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77章 婚娶(4)

  陝北民間有抱上轎的,也有背負上轎的。有父親抱上轎的,有兄長抱上轎的,也有舅舅抱上轎,這些都是根據不同情況來決定的。如父親不太老,可以抱上轎的,就由父親來抱,父親年邁抱不動的則由兄弟來抱,兄弟年齡小抱不動時可以背負上轎,再者就由舅舅來抱。總之,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和選用人選。

  遮蓋碾磨

  迎親車仗進入村中後,路途上若有碾子、磨時,應以被單將其蓋上。民俗信仰中,碾子被奉為青龍,磨被奉為白虎。這些都是凶猛動物,又俗信龍為陽,女人屬陰,二者相見會有衝克,白虎本是周公安插在桃花女繡帳上用來傷害桃花女的凶神,因此,新娘更應忌。

  新娘進入院中之前,應將牛、驢等牲畜牽出院中。在陝北俗信中一直將驢稱做“鬼毛驢”,有驢在院中,容易招來鬼邪。牛在陝北俗信中被視為“老家親”,這個活的“老家親”是不能與新娘見麵的。

  鼓樂進入院中應鳴以長號,並加放大炮,以此法驅除院內所留鬼祟。

  障車

  障車是唐代阻攔迎娶的一種習俗。婚嫁時,鄉鄰親友們攔阻迎娶新娘的喜車,借以索取酒食、錢帛以戲樂。《唐會要·嫁娶》中載道:唐睿宗時,唐紹上疏稱:“往者下俚庸鄙,時有障車,邀其酒食,以為戲樂。近日此風轉盛,上及王公,乃廣奏音樂,多集徒侶,遮擁道路,留滯淹時,邀致財物,動逾萬什。”陝北稱此為“攔花路”,但沒有索取酒食之習,僅為祝賀、戲樂或聽鼓樂演奏。

  撒穀豆

  當迎娶新娘的車轎回到男家門口時,就有人手執花鬥,將鬥裏所盛的穀物、豆子、草節和銅錢、果子等物,望門而撒。在拋撒的同時,還要說一些吉利的話。孩子們也爭相搶拾銅錢、果子,在爭搶的同時還可以嬉鬧。這一習俗據說是源於漢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娶婦》中雲:當時習俗,“新婦下車子,有陰陽人執鬥,內盛穀豆、錢果、草節等,咒咒望門而撒,小兒輩爭食之,謂之撒穀豆,俗雲厭青羊等神來殺也。”這裏說的陰陽人,就是男女人,男人撒穀豆,女人撒錢果。吳自牧《夢粱錄·嫁娶》中雲:“新人下車……以數妓(伎)執蓮炬花燭,導前迎引。”

  跨門檻

  新娘迎娶回來以後,一定不能跨越雙門檻。如果是有大門的人家,要將大門門檻摘掉,讓花轎平坦進入院中,然後跨過洞房門檻後去坐帳。

  陝北民俗認為:跨雙門檻的新娘有離異再婚之嫌,故而非常忌諱。在此俗信的影響下,陝北婚俗在迎娶的當天既不拜堂謁見舅姑,也不準進入其他房屋,而是直接進入洞房。

  落花轎

  當花轎進院後,要鳴炮三聲,司儀高唱落轎歌,其詞曰:

  九宮八卦巧安排,新人新馬進院來,一撒金,二撒銀,三撒新媳婦進了門。

  陝北南部則將此儀稱做“旱頭”。旱頭歌詞雲:

  旱頭一撇,新人下馬,旱頭一撂,新人下轎。

  旱頭是用草紮成,並纏上紙條。此俗與桃花女鬥法中拋篩籮相仿。將草人撇、撂的目的就是為了避開馬羊凶神,新娘下轎吉利。

  傳袋

  傳袋,亦稱“傳代”、“傳席”。王棠的《知新錄》中說:“今人娶新婦,入門不令足履地,以袋遞相傳,令新媳婦步袋上,謂之傳袋。代、袋同音也。”此取傳宗接代之義。或稱不得踏地者,即不可得“地”,意為女到男家,不可有權勢,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觀念。傳袋由唐代的氈席、褥席鋪地演化而來。白居易的《春深娶婦》中雲:“何處春深好,春深嫁女家……青衣傳氈褥,錦繡一條斜。”此俗傳至宋代,更加盛行,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娶婦》中說:“新人下車,擔、踏青布條或氈席,不得踏地,一人捧鏡倒引,引新人跨鞍,驀草及拜上過門。”因此俗亦可用草席,故而又被稱做“傳席”。傳袋時有伴娘和新郎家的親客唱讚語。其語雲:

  一代傳十代,十代傳百代,百代傳千代,千代傳萬代。

  或由喜娘一人領唱,眾人和之,曰:

  捎袋傳口袋,(好!)一代傳九代,

  (好!)新娘從袋上走過,一直走入洞房門口。

  無論傳席,還是傳袋,都是在氈席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桃花女娶到周家以後,就是從氈上走過的,是破解周公安插小鬼用絆索將桃花女伴倒後衝死的禳法。陝北民間一直沿用氈這一物件,所以,陝北民間稱做“倒氈”。

  跨馬鞍

  新娘被迎娶到男家下轎或下車後,要跨過放在男家門口的馬鞍。蘇鶚的《蘇氏演義》中雲:“婚姻之禮,女坐於馬鞍之側,或謂此北人尚乘鞍馬之義。夫鞍者,安也,欲其安穩同載者也。《酉陽雜俎》雲:‘今士大夫家婚禮,新婦乘馬鞍,悉北朝之遺風也。’今娶婦家新人入門時跨馬鞍,此蓋其始也。”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雲:“新婦及門,初出輿時,婿以馬鞍置地,令婦跨過其上,號曰平安;”從這段來看,跨馬鞍是在剛走出花轎或剛下得車來,就行跨馬鞍之儀。雲南納西族的跨馬鞍不用鞍,而是將大紅紙包裹在門檻上,新娘從門檻跨過,謂之跨馬鞍。

  跨馬鞍亦出自桃花女鬥法,在馬鞍上懸掛一個瓶,瓶與鞍共同諧音“平安”二字,所以,跨這樣的馬鞍是求得平安的吉利的寓意,所以有“新人跨馬鞍,一世得平安”的俗歌。

  跨馬鞍被後人又演繹出了新的內容。新娘從轎中出來,與新郎雙雙跨過馬鞍,既取二人“平安”之義,又說“好馬不備二鞍,好女不嫁二男”,隻要二人從馬鞍跨過就終一不二,偕老到頭。還有說法是,馬鞍將牛頭馬麵壓在下麵,使它們不得對新娘有所侵犯。

  跳火盆

  在桃花女鬥法的傳說中,火盆是用來驅除邪惡的。後人在婚禮中有跳火盆之儀。此儀的目的有二,一是依傳說來驅除鬼邪,求得吉利和平安;二是人們給火盆賦予了美好的寓意,火燒得很紅很旺,新娘從火盆上跳過去,將來的日子就會紅紅火火,財運也越來越旺。

  陝北民間有另外一種說法,即女人改嫁後,來到新家之日,必須從火盆上跳過,以祛除滿身的邪氣,圖得日後平安。其實,這一說法還是從傳說中分衍出來的。正因為有了這個說法,陝北婚禮中的新娘不跳火盆,以避“二婚”之嫌。

  拜堂

  拜堂亦稱“拜天地”、“拜花堂”、“拜堂成親”。唐以前北方地區的民間也稱做“交拜禮”,是在特定的青廬中舉行此儀。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禮異》中雲:“北朝婚禮,青布幔為屋,在門內外,謂之‘青廬’,於此交拜。”唐時演變為“拜堂”。唐王建《失釵怨》中雲:“雙杯行酒六親喜,我家新婦宜拜堂。”拜堂一般於辰、巳、午三個時辰舉行,忌諱未時以後舉行,以為不吉。宋代,有新人於結婚次日行拜堂禮的。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娶婦》中雲:“次日五更用一桌,盛妝台鏡子於其上,望上展拜,謂之‘新婦拜堂’。”近代新郎新娘行此禮時,各地也不盡相同。安徽淮北一帶,案桌上除置香燭,設祖先牌位(或遺像)外,還擺上柳條糧鬥,內裝五穀雜糧,插上一杆秤,點燭燃香,鳴放爆竹後奏樂。樂止,禮生誦唱:“香煙縹緲,燈燭輝煌,新郎新娘,齊登華堂。”一對新人就位,禮生又唱道:“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進入洞房。”新人依禮生唱詞行禮後,入洞房行合巹之禮。

  陝北民間隻是在第二天(現在已有在婚禮當天)行“拜禮”時,先向天地神位叩首燒香,再向祖宗牌位叩首燒香,然後開始拜人,在拜人禮中有拜高堂之儀。

  牽巾

  新婚夫婦舉行拜堂時,用紅綠彩緞綰成象征恩愛的同心結,新郎執紅的一端,新娘執綠的一端。拜堂後,新人依禮相向牽巾進入洞房。此儀式表示,一對新人自此已結為一體,同心相愛,白頭到老。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嫁娶》中雲:“其禮官請兩新人出房,詣中堂參堂。男執槐筒,掛紅綠彩,綰雙同心結,倒行,女掛於手,麵相向而行,謂之‘牽巾’。”

  陝北民間在迎回新婦以後有“搶門”之俗,即一進得院來,新郎新娘爭著進洞房,其俗雲:誰能搶先進入洞房,誰就占上風。陝北民間向來重男輕女,新郎又是主人,當然常常是新郎搶先入洞房,新娘跟著進去。久而久之,也就成為一種默認的習俗,新娘也常讓新郎先進。有的新娘是賢淑女子,新郎家人亦有將新郎攔在門外,讓新娘先進的,這都是一種習俗,並不能影響到家庭地位的變化。但在婚禮中有了這些禮儀,就顯得依禮而行,熱鬧歡慶,所以,此俗至今也盛行於民間。

  踩鬥

  踩鬥是雲南白族新娘出嫁時的儀俗。此俗是在男方家迎親隊伍到來之前,新娘端坐在閨房中的古椅上,雙腳踩著裝滿五穀的木鬥邊緣,並請家族中兒女雙全的婦女為其梳妝打扮。有的地方不踩邊,而是坐在倒置的木鬥上。踩鬥的儀式是寓意婚後生活富裕,不愁吃穿。

  陝北舊俗新娘不踩鬥,而是新郎提鬥。即迎親隊伍回來以後,新郎提著裝滿麩皮的鬥迎接新娘下轎,並一同進入洞房。進洞房時將麩鬥放在洞房門口,其寓意是“富貴滿門”。從迎親回來這天起,到第二天拜人禮結束前,這隻麩鬥一直由新郎提著,正所謂“富貴不離身”。因麩與“富”音近,以麩寓“富”,所以名“富貴鬥”。這隻富貴鬥由新郎提著迎新娘下轎的寓意是“富貴迎富貴”。陝北舊俗中曾有人對此俗不理解,將它解釋為因新郎年齡小,恐提不起米鬥,故而用麩鬥輕一些,其實是不對的。

  踩四角

  在響帳、撒帳之後,新郎提著麩鬥在洞房的炕上(或床)踩四角,即炕或床的四角。踩四角的寓意就是,把炕或床的四角踩得實實在在,將來夫妻們就會穩穩當當地過安心日子。踩四角時要在四角下壓上錢幣,新郎從四角處將錢拿走,意味著新郎將來可以發四方之財。踩完四角後,新郎將麩鬥提出洞房,然後與新娘共同將麩鬥抬入洞房,準備坐富貴。二人抬麩鬥進洞房的寓意是富貴是二人共同抬回家來的。

  揭蓋頭

  揭蓋頭亦稱“挑蓋頭”、“挑頭巾”、“挑方巾”、“挑烏巾”。挑蓋頭在漢魏時期就已有之,隻是對那些因故不能成禮者,輒以方巾蒙婦首,前往婿家結婚。到了唐宋時期,挑蓋頭成為普遍的婚禮儀式之一。南宋吳自牧《夢粱錄·嫁娶》中雲:及娶婦,兩新人“並立堂前,遂請男家雙全女親,以秤或機杼挑蓋頭,方露花容”。此時的蓋頭就是烏巾或方巾。明清以來,新婦上轎前把婿家送來的蓋頭蒙上,至婿家拜堂時,或入洞房時,由婿或其父親,用簪、秤、杼或木杈挑下,俗謂“挑蓋頭”或“揭蓋頭”。舊時,閩台等地婚俗,新人進洞房後,送嫁娘請新娘站在床前右邊,新郎站在床前左邊,從鬥裏取出厘戥授新郎由其把新娘頭上的烏巾(紫帕)揭起並納入鬥內。江浙等地之俗是:新人進洞房坐床後,由新郎用甘蔗或秤杆將新娘遮頭的方巾挑去,方顯現新娘的容貌。甘肅河西走廊一帶,新郎新娘進入洞房以後,由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的蓋頭,俗稱大吉大利。這一說法是依據我國的老秤的計量數字來的。老秤一斤為十六兩,俗謂,南鬥是六星,北鬥是七星,加上福、祿、壽三星,共十六星,正合十六兩之數。有南鬥、北鬥及福、祿、壽諸星在堂,豈不大吉大利。

  挑蓋頭用秤的另一種說法是取“稱”這一字,用來附會稱心如意,即新娘對新郎來說是稱心如意的女花容,新郎對新娘來說,是稱心如意的郎君。用甘蔗是取其甜蜜之義。用杼是取其機織之能,即新娘是一位紡織能手。簪是裝扮女子的首飾,用之則取其女花容之義。用木杈則是取二杈合在一柄之上,即二人合為一體之義。

  陝北的挑蓋頭用秤。挑蓋頭是在入洞房坐富貴後進行。

  坐富貴

  坐富貴之俗是宋代開始流行的。南宋的孟元老在他的《東京夢華錄·娶婦》中是這樣描述的:“新人下車擔……於一室內當空懸帳,謂之虛帳,或又徑入房中坐於床上,亦謂之坐富貴。”蘇州一帶的舊俗是,新郎新娘進洞房後在誰先坐床這一環節上總表現出“禮讓”的行為。因為在他們的傳說中是誰先坐,日後誰就會受到欺壓。一般是在經過一段相持之後,還是新郎先坐了。這一習俗倒與桃花女與天香小姐坐帳的情節相同。不同的是桃花女知道周公要害她,所以讓天香小姐先坐,結果是天香被白虎咬死了。舊時貴州的貴陽、安順一帶,坐富貴是在婚後的第三天或第七天舉行,屆時,男家要備辦宴席,請親戚朋友們赴宴(或稱吃團圓飯),席上分男左女右入席,新人坐在特殊的座位上。新郎是坐在一張寫有“富”字的大紅紙壓著八塊大銀元的位置上,意為八仙過海。新娘坐在寫有“貴”字的大紅紙壓著五塊銀元的位置上,意為五子登科。開始吃飯時,由一老人給新郎新娘搛菜,並要說“給你們送富貴”的吉祥語。一對新人致謝過後進入內室並排坐在紅綢鋪墊的床沿上照團圓鏡,意為“富貴團圓”。

  陝北舊俗的坐富貴是坐在麩鬥上。坐富貴時有人在旁要說吉祥詞,“坐在富貴鬥,富貴不斷頭。富有千墒地,貴能入朝綱。富貴年年有,年年有富貴。”

  坐帳

  坐了富貴還有坐帳之儀。坐帳有幾種坐法,一種是新郎新娘雙雙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或床沿上,新郎將自己的左衣襟壓在新娘的右衣襟上。此俗的用意是,男人就應壓女人一頭,將來過日子女人就得聽男人的話。應該說這是夫為妻綱的一種演示。另一種坐帳是將新娘陪嫁來的被子與新郎家的被子混疊在一起,二人雙雙坐在被上,坐一會兒,坐帳之儀即行結束,這種坐帳表現了夫妻恩愛之情。

  上頭

  上頭亦稱做“上梳”。是舊時各地漢族的婚俗。上頭有兩種含義:其一是指婚前將新娘的辮子改梳成發髻,並戴上頭飾。清《道光泰州誌》卷五載:“婚禮前女家擇女戚為女加冠笄,曰‘上頭’。”其二是指古代的男女成年禮。南朝梁簡文帝《和人渡水》詩雲:“婉娩新上頭,湔裙出樂遊。”甘肅拉卜楞一帶的藏族有自己獨特的上頭風俗。正月初二,父母要為自己十七歲的姑娘準備好漂亮的衣服和頭飾,將其原先的五條小辮改梳為數十條小辮,並告訴她,從此成人了,言行要注意穩重。

  上頭作為婚俗禮儀,它是指男女雙方結為夫妻的儀式。據《禮記·曲禮》記載“女子許嫁,纓”,意思是女子許配人家以後,要以纓束發,表示她已經有從人之端了。但要指具體的禮儀是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發。還有一種做法是將新郎的頭發剪下一縷,梳入新娘的頭發裏,以此來象征男女雙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滿結合在一起了。後來所說的“結發夫妻”就是在這些禮俗基礎上產生的概念。所以,結發也叫做“合髻”。婚俗中將這一禮儀又稱做“結發”,一則表示新郎新娘已結合在一起,另則結發與“接發”音近,其意就是“接著發”。

  陝北習俗將結發稱做“上頭”。上頭就是為新郎新娘梳理頭發,使之相互摻和在一起以結發。其儀最早是將新郎新娘的頭發各剪下一綹用彩線紮在一起,作為夫妻間的信物保存起來。其寓意是將夫妻捆綁在一起,永遠不分離,永無二心,廝守到老。後來逐漸將此俗進行改進形成了現在新郎新娘背靠背坐在被子上,由主持人手拿木梳,一邊梳理著男女二人的頭發,一邊說唱著上頭歌,祝願小兩口將來幸福美滿。其詞雲:

  頭一梳子長,×家的女子配才郎。

  二一梳子長,×家的小子娶嬌娘。

  三一梳子長,石榴牡丹配成雙。

  四一梳子長,夫妻結發成鴛鴦。

  五一梳子長,五子登科五福全。

  六一梳子長,祿旺財廣壽無量。

  七一梳子長,七子團圓好姻緣。

  八一梳子長,八仙保佑安八方。

  九一梳子長,酒食富貴能久長。

  十梳子長,十全十美呈吉祥。

  十梳梳得頭上定,夫妻恩愛到白頭。

  另有上頭歌雲:

  一上夫妻一條心,榮辱貴賤不相棄,

  寶釧平貴真夫妻,同甘共苦世傳名。

  二上夫妻敬如賓,禮儀家風有規矩,

  梁鴻孟光禮夫妻,舉案齊眉美名揚。

  三上夫妻享榮華,富貴一生不斷頭,

  楊業太君老夫妻,名震龍庭世人慕。

  上頭時用簪子紮一個糕花,即用糕製作成花的樣子,插在新郎新娘結成的發髻上。上頭歌說唱完以後,新郎新娘爭著搶奪此花並將其紮在牆上,俗信認為,誰搶到此花,誰日後就會占上風。

  同牢與合巹

  上頭以後行“同牢”與“合巹”之儀。同牢與合巹在古代婚禮中是極為重要的禮俗。古人認為,隻有在同牢與合巹之後,才是真正的夫妻和牢靠的夫妻。

  同牢是指新婚夫婦共同吃一份牲牢的意思。牲牢原本是用於祭祀的整牛、整豬、整羊等牲品。用於婚禮中的牲牢並不是指的這些,而是僅指牛肉。為什麽要用牛肉作為牲牢而不用其他肉類呢?因為“牢”字是寶蓋下有一牛字,牛在家就牢,以此來表示“一生牢靠”。夫妻一同吃牛肉,就是“同牢”,同牢也有同心牢靠的寓意在裏麵,說明我國人民對愛情所追求的標準就是既要同心更要牢靠,一生到頭。

  行同牢之禮時,新郎麵朝東,新娘麵朝西,共同將一份牛肉食品吃完。

  合巹亦稱“交杯”、“合瓢”。《禮記·昏義》中雲:“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酒醑,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其意思是:新郎迎新娘進洞房後,兩人各執一瓢,漱口後共飯,這樣,兩人婚後才會相親相愛。北宋、明、清沿襲此製。如《明史》卷五十五中雲:“皇太子揖妃入,行合巹禮,如中宮儀。”《清史稿》卷八十九中雲:“皇太後率輔臣命婦入宮,賜後母及親屬宴……時加酒,宮中設宴,行合巹禮。”

  “巹”指的是一個葫蘆將其分割成兩半後,就成為瓢,合二為一,就是“合巹”,婚俗中借此以表示新郎新娘原本是兩家人,入洞房後,合二而一,成為一家人,從此就會一心一意,就像瓢一樣,嚴絲合縫,不分彼此。

  合巹在我國南北朝時期的齊就有了此俗,不過,那時的合巹所用是“方”,方是食器,兩巹用鎖鎖著,稱為“合巹”。唐代用酒杯稱做“雙杯”。宋代將兩杯用彩線相連,夫妻對飲,稱做“交杯”。飲後擲杯於地,若一仰一合,則象征著陰陽和諧,大吉大利。

  同牢與合巹之儀在後世有了很大發展,並將其衍化成諸如吃團圓飯、喝交杯酒等形式。交杯酒又被稱做“交心酒”、“合歡酒”、“合婚酒”、“卯顏酒”等等。後人又根據交杯酒之名衍化了“交臂酒”,即新郎新娘各執一杯,臂膀交錯後飲酒,其用意就是二人手臂相挽,有攜提之義。無論以什麽形式來飲,都與古禮中的合巹一樣,是為了表達男女完婚和相親相愛的心理。

  喝交杯的方式很多,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娶婦》中雲:“用兩盞以彩線連之,互飲一盞,謂之交杯。酒飲訖,擲盞並花冠子於下,盞一仰一合,俗雲大吉,則眾賀喜。”這種方法中的酒杯,一般為木製。現在經常見到的方法是用一根紅繩係住兩隻酒杯的杯柄,夫妻一起舉杯飲酒,同時喝掉自己的一半,然後交換杯子,喝盡杯中之酒。與古禮合巹如出一轍的是飲和合茶,新郎新娘同坐在一條凳子上,新郎把左腳放在新娘的右腿上,新娘也把自己的左腳放在新郎右腿上,新郎左手與新娘右手互相放在肩上,雙方的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成一個方形,放一隻茶杯,夫妻共飲杯中之茶。此俗之義在於茶比酒和而且還香,合飲香茶就是以求和合。吃團圓飯時,讓新郎新娘坐於席首,娶親太太和送親太太陪著吃,一般吃的是饅頭,取“滿口福”之意;丸子,取“團圓”、“圓圓滿滿”之意,吃四喜丸子則是表示“喜喜歡歡”之意。

  陝北民間的合巹之儀大都是飲交杯酒,如果新娘不會飲酒時,僅舉杯聞一下即可,再由新郎代飲,飲酒後同吃丸子和饃。此儀中,新娘還將精心繡製的“荷包”交給新郎,取“和睦”之義。

  鬧房

  鬧房亦稱“鬧洞房”、“吵新房”、“鬧新房”。通常是在婚宴後的晚上進行,至時,親友們聚於新房中與新郎新娘嬉戲,且無禁忌。故而有了“新婚三日無大小”、“越鬧越喜”、“越吵越發”的說法。葛洪的《抱樸子·疾謬》中雲:“俗間有戲婦之法,於稠眾之中,親屬之間,問以醜言,責以慢對,為避鄙黷,不可忍論。”段成式的《酉陽雜俎·禮異》中雲“近世娶婦之家,弄新婦”。

  鬧房在有些地區則是不分輩分長幼的,這就是“新婚三日無大小”的來曆。但陝北的鬧房習俗是姐夫等爺爺輩、朋友以及其他人都可以觀看。鬧房正為葛洪所雲“問以醜言,責以慢對”,這是鬧的根本。

  聽房

  聽房是於新婚之夜,新郎新娘就寢以後,人們擠於新房門外,窗外“偷聽”房內響動,引以為樂。此俗早在漢代就已有之。《後漢書·列女傳·袁隗妻》中雲:“帳外聽者為慚,蓋俗之聽房者。”傳說,新婚之夜,新房外有人偷聽。戲言,有利於新婦懷孕得子。

  新房內一定不能將燈熄滅,陝北俗信認為,如果將燈吹滅,就會生瞎子或黑娃娃,新郎新娘要說話,如果不說話,就會生啞巴。因此,新房內既要點著燈,也要夫妻間說話或與聽房者戲言之。

  陝北舊俗中在聽房時還有用火藥、辣麵等物點著後投入房中,熏新郎新娘,不令其入睡,但不可過分。

  婚後禮

  婚後禮俗在傳統婚禮中有成婦禮、成婿禮、廟見、認大小、試廚、回門等。

  周代的婚禮是在成婚以後的第二天舉行。所謂“婚禮”就是先婚而後禮,無婚則無禮。所以,古代的婚姻就是在昏時成婚,因昏而婚,因之而姻,因姻而禮。我國的“禮”是出自周朝,周以前都是“俗”,所以常以“周禮”為禮,並以周俗而為俗,禮俗的成規是開始於周的,後來人們在周禮的基礎上,又形成了“儀禮”、“禮記”等禮儀規則,加上周禮,這三禮就成為我國傳統的禮儀規範原則,被人們所遵循並沿襲下來,至今仍是我國各民族的準則。

  成婦禮(謁舅姑)

  依周禮所規定的成婦禮,是在成婚後的第二天早上,新婦起床後用香湯沐浴,妝扮停當,以竹器裝盛著棗、栗、薑、桂、幹肉等食品,作為見麵禮來謁見舅姑(公婆)。《儀禮·士昏禮》中雲:“夙興,婦沐浴,糸麗笄算宵,以俟見,質明讚見於舅姑。”謁見時所使用的棗、栗、薑、桂、肉之類的用意,在《周禮·曲禮》中說:“棗、早也,栗、肅也。以棗栗為贄取其早起戰栗,自正也。”象征著新娘在夫家地位低下。但後來人們將這些食品附會了新的意義,即早(棗)離(栗)娘家,將(薑)來富貴(桂),或者是早(棗)離(栗)將(薑)貴(桂)。是取其諧音,肉是富貴的象征。隻有富貴人家才可以常吃肉,所以,陝北舊俗婚禮中男家每次到女家總要帶肉,一則顯得自己富貴,另則是祝願兩家將來都富貴。舊婚禮中有一種先拜後迎娶的婚姻,是一種特殊的婚姻,因此也將這種新娘稱做“拜時婦”,這大概是舊習俗中的“衝喜”或其他原因所決定的婚姻方式。從宋代起,民間就於結婚的當天,在行合巹等禮後,新娘即走出新房,拜見夫家親戚。其次序是:先公婆,次太公太婆(丈夫之祖父母),然後再是其他親戚。長輩們在這時要給新娘見麵錢,新娘也要給小輩見麵錢。有些地方在成婚以後的第三天,新娘才拜見公婆和夫家其他長輩。舊時廣東的某些地區,新娘拜見公婆時,必須膝行。拜見之儀是堂中放一方桌,新娘膝行至桌前,叩首數次,再膝行至方桌後,叩首又數次,如此周而複始,膝行多時,新娘常有不堪其苦而當堂痛哭者。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我國的一般禮儀是當新娘向公婆敬獻上棗、栗、薑、桂、肉以後,公婆用一杯陳酒餉慰新婦,新婦答杯後,公婆從西階下堂,新婦從東階下。這一禮俗表示,從此以後,就由新娘代替了主位,公婆成了“客”,新婦應以禮相待公婆這樣的“客人”。這一禮俗在我國古代婚禮中又稱做“箸代”之禮,即“成婦”之禮。如果公婆已經去世,就不行此禮了。但在成婚的三個月後到宗廟行“奠菜”的廟見之禮,也有不論公婆是否在世,都行廟見之禮的。

  廟見是在宗廟內,宗廟就是家廟,是供奉祖先靈位的廟堂。廟見是拜謁祖先,表示對祖先的懷念,也是讓祖先認識一下自己家庭新成員的禮俗。廟見是一種禮製,也是中華民族尋根探源,一脈相承的傳統宗族觀念。

  古人特別重視婚禮中的“成婦”禮俗,把它看得比“成妻”還重要。成妻是成為人妻,成婦既有成人之妻的禮儀,又有向祖先匯報家族新成員的禮儀,所以是很重要的禮俗。正因為成婦是很重要的禮俗,晉宋以來有新婦三日拜公婆,賓客列觀之俗。唐代在婚後的次日行拜公婆禮,並有拜新郎的尊長及故舊之俗,稱之為“拜客”。後世雖有新婚當日拜公婆的,但次日仍然要行獻茶之禮。可見,此俗雖有變化,但規程是不可改移的。舊時的北京稱這一禮俗為“拜三代”,老百姓則俗稱為“認大小”,就是新娘要辨認和識記丈夫家的長幼三代。這一儀規是首先要拜祖先,俗話說:不拜祖宗,新娘不是一家人。之後,給父母(公婆)等長輩行三叩首禮,平輩隻是一揖而已。但平輩之中唯有向大姑子行叩首禮,這一禮俗被稱為“高見禮”,因為大姑子在家時為父母操了不少心,為父母分擔了許多操勞,理應受到尊重。受禮的長輩們要給新婚夫婦一些珠寶、首飾、衣料、妝品等物作為回禮。

  陝北於新婚的第二天行拜公婆及認大小之禮。並於認大小之後行“交鑰匙”之禮。此俗是從成婦之禮衍化而來的,新娘在禮儀結束後,就要“回門”了,這時,新娘將娘家陪來的箱櫥上的鑰匙交給婆婆,婆婆接受鑰匙後給媳婦斟酒作為回禮,並給一些錢。此俗的用意就是婆媳之間以此取得互相信任,來達到和睦相處的目的。

  見公婆的儀規是:在婆婆的內堂設酒筵新媳婦行叩首大禮,斟酒向公婆祝福。公公的禮數簡單,隻給媳婦一點見麵禮就行了。媳婦也給公公一點見麵禮,如鞋襪等。婆婆的禮數則較為複雜,婆婆在受禮後,將一個饃掰開,自己吃一半,給兒媳吃一半,此俗之意是雙關用意,即,蒸饃饃得品氣色,進門以後凡做事說話也得品氣色,看眼色行事。蒸饃是一件難事,你能蒸得了嗎?嚐一嚐,就是這個味。後來有人把此衍化為試廚,讓媳婦擀麵,稱做“試刀麵”,看媳婦的手藝如何。有的將這一儀規衍化為“打天橋”,即婆婆將門關著,媳婦要叫一聲媽,婆婆才開門將其放進來。這是試一下媳婦有無孝心,有沒有禮儀規矩。正因為婆婆的禮數多,有時會把那些乖拙的媳婦搞得很尷尬。為了彌補這些不愉快的事情,又產生了許多融洽婆媳關係的民俗禮數,如吃“和睦麵”。

  上新墳

  上新墳與廟見同屬一禮。因為家廟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是木主,是祖先的神靈所在,而“墳”是祖先安息的地方,也叫做“寢宮”。這二者之間是不相同的,所以,新婚之婦要上墳。所謂上新墳是指新娘而言的。新娘上新墳又被稱做“上喜墳”,是因為新婚為禧,新郎新娘於新婚之際在墳前與祖先見麵,就是“喜墳”了。上新墳是在婚後的第三天,新郎陪著新娘來到祖墳前焚燒紙錢奠祭祖先。

  陝北有家廟者甚少,廟見之俗不很廣泛,但上新墳卻是普遍流行的婚俗,上新墳與婚前的告祖上墳,前後呼應,形成了陝北民間宗族相承觀念,此俗至今仍在流行。

  成婿禮

  成婿禮與成婦禮相呼應。成婿禮屬回門禮儀中的禮俗。回門是在婚典以後的第二天或第三天。為什麽這樣說?這是取決於“成婦”和“廟見”禮俗舉行的日期。回門是新娘引領著新郎回到女家,女家要設宴款待新郎等賓客。宋代有“複麵拜門”的禮俗,這一禮俗是在婚後的第二天新郎到嶽家拜見嶽父母,向他們報以平安和喜訊。如果由於各種禮俗纏身,不能在第二天“複麵拜門”時,就與回門禮一起進行。女家的禮數就是以回門這天為正日禮數,客人在這一天也最多。但“複麵拜門”的禮數後來被人們淡化,乃至廢棄而不用。回門這天,女家的親友們要戲耍新郎,新郎在新娘的陪同下要認新娘家的大小,與在新郎家的認大小相似。新娘在夫家所行禮數後有了“成婦”之說,新郎在妻家行一定禮數後也就有了“成婿”之說,所以名成婿。

  廟見

  廟見是新婚婦女到宗廟祭拜祖先的儀式。

  《禮記·曾子問》中雲:“三月而廟見,稱來婦也。”其意為“婦人在成婚三月後,到祖廟去祭拜祖先後,才能被正式承認為男方家的成員。後來,去祖廟的時間有了變化,但儀式卻一直沿襲下來”。

  試廚

  試廚在古禮中是一項重要禮俗。就是在新婚那天,新娘要下廚做飯,伺候公婆。雖名試廚,但多是象征性的。後世竟連象征性的儀俗也很少見到。

  陝北民間的試廚一般是在對七對八以後,讓新娘擀一塊雜麵。陝北雜麵講究的是擀得薄如紙,切得細如線,這是一個基本功。陝北女人能擀好雜麵,就有一定的炊廚水平。

  我國其他地方在試廚時主要是擀餃子皮,一個人擀皮能供上四五個人包,試廚就可以通過。

  下麵禮

  下麵禮是指娘家人前往男方探望新娘的禮儀。在新婚後的第三天,新娘的母親及親屬長輩、同輩女眷等,攜帶著衣服鞋襪及油包子等禮品,第一次到新郎家探望新娘。這一禮俗中,新娘的母親必須帶著長麵或掛麵數把(應是雙數),在男家煮熟後共食。下麵前,下麵者應向新郎的父母及叔伯妯娌和操辦婚禮管事的東家獻上紅棗,然後再入席吃特意從婚宴上留下來的一桌酒食,最後再吃麵。此禮象征著新郎新娘情義恩愛,天長地久。

  抓錢

  抓錢之儀是在婚禮大典的拜人之儀後舉行。部分禮金放入盤中,由主持人端著來到洞房門口,側身一腳在外,一腳在內。新郎在房外,新娘在房內,二人從盤中搶抓錢幣,或主持人將盤一傾,倒在地上,任新郎新娘搶抓。有的則是將全部禮金放在盤中,由主持人端著,任新娘抓,但隻能抓一把。有的新娘賢良一些,僅從盤中“抓取”很少錢幣,以行“抓錢”禮儀。有些愚頑者則狠抓一把。因為抓錢禮儀中所抓之錢就是自己的,那些貪財惡婦狠抓一把,將禮金多數抓去,會給事主日後的生活造成窘迫的處境。此俗的前一種儀俗是一種喜慶吉祥之儀,是將錢換成銅子或散碎銀兩,新郎新娘抓錢的寓意是“抓子”,因銅子與“童子”音近,搶抓銅子就是“抓子”,以寓意日後有子。因此,在這一禮儀中,新郎都讓著新娘,使其多抓,以兆日後可多生子。

  回門

  回門在古時候被稱做“反馬”之禮,舊時多在新婚的三月以後舉行完廟見之禮後才行回門之儀。後來大都在新婚三朝之日後行之。回門是新郎與新娘一同前往嶽家。因為是女子出嫁後的第一次回娘家,所以也叫“歸寧日”,所行之禮儀也因之而叫“歸寧之禮”。歸寧禮儀很重要,女家待新郎新娘如宴大賓,要操辦酒席,叫做“辦回門飯”。飯後,小兩口即返程回家。回門臨行之前,新娘要將一直放在新房炕上的麩鬥和新房鑰匙交給婆婆,婆婆為回門打點禮品。此俗的寓意是讓婆婆看好富貴鑰匙。

  對七對八

  新郎新娘在行“回門禮”以後,在婆家住七天,又到娘家住八天,叫做“對七對八”。對七對八禮後,婚俗講究便不嚴格了,相對來說,可以自由一些了。河南將這一習俗稱做“接九送九”。也就是在婚後的第九天,娘家派人到夫家將新娘接回家去,稱做“接九”,九天以後又將新娘送回婆家稱做“送九”。陝北民間一般都是“對七對八”,不願用九。因九是極數,極則損。七有七子團圓之說,八有八仙之說,都是吉祥的,所以行“對七對八”之禮俗。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