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十一、秦阿房宮遺址的考古收獲與保護設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阿房宮考古工作隊

  秦阿房宮是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宏大的建築之一。遺址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以西13公裏處的古�河西岸,渭河以南,與秦都鹹陽城隔水相望。遺址主要分布於龍首原向西南延伸的台地上。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阿房宮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西漢時,阿房宮遺址被劃在上林苑內,漢室因其基址進行宮苑建築,因其形勢高阜,曆代多作屯兵之處,宋以後逐漸夷為農田。1961年阿房宮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經曆了兩千年的風雨侵蝕,又受到現代村莊、墳墓的蠶食以及農田基建和人為取土等等的破壞,保護形勢日益嚴峻。為了給阿房宮遺址的保護規劃提供科學的依據,經國家文物局批準,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組建了阿房宮考古工作隊,對該遺址進行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從2002年10月起考古隊首先在阿房宮“前殿”遺址進行勘探、試掘和發掘,經過了兩年的努力,勘探麵積約40萬平方米,試掘、發掘麵積約2000平方米。本文一方麵簡要介紹一下考古工作的幾點收獲,另一方麵從我們調查了解的一些情況來分析探討一下該遺址的保護問題,提出幾點設想,以期拋磚引玉,能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群策群力,共同做好遺址的保護工作。

  一、考古收獲

  兩年來的考古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幾點收獲:

  1.基本搞清了阿房宮前殿遺址夯土台基的大小範圍。

  前殿遺址現存地麵之上的夯土台基東西長1119米,南北寬400米。通過鑽探和試掘我們找出了埋藏於地下的那部分夯土基址,這樣就搞清了前殿夯土台基原來的大小範圍,即東西長1270米,南北寬426米,從秦代地麵算起,現存夯土台基最大高度為12米。夯層厚5~15厘米。夯窩徑5~8厘米。夯土台基的東、西兩端被現代村莊所覆壓,其中東部長約400米、寬426米被趙家堡和聚駕莊所覆壓;西部長約70米、寬426米,被大、小古城村所覆壓。根據勘探和試掘的資料,前殿遺址夯土台基的麵積達541020平方米,這是迄今所知中國乃至世界古代曆史上規模最宏大的宮殿建築夯土基址。

  2.本次勘探與試掘基本搞清了前殿遺址北部邊緣的結構:即由北向南為帶有收分的台麵結構,最上一層台麵築有夯土牆,牆的一側或兩側有倒塌的瓦片等建築堆積。

  夯土台基北邊緣比較高大,現存高度在7~12米。通過詳細的勘探和局部的試掘,我們發現夯土台基北邊緣由三段組成。中段長323米,其西端位於前殿夯土台基西邊沿以東286米,東端位於夯土台基東邊沿以西661米。由兩層收分台麵構成,北起(即從秦代地麵算起)第一台麵寬7.85~11.8米、高4.5~4.8米;第二台麵寬9.4米、高4.3~4.4米。第二台麵南側有夯築土牆遺跡,牆寬15米,現存最大高度2.3米,該牆南側有大量的建築倒塌堆積,以板瓦、筒瓦殘片為主。東段長661米,西段長286米,皆由三個收分台麵構成:北起第一台麵寬8.3米、高3.22米;第二台麵寬9.05米、高2.94米;第三台麵寬11.5米、高0.7米。東、西段的第三台麵南側亦有夯築土牆遺跡,牆寬6.5米,現存最大高度2.38米。在夯牆的南北兩側均有大量建築倒塌的瓦片堆積。

  夯土台基北邊緣上夯牆側麵倒塌的瓦片堆積中以板瓦、筒瓦殘片為主。板瓦表麵多數為中粗繩紋、抹繩紋(瓦一端繩紋有一段被刮抹),內麵為素麵,有的板瓦內麵還殘留少量麻點紋。個別板瓦表麵有戳印陶文,為陰文,有“左司”、“左宮”、“大匠”等。筒瓦多數表麵為細繩紋、內麵為麻點紋,泥條盤築製法痕跡明顯。少數筒瓦表麵飾中粗繩紋、內麵為布紋。該堆積物應為牆頂建築倒塌堆積。

  3.對前殿遺址夯土台基南部邊緣的結構及夯土台基以南的遺跡也有了初步的認識。

  前殿遺址台基南邊緣較低,而且略呈由北向南傾斜的坡狀。現存高度為2.8~6米。為了弄清其結構,在此進行了試掘。我們發現,南邊緣的夯土台基下麵秦代原始地麵距現地表1~3.5米。在夯土台基以南,秦代原始地麵之上,為未夯過的五花土,五花土中間和表層有二或三層路土,均向北伸入了夯土台基之中。路土層分別距現地表0.25米、0.6米、1米。通過勘探了解到路土層在夯土台基中普遍存在。所以我們認為現存的這幾層路土當為前殿遺址夯土台基施工過程中形成的踩踏麵。

  從現存台基表麵來看,夯土台基呈北高南低的斜坡狀,台基西南部邊緣結構與南部邊緣結構不同。這主要是因為遺址位於龍首原向西南延伸的台地上麵(台地海拔394.2~401.4米,群眾稱之為�塢嶺),故整個台基並非全部是人工夯築而成,而是利用龍首原高高低低的自然地勢,在四周及上麵加工夯築而成。台基西南部下麵原來地勢較高,越往北地勢越低,故人工夯築部分由南向北逐漸增高至台基北部全部為自秦代地麵向上由人工夯築而成。

  4.在前殿夯土台基之南,距夯土台基南壁3米處發現一處鋪瓦的屋頂遺跡。該處遺跡為一座房屋屋頂的一部分。殘留的鋪瓦及瓦片範圍東西長3.06米、南北寬3米,距地表1.04米。屋頂鋪瓦遺跡現存筒瓦6行、板瓦5行。筒瓦通長為46~54厘米,厚1.2~2厘米。瓦表麵飾細繩紋或稍斜中粗繩紋,內麵為麻點紋,泥條盤築痕跡明顯。這是秦代筒瓦的顯著特征。板瓦通長為58~62厘米,寬44~51厘米,瓦厚1~1.8厘米。瓦表麵飾交錯細繩紋,內麵為素麵。均為秦代板瓦。

  從屋頂倒塌堆積的碎瓦片中還發現有少量的漢代筒瓦(瓦表麵飾中粗繩紋,內麵為布紋)。可見屋頂所用板瓦和筒瓦以秦瓦為主,也有少量漢瓦。即該房屋建築應為秦代,漢代沿用,並曾修葺。

  5.在前殿夯土台基的南邊沿還發現有一條沿夯土台基南壁東西走向的壕溝,現長285米,寬1.85~2.2米。

  壕溝北壁即為夯土台基的南壁,局部地方破壞了台基南壁。壕溝內出土了大量漢代板瓦和筒瓦殘片,還出土了唐代開元通寶等遺物。可以看出,該溝應為後代所挖。據宋敏求《長安誌》:“《十六國春秋》:‘苻堅建元二十年(公元384年),慕容衝據阿城。’”以及《舊唐書・高祖本紀》:“乙亥,命太宗自渭�屯兵阿城,隴西公建成自新豐趣霸上”等的記載,前秦和唐都曾在阿房宮前殿遺址上駐紮過軍隊。推測夯土台基南側壕溝應是防禦設施。

  從這次試掘、發掘所出土的遺物看主要是板瓦、筒瓦等建築材料,另出土了兩枚銅鏃。瓦片上有的戳印陶文“左司”、“左宮”等。出土的筒瓦和板瓦,時代應為秦和西漢,說明遺址的始建年代應為秦代,漢代作為上林苑的一部分繼續使用,與史載相符。

  這次發現前殿夯土台基北部邊緣最高處有夯築土牆,前殿東、西部因村莊所壓已無法搞清其結構,但根據宋敏求《長安誌》“秦阿房宮一名阿城,在長安縣西二十裏。西、北、東三麵有牆,南麵無牆”的記載,推測夯土台基東部邊緣、西部邊緣均與北部邊緣結構相同,即夯土台基向內有收分台麵,其上亦應有夯築土牆。

  這次發現的屋頂遺跡,上麵的鋪瓦結構保存完好,再現了兩千多年前秦代屋頂建築的原貌,是阿房宮遺址考古工作的一個重大發現,也應是秦代考古的重要發現之一,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亦占有重要的曆史地位。

  此外,就目前勘探和發掘的情況看,阿房宮前殿遺址沒有發現紅燒土的遺跡,即沒有被大火燒的痕跡。

  這次發掘是有史以來對秦阿房宮遺址進行的首次科學發掘,目前的考古工作還隻是一個開始,阿房宮考古隊將繼續對前殿、“上天台”、“烽火台”等處遺址進行考古工作,最後搞清整個阿房宮遺址的範圍、布局、結構等,為該遺址的保護提供科學的依據。

  二、保護設想

  據初步的勘探和調查,阿房宮遺址分布區總麵積約11平方公裏,遺址區內共有18個自然村,居住著2萬多人口。遺址區內還有9個造紙廠,1個磚廠和幾十個村鎮小廠。在西部大開發的熱潮中,遺址區內的人們要生存也要開發,經濟建設與遺址保護的矛盾尤為突出。緩解這一矛盾的有效途徑是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針,確保重點、妥善處理。為此,我們提出了幾點設想:

  (1)完善法規,盡快製定出阿房宮遺址整體的保護規劃。隻有這樣,才能才可使遺址的保護納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軌道,從根本上解決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長期利益與短期效益的關係,正確處理社會發展與曆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矛盾。科學的調查、勘探與發掘及其成果是編製遺址保護規劃的基礎。對阿房宮這樣麵積達十餘平方公裏的遺址,全部進行同樣的保護幾乎是不可能的,隻能依據考古成果將遺址劃分成重點保護區與一般保護區進行有區別的保護,這樣才是有效可行的。可以說,一個遺址的保護規劃就是它的法規性文件,是直接指導遺址保護和利用工作的具有指令性的“操作手冊”。

  (2)借鑒成功的經驗,進行管理體製的改革。可以說,目前阿房宮遺址麵臨的真正危險是人為的,如在遺址上興建工廠、新建房舍、取土建墳等。該遺址橫跨未央和長安兩個區,在管理上文物部門一直是處於被動的地位。在遺址保護中,當地政府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當地政府沒有積極性,保護工作肯定做不好。目前,地方政府主要考慮如何發展經濟,在遺址保護方麵的職責很小。如能成立一個核心職責是保護遺址的專門機構,同時它和政府又結合在一起,這樣就是一個整體的管理。浙江杭州市良渚遺址的保護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為了解決良渚遺址保護範圍內的人口問題、經濟問題、環境問題、區域發展的問題等,杭州市成立了良渚遺址保護區管理委員會,管理著一個特殊的行政區域,其麵積是良渚遺址保護區的八倍,用7/8的土地來緩解1/8的保護壓力,享受經濟開發區的待遇。保護區的建設被凍結,農民蓋房子要到保護區以外,都由管委會統一籌劃等等。如果西安也成立一個阿房宮遺址保護區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區域比實際需要保護的區域大好幾倍,這樣也可以避免現在多級政府、多頭管理的局麵,能夠統一規劃現住於遺址保護區內的百姓的住房,逐漸把保護區內的村莊、工廠等都搬出去,再劃一塊公墓區,將遺址區內的現代墳墓也遷出去。這樣對保護區內的不同遺址、遺跡、地段應該怎樣保護、怎樣綠化、派什麽用場,包括保護區內的富民政策、遺址公園的建設等,能夠有一個比較一致、科學和長遠的規劃。

  (3)加大宣傳力度,建立群眾保護網絡,使遺址區的人們有自覺保護文物的意識。借鑒河南澠池仰韶遺址的保護經驗,文物管理部門聯合當地政府,切實為當地百姓解決好生產生活問題,如安裝噴灌設施,優惠供給化肥、農藥等,統一安排住房用地、安排其倒垃圾的場所、劃定墓地等,這樣與遺址區內的農民簽訂文物保護責任書,責任田的主人便是地下文物保護的責任人,製定出不起墳、不打井、不挖溝、不違章蓋房、不亂倒垃圾等公約。政府為遺址區的百姓著想,老百姓也會理解國家的政策,從而自覺的保護遺址。

  (4)利用國家退耕還林的政策,或采取土地置換的辦法由政府出麵徹底將覆壓在阿房宮前殿遺址上的四個村莊搬走,使目前阿房宮遺址中最大的這處夯土基址不再繼續受到村莊和墳墓的蠶食。對其他重點保護區域也可采取此種辦法。對一般保護區內的村民,則可限製其蓋房、埋墳的行為,限製其種植根深的果樹等苗木,引導他們種植淺根的花卉草木或農作物,同時給予適當的經濟補償。

  保護大遺址不僅僅是現存的遺址本身,重要的是要從環境和生態著手,從而才能保護好遺址的曆史文化風貌,正是基於這一認識我們才提出了上述的設想。

  參與阿房宮遺址發掘與資料整理的有李毓芳、劉慶柱、孫福喜、王自力、張建鋒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