸;於是許攸徑投曹操。”
從袁紹之對待許攸,我們可以看出袁紹其實完全沒有用金剛。許攸雖然與曹操有舊,但既然許攸在袁紹處為謀士,已經是各為其主。考慮到每個人都有建功立業之心,他不會因為兒時之情而背叛其主。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從周瑜與蔣幹之關係看出:蔣幹與周瑜雖然是兒時的同窗好友,但在赤壁之戰時卻各為其主。周瑜保孫權,而蔣幹在曹操的帳下為謀士。蔣幹不會為了兒時與周瑜的友誼而背叛曹操。雖然周瑜利用蔣幹欺騙了曹操,但蔣幹不知情,他並沒有合謀,這是另一回事。我們在考察赤壁之戰的時候再討論。
因此,如果某兩個人有舊,可是他們如今各為其主,他們因為舊時的情誼而背叛其主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這個原因在於友誼是私,而為主卻是“公”;兒時的友誼是“過去時”,而為主卻是“現在時”。個人的建立功業之心會遠遠地超過舊時之情誼。有誰會為了早已過時的友誼而拋棄他一生的事業呢?為了個人的事業,有些人甚至拋棄兄弟之情,甚至拋棄父子之情。
我們再從這一點比較一下袁紹與曹操:許攸與曹操有舊,袁紹因此而不敢聽許攸之建議;蔣幹與周瑜有舊,可是曹操在用蔣幹時並沒有對蔣幹采取懷疑之態度。可見曹操與袁紹,一個用人,一個疑人,其中的分別難道不是顯而易見嗎?
我們也可以再來看看許攸的建議,這些建議是否合乎於情理。許攸捉到曹操催糧的使者,馬上知道曹操糧草已盡,可是袁紹還要懷疑曹操有什麽詭計。在袁紹出征之初,袁紹的另一個謀士沮授曾獻計說,曹操兵少但精,糧草不繼,而袁紹兵多,且糧草充足,袁紹應該以守為主,曹操就會不戰自敗了。可見,曹操缺糧並不是什麽秘密,隻是沒有誰知道他缺糧已經到如此嚴重的地步。筆者還要附帶指出的是,沮授的這個建議本來是非常好的建議,可是,袁紹不僅不采用,而且還因此將沮授鎖在軍中,如此地“用人”真有點讓人哭笑不得。
曹操會有什麽詭計?!將自己糧草缺乏的消息告知對方,然後引誘對方來攻打?!
我們在這裏看到袁紹不僅沒有用金剛,而且也沒有準金剛。他的判斷能力是如此地差勁,以至於連一個計謀是好計謀還是差計謀都分辨不清。許攸建議他兵分兩路,一路向曹操進攻,一路襲擊許昌,如他能夠聽從,曹操就會狼狽不堪。可是,袁紹卻沒有這個能力判斷形勢,也沒有能力決定任何決策的好壞。
還有一點,教主在這裏看到的是:袁紹也沒有防金剛。袁紹說出這番沒有水平的話,實質上已經把許攸逼上絕路了。許攸要麽死,要麽叛變,要麽忍氣苟活,他在袁紹這裏已經沒有任何出路,可是,袁紹卻聽之任之,不采取任何防範措施。以至於許攸逃跑投敵,導致了袁紹的最後失敗。
從許攸的逃跑,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教訓:在兩軍陣前,主帥應該對謀士有寬厚之心,而不能把他們逼上絕境。因為這些有謀之人往往對軍中的部署了如指掌,對於軍中薄弱環節也了如指掌。如果他們投敵,將會對於整個戰局有破壞性的影響,甚至會導致全軍潰敗。
曹操如何對待許攸呢?曹操接待許攸很有意思,郭知熠先生引用如下:
“卻說許攸暗步出營,徑投曹寨,伏路軍人拿住。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快與我通報,說南陽許攸來見。’軍士忙報入寨中。時操方解衣歇息,聞說許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遙見許攸,撫掌歡笑,攜手共入,操先拜於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漢相,吾乃布衣,何謙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豈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攸曰:‘某不能擇主,屈身袁紹,言不聽,計不從,今特棄之來見故人。願賜收錄。’操曰:‘子遠肯來,吾事濟矣!願即教我以破紹之計。’攸曰:‘吾曾教袁紹以輕騎乘虛襲許都,首尾相攻。’操大驚曰:‘若袁紹用子言,吾事敗矣。’攸曰:‘公今軍糧尚有幾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趨步出帳曰:‘吾以誠相投,而公見欺如是,豈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遠勿嗔,尚容實訴:軍中糧實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豈不聞兵不厭詐!’遂附耳低言曰:‘軍中止有此月之糧。’攸大聲曰:‘休瞞我!糧已盡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攸乃出操與荀彧之書以示之曰:‘此書何人所寫?’操驚問曰:‘何處得之?’攸以獲使之事相告。操執其手曰:‘子遠既念舊交而來,願即有以教我。’攸曰:‘明公以孤軍抗大敵,而不求急勝之方,此取死之道也。攸有一策,不過三日,使袁紹百萬之眾,不戰自破。明公還肯聽否?’操喜曰:‘願聞良策。’攸曰:‘袁紹軍糧輜重,盡積烏巢,今撥淳於瓊守把,瓊嗜酒無備。公可選精兵詐稱袁將蔣奇領兵到彼護糧,乘間燒其糧草輜重,則紹軍不三日將自亂矣。’操大喜,重待許攸,留於寨中。
次日,操自選馬步軍士五千,準備往烏巢劫糧。張遼曰:‘袁紹屯糧之所,安得無備?丞相未可輕往,恐許攸有詐。’操曰:‘不然,許攸此來,天敗袁紹。今吾軍糧不給,難以久持;若不用許攸之計,是坐而待困也。彼若有詐,安肯留我寨中?且吾亦欲劫寨久矣。今劫糧之舉,計在必行,君請勿疑。’”
這一段真的很有意思,筆者每一次讀到這裏都想笑。這個有意思的人物就是曹操。當許攸來投靠曹操的時候,曹操正焦頭爛額,巴不得哪裏出現一點奇跡。一聽說許攸來投,就象快淹死之人突然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時操方解衣歇息,聞說許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遙見許攸,撫掌歡笑,攜手共入,操先拜於地。”其殷勤和渴望已無法克製。
另一節有意思的地方是曹操的詭詐,簡直讓人忍俊不住。許攸問曹操軍糧還有多少,曹操撒謊,說還可支一年;許攸表示不信,曹操就說還有半年的軍糧;許攸假裝生氣了,責怪曹操對他不信任,曹操就說軍糧還有三月,我想曹操此時的樣子一定非常誠懇;許攸還是表示不信,說難怪別人都說曹操奸詐。曹操就隻好苦笑地解釋說,兵不厭詐嘛。於是,曹操附耳低聲告訴許攸,說實不相瞞,軍中止有一月之糧。如此誠懇,如此詭秘,我想人人都會以為曹操這回說了實話。哪知道曹操這一次還是在撒謊。曹阿瞞之詭詐自然無人能比。
當然,這也正好表明了曹操的防金剛。曹操用人時會用人,但他也是時時刻刻都在防人的。也許這種防人甚至在他的潛意識裏,曹操不需要任何準備就可進行他的防備工作。
官渡之戰袁紹之所以失敗,其實還在於袁紹沒有防金剛:在於袁紹對他的屯糧之所防範不嚴。軍糧之重要性是不用多強調的,可是袁紹卻派淳於瓊守衛,而淳於瓊是一個嗜酒如命的人。這麽重要的地方如何能夠派一個嗜酒如命的人去守衛呢?雖然袁紹在糧草被焚後立即處死了淳於瓊,可是,這些都沒有什麽用了。知人善任顯然是袁紹所缺乏的。因此,袁紹也是沒有用金剛的。如果袁紹對於烏巢防範甚嚴,即使許攸投敵,曹操也是沒有辦法燒掉烏巢的。而曹操軍糧已盡,曹操豈有不敗之理?!
當然,如果許攸不在袁紹處受辱而投靠曹操,曹操就很難想到要燒掉袁紹的屯糧所。因為曹操無法知道袁紹的防守情況。隻有在許攸投靠曹操,曹操在知道烏巢的守將之後,曹操才可能下定決心偷襲烏巢。
因此,超級厚黑教主說,袁紹失敗的首選原因是他沒有防金剛。袁紹失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沒有用金剛。袁紹既不能用好謀士,而在用將方麵也不能知人善任。袁紹之敗豈是完全出於偶然?!
寫於2006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