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三十二、淺談三峽流域史前美術的發展曆程

  陳文武

  美國《科學》雜誌在1998年11月20日報道了考古學家在世界各地發現的大量史前雕刻、壁畫藝術。如在法國發現的3萬2千年前的壁畫,刻有懷孕的婦女、各種動物,如獅子、熊、犀牛等。美國哈佛大學考古學家在對德國出土的3萬年前的象牙雕刻動物進行認真研究後,認為這些動物雕刻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很高的工藝水平。在匈牙利出土了一塊5萬到10萬年前、用猛獁象的牙拋光製成的牆壁裝飾板。在中東戈蘭高地發現的一塊25萬年前的史前古器物上,刻有一配戴精致頭飾的婦女頭像。這些原始藝術品的發現為我們揭開早期人類藝術發展提供了實物證據。早期原始人類崇信超自然的力量,他們製作了許多令人費解的東西,如大洋洲複活節島的巨大石雕、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壁畫、南美洲的秘魯納斯卡高原巨畫、古埃及的阿蒙神廟、英國巨石陣,法國、西班牙等眾多的洞穴壁畫以及眾多的石雕、岩畫等。其中,最著名的是秘魯納斯卡存在一批巨大而神秘的圖形,最大的一個風鳥長度達5公裏,隻有在空中俯瞰才能清晰地看到它的全貌。對史前美術的研究與探討,古今中外有許多學者參與其中,也有諸多謎團不得不使嚴謹的學者保持沉默。因為史前洪荒時代離我們太遠太遠,要對長江三峽地區的史前美術展開研究,首先碰到的問題就是藝術起源問題及早期藝術發展狀況、作品的製作方法、目的等等。要想進行深入研究,我們除了在早期的人類傳說與文獻資料中尋找答案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途徑是從考古學方麵獲得人類藝術發展的器物。早期人類並沒有純藝術與實用藝術的區分,有時兩者互為你我。在眾多繁複的石器、陶器、岩畫等藝術品之中,揭示著人類創造藝術的曆史。

  一、三峽地區史前美術的概況

  據考古學家證實,長江三峽流域是早期人類發源地之一,二百多萬年前的建始人、巫山人及稍後的元謀人、長陽人、隕縣人、奉節人、大溪人就已經勞動、生息、繁衍在這塊土地上。人類最初的藝術品——人工石器,在最古老、最野蠻的三峽原始部落中產生並逐漸發展,他們花很大的精力或時間製作這些石器、祭祀用品、裝飾品等。最早人工製品與現代人製作的所謂藝術品在本質上沒有區別,都是創造性的活動。在峽江及兩岸溪流的河灘上,人們常常拾到與卵石截然不同的經過打製的石塊,雖然顯得十分粗糙,但一眼便可看出它是石器。筆者在西陵峽南岸的河灘上曾有幸拾得一把磨得光亮而刃口鋒利的石斧,經專家鑒定為新石器時代遺存之物。後來涉獵史前文化才驚奇地發現:正是人類這第一把石斧的誕生,宣告進入人猿揖別的嶄新時代。世界上迄今發現最古老的人類化石是非洲薩赫勒人乍得種,大約距今有700萬年的曆史。在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人類化石是“建始人”遺址出土的,距今有215萬年,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該遺址也是亞洲發現最早的古人類化石,它的發現為在長江三峽地區尋找人類起源提供了寶貴信息。1985年10月,黃萬波先生在巫山龍骨坡發現了人類左側下牙床和一顆上內側門齒,認為它同東非早更新世“新人”處在同一個進化水平上,稱“巫山人”。1997年10月在龍骨坡發掘出土近20件石製品,發掘者認為龍骨坡出土的石器和東非能人製作的石器相比有許多相似性:例如,石器岩性單調,東非能人用火山熔岩,巫山人用灰岩;在打製技術上,多用礫石或石塊簡單打製;在石器類型上,兩者都有搗碎器。“建始人”與“巫山人”製造的石器,是三峽地區人類製造工具的標誌,也是人類創造藝術的起點。之後的長江流域發現的早期智人化石點是湖北省長陽縣西南45公裏鍾家灣村一個名叫“龍洞”的地方發現的。1957年由賈蘭坡主持發掘,發現有第一前臼齒和第二臼齒的上頜骨,同地層伴生的動物化石是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時代為20萬年前。隨後的發現就更多,如“奉節興隆洞”遺址發現14萬年前的藝術品“劍齒象牙刻痕”、石雕“石鴞”和樂器“三峽石哨”。它們的發現無可辯駁地說明了三峽地區在人類進化史和藝術起源史上的重要地位。“劍齒象牙刻痕”是人類藝術最早的萌芽,將標誌著青藏高原東部的長江三峽地區出現了人類最早的刻痕藝術,它比目前發現最早的史前人類刻劃在南非礦石上的圖案還要早6萬年。三峽庫區舊石器時代人類活動遺址有50多處,這些遺址或遺跡的時間跨度,根據近幾年的考古發掘和初步研究,大致在10萬年至1萬年之內,它們出土的器物是研究三峽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美術十分珍貴的資料。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重慶自然博物館的專業人員在對上述遺址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大量的化石與人工石製品,以及露天石器加工場,這在中國南方乃至東南亞一帶是極為罕見的。以河流礫石為原料製作的打製石器,並以該石器為主要生產工具向大自然索取生活資料,是三峽舊石器時代人們生產的主要方式。就石器加工技術而言,三峽舊石器匯集了我國華南、華北的特點,成為三峽地區自古以來是南北方文化交流通道的有力證據,是我國舊石器中期文化向晚期文化過渡的重要證據。大致分三期;舊石器早期:人類學會製造簡單的石器,他們首先要選料,包括石頭的質地和形狀,然後要考慮加工的方法、程序等。

  舊石器時代石片和用石片製造的工具在全部石製品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石核相對少。各類石器以單麵加工為主;石器以刮削器為主,占80%,之後依次是砍砸器、尖狀器、石球、石錐、雕刻器等。它們有的是砍伐或修理木質、骨質的器具。砍斫器與石球同時是獵捕野獸的重要工具。尖狀器、刮削器是處理獸肉獸皮的工具。舊石器中期:主要表現在打製石器技術的提高,石器的形狀比較規整,類型比較確定,種類增加。舊石器晚期;出現細石器,還有個別的箭頭錐等,具有初步的穿孔技術,能製造複合工具與細石器鑲嵌技術,並開始掌握磨製穿孔等技術。骨器製作工藝的出現可以上溯至舊石器時代早期,骨器種類很多,初期隻是一些有人工痕跡的器物,之後才逐漸豐富,有生產工具鏟、錐、刀、針、魚鉤,生活用具簪、梳、匕、叉,裝飾物骨珠、骨管、骨環及骨雕與動物工藝器等。舊石器時代晚期盛行狩獵生活,骨器運用漸廣,製作工藝也愈精美,此時,人類發明了用火,並逐漸推廣應用。在整個原始社會階段,石器一直是生產中的主要工具,從學會製造石器的最初階段開始,人類就在為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不斷地改進石器的製造工藝,使工具更適用、更和諧、更美觀,不同的勞動對象和生產方式對工具的要求也不一樣,因此,就產生了形式各異的石器。舊石器晚期在石器工藝明顯進步的同時,骨製品也大大發展,多種裝飾品的出現也是此時的特點。當然,最初的人類製成的石器在藝術品質方麵顯得很幼稚、粗糙,但原始先民製造出巨大石斧的同時,標誌著已具有征服自然的能力,同時,具備創造藝術與審美的能力,也是原始人在自己進化為人的漫長道路上邁出較重要的一步。

  社會發展到新石器時代,以長江三峽為中心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更為豐富,大致可分為三峽東段地區與三峽西段地區。三峽東段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序列為桅杆坪遺存、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

  火的熟練使用與間接打擊石器方法的廣泛運用,使製石與製陶成為最重要兩大人工製品。石器有打製和磨製兩種,打製石器以石片刮削器和砍伐器最有代表,磨製石器以精製的小石和小石鑿、大小不一的石球最具特色,石製品主要是精加工的磨製石器,它的特點是工整細致,磨製、穿孔技術逐漸成熟,並出現了裝飾石器,工具的分類也逐漸細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紅花套遺址出土有“石斧王”之稱的特大石斧,該石斧長43.1厘米。陶的出現是人類熟練使用火的結果,三峽地區原始陶片最早出現在8000年前奉節魚複浦遺址,在清江桅杆坪遺存也發現陶器的殘片,大溪彩陶器物是整個三峽地區最有代表性的陶器。

  在清江桅杆坪遺存出土的美術遺存有石器與陶器,而且還有石雕工藝如:石祖、穿山甲及其他動物等,反映了當時人們的製作水平與審美能力的逐步提高。城背溪文化的美術遺存著名的有秭歸朝天嘴遺址出土的石鉞(T3C13),長10、寬7.5、孔徑0.6厘米,肉紅色,其形狀呈長方形,四周圓角,上方有一圓孔,磨製精細,石質為花崗岩。陶器常見的器形有陶釜、陶器支座、小口罐、缽等,紋飾有粗繩紋、刻畫紋、彩繪陶器等。代表性的陶器有小口罐,肩部刻畫有一圈波折紋頸下兩側各有兩個實用的圓形小孔。

  大溪文化的陶器代表有直筒彩陶瓶、彩陶豆、三聯杯、空心陶球以及楊家灣遺址出土的刻畫符號。從彩陶的造型上看,因普遍使用輪製法,製出的陶器規整大方,線條流暢優美,陶呈紅褐色,外表為紅色,內表為灰黑色,其藝術價值很高。陶飾可分為兩類:第一是由曲線、弧線、圓點組成的絞索紋、波浪紋等;第二是由直線條帶、菱形方格,鋸齡形、圓圈及點狀線組成的幾何形風格。陶器紋樣的製作方法有戳印紋、弦紋、刻畫紋、堆紋,鏤孔、彩繪,也有少量的線紋。戳印紋是最有特征的紋飾,它是由圓形、半圓、新月、三角、S形、夔形、長方形、方形、工字形及點組成的幾何形圖案,具有獨特的藝術性。大溪文化除了陶器以外,還有許多器物出土,其中,裝飾品有100餘件,裝飾品分項飾、耳飾、臂飾等。早期的裝飾品以耳飾為主,分綠鬆石墜飾、玉、蚌、象牙等飾品,還刻有精美的鋸齒紋。晚期種類增多,以項飾和臂飾為主,項飾出土的有璜、壁、象牙飾、牙飾等,形式多樣,色彩豐富,有黑色、乳白色、淺黃色等各種顏色,以雙麵人物玉佩為代表。臂飾主要有手鐲,質料分玉鐲、石鐲、象牙鑼、骨鐲、蚌鐲等。其他裝飾類有陶球、陶璜、蚌珠,磨製精細,出土有蚌珠裝飾於項頸,成串蚌珠有幾百顆之多。骨器、海螺等裝飾品製作已普遍采用切割和鑽孔技術,部分器物裝飾鋸齒紋與刻畫紋等。這一時期的代表性美術遺物主要是以上這些。此外,祭祀活動遺存在石家河、宜昌中堡島等遺址也有發現。中堡島發現了23個器物坑,坑內出土陶、石、玉器等1000餘件器物,其中陶器數量最多,且都不是實用器物,這應是多次祭祀活動的場所。

  三峽西段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器物的發現也較多,與美術有關的遺存主要分為玉溪一期文化、哨棚嘴文化、老關廟文化。玉溪一期文化遺址石製品出土數萬件,器型較大,多為殘片,完整器較少。陶器殘片1000片,器型簡單,器表多飾繩紋,流行花邊口沿裝飾。哨棚嘴文化遺址出土的美術遺物有石器、陶器、玉器等,打製石器以石片刮削器和砍伐器最有代表,磨製石器以精製的小石和小石鑿、石球最具特色。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泥質紅褐陶次之,有少量褐胎黑皮陶。紋飾以繩紋或繩紋組成的菱格紋為主,也有帶紋和水波紋的陶器出土。老關廟文化遺址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除石器外,陶器有花邊陶罐、尖底缸、淺盤豆、斜折壁盆、盤口器等。同時,還出土了彩繪渦旋紋陶紡輪等物品。

  二、三峽地區的史前雕刻的發現

  我國原始雕刻藝術的曆史是很悠久而漫長的,目前發現最早的是在14萬年前奉節興隆洞的“劍齒象牙刻痕”、石雕“石鴞”。之後在秭歸柳林溪遺址出土了一件石雕(東一區T1216⑥)“祈禱人物坐像,”這件代表三峽地區新石器時代雕塑水平的石雕,產生於距今6千年左右,石質呈深黑色,人物蹲坐於圓形底盤之上,雙足並攏,雙膝自然拱起,雙肘放在膝蓋之上,雙掌殘缺,兩眼平視,頭上有雙冠,冠側有一道刻槽,腦後有多道刻槽,麵部膛目張嘴,雙手似合掌之勢。我們推測此人也許是在作祈禱,以保佑部落集群的平安。石雕“祈禱人物坐像”或與此件石雕人物出土的石器、陶器支座、刻畫符號、骨器及少量墜飾、魚形佩飾藝術品等物品,是新石器時代的產物,具有早期原始人雕刻、描繪世界的特征,是一件極其珍貴的原始藝術品,與當時的原始信仰、巫術崇拜有關。可以肯定此物不是實用器物,而是原始信仰崇拜之物,是目前中國南方地區發現年代最早的一件完整的人物雕塑作品。

  另外,在秭歸東門頭遺址發現了“秭歸太陽人”刻石,它是刻在一塊長條形褐灰砂岩石上,長105厘米,寬20厘米,厚12厘米。我初次見到此物,十分驚訝,感覺整個圖像古拙質樸,原始氣息濃鬱,太陽刻畫工整、圓潤、每一道光芒都刻得遒勁有力,似生命之聲,鏗鏘作響。人物頭部略小於太陽,最奇怪是頭頂上有一小尖狀物,意在何處?是頭飾、還是其他什麽?不得而解。整個頭部形狀尖而瘦弱,身軀為一向下的倒三角形,線條鬆軟,下端兩線未繪到頭,下部一短橫線,橫線下三角形,且下頂部出頭寸許,有專家認為是表示男根,尚存疑惑之處。上肢兩臂自然下垂,落筆處微粗,表示手部。下肢短而有力,到底部向外微彎,意在表示足部。下肢與身體結合部左右近旁各有一個圓圈,左低右高,右大左小,稍上部也是左右各一個小圓圈,比其他兩個要略小許多。是表示星辰耶?還是其他別的意思。整個石頭經過精心打磨,表麵平整,長條形四周打製規整勻稱,鑿刻痕跡與圖像古樸怪異,人物麵部表情凝重,似祈禱歌頌太陽,造福萬眾子民。又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遙遠過去的故事。這是一件較為重要的太陽崇拜之石,它記錄著我們的三峽先民們的確存在著對太陽的崇拜,“秭歸太陽人”石刻的製作目的與社會功能由於時代久遠,我們很難推測準確,隻能從其他早期原始岩畫中大致揣摸其意。不過,可以明確的是它具有強烈的原始宗教氣息。大多數原始藝術品都具有巫術或與宗教意義有關,“秭歸太陽人刻石”也不例外,遠古的人們囿於自己狹義的世界觀,以不同於現代文明人的思維方式去認識了解周圍的世界,他們對於太陽的運動規律和自然現象變化的無知,認為其背後一定有某種特殊的神秘力量在驅使。自從巫術出現以後,與之相關的意念也廣泛滲入到人類祭祀活動之中,“秭歸太陽人刻石”正是當時具有典型代表的遺作之一。除此,還發現了許多小型的石雕、骨器雕刻裝飾品等,它們都反映了三峽地區原始雕刻的最高水平。

  三、三峽地區史前陶器的發現

  陶的出現是人類熟練使用火的結果,三峽地區原始陶片最早出現在8000年前奉節魚複浦遺址,同時代在清江桅杆坪遺存也發現陶器的殘片。城背溪文化陶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小口罐屬泥質紅褐陶(T4.19),表麵顏色不均,肩部刻畫有一圈波折紋,頸下兩側各有兩個實用的圓形小孔。

  早期的陶器圖案較簡單,從秭歸柳林溪、朝天嘴遺址第一期文化遺存中出土彩陶圖案的組合來看,主要為直線幾何形紋,水波紋、卷雲紋、網狀紋、曲弧紋等,器形與鄂西城背溪等遺存中出土遺物相似,距今7000年左右。器表多飾繩紋,流行花邊口沿裝飾,同時,還出土了彩繪渦旋紋陶紡輪、呈邊緣薄中間略厚圓餅狀的物品。大溪文化是繼承了城背溪文化的文化因素發展起來的,其分布地域要比城背溪文化大得多,分為三峽地區的中堡島類型、關廟山類型和油子嶺類型。中堡島類型的典型遺址有湖北宜昌中堡島、伍相廟、青水灘、楊家灣,秭歸龔家大溝、朝天嘴、重慶巫山大溪、江東嘴、歐家老屋等。陶器呈紅褐色,外表為紅色,內表為灰黑色。彩陶一般描繪在罐、缽的口部及肩部。描繪線條的邊緣不甚整齊,較粗糙。代表器物有直筒彩陶瓶、印紋白陶盤、空心陶球以及楊家灣遺址出土的刻畫有許多奇怪符號的陶圈足器。大溪陶飾的圖案一是由曲線、弧線、圓點,組成的絞索紋、平行紋中夾鳥形紋或人字形紋等,具有獨特的藝術性;二是由直線條帶、菱形方格、鋸齡形、圓圈及點狀線組成的幾何形風格。戳印紋是最具有特征的紋飾,波浪紋、菱形紋、圈紋和鋸齒紋變化多端,線條流暢優美,其藝術價值很高。從彩陶的造型上看,因為已普遍使用轉輪,製出的陶器規整大方。

  中期階段是彩陶極盛時期,彩陶花紋的圖案內容豐富,紋樣複雜多樣,構圖講究,線條均勻自如,粗細適宜,表現出較強的藝術性。一般在紅陶外表先塗紅衣,再畫黑彩,也有畫赭彩的,個別的是白衣黑彩及紅彩。同時,也有內彩。大溪文化遺址中出土的一些日用陶器上常可見到刻有各種類型的符號,主要遺址有宜昌清水灘、楊家灣、中堡島,秭歸柳林溪等。從上述遺址出土的刻畫符號數量來看,以宜昌楊家灣遺址中出土最多,近200片,其次是秭歸柳林溪遺址,達60餘片。所謂的“刻劃符號”,一般多是刻在器物(陶器)即圈足碗、圈足盤的底端外部,這些符號與文字的起源有直接的關係,它早於殷商的甲骨文。

  晚期的彩陶以黑彩為主,極少數為白彩、褐彩。飾有彩繪的陶器主要有罐、碗、圈足器、瓶、缽、盆等,這時的彩陶泥質占絕對優勢,灰陶和黑陶劇增,有細頸壺、折斂口圈足碗等。

  嶺家屈入進就後之美術遺存,這在三峽的中堡島、清水灣、楊家灣諸遺址中,都有屈家嶺的陶器存在,代表器物有陶胎薄如蛋殼的雙腹豆、高圈足杯、米字形陶球、陶紡輪等。新石器時代末期還有石家河文化的美術遺存,它是從秭歸廟坪、白廟、下岸、大坪遺址等出土的直口罐、圈足盤等陶器。此時期的遺存在荊州博物館收藏的有陶塑、玉虎、玉龍、玉人等。

  四、三峽地區史前岩畫的發現

  岩畫在中國的發現是近幾十年的事,是彩繪或刻畫在石壁、岩洞上的圖畫。三峽地區發現較少,主要有湖北省巴東縣天子岩畫和重慶的部分岩畫,如雲陽縣岩畫、江津頭道河灰千岩岩畫、巴縣一品七田村岩畫、綦江“靈應岩”岩畫,等等。

  在湖北巴東官渡口小溪河村的崇山峻嶺中,有一座名叫“天子岩”的山峰有一條長200多米的岩壁上有數千個紅手掌印組成的圖形,離地1.5米到2米,手掌大小不一,掌印呈赭紅色,上下左右規則排列,間有手指摸擦的彎曲平行線條,色澤與岩石融透,看似年代久遠。其遺跡在三峽區域內是十分罕見的,為一祭祀的場地,是研究本區域岩畫的重要資料之一。

  在重慶的雲陽縣張飛廟新址附近,發現一幅栩栩如生的三峽漁獵圖,該圖位於雲陽張飛廟新址不遠的亂石灘頭上。壁畫全係鑿刻而成,線條最深的約兩厘米,整個壁畫呈青黑色,同岩體本色融為一體,除了從一塊約兩平方米左右的清晰部分可辨認出一條巨大的龍舟和幾處古代小屋外,大多數圖案已模糊不清。據推測這幅巨型古壁畫的時間應在春秋戰國左右。江津發現頭道河灰千岩岩畫,其分布在50餘米長、高8米的範圍內以啄點連成10餘個動物圖形,有牛、熊、魚、羊等。其下有後人題記多條,最早者為明崇禎十一年。岩畫風格古拙,時代當在漢以前。在巴縣一品七田村也發現了一處石刻岩畫,全為成對的圖形,似廟中之旗杆狀,分布範圍長250米,上下約40米,其下限當在清代。在綦江中峰鄉清溪河邊之“靈應岩”岩畫其分布範圍300餘米,內容為古代男性生殖崇拜等,其下限當在清代。

  小結

  三峽地區史前美術研究主要是從原始的石器、骨器、陶器、岩畫等物品之中,發現和揭示了三峽地區原始美術的軌跡。在所發現的原始藝術品中,最著名的是215萬年前“建始人”和204萬年前的“巫山人”的石製品及骨製品,之後,在建始、長陽等地也相繼發現30萬年至20萬年的古人類牙齒化石等。三峽地區石器時代的美術遺跡不勝枚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奉節興隆洞遺址出土的藝術品——石哨、石鴞與劍齒象牙刻痕。劍齒象牙刻痕將人類的刻畫痕跡的曆史向前推進了6萬年。據此證明了三峽地區是中國南方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隨著大三峽地區進入新石器時代,人類的足跡分布更廣泛,創造的藝術也更豐富了。從桅杆坪遺存、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到石家河文化遺跡中,充分證明它的曆史悠久、品類齊全、藝術價值高。從而開創了中國早期史前美術的新篇章。在考察三峽地區史前美術的遺跡、作品後,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三峽地區遠古曾經有豐富而輝煌的藝術時代。無論是最原始的木器、石器、骨器與雕刻等藝術品,還是最神奇、最富特色的彩陶刻畫符號以及精美的玉器工藝品中,都充分反映三峽地區史前美術的巨大成就。三峽地區史前美術所蘊含的曆史信息是多方麵的,是我們研究文化、藝術、曆史的基礎,同時,它也體現了一個民族的初期精神與文化風貌。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