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龍池十日飛霹靂--《照夜白圖》

  “名稱”照夜白圖

  “年代”唐代

  “規格”縱30.8厘米,橫33.5厘米

  “原藏地”民間收藏

  “現藏地”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文物簡介

  此圖所畫名為“照夜白”的駿馬是唐玄宗李隆基最喜愛的一匹坐騎。圖中“照夜白”係一木椿上,昂首嘶嗚,四蹄騰驤,似欲掙脫韁索。

  圖左上題“唐韓幹照夜白”六字,係南唐後主李煜題字。左邊上方有“彥遠”二字,似為唐代著名美術史家張彥遠的題名;左下有北宋米芾題名,並蓋有“天生真賞”朱文印。上有南宋賈似道的“秋壑珍玩”、“似道”等印及明項子京等收藏印;卷前有向子湮、吳說題首;卷後有元危素及清沈德潛等11人題跋和乾隆弘曆詩跋。《畫史》、《畫鑒》、《南陽名畫表》、《大觀錄》卷十一、《墨綠匯觀》卷六、《石渠寶笈》續編等書著錄。

  文物流失

  此幅畫宋代曾為英宗駙馬王詵收藏,後被元代鑒藏家申屠致遠收藏,明代為大鑒藏家項元汴家藏。清代時為內府秘藏。

  20世紀30年代,這幅國寶級傳世之作流出故宮,藏在恭王府。1935年英國人戴維得通過葉叔重拜托琉璃廠博韞齋的古董商人蕭虎臣,從恭王府後人傅心佘處以一萬銀元的價格購得。曾在北京中山公園內展出。

  後來,此畫又從英國人手中轉到了日本人手中,後又轉到美國人手中,最後,收藏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品物賞寶

  在中國,自古以來以馬為對象的視覺藝術作品,以漢唐最為興盛。韓幹的《照夜白圖》就是一幅謳歌駿馬精神的傑作。

  在漢代,騎兵漸漸成為戰場上新興的一支主要隊伍。在與匈奴的戰爭中,馬甚至可以成為決定雙方勝負的一個關鍵因素,成語“汗馬功勞”就產生於漢代。所以漢武帝會從遙遠的大宛、烏孫,也就是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求購當地名馬,並將之命名為“天馬”。他的大將霍去病的葬禮是隆重至極的,因為是征西大將,便以墳塚象征祁連山,其上立石雕紀念功勞,其中最有名的一尊雕塑“馬踏匈奴”,因石造型,氣勢深沉宏大。也有表現馬極為神駿的一麵的作品,東漢的銅奔馬--“馬踏飛燕”就是一個最好的體現。時及唐朝,馬的功能更為廣泛化,種類純良的馬甚至成為貴族身份的一種象征,在那個年代留存下來的以馬為題材的藝術品中,可以看到它所代表的種種不同含義。《照夜白圖》就是其中的精品之一。

  此畫將馬置於一個充滿矛盾、緊張力量的情節中。駿馬被縛,欲走不能。且看四蹄處,後麵二蹄為馬之重心所在,有用力蹬踏之感;前麵兩蹄已騰起離地,左蹄前伸,右蹄回環往後,欲用更大的力量向前伸展。雖不著一筆背景,卻有塵土飛揚、迷人眼目之感;馬身用細韌遒勁的線條勾勒,在腿、腹、頸等結構處以墨渲染;再看馬頭,鬃毛完全豎立,鼻孔擴張到極致,嘶鳴的口吻、瞪圓的眼睛,一匹正欲擺脫羈絆的名駒便躍然紙上了。

  單從畫麵上看,技法極其簡單,不過是勾線、渲染便大功告成,其實越是概括性極強、用筆少的畫作越需要畫家深厚的功底,隻有對馬各個部位的結構、馬的動態都了然於心,才有可能遊刃有餘,讓人在放鬆的畫麵中欣賞最為精準的對象,這與皰丁解牛是一個道理。

  作者

  韓幹,陝西藍田人,生活在唐玄宗時代。少時家境清寒,常為酒家送酒。大詩人王維發現他的才能,資助他學畫,“初師曹霸,後自獨擅”,遂成為畫馬名家,玄宗時供奉內廷,玄宗曾令他師從陳閎畫馬,他說:“臣自有師,陛下內廄之馬,皆臣之師也。”可見他的成就是從現實生活的觀察,寫生所取得的。

  畫跡有《姚崇像》、《安祿山像》、《玄宗試馬圖》、《寧王調馬打球圖》、《龍朔功臣圖》,均錄於《曆代名畫記》,《內廄禦馬圖》、《圉人調馬圖》、《文皇龍馬圖》等52件,輯於《宣和畫譜》。傳世作品有《牧馬圖》,錄於《故宮名畫三百種》。

  關於韓幹的馬,杜甫在《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一詩中,批評韓幹把馬畫得太肥,實際上,當時韓幹是照實際情況畫的,是寫真。因為是皇帝的寶馬,有專人喂養,除皇帝外,其他任何人都不得使用,所以養得膘厚肉肥。杜甫在另一篇作品《畫馬讚》中稱“韓幹畫馬,毫端有神”、“瞻彼駿骨,實惟龍媒”。在《丹青引贈曹將軍霸》又說:“弟子韓幹早入室,亦能畫馬窮殊相。韓唯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杜甫的詩,道出了韓幹畫馬“重肥壯豐滿”的特點,也肯定了他的佳作及形神兼備的藝術造詣。

  關於照夜白

  唐玄宗李隆基時,大宛與大唐關係更加密切。天寶三年,唐改大宛為寧遠,並將義和公主遠嫁寧遠國王為妻。寧遠國王向玄宗獻“胡種馬”(又叫做“汗血馬”或“天馬”,原產於西域大宛國)兩匹。玄宗親自將這兩匹馬命名為“玉花驄”和“照夜白”。這匹名叫“照夜白”的馬,曾跟隨唐玄宗南征北戰,立下無數戰功,是皇帝的寵愛之馬。

  李白《清平調》中一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想必婦孺皆知。唐人韋睿《鬆窗錄》中記錄了李白寫作的情景:宮中芍藥花開了,唐玄宗騎著照夜白,楊貴妃坐著步輦同來賞花,玄宗說:“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辭為?”這才請李白作《清平調》三首,看著韓畫中的“照夜白”,你能想見當時的情景嗎?而且這匹馬還不止一次進入畫家筆下,另一位在唐朝畫馬非常有名、被杜甫讚為“一洗萬古凡馬空”的曹霸也畫過照夜白,這在杜甫詩中有記載的“曾貌先帝照夜白,龍池十日飛霹靂”說的就是這件事。

  據說,唐玄宗的禦廄裏馬多達40萬匹,照夜白能從中脫穎而出,足見其神駿。唐代的帝王喜歡將自己的坐騎用視覺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卻不是唐玄宗開的先例。唐太宗昭陵前有六匹駿馬浮雕,刻的就是太宗生平作戰過程中騎過的六匹馬,太宗還親自為每匹馬起了名字。他去世之後,高宗李治為了“闡揚先帝徽烈”,命人刻了這六匹戰馬長伴太宗於地下,而這昭陵六駿,也遠不止是代表太宗的坐騎,而是他的赫赫戰功。

  相關鏈接

  韓幹畫馬既傳達出了自漢代以來“馬踏飛燕”的神韻,又傳達出了大唐氣象的戰馬寫實風範。在漢代以前,畫家筆下的馬多為半龍半神的龍馬,而韓幹卻還原了馬的真相,他把馬的比例、骨骼、神態,惟妙惟肖地傾瀉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上,傳說韓幹為畫好現實中的馬,曾長期在馬廄裏寫生,與馬一起生活、呼吸。難怪韓幹畫馬會在唐代頗具盛名。

  由於韓幹畫馬的空前成就,自古流傳著許多故事。一天,禦馬夫牽著一匹馬請獸醫看病。獸醫一見馬,大驚說:“這馬不就是我前天看到韓幹一幅畫上的馬嗎?”獸醫邊說邊指,看這馬膘肥體壯,滾瓜流油,從毛色到神態,連蹄上一點黑塊也一樣。正說著,韓幹走來,獸醫忙問韓幹:“你看,這馬和你畫的馬一樣?”韓幹笑了笑,說:“我就是照它畫的”。可見,韓幹畫馬己到了傳神的地步了。

  《獨異誌》載:一天,韓幹見一個身著紅衣,頭戴黑帽,自稱鬼使者的說:“聞君善畫良馬,請賜為我們陰間畫匹馬。”韓幹於是畫了匹馬焚燒了。幾天後,有人送來素色細絹百疋,並說:“蒙君賜馬,免跋涉山水之苦,特以酬謝”。

  米芾在《畫史》上說,宋仁宗嘉佑年間,一位大官,身帶一幅韓幹的馬圖,乘船到江南,行至安徽當塗采石磯準備渡江。這時,風浪大起,連續三天,船不能渡。遂祈禱祭祀“中元水神廟”,是日夜半,他夢見人說:“留卜馬圖,便可渡江”。於是,第二天就把馬圖獻給廟裏,果然風平浪靜了,順利過了江。以上兩則故事,表明了韓幹的畫,不僅受到人們的青睞,就是鬼神也很喜愛。

  韓幹畫馬的作品,《宣和畫譜》說收錄有52件,但傳世極少。存世的《照夜白圖》、《呈馬圖》存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牧馬圖》存於我國台北故宮博物院,我國台灣省郵政己於1960年8月4日將之搬入《故宮古畫》郵票中。

  《神駿圖》

  《神駿圖》是一幅描繪東晉高僧“支遁愛馬”的曆史故事畫,為五代之摹品。該圖原存北京故宮,後被末代皇帝溥儀出宮時帶走。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溥儀出逃,在沈陽機場被截獲,現存遼寧博物館。

  支遁(314-366),字道林,陳留(今河南開封市南)人,一說河東林慮(今河南林縣)人。是東晉時代的著名佛學家,作《即色遊玄論》,宣揚“色即是空,空即色也”的主張。提倡般若學的性空思想,成為般若學六家代表之一的人物。

  “支遁愛馬”的故事,晉《許元度文集》說:支遁“常隱剡山東,不遊人事。好養鷹而不乘放,人或譏之。”遁曰:“貧道愛其神駿。”

  《神駿圖》畫麵上的支遁坐於石台上,麵對著踏水而來的駿馬,馬上坐一披發童子,手持長棒毛刷,似是從河中洗馬歸來。與支遁對坐的高冠博帶一人,似與支遁對話。旁立西域侍者,臂上立一雄鷹。整個畫麵人馬用筆精練,形神統一;施重彩而不顯濃豔,樹石勾畫勻當,水紋浪花線條顯明,畫技工整纖細,兼有唐代畫風和五代畫技的特點。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