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70、發秦州

  我衰更懶拙,生事不自謀[一]。無食問樂土,無衣思南州[二]。漢源十月交,天氣涼如秋。草木未黃落,況聞山水幽[三]。栗亭名更嘉,下有良田疇。充腸多薯蕷,崖蜜亦易求[四]。密竹複冬筍,清池可方舟。雖傷旅寓遠,庶遂平生遊[五]。此邦俯要衝,實恐人事稠[六]。應接非本性,登臨未銷憂[七]。溪穀無異石,塞田始微收[八]。豈複慰老夫,惘然難久留[九]。日色隱孤戍,烏啼滿城頭[一〇]。中宵驅車去[一],飲馬寒塘流。磊落星月高,蒼茫雲霧浮[一二]。大哉乾坤內,吾道長悠悠[一三]。

  原注:“乾元二年(七五九),自秦州赴同穀紀行。”詩言“十月交”,知從秦州出發是在這年十月。唐時同穀,在今甘肅省成縣。在這次行程中,杜甫按所經路線寫了十二首紀行詩。這是第一首,序詩。

  [一]生亭,即下所言衣食之事。

  [二]二句正言“不自謀”,語苦而趣。問,尋求。樂土,富裕地區。

  因無食故欲就樂土。南州,猶南方。這裏指同穀,同穀在秦州之南。南州氣暖,因無衣故思往南州。寒苦人實有此想。以上四句敘去秦州而赴同穀的根由。

  [三]以上四句寫同穀氣候和暖,可解決無衣問題。漢源,同穀鄰縣。“聞”字緊要。下麵八句也是根據傳聞來寫的。杜甫此時尚未至同穀。

  [四]以上四句寫同穀物產豐富,可解決無食問題。栗亭,屬同穀縣。薯蕷,俗名山藥。崖蜜,一名石蜜,野蜂在山崖和石壁間所釀之蜜。

  [五]以上四句寫同穀景物宜人,並可供遊覽。方舟,兩舟並行,實即泛舟意,但用方舟,見得地麵甚廣。

  [六]此以下八句追述去奏州的原因。此邦,指秦州。要衝,要道或要塞。地勢高,故日府。稠,煩雜。

  [七]二句是說既要應接來往官員,又無山水可以登臨。

  [八]異石,奇石。塞田,山田。微收,收成很少。

  [九]因有以上種種原因,再也呆不下去。

  [一〇]此以下八句寫發秦州時情景,方是寫實。

  [一一]中宵,夜半。杜甫在旅途中多半夜出發,並因此得病,所以說“征途乃侵星,得使諸病入”。

  [一二]二句出門時仰望天空所見,景中含情。詩人之胸襟,正如星月之磊落,雲霧蒼茫,終不能掩。

  [一三]二句因小見大,由近及遠。“吾道”二字雙關,充分表現了詩人百折不撓的頑強意誌。

  可與前《空囊》詩“吾道屬艱難”一話互參。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