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全力清剿,以剿堅撫

  當楊鶴的招撫策略屢屢受挫,並受到官員彈劾的時候,洪承疇節節勝利的消息卻接二連三地傳到京師。這就使朝廷中的一部分大臣對洪承疇的才能和他采取的以剿為主的策略,有了更深認識。勝利的消息也使崇禎帝感到振奮,洪承疇必然受到皇帝的青睞。

  崇禎四年(1631)九月,朝廷任命巡撫延綏右僉都禦史洪承疇總督陝西三邊軍務兼兵部右侍郎。從此,洪承疇一改楊鶴“以撫為主”、“邊剿邊撫”的方針為“全力清剿”、“以剿堅撫”、“先剿後撫”的方針。

  但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形勢是十分嚴峻的。農民軍攻城略地的規模越來越大,次數也更加頻繁,僅四年九月以後,被占據過的州、縣就有宜川、安塞、安定、甘泉、宜君、葭州等等。洪承疇在給上司的報告中就說:“賊勢日熾,承疇日不暇給矣。”此外,投降的義軍首領又聯絡其他義軍攻陷甘泉,劫掠餉銀十萬八千兩,殺知縣郭永圖,備兵河西張允登戰死。十二月,諸投降的義軍紛紛複叛,攻綏德等地。

  崇禎五年(1632)正月,義軍陷宜君、保安、合水,渡河東去者陷山西蒲州、永寧等地。在此情況下,就有人彈劾洪承疇。不過由於巡按禦史李應期上奏說:“洪承疇是在認認真真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他對敵人的情況了解得比較透徹,擔當現任官職,是可以施展他的才能的。”這番話得到了朝廷的認可,才使洪承疇沒有丟掉官位。

  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在處理陝西事務上,是沒有人能與洪承疇相比的。

  洪承疇是幸運的。他在升任陝西三邊總督後的不算太長的時間裏,就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戰績。首先,他打了不少勝仗,斬殺不少義軍首領。四年他擊敗點燈子,並將其擒獲而後殺死。點燈子起於青澗、綏德,征戰與延安與西安之間的廣大地區,秦、晉沿河州縣不斷報警。他的被殺,使得山西平陽一帶暫時安定。閏十一月,義軍首領譚雄複據安塞,參將李卑駐兵城外。洪承疇謀計說:“我若株守寧塞,必至各處蠢動。”於是命副總兵曹文詔等圍寧塞,自己率領騎兵同總兵王承恩等到達安塞城下,誘使譚雄等五人出城,斬之。

  最使明廷振奮的是崇禎五年(1632)春的西陝之捷。先是寧塞逃逸的義軍人馬與環、慶等地的義軍匯合,攻陷鎮原,並屯軍於蒲河,欲犯平涼,走岡翔、漢中。陝西巡撫練國事自涇州迅速來到固原,令固原道王振奇同副總兵王維善等嚴密防守各隘口,又令平涼道徐如翰同副總兵董誌義防守涇州各要害,並令總兵楊嘉謨、遊擊趙光遠緝拿或殺死農民軍情報人員以及往來傳遞信息的騎士,這樣就切斷了各義軍問的聯係,遂使義軍固守城中,不敢出來,加上食物匱乏,起義軍之間也產生疑慮,人心動搖。此時,總督洪承疇從鄜州問道馳至慶陽,曹文詔也率臨洮新兵兩千人來到,寧夏總兵賀虎臣所率新兵也如期到達,會於西陝。在統一指揮下,官軍采用分兵合擊的戰術,與義軍進行了大小十餘次戰鬥,戰場縱橫數十裏,義軍傷亡極重。據史書記載,楊嘉謨斬兩百二十五人;曹文詔斬三百八十三人;賀虎臣斬三十人;王維善斬三百二十六人,趙光遠斬九十七人。戰後官軍吹噓說:“寧塞之強寇盡矣。”

  此戰一掃多年官軍之頹氣,大大地鼓舞了官軍的士氣。時人以西陝之捷為用兵以來的第一大勝利。西陝之捷顯示出了洪承疇等謀略的成功,進一步樹立起他在朝廷中的形象,鞏固了個人的地位。

  其次,洪承疇在招撫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功。四年十二月庚寅,洪承疇報告招撫張獻忠、羅汝才等一千九百餘人。

  可以說,洪承疇在陝西三邊總督任上是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的。他是以多管齊下的方法,全麵對待陝事的。明末的陝西天災、逃兵等多種因素,導致了明末農民起義首先在陝西爆發,而規模之大,人數之多,是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少有的。對待如此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軍,絕非一個“剿”,或一個“撫”可以解決問題。當時的明朝政府財政困難,官吏之間黨派林立,東北滿族興起,加上天災、人禍,更顯危機四起。

  而從當時陝西的情況來看,無論是“剿”還是“撫”,都需要錢。官軍也需要錢,沒有錢,發不了餉,士氣不高,戰鬥便難以取勝。何況參加義軍的人中就有一部分是失業的驛卒,及因積欠餉銀而無衣無食的士兵。具體到招撫的義軍戰士,他們絕大多數為貧苦農民,如果回鄉沒有一定的資金從事最簡單的生產,維持最低下水平的生活,他們必然會重新走上反抗的道路。洪承疇深深懂得此事的重要,他曾多次向上級報告缺乏餉銀。如在他任三邊總督前的崇禎四年八月,就向上司報告乏餉。出任三邊總督後的五年正月,洪承疇向中央提出,請留陝西餉銀二十萬,資剿費,並以勸農。結果朝廷“從之”。有了餉銀,無論“剿”或“撫”都有了堅實的後盾。

  有了暫時的財政保障,又有了西陝之捷樹立起的軍威,洪承疇及其領導下的官兵,接連不斷傳來勝利的消息:五年正月,洪承疇在槐安堡打敗起義軍,斬四百三十人;五月,洪承疇自綏德至西川,與延綏巡撫張福臻合兵圍剿起義軍,擒斬四百餘人;八月,在環縣等處斬殺四百三十六人和兩百五十二人,等等。

  隨著官軍對起義軍打擊力度的加大,起義軍的流動範圍也更加擴大。洪承疇及時修訂計劃,指揮部屬開始了南征北戰。

  洪承疇對起義軍的情況是有所掌握的,對陝西及其周邊的地形也是有所了解的。在官軍壓境、大力圍剿的不利形勢下,起義軍有可能藏匿山穀,暫時躲避,更有可能逃出陝西,向明廷薄弱的地區發展或隱藏。洪承疇清醒地認識到這一問題,遂於七年五月以副總兵賀人龍、劉成功等兵兩千,遊擊王永祥騎兵八百赴藍田駐守。農民軍東出陝西的陸路通道有二:一為商州、雒南;一為漢中、興安、平利。當時農民軍深入南山大峪,與省會西安較近,官軍必定全力以赴驅逐,使西安不受威脅,避免萬一落入農民軍手中。這樣被逐之起義軍必定東奔綱峪川,然後進入大山,再遠逃商雒地區。此前攻略西安、涇陽、三原地區的李自成、張獻忠等就西奔周至、鄠縣。南大山、北渭河相距三十裏,義軍出入秦中必然走這條路。於是傳檄撫標都司高崇遠、李世春以三千五百人駐周至,監軍劉顧節製,以堵擊東西方麵起義軍的侵襲或逃逸。洪承疇企圖:一、在陝西境內剿滅陝地的起義軍;二、防止陝西的起義軍逃奔鄰省及鄰省的義軍進入陝境。如果各地督撫也能如洪承疇這樣,而其餘一些條件又大體具備,洪的這一設想大體可以實現。然而情況並非想象的那麽簡單。

  陝西巡撫練國事就曾上奏說明當時感到最難的事。他說:“今日最難之事有五:一日缺兵。大盜起延綏、榆林,官兵人少,難以轉調。榆林兵僅有五千,陳奇瑜率以剿賊,現又要西還防守邊境,可用之兵愈少。二日缺餉。西安、鳳翔兵荒,所留薪餉,即使支盡,也不夠三日之用,又沒有可借處。三日缺官。荒盜頻仍,官員有的參罰戴罪,有的失城被逮,有的因贓罪死,陝地官缺三十餘員。四日宗祿。陝西藩王較多,貧宗人數也多,所需宗祿、賑金不少,且有增多的趨勢。五日驛遞。驛遞募夫今日苦甚,人人都在思逃。”巡撫所言隻是從軍事、行政的角度來看問題,並未觸及深層次的社會問題,若就整個明朝社會而言,其難就更多、更大了。

  不管怎麽說,洪承疇是一個忠於職守的人,是一個盡心盡力為大明王朝辦事的官員。他謀略得當,能與士卒同甘苦,能以身作則,不畏艱苦,衝鋒在前,不辭鞍馬勞累,東追西殺,南征北伐,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洪承疇借“西陝大捷”後,明軍士氣大振,軍隊聲威大震的良好時機,發揮自己軍隊的長處,避開弱點,開展了對農民軍的攻戰,盡量做到少失城池,少傷亡。

  崇禎七年(1634)五月,洪承疇自漢中往援甘肅。六月,洪承疇駐三原,雖隻有兵兩千五百人,但他張伏設疑,致使人數眾多的農民軍不敢南下涇陽、三原,隻得暫時屯駐於淳化耀州境上,不久便由耀州奔富平,東走同州、朝邑,欲渡渭河而去。七月,洪承疇趨富平,又轉入渭南,再到華州,農民軍聽到消息,遂自朝邑向北奔澄城、邰陽,向東奔河南閿鄉、靈寶。是月,農民軍首領混世王等從鳳翔、郿縣東奔周至、鄂縣,揚言攻掠省會西安。洪承疇知道,西安若被起義軍攻破,無論是對整個戰局,還是個人的前途、性命都至關重要。於是率部下馬不停蹄,疾馳一晝夜,第二天便到達西安。此時富平官兵及張應昌兵已遵洪承疇的命令自清水、淠陽、鳳翔到達涇陽,承疇又命其速赴西安,合擊農民軍。因為官軍日夜兼程,疲憊不堪,所以當農民軍到達西安東境時,洪承疇隻是讓官兵嚴加防守西安,不要輕易出擊。作為一名高級軍事指揮官,打仗一定要有把握,“戰必勝”的思想應該時刻牢記,當自己的軍隊過度疲勞、不能勝任無法確定的戰爭時,休整是最好的方法。洪承疇在西安城下的做法,不僅表現出了一名軍事家的謀略才智,而且避免了一次可能的失利。洪承疇的“免戰”,並不是讓對方乘勢發揮,反映自己怯弱,而是以“免戰”削對方的銳氣,長自己的誌氣,達到製敵、勝敵的目的。

  洪承疇是一地的總督,他始終認為將自己管轄區內的“賊”趕入其他地區是不負責任的,也會給當地官員帶來不便和困難。因此,他時時防範農民軍逃奔陝西的鄰省州縣。洪承疇唯恐農民軍自渭南、華州東出潼關,在經過短暫的休整後,即令張應昌、副總兵曹變蛟間道前往渭南、華州,阻擋農民軍東奔。而他卻帶領人馬自潼關紅香溝追擊。遊擊李效祖、柏永鎮軍與農民軍展開激烈鏖戰,從辰時(上午七點到九點)至申時(下午三點到五點),戰鬥進行了大約十小時,農民軍不支,開始退卻。由於潼關已為官軍重兵把守,不能出關,隻好登山。洪承疇自潼關馳赴藍田,欲從山後間道剿之。農民軍首領在山上望見遠處有官軍向山後僻靜的小路移動,知道官軍意圖,遂於半夜逃往商雒山中。

  當初,農民軍馬守應等部萬餘人先據南雒山中,今又有農民軍萬餘人進入。其地疊嶂重岩,越險阻即可出,地形對攻、守均有利。於是,洪承疇又率張應昌、趙光遠共兵三千赴潼關大峪口攔截其出路,並派兵在閿鄉、靈寶諸處警戒、偵察,加強戒備。

  而此時,李自成、張獻忠等部又攻陷澄城縣,並圍邰縣旬餘,在百餘裏範圍內相互聯絡。當聽到洪承疇帶領軍隊來到時,便解圍而去,由清水、秦州窺平涼、邠州,或南或東,流動作戰。

  看來,陝西農民起義軍的勢力頗強,每支可達數千人或數萬人。他們各自為戰,或東或西,或南或北,今日攻陷某城,不久即又離去,過些日子又來攻取,流動性極大,沒有根據地。這就給洪承疇不多的兵力,造成了奔波之苦,並在一城重複作戰的現象。洪承疇深知這種情況對官兵的不利,他在上奏中說:

  今日官兵必數千或萬餘合成一旅,方可決戰。今南雒各賊,外有堵兵而內無剿兵;澄城各賊,臣督萬兵分兩哨,合力以挫賊鋒;至平涼、邠州等賊無兵分應,則今日賊勢斷非見兵可滅,此事理之易見者也。而從雙方的人數及戰馬等方麵相比,官軍也比不上農民軍。洪承疇在一次上奏中就說:

  入陝猖獗之賊,大抵可十四五萬,明知官軍一二萬不能四馳,恃其勢眾,旁伏遞進,則剿賊之難。賊多精騎,每跨雙馬,官軍馬三步七,則追逐之難。賊攻堡掠野,到處可資,官軍待餉轉運,則糧芻之難。則入山赴嵎,官兵相持一日,即坐誤一日,則時日之難。

  有此“四難”,使得洪承疇對付農民軍更是難上加難。捉襟見肘、顧此失彼的洪承疇要想真正平息農民起義的烈火,就條件而言並不具備。而朝廷也無力,或難以將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這一戰場。

  忠勇的洪承疇隻能成為一個“救火隊”的首領,哪裏有“火情”,就帶領部眾到哪裏去。東戰西殺,隻能斬殺起義軍幾十人至幾百人不等,並不能殲滅起義軍的有生力量。而深刻的社會矛盾和自然災害等,卻使更多的饑民、逃兵和受迫害的人投奔到起義軍中,總體而言,起義軍的人數不僅不減,反而在不斷增加。

  洪承疇在陝西三邊總督任內,雖然困難重重,但也開創了一個較新的局麵:起義軍受到不小的打擊,官軍的士氣也有所上升。朝廷上下對洪承疇的功績是肯定的。洪承疇官職的升遷是指日可待的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