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章 生產習俗

  種:民間傳統習慣是農曆二月清明、春分前浸種;三月清明、春分後浸種。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社日”,到春社日開始浸種,浸種時,要祭告土地菩薩。

  開秧門:每年開始拔秧蒔禾的第一天。這天,炒花生、豆子,殺雞,煮臘肉,吃拔秧酒。部分農家還焚香,放爆竹,到社官廟祭告。如請了人幫忙,第一把秧由主人親自拔。

  送秧:秧束傳遞時,要讓其落地再取,若直接用手接秧,說是會得“秧手病”。

  栽禾:俗雲:“不到穀雨不栽禾”,“立夏禾,喂雞婆”。所以,栽禾(指早稻)在穀雨至立夏之間最好,若過了立夏栽,就隻夠喂雞婆了(產量低)。又說:小滿栽大禾(一晚),栽過大禾栽椏禾。吃栽禾飯時,除了一般菜肴外,另給栽禾客每人1兩重的臘肉4塊(或2兩重的2塊),鹽蛋1個(午餐吃或帶回家吃)。還將花生、米粿、麻茶送往田裏犒勞他們。每人每天連拔秧要栽完1畝。講求質量,民間以“栽煙筒鬥禾(秧蔸彎曲),會遭雷打”自警。

  耘禾:手扶拐杖,用腳耘,鬆泥除草。有的用禾耙(又叫滾耙)推動。遇深泥田,則用手耘。如今這道程序漸被除草劑等農藥替代。

  割禾:傳統習慣用禾鐮割禾,禾桶打穀。每人每天包割兩擔半穀子。如是椏禾田,則上田塍脫粒。20世紀80年代左右,禾桶普遍為小型腳踏打穀機所代替。如今已基本實現機械化,大都用收割機收割。

  庫藏:穀子慣用篾搭圈放於樓房或幹燥地麵。舊時若穀生“象子”(穀蟲),便焚香禱告天神;如今全都施藥防蟲。

  耕牛:俗語說“人歇端午牛歇社”。每逢春社,牛歇息,多吃穀糠。否則,據說牛會流淚。每年農曆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靠近七都或江口(今沿陂)的農家耕牛都要趕到七都圩或江口圩當“牛市”,以討吉利。

  砍伐:民俗認為,在風水地段、社官廟前砍伐樹林,會觸犯神靈。又說,在大山上砍樹如不向山神禱告,樹就會往砍樹人身上倒去。

  拜師:木工、篾工、泥水工、理發工、縫紉工等工匠從師學徒,都要交師傅錢,做拜師酒。三年期滿出師。學徒期間,師傅隻供飯,不發工錢。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