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內在理路:科學主義勃興引發大學生人文精神缺失

  石秀選

  摘要:人文精神是在具體曆史條件下真、善、美辯證統一的集中體現。西方文藝複興和中國近代以來人文和科學的位序演變折射出大學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內在理路,即科學主義的勃興及其單向度的發展,引發當代大學生人文精神缺失。主要表現在三個維度:與自然關係處理上,大學生生態意識淡薄;與社會關係處理上,大學生公共精神不足;與自身關係處理上,大學生道德主體能力有限。

  關鍵詞:人文精神;科學主義;德育

  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是由人文和科學兩大坐標所建構的價值體係和事實體係的統一體。現代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培養人文和科學素質兼備的完整的人,既有探索、解釋和改造世界的良好能力,又有理解、關愛和嗬護世界的美好品質。但是,審視我們今天的高等教育,它被深深打上了科技時代的烙印,專業化、知識化和實證主義教育為其主要特征。其所培養的大學生一方麵在探尋自然、社會和自身未知世界圖景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另一方麵卻與自然、社會和自身關係越發生疏和淡漠,甚至於做出一些違背自然界、破壞社會和諧和迷失自我的事情。大學生的勤奮、迷茫和焦慮交織在一起,他們的生活世界看似熱鬧,但卻道德喪失,價值失衡,人文精神缺失。這與我們高等教育的目標是相背離的。

  人文精神是在具體曆史條件下真、善、美辯證統一的集中體現,是人對自然、社會與自身關係的深切認知及其關懷,並在此基礎上願意為二者關係的和諧付出行動的一套價值體係。它通過妥善處理人與自然、社會和自身的種種矛盾,以期實現人的超越式發展,使人類不斷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大學生人文精神缺失是指大學生在處理與自然、社會、自身關係上缺乏真、善、美的品質,即對自然、社會與自身的關係不夠了解,對自然、社會與自身不夠關懷,與自然、社會和自身互動過程中缺乏愉悅的體驗。西方文藝複興和中國近代以來人文與科學的位序演變折射出當代大學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內在理路,即科學主義的勃興引發當代大學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14世紀到16世紀發自西方的文藝複興運動高舉人文主義的旗幟,倡導人權,推崇人的尊嚴和價值,同中世紀神本位、君本位的思想相對抗。它推動了人們關注的領域從天上到地下,即開始關心人、人世和自然界,這為近代自然科學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而人類探索自然過程中的科學發現,進一步提升了人類認知的能力,為人的自由和解放提供了論證。19世紀,隨著工業革命的爆發,科學技術蓬勃發展,這不僅嚴重衝擊了君權、神學的統治,而且改變了人類傳統的道德觀念,人類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發展更加迅猛,互聯網、通信、納米、克隆技術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為人類塑造著現代文明。這一時期,人們深刻體驗到了科學所帶來的種種便利,陶醉於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物質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此背景下,科學主義思潮興起並不斷發展。科學主義思潮把科學看成唯一或最有價值的知識,視科學為人類生活的全部,認為科學可以說明人生、倫理等一切問題,繼而使得人們對科學知識倍加推崇。“這時,科學知識與人文知識漸行漸遠,直至以科學知識及科學操作為內核的文化領域,與圍繞人文研究所展開的文化圈,構成了各自封閉的文化領地,二者之間既無法理解,又難以交流,逐漸形成了文化鴻溝。科學與人文的分離直接導致了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公然對立,從而導致了人的單向度的發展。”這對傳承知識和創新科技的主要陣地高校及其目標的實現產生深刻的影響。

  中國近代以來,人文和科學的位序伴隨著大學對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重視程度不同而發生變化。民國時期,“大學由原來的通才逐漸走向專才教育,這是中國現代專才教育的起點,也是大學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之間隔膜的開始”。隨後,“科玄論戰”引發了科學與人文的真正衝突,標誌著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公開分裂,科學開始作為主流信仰,不斷被人用作衡量是非的標準。20世紀30年代,隨著民族危機深重,“科學救國論”使得大學“重理輕文”現象加重,人文教育逐漸淡化。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開始全麵學習蘇聯的高等教育經驗,大學教育向專業化、科學化演進。在“向科學進軍”的號角中,價值體係及觀念被視為“知識”,而科學也逐漸演變為價值。雖經不斷改革,人文教育曾一度被削弱或遮蔽的現象並沒有得到矯正,人文教育被政治化的勢態並沒有得到改善。大學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幾乎淡出大學。直到20世紀90年代,隨著對科學教育在大學單向度的發展所帶來的弊端日益嚴重,大學生素質教育被提出。由此,人文教育在大學逐漸開始重新提起。但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教興國”等思想已在國民心中根深蒂固,這將直接導致大學教育人文精神的沒落和大學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審視當下科技興盛時代的大學生,多少人的理想就是通過技能的學習步入上層社會,他們日益蛻變成知識的工具卻渾然不覺,他們的情感、意誌、願望等被專業的教育、實證的邏輯逐一過濾淨化,在某種意義上逐漸淪為一台科學機器。隨著科學對生活世界的主宰,大學生變得漠視於自然、社會、自身三個維度的真、善、美思考,一場人文危機在高校悄然發生。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