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奇特的食鐵瑞獸--貘尊

  博物館的疑惑

  在美國華盛頓寬闊的綠茵大道旁,佇立著一座有三個券頂的展覽館,這就是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以收藏的中國青銅器而聞名。燈光下,這些古老的青銅器貘尊(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藏)彷佛都被賦予了生命。展覽大廳中各式各樣造型的青銅器總是能吸引住參觀者的目光。這裏有像貓頭鷹一樣的鴞(音消)尊、有虎形裝飾的銅鎛(音博)、不知名的獸型觥,還有大獸馱著小獸的獸型尊等等。這裏最有意思的當屬獸型尊旁邊擺放著的一件號稱“五不像”的青銅酒尊。遠處看,這件青銅酒尊體態豐滿,既像一隻綿羊又像一隻豬。走近一看,這個不知名的動物又長了一對大象那樣的蒲扇耳朵,兩隻小眼睛又如同犀牛一般炯炯有神,而且,這家夥還長了一個穿山甲的長吻。這種聚合了五種動物形象的青銅器人稱“五不像”。這件令整個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都費解的物件到底是什麽呢?

  猜猜它是誰

  博物館的專家說,這件中國西周時期的盛酒器,器體中空,背部開方口,口上原應有蓋,但可惜的是已經遺失了。原本這件青銅器的定名是很令他們困惑的,但是,後來在中國國內也出土了一件相同的器物。幸運的是,這件器物上還完好地保存了器蓋。經過中國專家的研究,他們一致認為這件青銅器應該命名為“貘尊”。

  為什麽專家們這樣肯定的認為它應該叫“貘尊”呢?事情還要從30年前說起。1974至1975年間,在陝西省寶雞市西周早期茹家莊2號墓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一件青銅器,這件青銅器和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的那件五不像一樣,形狀似羊非羊,似豬非豬。考古學家對這件青銅器究竟該如何命名一直把握不準,初時因觀其似羊,故起名“羊尊”,並一直延續這個稱謂。直到1993年春,時任上海博物館館長的中國著名青銅器專家馬承源到陝西寶雞考察,認為這個奇怪的青銅器應該命名為“貘尊”才對。原來,知識淵博的馬承源館長早年間曾經見過同樣的器物。那這個“貘”究竟是個什麽?

  吉祥的“食鐵獸”

  傳說,中國西周時期的人們認定“貘”是一種神獸。因為人們發現一種奇怪的動物喜歡舔食銅鐵,所以也將它成為“食鐵獸”。傳說中的貘長相奇特,甚至有些醜陋,但是古人常把它們當做一種吉祥的象征,雕刻在屏風、廊柱上,或者繡在枕頭上,用以驅鬼除邪,還有的人把它們當做守墓獸,做成雕像或是刻在墓穴的牆壁上,以防止親人的亡靈被惡魔帶走。

  馬來貘 這樣說來,貘這種動物還真的是很奇特。那麽,這種動物真的存在嗎?中國古代的人們真的見過這種動物嗎?難道它像龍或麒麟那樣,是中國古代人臆想出來的神獸嗎?

  其實,貘這種動物的確存在,並不是人們想象中虛幻的動物。而且,它也並非舔食青銅鐵器,而是一種食草的動物。

  貘主要分布在亞洲和美洲,棲息在熱帶密林多水處,喜歡遊泳。但是,現存數量十分的稀少。收藏在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的中國古代貘尊的原型酷似一種生活在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臘以及泰國等地的馬來貘。這種貘體型高大,體態豐滿,尾巴很短,鼻子向前突出很長,而且還能夠自由伸縮。現在,我們可以肯定世上果真有貘這種動物,那麽,這種動物是否在中國甚至是中國北方地區生存過呢?

  回到古代去尋找

  早在中國漢代《爾雅釋獸》中就有對貘的相關記載:貘是《爾雅》一種像白豹又似熊,能舔食銅、鐵和竹骨的動物。唐代詩人白居易還寫有《貘屏讚》一詩。詩中說道:“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於南方山穀中。”

  由此看來,貘的外形在中國古代眾說紛紜,也就為貘留下了“五不像”的綽號。可是,發展到近代,我們似乎很難在中華大地上見到貘了。難道這寄托了中國古代人民精神信仰的瑞獸就這樣消失了嗎?

  中國著名的科學家、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曾經寫過《中國近五千年來氣象變遷的初步研究》一文。其中提到,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間,中國黃河下遊和長江下遊各地的月平均氣溫以及年平均氣溫比現在高出兩攝氏度左右。據此推斷,商周時期,陝西、河南、湖北一帶比較炎熱潮濕,森林茂密,水草豐美,自然環境適合熱帶動物生活,隻有在那種條件下,貘才有可能生存下來。

  隔海相望的淵源

  陝西青銅器貘尊的出土,和美國展出的中國青銅器貘尊,又都再次向人們證明了,中國古人並沒有憑空捏造出貘的樣子,而是在幾千年前,古老的中華大地上,的確活躍著貘的身影。據考證,這件珍藏在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的貘尊,極有可能出土於中國河南省境內的安陽市一帶。製作時間大致為商周晚期。但是,有關這件青銅器國寶背後的傳奇經曆至今還是一個謎團。

  如今,當外國遊客在展櫃前駐足觀賞時,他們難以想象,早在幾千年前,中國人就已經將身邊動物的模樣融入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當中,並創作成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中,一件件造型奇特的青銅器珍寶,把人們帶回到了幾千年前神秘的東方古國。

  貘尊(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藏)貘尊

  “年代”商周晚期(公元前11世紀)

  “規格”通高18.6,通長30.8,腹深9.7厘米,重3.25公斤。

  “出土年份”1974至1975年間

  “現藏地”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相關鏈接

  陝西省寶雞市西周早期茹家莊2號墓出土的貘尊中國出土的貘尊

  “年代”西周中期前段

  “規格”通高18.6,通長30.8,腹深9.7厘米,重3.25公斤。

  整體作馬來貘形。貘首一付大圓耳,一對雙環目,額頂飾一棱形。長嘴突出,前頂微凹作流,後部尾巴作墊。體軀肥厚,四足粗短,背上開口,口上有蓋。蓋鈕鑄一立虎,蓋後和器身鑄有小環,8形鏈使器蓋相連,可以啟閉,不相脫離。後臀和前胛飾有雙體鳳鳥組成的圓花紋,蓋內鑄有八個銘文:彌伯匈井姬用盂璀。意思是這件貘尊是彌伯為自己的正妻井姬墓內陪葬品而做,同墓出土各類青銅器23件。除一件雙環器為彌伯自作用器外,其餘均為彌伯為井姬所作的器物。

  馬承源

  馬承源(1927~2004),浙江鎮海(今寧波)人。1954年起就職於上海博物館,曆任保管部主任、青銅研究部主任和上海博物館館長。主要從事青銅器、簡牘研究和鑒定。曾任中國考古學會理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著有《仰韶文化的彩陶》、《中國古代青銅器》,主編有《上海博物館藏青銅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等。馬承源先生於2004年9月25日不幸去世。

  在國內文博界,馬承源是著名的青銅器及古文字權威、文物鑒定專家,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曾獲美國洛克菲勒三世獎、法蘭西榮譽勳章。對上海博物館職工而言,馬承源則是備受尊敬的老館長--沒有他,上博不可能有國內文物庋藏“半壁江山”與青銅器藏品“世界第一”之譽;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美輪美奐的上博新館。

  馬來貘

  馬來貘又叫亞洲貘、印度貘,是貘類中最大的一種。哺乳綱,貘科,拉丁名Tapirusindicus,英文名MalayanTapir。具有長長的馬來貘鼻子,鼻子相當敏銳,體色很獨特,它們的頭部、肩部、前肢和後肢為黑色,其餘部位均是白色。喜歡在泥中跋涉、還善於遊泳。以水生植物的枝、葉與低矮植物上的果子等為食。單獨或結小群活動。夜行性。

  馬來貘分布於東南亞的馬來半島、蘇門答臘、泰國、柬埔寨和緬甸,生活在低海拔的熱帶雨林。因此,在人類的伐木及開發熱帶雨林林地以作為農工用地之時,便造成了馬來貘棲地破壞、無法生存的後果。

  目前,全球各地的馬來貘數目約有3200隻,其中約有200隻是在動物園內飼養,約3000隻是在野外生存。

  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它們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之中,等級是VU(即易危),與環尾狐猴及大白鯊等獲同級保育。

  貘屏讚

  白居易的作品《貘屏讚》(長慶三年,約莫公元八二三年,附錄全文如下):

  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於南方山穀中。寢其皮辟瘟,圖其形辟邪。予舊病頭風,每寢息,常以小屏衛其首。適遇畫工,偶令寫之。按山海經,此獸食鐵與銅,不食他物。因有所惑。遂為讚曰:

  邈哉其獸,生於南國。其名曰貘,非鐵不食。昔在上古,人心忠貞。征伐教令,自天子出。劍戟省用,銅鐵羨溢。貘當是時,飽食終日。三代以降,王法不一。鑠鐵為兵,範銅為佛。佛像日益,兵刃日茲。何山不鏟?何穀不隳?銖銅寸鐵,罔有孓遺。悲哉彼貘,無乃餒爾。嗚呼!匪貘之悲,惟時之悲!

  貘的傳說

  在日本傳說裏(始說源於中國《山海經》),“貘”(吃夢的這種也叫“夢貘”)是一種會食人惡夢的神獸。

  《山海經》夢貘是一種奇幻生物,傳說中,他們以夢為食,吞噬夢境,也可以使被吞噬的夢境重現。它被描述為在每一個天空被灑滿朦朧月色的夜晚,他從幽深的森林裏啟程,來到人們居住的地方,吸食人們的夢。他不會害怕在吃夢的時候吵醒熟睡著的人們,因為他生性膽怯,在夜色中,隻會發出輕輕的像是搖籃曲一樣的叫聲。於是人們在這樣的聲音相伴下越睡越沉,貘便把人們的夢慢慢地,一個接著一個地收入囊中。貘在吃完人們的夢之後,便又悄悄地返回到叢林中,繼續他神秘的生活。(《山海經》中還提到,食夢貘可以帶走噩夢,還人安寧之眠)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