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五、峽江地區東周青銅器

  袁豔玲

  峽江地區指長江三峽宜昌至重慶段。據文獻記載,東周時期這一地區是巴、楚互相爭奪的重要區域。然而由於文獻記載語焉不詳,長期以來學術界對於東周時期巴、楚在這一地區的統治範圍及其變化未能有清晰的認識。近年來三峽地區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為這一問題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前期雖然有部分學者對諸如楚文化的西進等問題進行了探討,但對於東周時期峽江地區巴、楚文化的互動,尚未進行係統的研究。本文擬從東周青銅器出發,對這一問題進行初步探討。

  從峽江地區的考古發現來看,東周遺址和窖藏中出土的青銅器非常少。遺址中出土的青銅器主要為生產用具和裝飾品等小件,如鏃、魚鉤、削刀、帶鉤等。如在巫山藍家寨遺址1999年的發掘,發掘麵積560平方米,出土東周青銅器僅3件,其中鏃2件,帶鉤1件;年代為春秋晚期到戰國早期。又如在雲陽李家壩遺址1998-1999年的發掘,揭露麵積1450平方米,遺址中出土東周青銅器20件左右,其中以鏃最多,有10件左右,其次是魚鉤和帶鉤,各有4件左右,另外還有削、簪、半兩錢和器足各1件。這批青銅器的年代在春秋至戰國末年。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藍家寨和李家壩遺址中,各出土春秋時期的石鏃範1件,說明有些青銅小件是峽江地區本土鑄造的。窖藏青銅器多為禮器,見諸報道的是1986年在秭歸縣楊林區鎮下馬台村出土的一批青銅器,計虎鈕於4件,雙耳釜1件。銅器出土時排列整齊,4件於並排臥置於土炕中,銅釜則位於並列的虎鈕於前麵。從出土情況來看,可能為窖藏。這批青銅器的年代為戰國時期。

  相對而言,峽江地區墓葬中出土青銅器的數量和種類最多,且以奉節為界,峽江東部和西部地區在青銅器的形製、組合上存在很大的差異。

  一、峽西地區的青銅器

  峽西地區為雲陽到重慶段,包括雲陽縣、忠縣、涪陵區。該區域內青銅器也主要見於戰國時期的墓葬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資料有如下幾批:

  1.雲陽李家壩

  李家壩遺址位於重慶市雲陽縣境內的長江北側支流澎溪河東岸。1994年至1995年,在該遺址I、II區的邊緣進行了試掘,並在II區清理墓葬10座;1997年至1999年,在II區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發掘,共清理東周墓葬85座。這批墓葬均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墓坑長度在2-4.6米、寬度在0.7-3.3米之間,墓葬之間的疊壓打破關係較多,可以分為三期,年代為戰國早期到西漢初年。第三期銅器尤其是兵器較少,一、二期(戰國)墓葬的隨葬品中有較多青銅器,主要是兵器,常見組合是劍、矛、鉞(斧),另外還有戈、鏃等器類,均為巴蜀樣式;容器主要是巴蜀式鍪,個別墓葬有楚式鼎、敦、壺等銅禮器;工具有斤和削等。一、二期的陶器組合主要是罐、釜、盂、豆、(壺),值得注意的是,在二期後段(戰國中期後段)新出現了鼎、敦、壺、豆的楚式陶器組合。

  2.雲陽馬糞沱墓地

  2002年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雲陽縣雙江鎮馬糞沱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清理東周墓葬4座。這批墓葬均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長2-4米,寬1-2米。隨葬品中有較多青銅器,主要是兵器,種類有劍、戈、矛,除去矛有巴蜀與楚兩種風格之外,其他兵器均為楚式,此外還有少量青銅車飾。共存陶器主要有鬲、鼎、敦、壺、豆、高柄壺、罐等,均為楚式陶器風格。這批墓葬的年代在春秋晚期到戰國中期,其中出土青銅器的墓葬年代約為戰國中期。

  3.雲陽故陵楚墓

  故陵楚墓位於雲陽縣故陵鎮西側長江南岸的二級台地上,當地稱為帽盒嶺。1998、1999年,在帽盒嶺發掘戰國墓葬4座。共發現銅器8件,其中7件出自M3,該墓墓底長約2.3米,寬約1.4米。銅器主要是兵器,有劍和巴蜀式矛各1件,另有漆樽的部件5件。與銅器共存的陶器是楚式的鼎、敦、壺、匜。

  4.開縣餘家壩戰國墓

  餘家壩遺址長江支流澎溪河西岸的一級階地上,1994、2000和2002年,在該遺址發掘了60座戰國墓。這批墓葬均為中小型墓,長約3米,寬1.2-2.2米。隨葬品組合較為一致,戰國中晚期男性墓葬的基本組合是銅鍪和陶豆,外加兵器,組合完整的是戈、劍、矛、鉞(或斧)、削,不完整者可能缺少其中的一二種;女性墓則基本不見兵器,基本組合是銅鍪和陶豆,有的還有一些玉器裝飾品;共存陶器主要是深腹豆。戰國晚期至西漢初年的墓葬中隨葬青銅器數量減少,陶器急劇增多,銅器的種類有鍪、楚式劍、印章等;共存陶器一種為鼎、敦、壺、豆,一種僅有陶豆。

  5.萬州中壩子墓葬

  中壩子遺址位於萬州區小周鎮塗家村二組長江北岸的一級台地上。1998、1999年共清理了26座東周時期墓葬,其中有8座隨葬有青銅器。這批墓坑口大多長2米,寬不足1米。隻有M17稍大,長3.4米,寬1.67米。隨葬品中陶器較多,青銅器較少,一般每墓1件,且主要為兵器,有劍、矛、鉞和戈等,另有少量鈴和環。共存陶器是深腹矮柄豆和罐。隨葬品中除戈之外,都為典型的巴蜀式風格。墓葬年代從戰國早期到戰國晚期前段。

  6.忠縣崖腳墓地

  崖腳墓地坐落在長江北岸的山前緩坡台地上。1997、1998年度在崖腳墓地共發掘東周墓葬21座,其中楚墓19座,巴墓2座。楚墓的墓口一般長3米,寬2米。隨葬品多為陶器,為楚式鼎、敦(盆)、壺或盆、豆、罐的組合,但有的不成套。少數墓葬隨葬有劍、矛、戈、刀、鏃等銅兵器,隻有一座墓出銅鼎一件(BM3)。這批墓葬的年代大致屬於戰國中期,下限當不晚於公元前278年。巴墓的隨葬陶器主要是釜和矮柄豆,未見青銅器。巴墓的年代整體晚於楚墓,其中一座巴墓(BM2)打破楚墓。巴墓的年代相當於戰國末期或秦代前後。

  7.涪陵小田溪戰國墓

  小田溪墓群位於涪陵市白濤鎮陳家嘴村,地處烏江西岸一級台地上,1972年到1993年期間,共清理9座墓葬,其中8座墓的資料均已發表。根據墓葬規模和隨葬品組合的不同,可以將涪陵小田溪的這八座墓葬分為三類:

  第一類有M1和M2兩座,墓葬長約6米,寬約4米。兩墓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大部分文物早已散失。隨葬品以銅器為主,主要有生活用具、生產工具、兵器和樂器幾種。另外還有部分陶器、漆器、玉器、琉璃器等。第二類有M3和M9兩座,墓底長約4米,寬約2米。隨葬器物以銅器為主,還有部分陶器、玉器等。銅器有生活用具、生產用具、兵器等,不見一類墓中的樂器。第三類有M4-M7四座墓,墓長3.06-3.2米、寬0.76-1.82米。隨葬器物有銅、陶、玉、琉璃等類,其中以銅、陶最多。銅器主要是生活用具,兵器和工具很少。

  銅器組合以第二類墓為代表,生活用具的組合是釜、釜甑、鍪、三足罍(或盆);兵器的組合是劍、矛、鉞、戈、鏃、弩機;生產工具的組合是斤、鑿。每種器物一般為1件。第一類墓在此基礎上,均有樂器,另外每一種器類的數量較第一類多。第三類墓的生活用具組合與第二類相似,但兵器數量急劇減少,隻有鉞一種,生產工具也很少見。這三類墓的共存陶器主要都是釜。

  這批墓葬的年代大體為戰國末期至秦。其中小田溪M3的一件銅戈上有“廿六年蜀守武造”的銘文,一般認為這裏的“廿六年”為秦始皇二十六年,即秦統一六國的公元前221年。

  綜上所述,該區域墓葬內的青銅器可以分為巴蜀和楚兩種風格。其中巴蜀式墓可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以涪陵小田溪M1和M2為代表,墓葬長約6米,寬約4米。隨葬銅器有生活用具、生產工具、兵器和樂器幾種。第二等級以涪陵小田溪M3和M9為代表,墓底長約4米,寬約2米。隨葬銅器有生活用具、生產用具、兵器等,不見一類墓中的樂器。第三等級墓葬較多,墓長2-4米,寬0.5-2.5米。隨葬銅器在戰國晚期以前主要是兵器,戰國晚期至秦代主要是生活用具。銅器組合以第二等級墓為代表,生活用具的組合是釜、釜甑、鍪、三足罍(或盆);兵器的組合是劍、矛、鉞、戈、鏃、弩機;生產工具的組合是斤、鑿。每種器物一般為1件。第一等級墓在此基礎上,均有樂器,另外每一種器類的數量較第一等級多。第三等級墓與第二等級相比,早期墓葬中隨葬青銅器主要是兵器,常見組合是劍、矛、鉞,生活用具往往隻有銅鍪;晚期墓葬中兵器數量減少,生活用具數量增加。這三類墓的共存陶器主要是釜和豆。

  楚文化墓的年代主要是戰國中期晚段,以雲陽馬糞沱、雲陽故陵、忠縣崖腳墓地為代表,均為小型墓。長2-4米,寬1-2米,隨葬青銅器主要是兵器,種類有劍、戈、矛,多為楚式,此外還有少量青銅車飾,共存陶器主要是楚式的鼎、敦、壺等。

  隨葬青銅器的巴蜀和楚文化兩種墓葬在峽西地區的分布,呈現出時空的不對稱性。巴蜀文化墓葬較多,分布於整個峽西地區,年代從春秋晚期到戰國末期。而楚文化墓葬較少,僅分布於峽西長江沿岸的個別地區,年代一般為戰國中期晚段。

  二、峽東地區的青銅器

  峽東地區指瞿塘峽以東的長江沿線地區,包括宜昌、秭歸、巴東、巫山、奉節等地。該地區出土的青銅器主要見於戰國中晚期的墓葬中。比較有代表性資料有如下幾批:

  1.宜昌前坪戰國墓

  1971年到1972年,湖北省博物館在宜昌前坪、葛洲壩進行了發掘,發現戰國墓6座,其中4座墓葬(葛洲壩1號墓)隨葬有青銅器。這4座墓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岩坑)墓,除了前坪1號墓略小外,其餘3座墓墓底長3-3.7米,寬2米左右。墓葬中出土青銅器有禮器、兵器和日常用器幾種。禮器主要是楚式高足平底鼎和細頸提梁壺,兵器常見楚式有箍劍,日常用器主要是鏡和帶鉤。每件器物多為1件。其中前坪23號墓還出土銅印1枚。這批墓葬的年代除前坪1號墓為戰國早期之外,餘皆為戰國晚期。

  1981年,湖北省博物館等單位又在宜昌後坪發掘了3座戰國墓。墓葬形製與前坪戰國墓相似,隨葬器物主要是仿銅陶禮器鼎、簠、壺等,青銅器僅見於其中的4號墓和3號墓,均為兵器。其中4號墓出土有無箍劍1、有胡戈4、矛1件,年代為戰國早期;3號墓出土斧1、矛1件,年代為戰國晚期。

  2.秭歸廟坪墓葬

  1995-1997年,對該遺址進行了四次發掘,清理東周墓葬43座,其中10座隨葬有青銅器,種類主要是青銅兵器和裝飾品,青銅容器十分罕見。青銅兵器常見具有地方特色的多棱形矛,有時共出扁莖無格劍,箭鏃僅見於春秋中期的3號墓,有三棱形和雙翼兩種。青銅容器僅見於戰國早期的M39,出土有銅蓋和盤各1件。戰國早、中、晚期各有1墓出土的青銅器為鈴和磬形飾物。出土青銅器的這批墓葬規模都不大,墓底長一般在3米左右,寬一般不足2米,與銅器共存的一般隻有一陶罐,年代在春秋中期到戰國晚期。

  3.秭歸下尾子戰國墓

  下尾子遺址位於長江西陵峽段的秭歸縣茅坪鎮,1993年宜昌博物館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發掘戰國楚墓1座,發掘前古墓已遭推土機破壞,出土青銅楚式劍1把,還伴出楚式陶敦1件。

  4.巴東西瀼口戰國墓

  1978年冬至1980年,在巴東縣官渡口鎮西瀼口村進行了三次考古發掘,發掘戰國墓2座。兩座墓均已被毀壞,1號墓出土文物20餘件,質地有青銅器和陶器兩類。陶器有鼎、簠、壺等;銅器主要為兵器,有楚與巴蜀兩種風格,如三棱形箭鏃14件,銅斤1件。8號墓隨葬品多為兵器,有扁莖無格劍2、鳥嘴狀長胡戈1.年代為戰國中期。

  5.巫山縣水田灣和瓦崗槽墓地

  武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2000年和2001年度,先後對這兩個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其中東周墓葬均為小型豎穴土坑墓。春秋末到戰國初的墓葬,隨葬品常見楚式的鬲、盆、豆、罐等陶器組合,還有楚式的青銅劍。戰國中期前後的墓葬均出土有青銅兵器,如戈、劍、弩機等,未伴出陶器,以楚式劍為主,少數墓出土了巴式扁莖無格劍。

  6.奉節上關遺址

  上關遺址位於瞿塘峽西口長江北岸的坡地上,1998年12月至1999年2月,清理出戰國中晚期墓葬6座。這批墓均為土坑豎穴,底長2.5-4.2米,寬1.4-2.3米。其中規模最大的M48,坑口長7米,寬6米。該墓被盜,隨葬品僅有楚式銅勺1、2,鐵锛1.保存較好的M32的隨葬品全為青銅器,容器有鼎、壺、盤各1件,兵器有劍、戈、矛、鏃及戈,除了鏃外,每種器物均為1件。M27出土銅劍一把,共存器物為陶鼎、敦、壺。其他墓葬因被盜,不見青銅器。這批青銅器,除去M32的矛為柳葉形巴蜀式外,其他的都為典型的楚式風格。

  綜合以上資料,我們不難看出,這些墓葬中隨葬的青銅器主要是兵器,種類主要有劍、戈和矛等。劍以楚式有箍劍為主,有少量巴式扁莖無格劍,戈和矛主要是巴蜀式風格。容器較少,有楚式鼎、敦、壺等。樂器、車馬器等基本不見,與青銅器共存的陶器組合在春秋晚期和戰國早期主要是楚式的鬲、盆、豆、罐;戰國中晚期主要是楚式的鼎、敦(簠)、壺。這批墓葬應為楚文化墓葬。

  青銅器的種類和數量與墓葬等級有關。以上墓葬的規模一般都不大,從保存較好的幾座墓來看,墓底長一般在3米左右,寬一般不足2米。隨葬品多為一套仿銅陶禮器和少量兵器。這與當陽趙家湖乙類墓的級別大體相當,墓主應為中士、下士,隨葬兵器的墓主身份可能為士兵。規模較大的隻有奉節上關M48,坑口長7米,寬6米,但該墓被盜,隨葬品很少,估計為楚國的小貴族。

  三、關於峽江地區青銅器的認識

  綜上,峽江地區墓葬中出土青銅器的形製和組合存在兩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主要見於峽西地區,存在三個等級,不同等級青銅器的種類和數量不一樣。其中第三等級墓葬數量最多,早期墓葬中隨葬青銅器主要是兵器,常見組合是巴蜀式劍、矛、鉞,生活用具往往隻有銅鍪;晚期墓葬中兵器數量減少,生活用具數量增加。第一等級的墓葬還出土有樂器和工具。這三類墓的共存陶器主要都是巴蜀式的釜和深腹豆。這批墓葬應為巴墓,年代從春秋晚期到戰國末期,它的所有者應是巴國的一般貴族和下級軍士。

  史載峽西地區為巴人統治區域。雖然目前關於春秋時期巴國的地望尚有不同的意見,但對於戰國時期巴國的統治中心在今重慶所轄地區這一點,學術界的看法還是比較一致的。晉人常璩《華陽國誌·巴誌》載:或治墊江,後治閬中。

  “巴子雖都江州,或治平都,其先王陵墓多在枳。”漢晉時期的江州即今重慶渝中區,墊江即今合川縣,平都即今豐都,閬中即今四川閬中縣,而枳則在今涪陵縣。這說明晚期巴國的統治中心主要在今重慶市所轄地區。常璩記載巴國的統治區域為,“其地東至魚複,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及黔涪”。魚複也就是今天的重慶奉節縣,僰道即今四川宜賓縣,漢中也就是現在的陝西漢中地區,黔涪則包括了今天的重慶南部及湘、鄂、黔交界地帶。這說明奉節以西的峽江地區在戰國時期為巴人的勢力範圍。目前在峽江西部地區所見到的大量春秋晚期和戰國時期巴人墓葬,正是巴人統治這一區域的體現。這一區域不同等級的墓葬的發現,正印證了其為巴人統治中心的說法。

  第二種類型主要分布於峽東地區,主要見於戰國中晚期的中小型墓葬中,青銅器主要是兵器,種類主要有劍、戈和矛等,其中以楚式劍為主。青銅容器較少,主要是楚式的鼎、敦、壺。與青銅器共存的陶器組合在春秋晚期和戰國早期主要是楚式的鬲、盆、豆、罐;戰國中晚期主要是楚式的鼎、敦(簠)、壺。這批墓葬應為楚文化墓葬,年代主要是戰國中晚期,它的所有者應是楚國的下級軍士。在峽西地區長江沿岸,也零星分布著第二種類型的墓葬,如雲陽故陵、雲陽馬糞沱、萬州曾家溪的楚墓,最西到達忠縣,見於崖腳墓地,年代上比較集中於戰國中期晚段。

  隨葬這種類型的青銅器墓葬的出現,與楚國的大規模西進有關。早在春秋中晚期,楚國已經逐步控製了峽江東部地區,在鄂西、巫山地區都有非常典型而單純的楚文化遺存。戰國中晚期,出於與秦爭霸的需要,楚國一度滅掉了巴國,時間大概在公元前362年左右。史載,“周顯王七年(公元前362年),楚自漢中,南有巴、黔中”。《戰國策·燕策》也有“楚得枳而國亡,齊得宋而王”的記載。

  至於後來秦所滅巴國,則是逃到閬中一帶的巴國的宗支。楚滅巴之後,進一步向西南用兵。楚威王(前339-329年)時,據《史記·西南夷列傳》,楚王“使將軍莊將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另外,據《華陽國誌·巴誌》,楚國還曾受巴蔓子之請,幫巴國平定內亂。這幾次事件,使得楚國的軍隊一度深入原巴國的腹心地區。峽江西部地區大量隨葬青銅兵器的楚文化墓葬的出現,正是楚國對巴國用兵的體現。

  值得注意的是,峽西地區的楚墓主要居於長江沿岸的交通要道,而與此同時的巴文化墓葬反而退居長江支流地區,如雲陽李家壩和開縣餘家壩遺址均位於長江支流澎溪河流域。這說明楚人十分重視對當時長江流域交通要道和戰略重地的控製,而其文化本身尚未完全為峽西地區接受,因而在楚人敗退後的戰國末期,巴文化很快卷土重來,重新占領了峽西的大部分地區,如忠縣崖腳墓地在戰國中晚期為比較單純的楚墓,但是到了戰國末期,隻有巴墓。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