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遊俠習性與儒生氣質

在西漢十一帝中,除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興於布衣”外,其餘嗣位之君,唯有漢宣帝有與乃祖劉邦相似的閭裏生活經曆。宣帝早年的遭遇及在民間的生活經曆,加之本人性喜遊俠,兼具“儒生”氣質,因而對百姓疾苦及吏治得失有所了解,對其一生性格的形成,即位後的施政方針,以及政局走向皆有深刻的影響。

宣帝幼年生活可謂多災多難,由於巫蠱之禍的爆發,其祖父母衛太子與史良娣,父親史皇孫、母親王翁須,或自殺,或死於獄中。是時宣帝方生數月,也不免牢獄之災,“坐收係郡邸獄。”時為廷尉監的丙吉“治巫蠱於郡邸,憐曾孫之亡辜,使女徒複作淮陽趙征卿、渭城胡組更乳養,私給衣食發,視遇甚有恩。”宣帝在吉丙的庇護下,度過五年的獄中生活。出獄後,治獄使者丙吉“憐皇曾孫無所歸,載以付史恭(史良娣之兄)。恭母貞君年老,見孫孤,甚哀之,自養視焉。”由老邁的太祖母撫養年幼的宣帝,其困窘之境可想而知。

宣帝處境真正有所改善,則是在“有詔掖庭養視,上屬籍宗正”之後。“掖庭養視”,可以保證宣帝衣食無憮;而“上屬籍宗正”,則是正式承認宣帝的皇室身份。漢宗正始設於高祖七年(前200),其目的為“以序九族”,以保證劉氏血統的純正。在處理與劉氏宗室相關事宜中,宗正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昭帝始元元年,大將軍霍光聞燕王劉旦圖謀不軌,遣宗正與太中大夫公戶滿意及侍禦史兩人同至燕國“風諭”劉旦。宗正職掌宗室事務,於是見劉旦時“為陳道昭帝實武帝子狀”,以消除劉旦“我安有弟在者”的疑惑,凡此可以證明宗正在處理劉氏宗室事務中的重要作用。宣帝屬籍於宗正,對於最終取得皇位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宣帝究竟何時“有詔掖庭養視,上屬籍宗正”,史載不一,據《漢書·外戚傳》,宣帝“積五歲乃遭赦”,並由太祖母貞君撫養一段時間後,方“有詔掖庭養視,上屬籍宗正”,按時間推測,應在昭帝年間。然而,據《漢書·丙吉傳》,光祿大夫丙吉議立宣帝時有“遺詔所養武帝曾孫名病已在掖庭外家者”雲雲,所謂“遺詔”,當是指武帝之“遺詔”。又據《漢書·霍光傳》,霍光與丞相張敞聯名奏請立劉詢為帝時明確曰:“孝武皇帝曾孫病已,武帝時有詔養於掖庭”。顯然,丙吉、霍光等人堅持認為武帝時就有“遺詔”養宣帝於掖庭,上屬籍於宗正,無非是為擁立宣帝提供一個權威的解釋,所謂“《禮》曰:‘人道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指昭帝)亡嗣,擇支子孫賢者為嗣。”正是出於這樣的政治目的,故將宣帝“有詔掖庭養視,上屬籍宗正”,歸結於武帝之“遺詔”。

但是,對是時宣帝而言,其詔出於武帝還是昭帝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詔掖庭養視,上屬籍宗正”,標誌宣帝的身份發生根本性改變,從一“得罪先帝”的“罪人”的後嗣,不僅恢複了劉氏宗親的身份,並且可以居住於長安城中的尚冠裏。尚冠裏是當時權貴的一個居住區,霍光兄孫霍雲在尚冠裏就有住宅。更為幸運的,是時的掖庭令張賀嚐事戾太子,巫蠱之禍時坐罪當誅,因其兄張安世上書求情“得下蠶室。後為掖庭令,而宣帝以皇曾孫收養掖庭。賀內傷太子無辜,而曾孫孤幼,所以視養拊循,恩甚密焉。及曾孫壯大,賀教書,令受《詩》,為取許妃,以家財聘之”。這段養於掖庭的經曆,對宣帝遊俠習性與儒生氣質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漢書》卷8《宣帝紀》載:

受《詩》於東海澓中翁,高材好學,然亦喜遊俠,鬥雞走馬,具知閭裏奸邪,吏治得失。數上下諸陵,周遍三輔,常困於蓮勺鹵中。尤樂杜、鄠之間,率常在下杜。時會朝請,舍長安尚冠裏,身足下有毛,臥居數有光耀。每買餅,所從買家輒大讎。亦以是自怪。

所謂“遊俠”,司馬遷將之曾概括為:

《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二者皆譏,而學士多稱於世雲。至如以術取宰相卿大夫,輔翼其世主,功名俱著於《春秋》,固無可言者。及若季次、原憲,閭巷人也,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義不苟合當世,當世亦笑之。故季次、原憲終身空室蓬戶,褐衣疏食不厭。死而已四百餘年,而弟子誌之不倦。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可見漢時所謂遊俠,就是活躍於民間,以“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相標榜的一些人物。盡管遊俠從來不是一個穩定的、有組織的社會集團,但他們可以憑借其財產與聲望,在社會上造成較大的影響。所謂“喜遊俠”者,充斥於社會各個階層,武帝時以直諫著名的大臣汲黯,史稱“好遊俠,任氣節,行修潔。其諫,犯主之顏色”。至於一些權臣與諸侯王,結交遊俠一類人物也蔚成風氣。所以班固曰“及至漢興,禁網疏闊,未之匡改也。是故代相陳豨從車千乘,而吳濞、淮南皆招賓客以千數。外戚大臣魏其、武安之屬競逐於京師,布衣遊俠劇孟、郭解之徒馳騖於閭閻,權行州域,力折公侯。眾庶榮其名跡,覬而慕之”。經過武帝時期的嚴厲打擊,族誅大俠郭解之後,統治階層原先普遍存在的崇俠風氣有所改觀,史謂“自魏其、武安、淮南之後,天子齒,衛、霍改節”;但在民間,喜好或崇尚遊俠風氣依然存在。《宣帝紀》謂宣帝“然亦喜遊俠,鬥雞走馬,具知閭裏奸邪,吏治得失”,正是在這種社會風尚影響下形成的。至於宣帝在民間最主要的活動區域——三輔與諸陵,從社會風尚上講,崇俠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班固述及秦地風俗時曰:

漢興,立都長安,徙齊諸田,楚昭、屈、景及諸功臣家於長陵。後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桀並兼之家於諸陵。蓋亦以強幹弱支,非獨為奉山園也。是故五方雜厝,風俗不純。其世家則好禮文,富人則商賈為利,豪桀則遊俠通奸。

三輔與諸陵是觀察漢代社會風尚的一個最好的窗口。由於建都及徙陵的緣故,三輔及諸陵地區成為高訾富人、豪桀並兼之家、權臣貴戚集中居住區域,所謂“其世家則好禮文,富人則商賈為利,豪桀則遊俠通奸”,是對該地風尚的高度概括。宣帝即位前遍遊三輔及諸陵,不僅對於喜好遊俠習性的形成有所裨益,而且可以深入觀察民間生活,“具知閭裏奸邪,吏治得失。”這與宣帝即位之後,極力推行循吏政治與試圖“尚德緩刑”,具有密不可分的源流關係。

除喜好遊俠之外,宣帝早年所受的儒家教育,對其儒生氣質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於劉氏子孫的教育,從漢初時起就受到最高統治者的重視,盡管這一教育不一定是儒學教育。例如“竇太後好黃帝、老子言,景帝及諸竇不得不讀老子,尊其術”就是典型一例。然而自武帝推崇儒術來,儒學成為劉氏子孫受教育的主流,其中亦不排斥其餘諸家,從宣帝祖父戾太子所受的教育中即可反映出這一現象,“少壯,詔受《公羊春秋》,又從瑕丘江公受《榖梁》。及冠就宮,上為立博望苑,使通賓客,從其所好,故多以異端進者。”對武帝為太子立博望苑,使通賓客事,宋人司馬光以為這是導致太子敗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古之明王教養太子,為之擇方正敦良之士,以為保傅、師友,使朝夕與之遊處。左右前後無非正人,出入起居無非正道,然猶有淫放邪僻而陷於禍敗者焉。今乃使太子自通賓客,從其所好,夫正直難親,諂諛易合,此固中人之常情,宜太子之不終也。

盡管戾太子敗亡的原因比較複雜,但“多以異端進者”,畢竟不是劉氏子孫所受教育的最好方式,從昭帝始元五年所頒布詔令,“朕以眇身獲保宗廟,戰戰栗栗,夙興夜寐,修古帝王之事,通《保傅》,傳《孝經》、《論語》、《尚書》”雲雲來看,儒學教育從是時起真正成為劉氏子孫所受教育的主流,所謂“異端”則明顯被逐出教育體係。

宣帝所受教育情況則比較特殊,從本紀及《張安世傳》看,宣帝最初“受《詩》於東海翁”,是由掖庭令張賀出私財助之,至於所受其他儒家諸經,末見記載,故丙吉在舉薦宣帝時籠統地說“通經術,有美材,行安而節”,而霍光與張安世則具體拉出宣帝所受儒家教育的“清單”,“師受《詩》、《論語》、《孝經》,躬行節儉,慈仁愛人”。從中不難看出,霍光等權臣特意強調宣帝由於經過儒家係統教育,具備了“躬行節儉,慈仁愛人”的“美行”,因此“可以嗣孝昭皇帝後,奉承祖宗廟,子萬姓”。宣帝所具備的儒家氣質,是得到霍光等權臣認可,並順利即位的一個重要原因。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