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4.接管世界

  我無法在世界曆史上找到一個先例(馬克·紮克伯格),這麽年輕的人卻擁有這麽大的影響力一一等一等,隻有一個人,那就是亞曆山大大帝。——微軟創始人保羅·艾倫

  馬克接受CBS《60分鍾》的專訪時,麵對主持人萊絲莉·斯塔爾的提問,從電影《社交網絡》,到與Google的競爭,再到與溫科吾斯兄弟的訴訟,馬克都一一坦然麵對。《福布斯》專欄作家麥克·伊薩克就以《馬克<60分鍾>專訪:Facebook迄今為止的最佳公關活動》為題撰文,感歎馬克再也不是當年那個笨拙的“菜鳥首席執行官”了,這次專訪也成為Facebook有史以來最好的一次公關活動。

  自從大衛·芬奇的電影《社交網絡》上映,廣大公眾對馬克的印象就等同於演員傑西·艾森伯格對這位青年才俊的演繹:冷漠、精於算計、有一種超然的優越感。但在這次的CBS訪談節目中,馬克的表現與電影中的那個冷漠角色完全不同。馬克富有魅力、心胸開放、侃侃而談,公眾終於稱讚道“菜鳥首席執行官”已經長大了。

  主持人斯塔爾的采訪開頭很老套,列舉了Facebook公司的現狀:有5億用戶,公司估值約為350億至500億美元,接下來她問了一些涉及Facebook用戶隱私方麵的問題,也並不新鮮,馬克的回答也讓人不感興趣,他說的東西Facebook發言人早就說過了。但有一點值得注意,從訪談的一開始,穿著T恤和牛仔褲的馬克就麵帶笑意,采取開放的態度,當被問到“黑客”這個詞的負麵含義,以及為什麽Facebook雇員都這樣互稱對方,馬克與斯塔爾展開了討論,向她解釋原因:極客文化中,“黑客”的概念並不像主流文化中那樣是貶義的。在解釋的過程中,馬克始終保持著耐心和開朗的態度。

  斯塔爾說,比起2008年的第一次采訪,馬克已經變了很多,在訪談畫外音中,斯塔爾稱,三年前的訪談中,馬克顯得非常笨拙,很少眨眼睛。然後她又說,現在的馬克更放鬆,笑得更多,明顯更加自信,這些描述電視機前的觀眾也很容易捕捉到。接下來的訪談斯塔爾開始拋出爭議性問題。例如Facebook從Google那裏挖人,甚至Facebook的大廚也是從Google挖來的。但是馬克對兩家公司的競爭輕描淡寫。

  他說:“有些領域內我們的確存在競爭關係,但還有很多領域沒有。”相比較幾年前馬克接受卡拉·斯威舍的采訪,那時經驗豐富的科技記者斯威舍差點讓馬克抓狂。專訪中的亮點,也是敏感時刻,出現在斯塔爾問馬克對電影《社交網絡》是什麽看法時,馬克的回答充滿了幽默,也很真誠。

  馬克說:“很有意思,看看電影裏哪部分是對的,哪部分是錯的。我認為T恤沒錯,這些T恤我都有”,他邊說邊和斯塔爾一起笑起來,然後又補充道,“涼鞋的款式也是我平時穿的,沒錯。”但馬克很快話鋒一轉,“隻不過很多基本的東西他們搞錯了,比如電影中描述我創建Facebook的原因隻不過是為了找到女朋友”,此時的馬克語氣聽起來有些嚴肅,但並沒有憤怒,“他們完全忽略了我的女朋友,在我創建Facebook之前就一直交往的女朋友。”

  專訪中,還穿插斯塔爾訪問雙胞胎兄弟溫科吾斯的片段,兩兄弟指責馬克的社交網站創意是從他們那裏偷去的,麵對看似詭計多端的馬克,雙胞胎兄弟應該令人同情,但采訪中他們看起來狂躁,非常不得體。斯塔爾還強調,即使他們已經收到6500萬美元的賠償金,還要繼續揪著Facebook不放,他們聲稱在Facebook市值部分被欺騙了。溫科吾斯兄弟說:“我們同意他參與這個工程,他破壞了它,背叛了我們,他是有預謀的。”

  對於這樣的指控,馬克的回答更多是同情,而不是反擊。馬克說:“他們讓整個訴訟看起來好像成了Facebook曆史中的一個巨大的汙點。但其實整個訴訟隻不過讓我焦慮了不到兩星期,經曆過這一些之後,如果他們感覺糟糕,那我感覺也很糟糕。”有些諷刺的是,最後這對雙胞胎兄弟還都承認他們擁有Facebook賬號。

  斯塔爾對馬克的專訪占據了《60分鍾》節目的2/3,對於任何公司來說這都是夢寐以求的,馬克還趁機宣布Facebook將推出全新改版的個人信息頁麵。對於節目和Facebook來說,這是雙贏的結果。在訪談即將結束的時候,斯塔爾問了卡拉·斯威舍:“請問您對馬克的看法是否和當年一樣,認為他是個菜鳥首席執行官呢?”憑借Facebook現在龐大的用戶群和急速膨脹的公司市值,這時的斯威舍轉而稱讚道:“這隻菜鳥原來是個天才。”馬克對此激動不已:“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公關活動了。”

  現在,麵對媒體如此自如的馬克在當年的表現並非這麽成熟。起初,他在回答媒體的簡單問題時,都滿臉漲得通紅,而且還不停地冒汗。在參加道瓊斯D8會議接受采訪時,馬克的表現讓人覺得他好像馬上要在台上暈厥過去。可現在麵對媒體,他卻是目光堅定,從容不迫,還帶有一種馬克式的風度。

  2010年,在舊金山Web 2.0大會上接受記者采訪時,馬克鎮定自若、沉著冷靜,甚至還帶有一絲在過去公開亮相時從未有過的幽默感和自嘲精神。公眾過去一直批評馬克在接受采訪時顯得十分笨拙,說話雜亂無章,這位工程師出身的CEO似乎更善於研發產品,而不太懂得如何處理Facebook麵臨的重大政策問題。但在那天,昔日那個靦腆笨拙的男孩已經不見蹤跡,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充滿自信、能夠應對大多數刁鑽問題的演講者—而主持人、蒂姆·奧賴利、約翰·巴特爾及現場觀眾向他拋出的問題還真不少。

  不得不說的是,作為一名執掌者需要有一種氣場,這種氣場可以是臨危不懼,可以是幽默灑脫,這不僅代表著企業形象,還可以讓團隊成員受此影響。就如在中國企業中,馬雲、王石、馮侖等人物都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一種個人文化,讓人崇拜。我們知道,這種氣場是一種自信,而自信源於實力。沒有足夠的實力和資本,站在眾人麵前必定會惶恐,這並不是所謂的心理素質,而是一種氣場積澱。

  當有人提及Facebook推出用戶或許不喜歡的新功能,往往要求用戶寬恕而不是許可時,馬克成功地將其轉化為一場討論。他表示Web 2.0時代需要解決隱私的界限之爭,而 Facebook正處於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前沿。“坦白地說,這正是用戶使用Facebook如此帶勁的原因之一,”馬克說,“我們正處於這些未決議題的最前沿。”

  同時馬克也具備了自嘲精神,十分謙卑地承認過去和未來可能出現的失誤。“你或許犯過許許多多的失誤,我過去犯過,將來肯定也還會,”馬克說,“如果Facebook的故事真有什麽不同尋常之處的話,那就是Facebook很好地彰顯了一個道理:如果你正在構建一個大眾喜愛的產品,你就可能犯許多錯誤。”

  當談話轉向勢力分布圖(Points of Control,該圖顯示的是互聯網大公司和組織機構鞏固各自影響力的情況)時,馬克熟練地回答道:“未知的領域有待探索或發現的互聯網領域應該是地圖上最大的一部分。”場下觀眾對此報以熱烈的掌聲,台上的主持人也表示讚同。

  馬克接受采訪期間,Twitter上的實時回應大體上也是非常讚賞的。“我敢向上帝發誓,這絕對是馬克表現最好的一次受訪活動。”另一位Twitter用戶表示:“馬克的表現酷斃了!”社交遊戲開發商辛加公司企業傳訊部總經理達尼·杜德克留言稱:“每一次馬克發表講話時,對於他們正在開發的產品,他似乎感到越來越自在、越來越興奮了,Facebook目前的產品非常豐富。”

  Twitter用戶矽穀風險資本投資公司全景資本的董事總經理說:“哇,馬克長大了。這次采訪太令人震撼了。非常非常牛。”

  一家在舊金山和聖摩尼卡運營的知識產權律師事務所的創始人也說:“馬克通過了成熟公司的CEO測試:他口齒伶俐、處變不驚,甚至被問及無可辯解的問題時也能從容地捍衛自己的觀點。”

  幾乎可以確定的是,馬克的這種轉變是大量指導和培訓的結果。但這絲毫無損於人們對這種轉變的良好印象。許多人過去批評馬克不夠成熟,不善表達,不足以領導這家成長迅速的公司,在這次采訪之後,許多人開始改變自己的觀點。

  當然,馬克的公開演說技巧仍有提升空間。在回答問題時,這位年輕的 CEO依然不能足夠快地說到點子上,而且還時不時地出現尷尬時刻。被問及他對商業社交整體規劃的想法時,馬克·馬克說他不理解這個問題,隨後又稱可能是大廳內糟糕的音響效果,導致他沒聽清楚,這番表現讓人覺得他似乎在躲避這個問題。但總體而言,馬克這次的表現相當給力,特別是對比過去。在Facebook持續探尋用戶數量達到6.3億(以及2億手機用戶)之後的發展方向之際,它需要來自高層強有力的領導和指引。但現在看來,馬克就是Facebook所需要的那個人,也是即將接管世界的人!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