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6章 斯諾登上天安門!中美解凍北京城(26)

  顯然,中國對於美國和向俄羅斯的利益來說仍然是重要的。它在解決諸如中東、印度支那和朝鮮半島的地區衝突方麵以及在為亞洲未來的穩定作貢獻方麵,都能發揮重要作用。然而,不僅中國對於美國或俄羅斯的直接的戰略利益已不再重要,相反,中國對其利益所構成的挑戰,還要大於它們彼此對對方所構成的挑戰,更何況現在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也好於它們各自同中國的關係。因此,在冷戰後時代裏,華盛頓在向俄羅斯領導人提供政治支持和俄羅斯提供經濟援助方麵起了帶頭作用,另一方麵,美國卻竭力阻撓國際上對中國的財政援助。

  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戰略關係的這種轉變,說明了美國和俄羅斯為什麽會讓國內的政治問題來支配各自同中國的雙邊關係。俄羅斯之所以未能和中國徹底解決領土問題,就是因為葉利欽總統不願意疏遠國內那些反對放棄任何俄羅斯領土的強大勢力。如果中國對於美國和俄國的短期戰略利益仍然是至關重要的話,那麽,無論是美國還是俄國就都不會心甘情願地讓國內所關心的問題來阻礙同中國發展關係。

  今天的世界比起冷戰時期已經安全多了。核戰爭的威脅已經不再使一個國家對盟國和對手的政策具有極端的重要性。然而,今天的世界也比過去複雜多了。70年代和80年代的高度緊張氣氛曾經使得政策選擇變得狹隘並因而導致了三角政治的出現,冷戰結束後則不存在什麽必須執行的政策,也沒有三角關係的規則來指導政策製定者行事。

  雖然美中蘇戰略三角關係的時代結束了,但是,伴隨著世界政治走向多極化,世界上會出現越來越多的“三角”或“四角”,全球經濟也將變得越來越相互依賴,這必然會影響每個國家對其傳統概念上的“國家安全”的理解,因而對世界力量對比的估計工作將變得更加複雜。

  第十節 國務卿為人圓通,尼克鬆沉醉北京

  尼克鬆一直都在誇耀此一突破全是他的功勞。

  尼克鬆說:“請代我向‘蔣總統’及夫人致我個人最熱誠的敬意,敬祝他們政躬康泰。”

  基辛格情緒很好,對於自己順利完成近年來最轟動的外交異舉頗為“洋洋自得”。

  基辛格立即把尼克鬆對台灣問題的立場告訴周恩來。

  基辛格保證並未與周恩來達成任何秘密協定。

  基辛格強調,毛澤東和周恩來都已老邁,誰來接班是每個人都很關切的問題。

  “大使”被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1971年7月15日星期四下午,華盛頓雙橡園“大使”官邸的電話鈴響了。“台灣大使”沈劍虹拿起話筒,才知道對方是國務卿羅傑斯,電話是羅傑斯從加州薩克拉門托尼克鬆的別墅打來的。

  羅傑斯說,尼克鬆要他通知“大使”,20分鍾內美國總統要在電視上宣布,7月9日至11日基辛格已經訪問過北京,會晤了周恩來,而且美國總統已接受周恩來的邀請,準備在1972年5月之前一個適當時機前往北京訪問。

  羅傑斯解釋說,這一行動的目的在於增加與中國的接觸,改善雙方關係,希望借此促進世界和平。他又說,此舉隻是為了緩和該地區緊張局勢,並非針對任何第三者。他要沈劍虹向蔣介石報告說,美國絕不會背棄“友邦”,並將信守共同防禦條約。最後,他說,7月19日星期一他返回華盛頓後,希望和沈劍虹會麵。

  羅傑斯講話時似乎很激動,沈劍虹沒有打斷他的話。等他說完後,沈劍虹才告訴他說,這件事實在令人震驚,他準備立刻向“政府”報告。羅傑斯回答說,他可以想象台灣最初的反應,但希望這不會對雙邊關係有不良影響。他再度強調,尼克鬆是為了世界和平才這麽做的。接著他把電話掛了。

  有幾分鍾時間沈劍虹震驚得說不出話來。他簡直不能相信方才聽到的話是真的。他想打電話給台北方麵,不巧的是美國這邊的越洋電話接線員那天正在罷工。他正在草擬電稿時,電話又響了。這次是台北“外交部”楊西昆打來的,問有否從美國政府人士那裏聽到有關基辛格秘密訪問北京的消息。台北方麵的人士剛剛聽到新聞快報,要他證實台北聽到的消息是否正確,台北方麵對這消息最初反應也是覺得難以置信。“大使”放下電話後打開電視,剛好看到尼克鬆開始發表談話。

  第二天,沈劍虹向澳大利亞大使普林索爾和日本駐美大使牛場信彥查證這件事。他們都說,羅傑斯也是在昨晚尼克鬆發表聲明之前大約半小時,才從薩克拉門托打長途電話給他們的,不用說,他們對於在最後一刻才獲知此事,都覺得很不高興。

  將近兩個月來,美國政府對於如何處理台灣在聯合國的會籍和代表權問題,一直遲遲不作決定。而今突然來了一個晴天霹靂!這一切拖延顯然隻有一個作用:爭取時間讓基辛格到北京執行一項秘密任務。

  過去羅傑斯在保證美國決心維持與台灣的友好關係,並信守條約義務時,確實顯得非常熱心和誠懇。可是,現在台灣還能夠再相信這些保證嗎?尼克鬆已經接受周恩來的邀請準備前往北京訪問,台灣還能篤定他不會承認中國政府嗎?盡管美國國務院表麵上正在就台灣的所謂“聯合國席位”問題,研擬所謂“雙重代表權”方案,但它可能為台灣盡最大努力嗎?尼克鬆既已改變政策,美國與台灣之間的關係絕對不會與以前一樣了。

  自此之後,尼克鬆一直都在誇耀此一突破全是他的功勞。

  由於時差的關係,台灣那時已經是7月16日星期五的上午。“外交部長”周書楷正在馬尼拉訪問,“次長”楊西昆匆忙約見美國大使馬康衛,向他提出強烈抗議。他形容尼克鬆的舉動是“最不友好的行為”,必然會造成嚴重後果。事實上馬康衛本人也是大為吃驚,他當時的尷尬難以文字形容。在那種情況下,他隻能保證他會立即把台灣的抗議轉達華盛頓。

  同時,沈劍虹也奉命向國務院提出抗議。他前往拜會主管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格林。格林根據政府的說詞答複沈劍虹說,尼克鬆的行動目的在於緩和東南亞的緊張情勢。沈劍虹問他是否知道基辛格是在何種情況下訪問中國大陸的。格林表示,他一無所知,而且當時情況顯示,在國務卿從薩克拉門托返回之前,華盛頓沒有人能說明事實真相。格林告訴沈劍虹說,羅傑斯將在星期一接見他。事實上,格林還建議“大使”在會見國務卿之前,不要向他提出進一步的問題。但是,沈劍虹還是向格林說明台灣對此是如何地憤怒、困惑和震驚。並指出這件事實在是一大諷刺:美國政府在向台灣保證友誼和繼續支持之際,卻在與中國政府秘密聯係。現在尼克鬆更接受了周恩來的邀請,要到北京去訪問,這些事將會如何了結呢?

  格林的答複是,全世界的人都在厭倦戰爭,沒有中國的參與,世界就不可能獲得和平。這就是美國政府決定與中國政府接觸的理由。當然,這種嚐試會導致何種結果,目前還言之過早。無論如何,他說,許多國家人民對尼克鬆的行動,初步反應似乎都很良好。因此,北京方麵會受到壓力,促其顯示緩和緊張形勢的意願,以邁向世界和平。最後,格林保證,美國在其對外關係史上,從未犧牲任何友邦,現在也不會這麽做。

  星期一上午,沈劍虹會見羅傑斯國務卿時,羅傑斯並未道歉,隻表示鑒於基辛格此行性質微妙,事前沒有任何外國政府曾獲通知,以免時機尚未成熟即走漏消息而壞了事。基於相同理由,美國政府內也隻有少數人事先知道要進行什麽活動。他了解此行必然令台灣感到震驚。這種情形誠然令人感到遺憾,但卻不可避免。此舉旨在改善與中國政府的關係,而非針對任何其他國家。

  羅傑斯向沈劍虹表示,除了周恩來邀請尼克鬆訪問北京之外,基辛格並未與中國政府達成任何秘密協議。不錯,基辛格確曾就世界局勢和雙方共同關切的其他問題,與周恩來交換意見,但兩人並未討論任何具體問題。從羅傑斯的談話可明白看出,就美國而言,現在已把與中國打交道一事視為與台灣當局無關。

  接著羅傑斯改變了話題。他想要知道對於台灣在聯合國的所謂“會籍”和“代表權”,台灣有何決定。沈劍虹說,台灣已經表明立場,而等待美國的反應已經有兩個多月之久。美國究竟有何決定?羅傑斯同意,尼克鬆7月15日所發表的聲明,對整個形勢多少會有影響。他說,事實上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國家的初步探詢顯示,除非台灣當局同意把安理會的席位給中國,否則美國當時正考慮的“雙重代表權”方案,絕不可能獲得聯合國大會通過。羅傑斯還說,台灣可能連“重要問題”案都無法獲得半數的支持,除非台灣同意放棄安理會的席位,否則要美國提出另一項提案,可能已為時過晚。總之,台灣當局必須把安理會的席位讓給中國,以換取美國承諾盡其可能使台灣得以保留在聯合國大會的“席位”,但是並不保證一定會成功。

  7月27日沈劍虹拜訪基辛格,那是基辛格從北京回來兩星期之後。他情緒很好,對於自己順利完成近年來最轟動的外交異舉頗為“洋洋自得”。基辛格一開始就說,因為他與台灣有友誼,他對於不得不進行前往北京的秘密任務,內心覺得十分難過。他相信尼克鬆的心情也是如此。然而,由於國際局勢的改變,以及國內日增的壓力,美國不得不采取步驟,與北京方麵進行接觸。但是,他們――尼克鬆和基辛格――絕不會出賣朋友。

  沈劍虹問基辛格,他和周恩來談了些什麽。基辛格說,周恩來談到兩個問題時態度很激動,那就是台灣問題,以及聯合國內的中國代表權問題。周恩來宣稱,台灣是“中國的一省”――他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應該與中國大陸統一。至於聯合國內的中國代表權問題,周恩來稱台灣霸占了聯合國的席位,應該立刻被逐出聯合國,使中國人民可以恢複他們在此一世界組織中的合法會員國地位。

  基辛格立即把尼克鬆對台灣問題的立場告訴周恩來,表示這件事必須以和平方式解決。他向周恩來強調,美國與台灣訂有共同防禦條約,美國無意背棄其盟國和友邦“中華民國”。

  至於聯合國代表權問題,基辛格並未與周恩來詳細討論此事,也未談及中國在安理會中的常任理事國席位問題。但他們印象是,中國會堅持把台灣逐出聯合國,才肯入會。

  基辛格保證並未與周恩來達成任何秘密協定。至於尼克鬆即將前往中國大陸進行的訪問,雙方已展開準備工作,美國可能很快就會提出訪問日期,最早可能是在12月。

  基辛格本人對於此次北京之行印象如何?他透露說,他對北京方麵人士待客的殷勤有禮,印象深刻。他認為這主要歸功於中國悠久的曆史和古老的文化,而非受共產主義的影響。他也曾到過其他共產黨國家,情形卻不相同。談到毛澤東和周恩來,他神采飛揚地讚譽為他此生所見的兩個最出類拔萃的人物。他很技巧地讓人推論,隻有像他這樣才智不凡的人,才有辦法應付這兩個“絕頂聰明的人”。基辛格還說,尼克鬆很了解中國,因此對他與北京進行會談的結果,並未存有幻想。尼克鬆絕不會出賣任何朋友。

  由於兩周之前――1971年9月13日中國大陸上發生了“林彪事件”,報道指出身為毛澤東接班人的林彪,已在蒙古發生的神秘墜機事件中喪生。基辛格表示,尼克鬆不會因此取消或延緩訪問北京的計劃,因為雙方有許多事情需討論。

  10月15日,也就是基辛格第二次前往中國大陸為尼克鬆的訪問作準備之前一天,沈劍虹又會見了他。“大使”問他,台灣問題會不會提到議程上。他說,不會,但是這並不是說對方不會提出這個問題,事實上,基辛格似乎預料周恩來會促使他在關係正常化問題上交換意見。但是,他不會上鉤,因為他的上司尼克鬆不久將親自訪問中國大陸。那麽,尼克鬆到北京時,會不會與中國政府討論建立外交關係問題?基辛格表示,尼克鬆不會主動提出這個問題,可是如果周恩來堅持要討論此事,尼克鬆一定會聲明,美國與台灣之間的關係是“不容談判的”。

  基辛格對林彪失蹤案極為好奇。他說,他在美國三個不同的情報來源,獲三種不同的報告。一種報告說,林彪仍然在世。另一種說,他患了重病。第三種報告說,他已經在墜機事件中喪生。基辛格不知道該相信那一種說法。沈劍虹表示,林彪可能涉及某種政變陰謀,可是事未成就行跡敗露。目前林彪很可能已經被捕,如果未被立即處決,也會在秘密審判後予以處決。無論如何,北京的領導階層必已發生權力鬥爭。林彪事件的引發,很可能是由於林彪擔心,一旦尼克鬆與北京建立關係的嚐試成功,將會對北京與莫斯科的關係造成嚴重後果。

  在國共內戰時期,林彪領軍東北,他的部隊後來成為朝鮮戰爭中誌願軍的主力。他在1966年至1969年間的“文革”初期,成為權勢最大的軍內人物。由於他的支持,毛澤東才能解除劉少奇的國家主席職務,以及鄧小平的中共中央總書記職務,林彪權重一時,使毛澤東在極不情願的情況下,於1969年4月修訂中共黨章,任命林彪為惟一黨副主席,使他順理成章地成為毛澤東的接班人。毛澤東認為,林彪積極爭取此一職銜,是林彪有一天意圖推翻他的明證。

  基辛格的探詢,顯示他對林彪事件以及此事對美國可能有何影響,感到極為困難。他似乎不很信賴美國的情報機構對中國情勢所提出的報告。他表示,這些報告多半是不同程度的無知之談。

  在台灣的聯合國大會“會籍”和“代表權”問題上,基辛格保持合理的樂觀態度,認為台灣今年還可以順利過關。他認為即使雙重代表權的提案獲得通過,使中國獲得聯合國大會的會籍和安理會的席位,同時準許台灣留在聯合國大會,中國也不會加入聯合國。他的理論是,中國政府對把台灣逐出聯合國,比對它本身進入聯合國更感興趣。他勸台灣屆時要按兵不動,讓中國作出拒絕的表示。這會改善台灣的形象,顯得台灣是爭執兩方中比較講理的一方。但是,1972年又會如何呢?基辛格未加猜測,隻表示會在聯合國中造成非常值得注意的局麵。

  基辛格對台灣官員表示,他在台灣有許多朋友,因此,他對前往北京訪問深感痛苦。他實在很不喜歡這個任務,可是情況如此,他隻能再次前往,別無選擇。這一次去是要為尼克鬆的正式訪問安排細節。根據他目前的時間表,他將在10月25日返國,屆時將再與沈劍虹會麵。

  在基辛格第二次訪問北京期間,聯合國大會就中國會籍和代表權問題進行辯論,然後通過議案,將台灣當局的代表驅逐出聯合國。基辛格在這個時刻訪問北京,無疑被各國視為美國改變立場的跡象,認為美國已從反對中國加入聯合國,轉而歡迎其加入。盡管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布什發表聲明說,華盛頓希望台灣以一般“會員國”身份留在聯合國中,可是沒人把他的話當真。決定此事是否為“重要問題”的議案被否決後,大會立即通過準許中國加入聯合國。美國策劃的雙重代表權案,根本沒有機會提出。

  基辛格後來表示,布什應該把辯論拖延到他從北京返回之後再進行。布什本人顯然認為基辛格不該在那個時候訪問北京,他也的確這麽說過。可是,基辛格卻表示,如果這件事由他負責處理,他會找些理由拖延辯論和討論的進行,甚至借口發生鼠疫或其他大災禍,把聯合國大廈封鎖一星期。

  一份極不尋常的奇特的文件

  從任何標準來看,1972年2月尼克鬆前往中國大陸的一周訪問,都是前所未有的大事,曆史意義也很重大。這項訪問的處理方式,也著眼於獲得最大的國際宣傳效果。尼克鬆形容他這次訪問說:“這是改變世界的一周。”當然,他沒有說這種改變究竟是好是壞。

  尼克鬆和夫人走出專機時,發現飛機扶梯旁邊隻有周恩來和少數幾名官員在場迎接,人們留意到他當時臉上震驚的表情。機場上有儀仗隊,可是沒有歡迎群眾。尼克鬆神情很不自然,而且顯得惴惴不安。他和尼克鬆夫人很快被送進垂著窗簾的轎車,駛離機場。

  另一個令人難忘的情景是,尼克鬆和毛澤東在後者群籍羅列的書房中會麵時,尼克鬆表現的“卑躬折節”的態度。他是非常謙虛,且畢恭畢敬的。

  一些右翼人士認為,尼克鬆的中國大陸之行是沒有必要的。他至少可以要求周恩來在一個中間地點和他會麵,比如說,在檀香山,他沒有這麽做,反而決定親自前往北京,因此使周恩來證實他們的想法,認為美國已準備和他們進行交易。

  基辛格第二次訪問北京返國後,發表看法說,對於林彪事件他毫無發現,因為身為一個訪客,對主人的家務事過於好奇是不適宜的。他也沒有看到北京一帶有任何明顯的軍事活動。他說,他當然沒有辦法獲悉中國大陸其他地方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至於周恩來的權勢,他認為似乎比7月間他們首次會麵時更為穩固。

  當時,尼克鬆表示要與台灣維持友好關係,同時卻積極尋求與中國進行接觸。沈劍虹曾問基辛格,這件事本身是否即含有矛盾之處。基辛格沒有回答,隻重申早先的保證說,美國“絕對不會”出賣台灣,或中止共同防禦條約。他要求台灣不要緊張,這對台灣而言確實困難,可是美國的政策是,不論美國試圖與中國政府進行接觸的努力結果如何,美國都要確保台灣是一個具有存在力量的實體。

  基辛格表示,美國此一政策至少在五年內不會有變化,甚至更久,要看世界局勢而定。此外,林彪既已失勢,在此期間中國大陸必然會有變動。

  沈劍虹再次會見基辛格是在1972年2月16日,也就是基辛格陪同尼克鬆前往北京之前一個多星期。基辛格說,尼克鬆離開中國大陸後,他會立即派遣主管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格林前往台北,向台灣提出簡報。他希望台灣不要對尼克鬆的訪問發表任何官方評論。他說,如果華盛頓和台北雙方惡言相向,那正是中國最樂於見到的事情。他向沈劍虹表示,美國政府不會對中國作任何原則性的讓步。事實上,沒有人預期此行會有任何具體結果。中國方麵無疑先提出台灣問題,可是美國不會接受中國政府的說法。他期望中國了解,美國對台灣的立場,不會因為一次會麵就有所改變。美國政府也不希望台灣與大陸談判。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