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63章 禮俗(2)

  十一、舅、姑、伯、叔、女公、女妹、娣、姒。夫之父稱舅,又稱嫜,後稱公;夫之母稱姑,後稱婆;夫之兄稱伯、兄公;夫之弟稱叔、小叔;夫之姊妹稱女公;夫之妹稱女妹,後稱為姑,後又分為大姑子、小姑子;夫之弟婦稱娣婦,夫之嫂稱姒婦,合稱為娣姒,又稱妯娌。

  十二、親家、婭,妻之父母與夫之父母結為婚姻關係,妻之父為婚,夫之父為姻,後稱為親家。兩婿相稱為亞,後又稱為連衭、連襟、連□。

  家譜

  家譜又稱“家乘”、“世譜”、“族譜”、“宗譜”,是我國古代記錄一個家族或宗族的世係表譜。家譜是從“譜牒”的形式發展而來的“私家之譜”,以宗法為“譜心”,體現了敬宗修族的精神,它在鞏固家族的團結、擴大家族活動、維係家族秩序等方麵,起著很大作用。私撰家譜,宋以前不得其詳,宋以後“動引歐(宋歐陽修的《歐陽氏譜圖》)、蘇(宋蘇洵的《蘇氏族譜》)譜例”,而大同小異。明清修譜蔚然成風。

  家譜通常包括序文、凡例、目錄、世係譜表、源流、宗派、誥敕、象讚、別傳、墓誌、祠堂記、祠規、墓記、墓圖、藝文、著作等內容。

  序文主要是敘明修譜的意義,緣起,族姓祖籍源流及修譜的經過等。凡例主要是說明修譜體例,規定入譜的資格,以防止異姓亂宗。家譜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世係譜表。“譜者,普也,普載祖宗遠近姓名諱字年號。”(明方孝孺《族譜序》)家譜譜係,應先分房支,再以表格形式登載各房支下每一世次男性家族人員的名、字、號,功名仕宦情況,婚姻生育情況和享年、葬地等。凡入譜的人應寫:“諱某字,娶某婦,生幾子,葬某處,孝若幹,鹹備載於後,庶幾可示後昆。”(明宋濂《符氏世譜記》)。外族嫁入之女以“某氏”的名義附見於丈夫之後,並注明原是某地某人之第幾女;本族嫁出之女以“第幾女”的名義附見於父親之後,並注明適某地某人。另外,在卷末附曆次修譜情況,如“幾修”,捐款數額,捐款來源,撰修人姓名,等等。家譜或十年一修,或二十年一修,或三十年一修。修譜應由族中頭麵人物主持。修譜的費用由族中財力雄厚者承擔或族眾攤派。每年農曆正月初一或十五日上譜。即登錄族中上一年人口變化情況。家譜每次續修完畢,在祠堂舉行儀式,向祖先稟告後再分發各房各支。平時家譜藏在祠堂,秘不示人,更不出示於外姓和外族人。源流部分就是祖先遷徙情況,象讚即畫像,有功名者立別傳,墓誌即通常所說的墓磚墓瓦所載之生卒年月等,墓記即碑文、碑銘,墓圖即墳墓圖。祠堂記就是修建祠堂的記述之文,祠規實際就是族規。

  宗譜在古代原本是記錄一姓世係和重要人物事跡的譜籍。後來逐漸被稱做家譜或家乘。

  族譜是古代記錄一族的世係表冊。

  世譜又稱家乘、家譜、宗譜,是古代記錄一姓世係的譜籍。

  家乘也被稱做宗譜、家譜、世譜。家乘在古代原本指的是記載私家之事的文字,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雲:“山穀晚年作目錄,題曰家乘,取《孟子》‘晉之乘’之義。”後來相沿,就稱家譜為“家乘”了。

  支譜是古代記錄家族中支屬的世係表冊。我國古代一些較大的家庭常常分為若幹支,各支又有各自的支譜。“五季譜牒散亡,而宗譜遂為私家撰述,於是有合族之牒,有分支之譜。”(清錢大昕《棠樾鮑氏宣忠堂支譜序》)。

  房譜是記述家族中房支世係表冊。古代一些較大的家族,族內又分若幹房,各房也有自己的房譜。

  家傳是古代家譜裏記載的私家傳記。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中雲:“國史以載前紀,家傳以申世謨。”能在家譜中立私家傳記的,都是本族引以為榮的名宦、名士、忠臣、孝子、烈婦、貞女等人物。

  家譜一般來說,就是以上各類形式,陝北有家譜的家族較少,唯杜姓家譜為典型。現今,立譜之家蜂起,是氏族本源的追求目的。

  族屬

  族是古代同族的親屬。《禮記·大傳》載:“同姓從宗,合族屬。”鄭玄注:“合,合之宗子之家,序昭穆也。”《論衡·順鼓》載:“重罪刑及族屬,罪父母子弟乎,罪其朋徒也。”唐劉禹錫《天論上》:“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賞,違之必罰……當其罰,雖族屬之夷,刀鋸之慘,處之鹹曰宜。何也,為然而然也。”

  族屬內分有“三黨”、“五屬”。三黨在古代指父黨、母黨、妻黨,即父族、母族、妻族。《爾雅·釋親》以父之親族為宗黨,母之親族為母黨,妻之親族為妻黨。父黨為宗族宗親,母黨為外親,妻黨為內親。在父權社會裏,隻重宗族宗親,不重外族內親,血統隻論父族。清崔適《五服異同考》:“由父之父遞推之,百世皆吾黨也,由母之母遞推之,三世之外不知誰何者矣。”

  五屬在古代指的是族中五服內的親屬。《後漢書·靈帝紀》“諸付從者,錮及五屬”。古代喪服製度依五屬親疏遠近分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親益疏者,服之則輕。《禮記·大傳》:“四世而緦,服之窮也。五服袒免,殺同姓也。六世,親屬竭矣。”漢鄭玄注:“四世共高祖,五世高祖昆弟,六世以外親盡,無屬名。”五屬說法有二:一、指祖、父、兄弟、子、孫;二、指己、父、祖、曾祖、太祖。

  族屬在喪禮中有上殺、下殺、旁殺後親竭之說,但在宗族中是沒有這種說法,家譜就是這一形式的表現。正因為如此,人們就把族屬看得很重,在仕官、婚娶以及社會活動中起著很大作用,所以,人們又將以姓為族屬的家族分為很多“族”的類型,最典型的就是“望族”和“素族”。在我國古代,將姓分為上下兩姓,以右為上,以左為下。望族又被稱為右姓。望族在封建社會中指的是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望族的勢力很大,對社會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因此,人們又把右姓稱做“高姓”,就是指高門第的姓氏,地位顯赫的望族。素族指的是平民百姓的普通氏族。《南齊書·高帝紀下》雲:“吾本布衣素族,念不到此,因籍時來,遂隆大業。”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凡是不屬於皇族的家族都統稱為素族。《南齊書·百官誌》:“(四中郎將)晉世荀羨,王胡之並舉此官,齊宋以來,唯處諸王,素族無為者。”在這種上姓下姓思想的影響下,人們為了光耀門楣,就產生了“郡望”之俗。郡望在魏晉至隋唐時期是郡中的世家大族,地位顯赫,為當地人所仰望,故而稱之為郡望。這些高門望族的子孫即便是遷徙到外地,仍然舉原籍的郡名作為標誌,以郡望為榮。所以,一些大家世族在修訂家譜中也常以郡望標明,以此來向世人表明自己是屬於那裏的高姓人的後裔。

  門閥與門第

  門閥亦稱“門閱”,也就是門第閥閱。門閥在古代指的是那些功勳卓著,地位顯赫的世家。閥,本指仕宦人家門外的柱子,常常用來張貼記功狀,“在左曰閥,在右曰閱”(南朝,顧野王《王篇·門部》),由此以來,門閥便成為顯貴世家的代稱。東漢以來,一部分貴族官僚憑借其“世代簪纓”族大人物多、經學傳家等優越條件,千方百計操縱官吏的選拔,漢章帝時,選舉已多為門閥所包辦,魏晉南北朝時期特別重視門閥。西晉統一以後所頒布的《戶調式》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確定了門閥地主在占田、蔭族、蔭客等諸多方麵享有的特權。政治上則由九品中正製保證其世代高官的政治特權。東晉時,門閥製度高度發展。隋唐時期科舉製度出現以後,取消了門閥,憑門第血統壟斷高位的特權廢止。唐中葉以後,隨著兩稅法的實施,蔭族、蔭客的特權也失去意義,門閥特權逐漸消失。

  門第是封建時期整個家庭或家族的社會地位和等級。顯貴之家稱為“高門”,卑庶之家稱為“寒門”。魏晉南北朝時期,實施九品中正製,門第作為評定品第人物的根據之一,與德行才能並列。門第高下在當時成為能否在朝中做官的前提條件。《晉書·侯灼傳》載:“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孫則當途之昆弟也。”李唐以後,不承舊的門第製度,改以當代的官爵高下為區分門第的標準。門第觀念滲透到封建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在婚姻匹配方麵,就特別重視門當戶對。

  姓氏名號

  姓是一種代表血緣關係、家族係統的稱號,起源於史前時期的母係社會。古代最早的姓有:“薑”、“姬”、“媯”、“嬴”、“姞”、“妘”等,都是女字旁。說明它們都是母係社會的產物。漢許慎《說文解字》雲:“姓,人所生也……因生以為姓,從女生,生亦聲。”表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孫。這也正是母係氏族社會每一血緣關係人群的標記。最大的原始姓往往表示的是某一氏族所崇拜的圖騰或者是居住地。如傳說中的黃帝軒轅氏,亦號有熊氏。黃帝是有熊氏的首領,後來成為姬姓部落的首領。熊是黃帝出生時所在那個氏族在母係氏族社會中所崇拜的圖騰。軒和轅是車上的構件,傳說是黃帝發明了車,所以又以車上的這兩個重要構件作為黃帝的氏族名稱,因黃帝屬五行中土的區域的領袖,土為黃色,故被尊稱為黃帝。傳說中的炎帝神農氏屬於薑姓部落族,據說炎帝生於薑水,薑姓就是取自他所居住的地方作為姓的。

  姓形成以後非常固定,起著“別婚姻”、“明世係”、“別種族”的作用。後來由於子孫的不斷繁衍,人口眾多,將一族分為若幹分支,散居在各地,便逐漸分出一些支脈來,這就是“氏”。宋代劉恕《通鑒外紀》雲:“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周代的姓和氏有一套相當嚴密的製度,是當時宗法製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春秋時,貴族男子不稱姓,隻稱氏。宋鄭樵《通誌·氏族略序》雲:“三代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姓所以別婚姻。”秦漢以後,姓氏逐漸合一,或稱姓,或稱氏,或兼稱姓氏。明顧炎武《日知錄·氏族》雲:“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為一。”今天所用的姓,一般都來自上古時代,大都是可以推溯其源起和演變的。少數民族之姓有人為劃分的,不包含血統意義。和尚出家後不用姓,隻用法名。

  氏是從姓衍生出來的分支,起源於史前時期的父係社會。它的產生是由於同一部落族裏人口眾多,活動區域受到一定限製後,便逐漸向外擴展,分出若幹支脈,散居在各地後形成的,這些支脈就以“氏”來作為標記。如商人的祖先姓子,後分為殷、時、來、宋等氏。氏或起源於祖先之號,如軒轅氏、高陽氏;或起源於祖先之諡,如文、武、昭、景、成;或起源於祖先之國,如齊、魯、吳、楚;或起源於祖先之爵,如王、侯、王孫、公孫;或起源於祖先之官,如司馬、司徒、司空;或起源於祖先之字,如孟孫、叔孫;或起源於祖先之職業,如巫、卜、陶;或起源於祖先所居之地,如西門、西閭、南宮、東郭。氏出現以後,隨著個人政治經濟地位的升降而不斷變化,諸侯和卿大夫們的氏,有時不僅上一代和下一代不同氏,而且一個人前後可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氏。一個貴族男子在一生中可以有幾個氏,因而在稱謂上出現了複雜多變的情形。如《左傳》所載:晉國一位大夫有九種稱謂。春秋時期,貴族男子不稱姓,隻稱氏,這是因為姓是與生俱來的,言氏則可知姓。周代的氏有一整套相當嚴密的製度,是當時宗法製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表明一個人的身份,起著“別貴賤”、“分等級”的作用。宋鄭樵《通誌·氏族略序》雲:“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無名無氏。”戰國時期,舊貴族開始沒落,有些還淪為奴隸,用以表示貴族身份的“氏”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姓氏體係出現了混亂局麵。秦漢時,“姓”和“氏”已無區別。宋鄭樵在其《通誌·氏族略序》中雲:“三代之後,姓氏合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漢以後“姓”和“氏”完全合而為一,通謂之姓,一般平民也有名有姓,姓某氏,姓作為動詞來泛指,氏才實指。宋代以後,婦女地位低下,有姓無名,稱某氏,出嫁以後,在父姓前冠夫姓。對名人或尊長者也有用“氏”稱呼的。現在所謂的姓,大多數在實質上是上古時期的“氏”。

  名在《說文解字》中是這樣解釋的:“名,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名在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階段就有了這一概念。早期的人名是以崇尚質樸為宗旨的,均以幹支入名。如夏商時代的孔甲、盤庚、武丁、帝辛等。後來隨著語言文字和文化觀念的發展,人名才有了相應的變化,也顯得複雜起來,並且對取名也有了一定的規矩。如周代規定,嬰兒出生三個月或百日後,由父親根據嬰兒的相貌、性情、脾氣來取名,但要遵循“六避”原則,即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幣來取名(《左傳·桓公元年》)。周秦時期取名多用一個字,如:姬發、李耳。西漢末年,王莽複古改製,認為“秦以前複名蓋寡,遂禁複名”。結果,在東漢、三國時期,幾乎全是單名。南北朝時期,佛道盛行,也影響著取名的問題。信佛者多用僧、佛、智、淨等字來取名,信道者多用道、祖、玄、德等字來取名。受駢體文影響的,取名常帶有“之”字一類的字眼。唐宋以後,開始形成以族譜輩字取名的習俗,凡同宗同輩都用一個固定的字來代表一代的輩分,一代選一字,秩序井然。我國傳統的家譜字輩大都是以文、武、富、貴、昭、德、安、泰、福、厚、裕、祿、桂、祥、慶、禮等吉字來排。我國古代對名的稱呼和使用也有一定的規定。《禮記·曲禮上》雲:“父前、子後、君前、臣後”。直呼尊者之名則是表示詛咒,所以被人們忌諱。古代婦女一般稱姓不稱名,婚前多以排行稱謂,婚後則在姓後冠以丈夫的國名、族名或夫姓,或在姓後加氏。此外,古人還常以人的籍貫、官爵、諡號來代替人名。

  字是對名的解釋和補充,與名相表裏,故而又被稱做“表字”。《說文解字》雲:“字,乳也。”字的本意是哺乳後代,因而有繁衍之義。最早的用字可以上溯到西周時期,如周武王之子姬虞,字子幹。字是在男女成年之後才取的,用以表示他們已開始受到人們的尊重。《禮記·曲禮上》雲:“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許嫁,笄而字”。古人用字往往與名的含義相連。“字”與“名”的關係是:一、名的作用,如孔子名丘,字仲尼,以曲阜之東有尼山取義。二、與名相輔,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隻有樂天才能居易。三、與名同義,如唐代書法家褚遂良,字登善,善與良同義。四、與名反義,如唐代詩人韓愈,字退之,“愈”與“退”是反義字。此外,還有些“字”是襲用成文,出自經書典故的,如曹操字孟德,是從“夫是之謂德操”之句而來的,趙雲字子龍,取自《周易》“雲從龍,風從虎”的句子。故而《白虎通》說:“聞其名即知其字,聞其字即知其名。”先秦時期取字常用一個字,如荀況字卿,有的加排行,如孔丘,字仲尼,仲就是排行詞。有的加語助詞,如春秋魯國的公子魚,字奚斯,斯為語助詞,有的冠以“子”字,成為古代男子的一種美稱,如子遊、子路。秦漢以後,取字逐漸以兩字為主。古人在稱字方麵有一定的原則,先秦時期先稱字後稱名,如孔父嘉,孔父是字,嘉是名。自漢以後,逐漸改為先名後字,如孔融文舉,融為名,文舉為字。古人稱尊長者用字,今人均不用字。

  號又稱做“別號”,是古人於名與字以外的稱號。《周禮·春官·大祝》中“辨六號”注雲:“號為尊其名更為美稱焉”,是故,隻有士大夫,特別是文人雅士才配稱號。號起源於春秋,流行於唐宋,特別盛行於明清。“號”與“名”大都沒有意義上的聯係,多為自取自號,也有他人送的。自號分為五類:一、表示某種旨趣癖好,如宋代詩人陸遊自號“老學庵”;二、說明籍貫居室的,如東晉詩人陶淵明,生性愛柳,因宅邊有五棵柳樹,就自號“五柳先生”。三、表示處世心態。如明代畫家朱耷號“八大山人”,因“八大”兩字上下連寫,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借以抒發其內心因明亡的苦悶。四、用以寓誌,如南宋畫家宋思肖在宋亡後自號“木穴國人”,木穴合寫為“宋”,以表不忘故宋。五、附庸風雅,“號”不符實,如袁世凱被罷職歸家時,自號“洹上漁人”、“垂釣洹水”,是行韜晦之計的自號,其真實含義則是要東山再起。他人給取的號,主要形式是稱官職,如稱杜甫為杜工部,稱王維為王右丞;稱籍貫的有如,稱柳宗元為柳河東,稱王昌齡為王江寧;稱封爵的如,稱諸葛亮為諸葛武侯;稱諡號的如,稱嶽飛為嶽武穆;稱排行或以排行和官職連稱的,如稱白居易為白二十二,稱元稹為元九,稱唐李紳為李二十侍郎,稱黃庭堅為黃九。很多古人以號行於世,知其真名者寥寥,如蘇軾號東坡,人稱蘇東坡;陸遊號放翁,人稱陸放翁;鄭燮號板橋;章炳麟號太炎,均以號傳世。號的字數多少不一,有兩個字的,如王安石,號半山;龔自珍,號定庵。有三個字的,如李商隱,號玉溪生;林琴南,號冷紅生。有四個字的,如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也有五個字或五個以上的,如鄒容,號革命軍中馬前卒。古人的號多少不一,一般是一個人一個號,但也有一個人有幾個號的,如曹霑,就有雪芹、芹圃、芹溪三個號。號與字一樣,一般是用於對人的尊稱,但字不能自稱,號則可以自稱。

  小名是在嬰兒出生以後,由父輩所起的非正式名字,所以又稱“小字”,俗稱為“乳名”、“奶名”。《白虎通·姓氏》雲:“名者,幼小卑賤之稱也。”古人常以動物、生肖、排行或以賤、醜、隱疾給孩子取小名,認為有祈福避邪的作用。如漢代司馬相如,小名大子;魏武帝曹操,小名阿瞞;晉代陶淵明,小名溪狗;漢高祖劉邦,小名劉季,季為排行。小名一般較為粗俗,在家庭親屬之間使用是昵稱,非親非故的人稱人小名則有侮辱性,但自己稱小名則表示卑賤之意,在他人看來又是一種謙虛的自稱。

  家禮家風

  家禮家風直接反映出一個家庭的基本素質,有好的家禮家風,這個家庭的思想品德、文化修養也是出類拔萃的,因此,古人很重視家禮家風的修養問題。好的家風來源於好的家教,好的家教又是靠好的家法作保證的,所以,家教和家法與家禮和家風是相表裏的,是相輔相成的。

  家禮是我國古代宗法社會體係中的家庭禮儀規則,帶有極濃的封建色彩。家禮是封建家庭以儒家思想和儒家的倫理道德為指導所製定的約束家族成員的禮儀規則。成書於漢代的《禮記》在其《內則》中就已經有了關於家禮的原則性規定。唐代無名氏所撰的《太公家教》和司馬光的《諫子家儀》以及朱熹的《朱子家教》等書的問世,代表了封建時期家禮的規範形式,成為後世的楷模。明清以來,幾乎所有的大戶人家都有家禮。在封建宗法社會裏,每個家族的家禮都以《禮記》有關家禮的內容為原則,以儒家的三綱五常倫理道德為指導,又借鑒以各家教的形成,編撰出自己的家禮,來約束家族成員。家禮的內容一般包括:孝親、悌親、事夫、守家、理財等方麵的內容,還有昏、冠、喪葬等禮節儀式。總的來說,家禮所貫徹的是親親尊尊,父慈子孝,夫唱婦隨,主令奴遵的基本精神。家禮大都以文字形式出現,並著錄於冊。

  家風也被稱為“門風”,是一個家庭世代相傳的風習。代表著家庭作風和良好的習俗。家風一般包括家規、家法和家教。家風是在家長或家庭主要成員的影響下自然形成的,有潛移默化的效果,世代相傳,習以為常,形成了共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家風具有極強的穩定性,因此,我國古代很重視家風的培養。南北朝時期的顏之推所著的《顏氏家訓》中的《風操篇》講述的就是維護封建家族門風的道理,其中強調“篤學修行,不墜門風”。我國古代家風以符合封建禮教為本,提倡尊老愛幼,互謙互讓,家庭和睦,勤儉持家和戒賭戒嫖,戒酗酒,戒毆鬥,反對驕奢淫逸,揮霍無度,道德敗壞,等等。家風的正與不正,直接影響到家族的興旺和發展。故而,封建社會裏,凡有名望的家族長輩都為後世留下了“家訓”、“治家格言”,意在教育後代學會修身治家。家族成員也必須在家風規範內從事活動,過共同的家族生活。

  家法是古代家族中,家長用以訓誡或製裁家族子弟的法規。《新唐書·穆寧傳》中雲:“先是,韓休家訓子侄至嚴,貞元間言家法者尚韓穆二門雲。”由此可見,韓、穆兩家之家法是最早被人所仿效的家法。家法一般是不成文的“法”,但家族成員是必須共同信守的。古代各家的家法內容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家族製定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家規以便於家法的執行。如違反家法時,由家長進行懲罰和製裁,輕者罰跪,重者趕出家門。家法維護了家長的權力和家族的權宜,並且用來調整家族成員之間的關係,為家族的興旺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家法也是古代家族中的體罰用具,是家長責打違反家法的家族成員的用具。家法所使用的器具有重鞭、長板等。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