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三十一、古代巴渝的幾種占卜形式

  胡昌健

  “卜筮然後決大事。”“能用卜筮而知吉凶乎?”“龜曰卜,蓍曰筮。”“爾卜爾筮,體無咎言。”卜用龜甲,筮用蓍草,以蓍草莖做占筮。世人常雲“事不過三”“假爾泰筮有常,……古俗早已有之,卜筮不過三”。商代卜辭有“司二卜”之說。

  商代有“卜甲”、“卜骨”。後至明清,我國各族先民發明了各種占卜方法,如雞卜、瓦卜、竹卜、茅卜、芽卜、石卜、蛙卜、穀卜、羊卜、蓍卜、蠡卜、草卜、卵卜、螺卜、鳥卜、水卜、瓜卜、米卜、樗蒲卜、樹根卜、牛蹄卜、牛骨卜、牛角卜、水碗卜、草鞋卜、銅錢卜等,實際上是“就地取材”。物質是“死”的,人是活的,巫師可以對各種物質上的“征兆”作出主觀判斷。

  三峽地區是占卜、占筮發源地之一。《爾雅·釋魚·靈龜》晉郭璞注雲:甲可以卜。《山海經》“十巫”巫鹹乃巴“涪陵郡出大龜。”有,地巫師。《世本》“巫鹹作筮。譙周。”《古史考》“殷巫鹹善占筮。《說文》。”:筮決也。“古者巫鹹初作筮。”《廣韻》“巫鹹作筮。”漢代,巴蜀地區盛行卜筮。字君平,成都人也。《華陽國誌》“嚴遵,……常卜筮於市,假蓍龜以教。與人子卜,教以孝;與人弟卜,教以悌;與人臣卜,教以忠。”“人乃始知(嚴遵)成都卜肆中者非常人也。”

  巴渝地曆代占卜方式主要有甲卜、雞卜、瓦卜、蛋卜、竹卜、旗卜、手卜、羊卜、牛首卜等。

  1.龜甲卜

  《華陽國誌·巴誌》:“朐忍縣西二百九十裏……有……靈龜。鹹熙元年(264年),獻靈龜於相府。”朐忍,今重慶雲陽縣,漢代朐忍縣轄今雲陽、開縣、萬縣一部分及湖北利川。鹹熙,三國魏元帝曹奐年號。《爾雅·釋魚·靈龜》晉郭璞注雲:甲可以……“涪陵郡出大龜,卜,緣中叉,似玳瑁,俗呼為靈龜,即今觜蠵龜,一名靈蠵,能鳴。”《輿地紀勝》引:蜀地瀦水,鱉靈《華陽國誌·蜀誌》“今巫山壅江,遂鑿巫山,開廣漢金堂江,民得安居。”有學者稱三峽地區古代的荊蠻部族為“鱉靈巴人”,這支鱉圖騰部族的酋長或首領名叫“鱉靈”。“鱉靈巴人”當與巴地的龜甲卜有一定的關係。

  《說文解字》:灼剝龜也,象灸龜之形,一曰象龜兆之縱橫“卜,也。”“直者象龜。”焞,段注:橫者象楚焞之灼龜。按,卜者灼龜所用之柴枝,《儀禮·士喪禮》“楚焞置於燋。”“楚,……在龜東。鄭玄注:荊也;荊焞,所以鑽灼龜者。燋,炬也,所以燃火者也。”荊,指木條。

  近年雲陽明月壩出土了唐代卜甲,可知龜甲卜之風在唐代巴渝地區仍盛行。

  2.雞卜

  古人視雞為神物,《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帖畫雞戶上,懸葦索於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

  雞卜,是一個大概念,細分則有雞骨卜、雞蛋卜、雞眼卜等。漢代雞卜:“用雞一、狗一,生,祝願訖,即殺雞狗,煮熟又祭,獨取雞兩眼骨,上自有孔裂,似人物形則吉,不足則凶。”越俗,《史記·孝武本紀》:安台無壇,而以雞“乃令越巫立越祝祠,亦祠天神上帝百鬼,卜。上信之,越祠雞卜始用焉。”雞卜在我國持續時間最長。劉禹錫《送周魯儒赴舉詩》“欲憑雞卜謁金門。”《後村先生大全集·次韻三首》“田父扶攜問劉克莊:雞卜,村姑呼喚祭蠶神。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犦牲雞卜羞我”觴,於粲荔丹與蕉黃。西昌等地在宋代有雞骨卜,四川越西、“……十部蠻……有疾者,不用醫藥,召女巫以雞骨卜。”清陳維崧《湖海樓詩集·送勞書升前輩觀察貴竹》:日費雞卜“今人值選預恇怯,煩龜占。”明《黔記》、《百夷傳》、《赤雅》,清《皇清職貢圖》、《黎歧紀聞》、《苗防備覽》皆有雞卜記載。巴渝地區雲陽、萬州一帶,宋時流行雞卜,俗稱“雞子卜”。雲陽“小南門外江中有石梁,長百餘丈,冬涸乃見,號曰龍脊,亦猶涪陵之石魚矣。舊誌雲:古俗以每春上巳日邦君士女挈舟往遊,以雞子卜歲”豐欠。“舊《誌》:每歲邑人遊於(龍脊石)上,以雞子卜歲豐欠。”“大巫雞卜占雲吉,小巫竹枝歌轉激”。親遊此龍脊,“同年二月,集”古賢流傳,以雞子一枚卜一兆,可為得喜慶、團圓之卦。“郡侯人日遊龍脊,與民同樂,以雞子卜年慶,邦人未嚐有可免者。”萬州江邊有“蛾眉磧,在縣南對江岸側,水落石出……每正月七日,鄉市士女至磧上,作雞子卜,擊小鼓作竹枝歌”。《萬州圖經》:鄉市士女渡江南蛾眉磧上,作雞子卜,“正月七日,擊小鼓,唱竹枝歌。”“蜀中鄉市,士女以人日擊小鼓,唱竹枝,作雞子卜。”這裏的“蜀中”,指巴渝地區,因為“竹枝”在巴渝。看來雲陽、萬州的“雞子卜”,也是兩宋時期“人日”“踏磧修禊”中常做的一種為求“歲豐”、“喜慶”、“團圓”的占卜活動。

  中國各地各民族的雞卜方法不完全一致。筆者囿於聞見,不詳述巴渝雞子卜具體方法。我們可參考唐宋時期兩廣地區僚族的雞卜,周去非:其法以小雄雞未孳尾《嶺外代答·蠻俗》“南人以雞卜,者,執其兩足,焚香禱所占而撲殺之。取腿骨洗淨,以麻線束兩骨之中,擁竹挺插所束之處,俾兩腿骨背於挺之端,執挺再禱,左骨為儂,儂者我也。右骨為人,人者所占之事也。乃視兩骨之側,所有細竅,以細竹挺長寸餘者遍插之,或斜或直,或正或偏,各隨其斜直正偏而定吉凶。其法有一十八變,大抵直而正或附骨多者吉,曲而斜或遠骨者多凶。”

  3.瓦卜

  《古今圖書集成·博物·藝術·卜筮部》引漢應劭《風俗通義》:“巫俗,擊瓦,觀其文理分析定吉凶。”

  元稹《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並序》謂江陵“南人染病,競賽烏鬼。楚巫列肆,悉賣瓦卜”。《一百韻》有雲:“病賽烏稱鬼,巫占瓦代龜。”元稹貶江陵,後改授通州司馬,經巴渝至達州,詩中有“使蜀常綿遠”句。溫庭筠《燒歌》“自言楚越俗,……燒畬為旱田……新年春雨晴,處處賽神聲。持錢就人卜,敲瓦隔林鳴。卜得山上卦,歸來桑棗下。”杜甫居夔州,有之一:

  《戲作俳諧體遣悶二首》“……南留白帝城……瓦卜傳神語,畬田費火聲。”可知“瓦卜”在巴、楚、越地區盛行。“神語”——巫師之語。近年重慶涪陵石沱墓地發現一片印有陽文“大吉”兩字的殘瓦,此當即杜、元、溫詩中所記之“瓦卜”現象。“敲瓦”,即在進行瓦卜儀式,將瓦片擊裂。至明清,瓦卜方法仍在江南地區繼續。明人王穉登輯《吳騷合編》沈青門曲。《元旦後一》《收江南》瓦卜總無靈。清人彭孫貽詩:敲韻燈花飛燭灰。《用韻酬董大尹誌得四“呼盧勝采代瓦卜。又,首》之一:農祥驗雪知。”“瓦卜占豐稔。”

  4.竹卜

  巴渝“竹筶卜即竹卜:即劈成兩片的竹兜,陽、,“竹筶,分陰、勝三筶,占卜時陰筶者虧理,勝筶者有理;虧理者向有理者賠禮道歉,並要向白帝天王殺牲祭祀悔罪。”竹卜手段亦是“儺”文化的組成部分,重慶博物館藏有“儺”巫師所用“竹筶”一對,為取楠竹尖部製成,十餘厘米長,中剖為二,巫師持之,拋於地麵,兩凸麵朝上為陰卦,兩凹麵朝上為陽卦,一凸一凹為順卦,順則吉,即“勝”。為求得吉卦,巫師反複拋,直到順卦止。此卜法與荊楚地區稍異。

  《荊楚歲時記》曰……以占來歲豐儉。或折

  “秋分,以牲祠社,竹以卜。”“索瓊茅以筳篿。”“楚人名結草折竹《離騷》曰:王逸注:卜曰篿。”筳,破竹。以一節竹,寸餘,破為兩半,自高處擲於地,全開出土墓楚號二山包陵江北湖。凶為反一正,一吉為)陰(合全或)陽(有竹牘,文字有卜筮內容,卜具有竹製者,始卜用瓊茅,後卜用筳篿,各有兆辭。

  川渝地區方言關於“試試”、“試一下”的意思,其表達如“讓我來筶一回”,這個“筶”,即占卜——竹筶卜——用語在百姓日常生活用語中的反映。

  “江州(重慶)以東濱江山險,其人半楚”,巫溪“歲時同乎荊。”楚“地近巴夔,有楚遺風”……竹卜乃我國南方常見占卜方式。

  5.旗卜

  “容美土司殺人時五色旗並列,從背後抽旗,抽得黑旗則此人定殺不誤,其他旗可免於死刑。”

  6.蛋卜

  筆者於2001年10月在巫溪縣做巴渝民俗調查,該地有“蛋卜”,用於卜小兒凶吉,稱為“燒胎”:小兒身體不振,叫做“走胎”,請端公來“燒胎”,端公取一雞蛋,以紅線三根纏繞之,在柴灰裏燒,蛋熟,線不斷,打開蛋,端公視蛋黃形狀說凶吉,再將雞蛋上的線捆在小兒手腕(男左女右)。又,張家界蛋卜習俗亦同。

  合川“婦女因小兒有疾,攜雞蛋一枚至仙娘家,報小兒年庚,仙娘然香燭,將蛋用楮錢包燒,口中念念有詞,剖蛋視之,或雲走魂,或雲失魄”。

  廣西,《嘉慶重修一統誌·南寧府·風俗》“地隘民瘠,俗唯種田,服用唯蕉葛。《圖經》:俗尚雞卜,輕醫藥,重鬼神。”雞卵卜,握卵以卜,書墨於殼,記其四維,煮熟橫截,視當墨處,辨殼中白之厚薄以定儂人吉凶。

  7.手卜

  施卜者伸開雙指,用拇指按天幹地支的排列順序按壓有關部位,邊按邊念口訣,以測吉凶,以斷是非,以找事因,土家人叫“卡手”。

  8.羊卜

  彭水:

  “民俗信事鬼神……有疾病則酬神願,大擊鉦鼓,請巫師以咒舞,其最靈者曰羊願,設壇於曠野,宰羊以祀,虔奉羊首,以卜問禍福。”

  9.牛首卜

  “土司時期,士兵打仗前要用牛首卜勝負,祭神後將牛首放於案上,前傾則勝,後仰則敗。”

  10.其他占卜形式

  涪州:

  “涪俗,凡人疾病,不專於延醫,必延道侶,設供神像,鳴金、鼓吹角、誦經、禳解,於焚符火焰中,以卜其凶吉。病愈,則延巫師演陽戲以酬之”書其位,貼於堂之西北隅,離地尺許,前設石墩一座,其名曰壇。歲暮則割牲延巫師、吹錫角、鳴鑼鼓賽之,用五色紙條縛於竹竿上,約二三尺長,插於墩側,名曰‘壇鎗’,巫師持斧自破其首,以血灑滴紙……“俗多供壇神,名‘元(玄)壇羅公之神’,用紙上,貼於壇側,名曰‘染紅衫’,以卜一歲之凶吉。是日必請延親友鄰裏相聚而觀,饜之以酒肉,巫師作歌舞態,複以通草花散遞在觀之婦女,名曰‘散花盤’。”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